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只形成共价键,金属元素的原子和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只形成离子键.B.原子间必须通过电子得失或形成共用电子对而形成化学键,而与原子核无关.C.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即化学变化不产生新元素.核反应产生了新元素不为化学变化.D.金属晶体中的金属阳离子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可发生定向移动,所以金属能导电.2.在一定温度下.向饱和烧碱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过氧化钠.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室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中Na+浓度增大.有O2放出,B.溶液中OH-浓度不变.有O2放出,C.溶液中Na+数目减少.有O2放出,D.溶液中pH增大.有O2放出.3.将总物质的量为n mol的钠和铝(其中钠的物质的量分数为x),投入一定量的水中充分反应,金属没有剩余,共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气体V L。
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A.x=B.0<x≤0.5 C.V=33.6n(1-x)D.11.2n<V≤22.4n4.下列物质分子中,既含有极性键又含有非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是()A.C2H4B.Br2 C.Na2O2D.H2O25.用N 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0℃,101kPa,1molSO3中含有N A个硫原子B.1molC8H18分子中含有的共用电子对数为26N AC.0.5L0.1mol/LNH4Cl溶液中含NH4+离子的数目为0.05N AD.反应KClO3 + 6HCl == KCl + 3Cl2↑+ 3H2O中,每生成1molCl2转移的电子为2N A6.某有机物结构简式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有机物属于饱和烷烃B.该烃的名称是3—甲基—5—乙基庚烷C.该烃与2,5—二甲基—3—乙基己烷互为同系物D.该烃的一氯取代产物共有8种7.三聚氰胺是“三鹿奶粉事件”的罪魁祸首,其结构式如下图所示。
下列关于三聚氰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三聚氰胺的分子式为C3H6N6B.三聚氰胺分子中的所有原子均在同一平面上C.三聚氰胺的二取代物可以有两种D.三聚氰胺不属于芳香烃8.下列各组离子可以大量共存于同一溶液中,且加入过量NaOH溶液或过量稀硫酸时都能产生白色沉淀的是()A.Ba2+、Mg2+、NO3-、CO32-B.Na+、Al3+、Cl-、Ba2+C.K+、Ba2+、Cl-、HCO3- D.H+、Ba2+、Fe2+、NO3-9.下列有关物质分离的说法合理的是()A.粗盐水中含有Ca2+、Mg2+、Fe3+、SO42-等离子,可以通过化学沉淀法出去。
如可以通过加入Ba(NO3)2的方法除去期中的SO42-B.从海带中提取碘单质时,可以将其灼烧后加水溶解过滤,在滤液中加适量氯水将碘元素氧化为I2,最后用乙醇萃取出单质碘C .分离I 2和KMnO 4两种固体时,可选择加热使I 2升华的方法D .除去AgI 胶体中的HNO 3时,可将其装在用半透膜做的袋子里,放在流动的蒸馏水中,改分离方法称为渗析10.将A 与B 的混合气体分别置于恒压容器甲和恒容容器乙中,发生如下反应: 2A(g) + 2B(g)3C(g) ; △H<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在相同条件下两容器内的反应均达到化学平衡状态,升温时甲、乙两容器中反映速率均增大B .在相同条件下两容器内的反应均达到化学平衡状态,升温时甲乙两容器中的平衡均向逆方向移动C .在相同温度下,甲容器中加入2molA 和2molB ,乙容器中加入3molC ,若甲容器经30s 达到平衡状态,则乙容器达 到平衡时所需要的时间也是30sD .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用甲容器分别进行反应。
第一次加入2molA 和2molB ;第二次加入2molA .2molB 和3molC ;第三次加入4molC 。
分别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C 的物质的量百分含量分别为X 、Y 、Z 。
则X 、Y 、Z 的大小关系是X=Y=Z 。
11.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0.1mol/L 的NaHA 溶液其pH=4,则c(HA -) > c(H +) > c(H 2A) > c(A 2-)B .pH=3的盐酸溶液和pH=11的氨水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显碱性C .pH=2的HA 溶液与pH=12的MOH 溶液任意比例混合后有:c(H +) + c(M +) === c(OH -) + c(A -)D .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CH 3COOH 和CH 3COONa 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有:c(CH 3COO -) + 2c(OH -) === 2c(H +) + c(CH 3COOH)12.悉尼奥运会火炬所用燃料为65%丁烷(C4H10)和35%丙烷,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奥运火炬燃烧主要是将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和光能B .丙烷的沸点比正丁烷高C .丁烷和丙烷是不同温度下石油分馏的产物D .丁烷和丙烷的燃烧产物对环境无影响13.