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三地理下学期月考习题讲评课模版(公开课)

高三地理下学期月考习题讲评课模版(公开课)


3.蕴藏页岩气的岩石类型对应图b中的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
3.蕴藏页岩气的岩石类型对应图b中的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甲由岩浆生成
) 甲为岩浆岩 乙为沉积物 丙为沉积岩
岩石圈的 物质循环 过程判读
三大类岩石经过重 熔再生回到岩浆
沉积物经过固结成 岩作用形成沉积岩
日落当地地方时18点左右
18点+180×4分钟/度=19:12 2×(24-19:12)=9小时36分
夜长=2 × (24-日落时间)
汽车轮胎性能测试需在不同路面上进行。芬兰伊瓦洛(位 置见图2)吸引了多家轮胎企业在此建设轮胎测试场,最佳测试期为每年11月至次年4月。 据此完成1题。 1. 在最佳测试期内,该地轮胎测试 场( ) A. 每天太阳从东南方升起 B. 有些日子只能夜间进行测试 C. 经常遭受东方寒潮侵袭 D. 白昼时长最大差值小于12时
合作探究
选择题:2,7,8,9,10题
综合题:36(1)(2)
错题:大气科学中日出前或日落后的绚 烂天色被称为“曙暮光”,分为民用曙暮 光、航海曙暮光与天文曙暮光(如下图所 示) ,其持续时间与纬度、日期有关。曙 暮光是风光摄影师最为钟情的黄金时段, 某摄影师与9月26日在某地(116°E)拍摄 曙暮光美景。据此完成1~2题。
课前自主背诵
1.昼长、夜长的计算 3.农业发展与农业区位 5.工业联系与工业集聚 2.岩石圈物质循环模式图判读 4.水循环环节的影响因素; 6.逆温的形成与山谷风;
7.雾的形成条件
9.承接产业转移的条件
8.分析河流的航运条件
10.交通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月考习题讲评
充分利用好每次考练,找准知识薄弱点。 每一个错题都是宝贵的学习资源,析错因、纠 错误、勤总结是进步的捷径!

分析:读图、材料分析问题能力差,未能提取出隐含信息 “真正日落”
2.太阳高度角在地平线下18°以下,天际的亮色完全退去(夜晚才真正到来)或天际 的亮色已经开始(白昼就真正到来)。该日“真正夜长”最可能为( ) A.13小时15分 B.12小时 C.10小时45分 D.9小时30分
日期:9月26日
“真正日落时间” “真正夜长”
错题:大气科学中日出前或日落后的 绚烂天色被称为“曙暮光”,分为民用曙 暮光、航海曙暮光与天文曙暮光(如下图 所示) ,其持续时间与纬度、日期有关。 曙暮光是风光摄影师最为钟情的黄金时段 ,某摄影师与 9月26日在某地(116°E)拍 2题正答率较低 摄曙暮光美景。据此完成1~2题。
正常日落 18点左右
2.太阳高度角在地平线下18°以下,天际的亮色完全退去(夜晚才真正到来)或天际 的亮色已经开始(白昼就真正到来)。该日“真正夜长”最可能为( ) A.13小时15分 B.12小时 C.10小时45分 D.9小时30分
知识链接
昼夜长短计算
(1)根据某纬线的昼弧或夜弧特点进行计算:
昼(夜)长时数=昼(夜)弧度数/15°
规律总结
地壳物质循环图的判读
一般规律: 1.一个箭头指向的为岩浆岩; 2.两个箭头指向的为沉积岩或变质岩; 3.三个箭头指向的为岩浆
注意: ①有的图中把岩浆岩分成两类:侵入岩和喷出岩,而有的只有岩 浆岩; ②在其他岩石转化为沉积岩的过程中,有的强调了沉积物这个环 节; ③有的图中只有变质岩转化为岩浆的过程,而有的图中则示意为 各类岩石都可以重熔再生成为岩浆
7.蜂农转地养蜂的主要目的是 A.扩大市场 B.增加产量
C.丰富品种
D.降低运费 保证蜜源、增加产量, 并非丰富品种
据花期变化转地养蜂
寻找各地适宜的花期, 非寻找不同种类的花
8题正答率较低 分析:调动地理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
8.转地养蜂中,蜂农最关注的气象要素是 A.气温 B.降水 C.光照 据转场的时间和地点
优秀同学 选择题 综合题
陈艳艳、郑艺、葛瑞莹、杨文灿、边传龙、杨玉娇、李 培辉、吕坤、韩昕雨 步长太、孙梦雪、李嵩洋、苏传玲
试卷分析
习题分析与评价: 1、突出学科主干重点知识的考查,考查面较广;
2、注重读图、辨图的分析能力;
3、注重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考查。
考查的主要知识和地理技能清单:
细读设问、速读材料,提取信息
注意挖掘隐含信息
运用常识、知识、模型、原理解读信息
信息解读准确、全面
构建信息思维导图解决设问问题
信息思维导图层次清晰、答案条理、因果链完整
一、自主学习(纠错)
选择题:1,3,4,5,6,11题
综合题:36(3)(4),37
错题:页岩气是以游离或吸附状态蕴藏于页岩层可供开采的非常规 天然气资源,是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资源和化工原料。图a为“页 岩气示例图”,图b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方框表示三大类岩石 沉积岩 及沉积物,箭头表示地质作用”。完成第3-4题。
(2)根据日出或日落时间特点进行计算:
①昼长时数=(12 一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12)×2 ②夜长时数=(日出时间-0)×2=(24-日落时间)×2
(3)根据纬度的分布特点进行计算:
①同纬度各地的昼长相等,夜长相等。
②南、北半球纬度数相同的地区昼夜长短对称分布,即北半 球各地的昼长 (夜长 )与南半球同纬度地区的夜长 (昼长 )相等。例 如, 40° N 的昼长等于 40° S 的夜长。
补救训练一 【2017·新课标Ⅱ】
11月至次年4月
伊瓦洛位于 北极圈以内
11月至次年3月21,直射点在南半球,日出东南; 3月21至4月,直射点在 北半球,日出东北 受北方寒潮影响较大 11月至次年3月21日期间有极夜现象 3月21至4月该地昼长夜短 夜间进行测试
白昼时长最大差值 大于12小时
错题:蜂农根据花期的变化,在一年中不断转换养蜂的场地,称为转地养蜂。 下图为某蜂农的转地路线图。据此完成7~9题。
1.昼长、夜长的计算公式; 2.岩石圈物质循环模式图判读
3.水循环环节的影响因素;
4.产业的集聚与扩散
5.逆温的形成与山谷风;
6.雾的形成原因 7.分析河流的航运条件 8.承接产业转移的条件 9.交通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学 习 目 标
10.农业发展与区域环境问题
巩固练习答题情况统计(正答率)
信息获取和解读的思维路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