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飞机雷击检查与防护

飞机雷击检查与防护

• 图6中可以看到在紧固件头一圈出现了烧灼的凹痕,四 周油漆层有大面积的变色,后掠非常明显。
• 图7中可以看到在铆钉头一圈出现了烧灼的凹痕,四周 油漆层变色,是一处机身表面前部蒙皮处的雷击入点 损伤。
• 图8中可以看到在铆钉头及临近蒙皮上有明亮的烧熔亮 点,四周油漆层有一圈变色。
第28页
飞机雷击检查与防护
1、飞机到达时,保持APU运转状态下 BLOCK IN,不使用地面电源车,APU出 现故障情况下,可以使用电源车。
2、当机侧作业人员判断继续作业会有危 险的情况下,与值班领导协商,采取必要 安全措施,与机长联络后,可临时中断作 业,进行躲避。
3、机侧作业人员中断旅客登机/下机,同 时将旅客带到机内/车内/建筑物等安全场 所内,自身也躲避到安全场所,不要接触 或靠近机体外侧或者PBB。
1、蒙皮上较明显的雷击损伤
• 图2中可以看到油漆表面大块发黑的烧灼痕迹, 这是一处机身表面前部蒙皮处的雷击入点损伤.
• 图3中可以看到盖板边缘烧灼熔穿的缺口及四周 油漆层发黄的烧灼痕迹,这是一处机身表面后 部蒙皮盖板后缘的雷击出点损伤。
• 图4中可以看到油漆层上有发黑的凹痕,四周油 漆层由于烧灼而变色,这是一处机身表面前部 蒙皮处的雷击入点损伤
第20页
飞机雷击检查与防护
飞机雷击的防护
• 2. 对于出现的雷达罩放电条,搭铁线、飞机放 电刷等的破损,及时修复,使飞机保持良好的 防电水平。
• 3. 由于雷击可能发生在飞机的任何部位,所以 重要的是在雷击后,严格按照手册第5章和工作 单完成雷击后的检查,测试和修理,严格按照 MEL和SRM 放行飞机.
• 下面以A320飞机为例进行简单说明:
第46页
飞机雷击检查与防护
判断是否为可允许损伤
• 如果雷击点只在蒙皮区域(非紧固件区域),先轻 轻打磨去除外表涂层、检查金属/纤维本体是否有 损伤。如本体无损伤则恢复保护层处理即可;如本 体有损伤则需进一步打磨判断(需参见相应的 SRM标准)。
• 如果紧固件端头雷击点损伤,需根据手册标准来判 断。可直接更换容易安装的紧固件(如机腹盖板螺 钉)。发现的的雷击点需做标识记录。
• 具体检查内容参考飞机维护手册和工作单,以 下简略给出部分检查内容:飞机的外表面、内 部部件、检查测试无线电和导航系统
第41页
飞机雷击检查与防护
雷击后检查飞机外表面
• 1、检查区域1面积内的雷击损害迹象。 • 2、检查区域2面积内的雷击损害迹象。 • 3、如果区域1、2没有发现雷击出入点,则检
查区域3面积内的雷击损害迹象。 • 4、如果发现雷击损伤在镀铝复合材料盖板上,
第4页
飞机雷击检查与防护
飞机遭受雷击的原理及后果
• 飞机的设计是防雷击保护的,一旦遭受雷击, 可将危险的雷击电流分流到机身外表,并从机 身带离飞机本体,从而避免机体结构和机上控 制及通讯设备受到破坏,保障机上的乘客,与 及飞机本身的运行安全。
第5页
飞机雷击检查与防护
飞机遭受雷击的原理及后果
• 飞机雷击对飞机结构和系统的影响可以分成两 种后果: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直接影响是指 雷击后飞机结构的物理损伤;间接影响是指雷 击后产生的电磁场附加的瞬时高电压和电流对 设备或线路的损伤。
第38页
飞机雷击检查与防护
A 图13
第39页
飞机雷击检查与防护
A 图14
第40页
飞机雷击检查与防护
飞机雷击后的检查工作
• 通过对飞机雷击发生区域和位置的分析,当存 在雷雨天气时,就应该对这些区域进行重点巡 视检查。
• 当发现雷击损伤在一个点时,要沿飞机纵向对 发现点前后进行仔细检查,特别是飞机前后缘 的雷击多发地带。
第24页
飞机雷击检查与防护
图2
第25页
飞机雷击检查与防护
图3
第26页
飞机雷击检查与防护
图4
第27页
飞机雷击检查与防护
2、紧固件及临近蒙皮四周雷击损伤
• 图5中可以看到在紧固件垫片及临近蒙皮上都出现了烧 灼的凹痕,四周油漆层由于烧灼而变色,这是一处机 身表面蒙皮处的雷击从前向后扫掠路径中的损伤点。
按照结构修理手册进行临时或永久修理。 • 5、检查所有飞机外部的灯。 • 6、确保转弯灯、导航灯和着陆灯能正常使用。
第42页
飞机雷击检查与防护
雷击后检查飞机外表面
• 7、检查飞机控制舵面有无雷击损害迹象。 • 8、检查翼尖/小翼。 • 9、检查静电放电刷。
第43页
飞机雷击检查与防护
飞机内部部件检查
• 图12中为翼尖小翼后缘大块的雷击烧熔缺口, 明显的雷击出点
第33页
飞机雷击检查与防护
图9
第34页
飞机雷击检查与防护
图10
第35页