下列离子组中,能大量共存且无色透明是A .c ( H + ) = 10—14mol ·L -1的溶液:Na +、CO 32-、S 2-、SO 42-B .pH = 0的溶液:Fe 2+、NO 3-、SO 42-、I -C .强碱性溶液:Mg 2+、Ba 2+、NO 3-、Cl -D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K +、Na +、Ca 2+、HCOO -14.下列有关HF 、HCl 、HBr 、HI 的说法错误的是A .均为直线型极性分子B .熔、沸点依次增大C .稳定性依次减弱D .还原性依次增强15.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 .向100 mL 3 mol · L -1FeBr 2溶液中通人标准状况下4.48 LCl 22Fe 2++4Br -+3Cl 2=2Br 2+6Cl -+2Fe 3+B .硫酸铜溶液中加人硫化钠溶液:Cu 2++S 2-=CuS ↓C .碳酸氢铵溶液中加人足量氢氧化钠:HCO 3-十OH -=CO 32-+H 2OD .以石墨为电极电解MgCl 2溶液:2Cl -+2H 2OH 2↑+Cl 2↑+2OH -16.下列实验结果符合右边图像所示关系的是A.将CO2通入KAlO 2溶液B.H2O2溶液中加入少量MnO 2C .向浓的CH3COOH 溶液中不断加水D.将氨气通人醋酸溶液中17.将一定量的钠铝合金置于水中,合金全部溶解,得到20 mL pH=14的溶液,然后用l mol·.L -1的盐酸滴定,至沉淀质量最大时,消耗盐酸40 mL,原合金中钠的质量为A.0.46 gB.0.69 gC.0.92 gD.0.23 g.18.右图中a 、b 、c 、d 、e 为周期表前4周期的一部分元素,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b 元素除0价外,只有一种化合价B.c 元素只能形成一种氢化物且很不稳定C.d 元素是五种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一种D .e 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和不同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可能生成三种盐19.在一定浓度的BaCl 2溶液中通入SO 2气体,未见沉淀生成,若再通入另一种气体,有沉淀生成,则该气体不可能是( )。
A .Cl 2B .NH 3C .NO 2D .CO 220.将0.l mol·.L -1醋酸溶液加水稀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溶液中c (H +)和c(OH -)都减小B .溶液中c (H +)增大C .醋酸电离平衡向左移动D .溶液的pH 增大21.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Ca 2++2ClO -+H 2O+CO 2=CaCO 3↓+2HClOB.硫酸亚铁溶液中加过氧化氢溶液 Fe 2++2H 2O 2+4H +=Fe+4H 2OC.用氨水吸收少量二氧化硫 NH 3·H 2O+SO 2=NH 4++HSO 3-D .硝酸铁溶液中加过量氨水 Fe 3++3NH 3·H 2O=Fe (OH )3↓+3NH 4+22.如果N A 代表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20g 氖含有的电子数为10N AB .常温常压下,1molN 2含有氮原子数为N AC .2L0.3mol ·L —1Na 2SO 4溶液中含有Na +数为0.6N AD .2.4g 金属镁转化为镁离子时得到的电子数为0.2N A23.已知:H 2(g )+ O 2(g )=H 2O (g ), △H =—Q 1 kJ ·mol —12 H 2(g )+ O 2(g )= H 2O (l ), △H =—Q 2 kJ ·mol —1 ( ) A .2Q 1>Q 2 B .Q 1>2Q 2 C .2Q 1<Q 2 D .Q 2=Q 124.已知a A n +、b B (n +1)+1、c C n —、d D (n —1)—1均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对A 、B 、C 、D 四种短周期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原子半径:A >B >C >D B .原子序数:b >a >c >dC .离子半径:D >C >B >A D .金属性B >A ;非金属性:D >C2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N 2、CS 2、H 2O 、CH 4都是非极性分子B .SiO 2、CsCl 、HCl 、HF 四种晶体的熔点逐渐降低C .CO 2、PCl 3、CCl 4、CH 4四种分子中,各原子都满足最外层8电子结构D .由原子序数为1和8、1和6的元素,可分别形成原子数之比为1:1的化合物26.下列事实能说明甲元素的金属性一定比乙元素强的是 ( )A .甲的单质能与水剧烈反应放出氢气而乙的单质不能B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甲元素原子失去的电子比乙多2121C.乙的阳离子的氧化性比甲的阳离子的氧化性强学科网D.将金属M分别放入甲盐和乙盐的溶液中,只有甲的单质析出学科网28.已知14 mol·L—1硫酸溶液的质量分数为80%,则7 mol·L—1硫酸溶液的分量分数为()A.等于40% B.小于40% C.大于40% D.无法确定29.把SO2通入Fe(NO3)3溶液中,溶液由黄色变为浅绿色,但立即又变为黄色,此时若滴入BaCl2溶液,则会产生白色沉淀。
在上述一些列变化过程中,最终被还原了的是()A.SO2B.NO3—C.Fe3+D.Fe2+ 30.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工业生产硫酸的过程中使用过量的氧气,以提高二氧化硫的转化率B.加热氯化铁溶液得不到无水氯化铁固体C.实验室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D.经粉碎的黄铁矿在沸腾炉中燃烧得较快、较完全31、向含有下列离子的溶液中,通入适量的氯气会引起离子浓度减少的是①HCO3- ②SO32- ③OH-④Fe2+A.①②B. ③④C. ①②③D. ①②③④32.右图为阳离子交换膜法电解饱和食盐水原理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