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切片技术概述
6.注意确定取材部位和包埋切面的方向,选好组织块的切面应熟
悉器官组织的结构并据此决定其切面的走向,
7. 组织清除:切除(清除)不需要的部分,特别是组织周围的脂肪, 应尽可能清除掉,以免影响以后的程序和观察。
8.明确编号,登记
2.2 组织标本的固定
新鲜的组织被割取后,由于细胞内酶的作用和细菌的
繁殖,可引起组织的自溶和腐败。因此,割取组织块后,
组织取材注意事项
1.组织要求离体后30min内浸入固定液,尤其是开展分子生物学研究。 动物放血处死后立即取材,最好在心脏还在跳动时立即取材,马
上投入固定液中;
2.注意防止人为因素的影响 切取组织的刀剪必须锋利,刀要足够长。切分组织块时,不
可来回切割。夹取组织时,镊子要轻,切勿挤压。以免损伤组织;
取材时,组织块可稍大一点,以便在固定后,将组织块的不平整 部分修去。
(3) Bouin’S液
苦味酸饱和水溶液 75ml
甲醛
冰醋酸
25ml
5ml
是常用的良好固定液,渗透速度快,收缩小,组织固定均匀,
不使组织变硬变脆,保持结构完整,适合于各种胚胎连续切片,对
于肝、皮、胰腺特殊染色效果好。固定为12~24小时,但固定过久, 对碱性染料着色不利。
(4)Carnoy氏液
纯酒精 氯仿 冰醋酸 60ml 30ml 10ml
石蜡切片及H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E染色技术
石蜡切片是最基本的切片技术,冰冻切片 和超薄切片等都是在石蜡切片基础上发展起来 的。现以石蜡切片为例,介绍切片标本的制备 方法。
组织学制片步骤: 取材 固定 冲洗 脱水 透明
浸蜡
包埋
修块
切片
贴片
烤片
染色
封片
观察结果
取材
根据不同的实验目的,选择相应的材料,材料要求 新鲜、准确、完整,材料要避免挤压、挫伤、干枯。 所采集材料应立即放入固定剂,并编号,注明采集 时间、地点、名称、组织部位,所取组织块要大小适当, 即要能说明问题,又要考虑固定剂的穿透能力。
(10%福尔马林) 。 甲醛渗透力强,固定均匀。但脱水后有较大收缩,在 某些方法中要求中性甲醛,可在原装瓶内放入碳酸镁,pH 为7.6,能长期保持中性。甲醛固定后,通常需在流水中冲 洗24-48小时,否则影响染色效果。
(2) 4%多聚甲醛固定液
最好是动物经灌注固定取材后,继续固定2-24h。该固定剂较 为温和,适用于组织标本的长期保存。
固定液的选择
固定液的种类很多。可分为两大类:单纯固定液和 混合固定液。 单纯固定液:是用一种化学试剂作为固定液,如乙 醇、甲醛溶液、冰醋酸等,它们只是对细胞的某种成分固 定得较好;不能将细胞所有的成分都保存下来。如升汞 固定蛋白质、冰醋酸固定核蛋白、无水乙醇可固定糖原 等,单纯固定液有一定局限性。
甲醇60ml,氯仿30ml,醋酸10ml,混均后4℃保存备用,对
核内抗原的保存效果较好。
(7)丙酮及醇类固定剂
丙酮、乙醇类固定剂其固定原理主要是对蛋白质的沉淀而
发生固定作用。酒精是一种还愿剂,用于组织固定以95%的浓度
为宜,酒精固定后的组织细胞核着色不良,一般用于糖元的固 定。甲醇、丙酮常用于细胞固定。
② 使细胞内的蛋白质、糖、脂肪等各种成分沉淀保存下来从而
保存细胞的各种组成成分使其保持与生活时相近似的形态和 结构; ③ 因沉淀及凝固的关系,使细胞内不同的成分产生不同的折光 率,造成光学上的差别使原来在生活情况下看不清楚的结构 变得清晰易见,且有的固定剂还有助染作用(如醋酸、苦味 酸),从而使细胞各部易于染色; ④ 固定剂还兼有硬化作用,使柔软组织硬化而不易变形,有利 于操作。
此固定液渗透速度快,2mm以下小块组织固定时间
2~4小时,它是细胞极好的固定液,适合于细胞分裂、 RNA、DNA及糖元等固定。固定后直接入纯酒精脱水。
(5) PLP固定液:
过碘酸-赖氨酸-多聚甲醛固定液。该固定剂较适合于富含 糖类组织,对超微结构及许多抗原的抗原性保存较好。
(6) Methacarn固定液
混合固定液:是用几种化学试剂,按一定的比例混 合配制而成的,由于各种试剂的优缺点互相弥补,因此 可产生较好的效果。
(1)甲醛固定液:
是一种还原剂,呈酸性,原液浓度为37%~40%,配成 固定液的浓度为4%,习惯上称为10%,配制时取甲醛原液
10ml,加蒸馏水(D.W)或缓冲液至100ml,为甲醛固定液
3.组织块的大小
厚为0.2~0.5cm,大小可根据需要而定。柔软组织不易切小, 可先取稍大的组织块固定2 ~ 3h,等组织稍硬后再切成薄的小块 继续固定。
4.取材应注意清洁,组织块上如有血液、污物和粘液沾着,应用 生理盐水洗涤后再入固定液。 5.取材时间:原则上,应尽快取材,但比较大的手术标本如胃、 肺、肠等器官,最好先固定后取材。
应立即采用一种方法,将组织尽可能保持原有的形态结 构,且有利于保存和适于制片的操作,这一步骤称为固
定。化学固定法就是用化学试剂配制成固定液使组织固
定。 固定是制片极为关键的一个步骤,制片质量的优劣,
除与材料的新鲜程度有关外,还取决于最初的固定是否
适当和完全。
固定的目的和作用在于:
① 防止组织自溶和腐败;
注意事项:
1. 根据材料的性质和制片的目的选择固定液。 2. 一般固定液都以新配为好,有些混合固定液的成份之间会发生氧 化还原作用,一定要在使用前才混合。配好后应贮存在阴凉处, 不宜放在日光下,以免引起化学变化,失去固定作用。 3. 固定材料时,固定液必须充足,一般为材料块的20-30倍,有些 水分多的材料,中间应更换1-2次固定液。 4. 材料固定完毕后,保存于严密紧塞或加盖的容器里,同时在容器 外上标签,以免相互混淆。
一般组织学取材稍大,细胞学取材稍小,动物组织
取材要稍大,植物组织取材稍小。
动物组织标本的取材
动物的处死方式一般为活杀,组织标本来源较新鲜,
10min内即可完成固定和冷冻保存,脑组织和神经组织应
采用灌注固定后,再进行后固定。 制片所需的材料要求越新鲜越好,尤其是细胞学方面 的研究对材料的新鲜程度要求更严。因此,要从活的动物 体上采取材料,在一般情况下,要对动物施行麻醉,然后 再割取材料加以固定。所用的麻醉药品,必须以不影响细 胞结构为原则。
固定的方法
(1)小块组织固定:从人体或动物取出组织,切成小块投入固 定液中固定。
(2)局部注射固定:某些组织和器官其固定液不易渗透或渗透 较慢,渗透不均匀,还有些器官为保持外型或卷缩,可采 取局部注射固定方法,固定4~6小时后,再将组织切成小 块继续投入固定液中固定。
(3)整体注射固定:此法主要用于科研和大体解剖,亦可用于 组织学教学制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