飞机雷击检查与防护
图11
第36页
飞机雷击检查与防护
图12
第37页
飞机雷击检查与防护
4、铆钉处容易混淆图例
图13中为蒙皮表面的三处损伤,但只有A处为 雷击损伤,因为该处为较明亮的烧熔亮点,并 且四周油漆层有一圈变色,其他两处为表面油 漆层脱落,露出金属表面. 图14中有数处相似的亮点,但只有A处为雷击 损伤,因为该处较明亮,并且四周油漆层有烧 灼变色的后掠痕迹,其他均为表面油漆层脱落 ,露出金属表面。
• 4. 不断总结雷击维护经验,提高雷击维护水平
第21页
飞机雷击检查与防护
飞机雷击后典型特征
• 飞机遭雷击后,将会在进入点产生凹痕、烤焦的痕 迹和油漆变色等变化。如果是复合材料,除了油漆 变色以外有可能还会使复合材料分层。而在后部出 点除了有上述变化外,还可能会有由于高温产生的 熔穿点,或局部的熔穿缺口。
雷电警告(TS-2)
雷电警告(TS-3)
定义 对策
解除雷 雨警报
机场周边地区有雷云或雷雨发生,需要 机场周边地区有雷云或雷雨发生,机场内
注意,预计1-2小时内接近。
很快会下雷雨,要考虑躲避一时,预计
20-30分钟内接近。
1、 机侧作业人员应该注意雷雨的接 近情况,及时和机务部门或航务部门联 系。
2、原则上,飞机到达时,保持APU运 转状态下BLOCK IN,不使用地面电源 车。但是根据雷的情况,机场的地面设 施等条件能够确保安全,并且APU出 现故障情况下,可以使用电源车。
• 较大的损伤痕迹很明显,比较容易发现和判断。而 那些比较细小的雷击损伤点,只要抓住两个特征点
– 一是金属是否有烧熔的痕迹; – 二是四周是否有油漆层的变色,还是能够比较准确
的发现和判断出雷击损伤。
第22页
飞机雷击检查与防护
飞机雷击后典型特征
• 下面结合具体图片进行讲解:
第23页
飞机雷击检查与防护
• 经验交流:短停发现雷击损伤时,一般先通过清洁 、打磨检查,在判断为可允许损伤的情况下,可以 到航后再进一步处理。
第47页
飞机雷击检查与击点损伤,在SRM手册都有 相应的可允许标准,主要从雷击点位置、数量 、损伤程度三方面要求。
• 以机身蒙皮雷击点损伤为例,其不同区域的判 断标准是有所差别的,但有几种常见的可允许 损伤标准是基本相同的。在此简单列举五种类 型示范,仅供互相交流学习之用。
第48页
飞机雷击检查与防护
1、铆钉头损伤
• 灼伤的紧固件头部 • L≦25%L0 可允许损伤,可保留50FC
第19页
飞机雷击检查与防护
飞机雷击的防护
• 由于飞机本身涉及可以尽量避免雷击及损坏, 所以首先要针对飞机自身的防雷击功能进行维 护:
• 1. 作好雷达系统的维护
– A.通过培训,总结等手段,提高维护人员的维护 水平,及时准确的排除雷达系统的故障
– B.追踪雷达发展信息,及时组织完成雷达设备的 改装,消除被确认的故障,保证雷达系统的可靠性 和精确性。
4、当班人员向机长通报机侧作业、旅客 登机/下机中断等事宜。
1)接到通知后,重新开始各项作业。 2)当值航务负责人掌握各项作业进度。
机场上空可观测到雷云或雷雨,并且易 发生落雷、闪电、突风等。
1、 原则上停止旅客登机并通知机长和 乘务长,停止一切机侧作业,躲避到机 内、车内或室内。 2、机侧作业人员中断旅客登机/下机, 同时将旅客带到机内/车内/建筑物等安全 场所内,自身也躲避到安全场所,不要 接触或靠近机体外侧或者PBB。 3、当班人员向机长通报机侧作业、旅客 登机/下机中断等事宜。 4、运输作业人员也要快速躲避到安全场 所。
图5
第29页
飞机雷击检查与防护
图6
第30页
飞机雷击检查与防护
图7
第31页
飞机雷击检查与防护
图8
第32页
飞机雷击检查与防护
3、雷击出点损伤
• 图9为发动机尾喷口后缘大块的雷击烧熔缺口, 明显的雷击出点.
• 图10中为后缘襟翼雷击出点产生的损伤,上面 有明显的雷击烧焦的痕迹及分层.
• 图11为副翼上表面后缘处雷击烧灼的痕迹,并 带有后掠的油漆层烧灼变色。
飞机易受雷击的区域
• 据统计各种可能的雷击点,可以在飞机上分成 以下不同的区域(参见图1) :
• 区域1: 该区域的飞机表面是最易受到雷击的 (进口和出口);
• 区域2: 该区域的飞机表面是最易受到从区域1 开始的雷击扫荡的;
• 区域3: 包括除区域1 和2 以外的所有飞机表面 ,受到雷击的可能性较低。但是该区域仍然可 被两个雷击点(进和出)的电流穿过。
第9页
飞机雷击检查与防护
737系列
第10页
飞机雷击检查与防护
747
第11页
飞机雷击检查与防护
757
第12页
飞机雷击检查与防护
767
第13页
飞机雷击检查与防护
777
第14页
飞机雷击检查与防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