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滥芋充数的成语故事简介

滥芋充数的成语故事简介

滥芋充数的成语故事简介
拼音:làn yú chōng shù
典故出处:这则成语来源于《韩非子·内储说上》: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

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

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解释意思:“滥竽充数”这则成语的意思是指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行家里充数,
或是以次充好,有时也用作自谦之辞。

滥:失实,与真实不符,引申为蒙混的意思。

竽:
一种簧管乐器。

充数:凑数。

战国时期,齐宣王非常喜欢听人吹竽,而且喜欢许多人一起合奏给他听,所以齐宣王
派人到处搜罗能吹善奏的乐工,组成了一支三百人的吹竽乐队。

而那些被挑选入宫的乐师,受到了特别优厚的待遇。

当时,有一个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浪荡子弟,名叫南郭。

他听说齐宣王有这种嗜好,就一心想混进那个乐队,便设法求见宣王,向他吹嘘自己是一名了不起的乐师,博得了宣
王的欢心,把他编入了吹竽的乐师班里。

可笑的是,这位南郭先生根本不会吹竽。

每当乐
队给齐宣王吹奏的时候,他就混在队伍里,学着别的乐工的样子,摇头晃脑,东摇西摆,
装模作样地在那儿“吹奏”。

因为他学得惟妙惟肖,又由于是几百人在一起吹奏,齐宣王也听不出谁会谁不会。


这样,南郭混了好几年,不但没有露出一丝破绽,而且还和别的乐工一样领到一份优厚的
赏赐,过着舒适的生活。

后来,齐宣王死了,他儿子齐湣王继位,湣王同样爱听吹竽。

只有一点不同,他不喜
欢合奏,而喜欢乐师们一个个单独吹给他听。

南郭先生听到这个消息后,吓得浑身冒汗,整天提心吊胆的。

心想,这回要露出马脚
来了,丢饭碗是小事,要是落个欺君犯上的罪名,连脑袋也保不住了。

所以,趁湣王还没
叫他演奏,就赶紧溜走了。

1 在这种体制下通过竞选进入国会的个政党,绝大多数都不过是滥竽充数。

2 我们不能滥竽充数,要脚踏实地地学好真本领。

3 他不会买水果,买回的水果好多是滥竽充数的。

4 选拔人才,要坚持宁缺勿滥的原则,宁肯拔十得五,甚至拔十得一,也不要滥竽充数。

5 买珠宝的通常会把一些假货混在真货里滥竽充数。

6 乡镇政府受条件所限,如果尚未有完善的政府网站不是什么丢人的事,但本来没有却硬要"显得有",则有滥竽充数之嫌。

7 我对这个领域没有研究,今天来和各位专家一起讨论,简直是滥竽充数。

8 我这些画作,只是为应付展览,随便拿出来滥竽充数的。

9 记者调查了解到,在特价房这支新生队伍里也不乏一些滥竽充数之辈。

10 夏天的池塘边各种蛙鸣交汇在一起,就连蟾蜍也滥竽充数,低声叫几声。

11 做操时,有些同学不会做就在滥竽充数。

12 憑她那點歌藝,講明白點就是在我們團裡滥竽充数。

13 他的演奏水平不高,却滥竽充数,参加乐队演出。

14 有些投机商,以假冒真,用假货来滥竽充数。

15 小娟明明唱歌不着调,却在合唱队里滥竽充数。

16 若有一人滥竽充数,那么这个团体便有了瑕疵。

17 我们公司一向考覈严格,滥竽充数的人是没办法生存的。

18 我看本次参赛作品,除少数是真才实学外,其它都是滥竽充数。

19 不怕你笑,我们团里滥竽充数者大有人在。

20 和你们这些业内高手在一起,我顶多只能算是滥竽充数了。

滥芋充数故事的人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