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HZQ-I标CRTSII型板式无砟轨道轨道板连接、后浇带及侧向挡块施工作业指导书1、编制目的明确CRTSII型板式无砟轨道板连接、后浇带浇筑及侧向挡块施工工序、操作要点及工艺标准,指导并规范现场施工。
2、编制依据1、《新建南京至杭州铁路客运专线工程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技术交底》(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2、《新建南京至杭州铁路客运专线工程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系列设计图》(宁杭客专施图【轨】01~06)3、国家、铁道部、上海路局、宁杭铁路有限责任公司下发的相关技术文件、规章制度。
4、《铁路工程基本作业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1-2009)5、《铁路轨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5-2009)6、《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6-2007)7、《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6】160号)8、《客运专线铁路CRTSII型板式无砟轨道混凝土轨道板暂行技术条件》(科技基【2008】74号)9、《客运专线铁路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混凝土轨道板(有挡肩)暂行技术条例》(科技基【2008】173号)10、《高速铁路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9】218号)11、《客运专线铁路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7】85号)3、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宁杭I标范围内CRTSII型板式无砟轨道板连接、后浇带浇筑及侧向挡块施工及技术管理工作。
4、轨道板宽窄接缝及连接施工4.1 轨道板窄接缝施工(1)水泥乳化沥青砂浆灌注完成并达到7MPa (约需7天)后,即可进行窄接缝施工。
施工前,应将连接缝区表面污垢清除干净。
(2)在轨道板窄接缝处侧面安装模板(用螺杆拉紧),向窄接缝灌注砂浆(使用CA砂浆,适当调小含水率,配比参数详见CA砂浆工艺性试验报告),灌注高度控制于轨道板上缘以下约6cm处。
(3)窄接缝浇筑后采取土工布进行覆盖洒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7昼夜。
4.2 轨道板纵向连接施工(1)垫层砂浆的强度达到9MPa和灌注窄接缝砂浆强度达到20MPa时可对轨道板实施张拉连接。
张拉锁拧紧施工通过扭距扳手操作,拧紧标准为450N-m。
(2)轨道板纵向张拉连接①张拉锁具的安装a 对轨道板端部纵向预留钢筋进行清理。
b 在轨道板端部纵向预留钢筋上涂抹润滑黄油。
c 安装张拉锁。
d 安装绝缘垫片。
e 安装钢垫片。
f 安装螺母,并用手拧紧。
②张拉锁件的张拉a 每个张拉连接施工段安排8个人, 2人一组,各持一把扭矩扳手。
左、右线四个工作面,从施工段的中间向两端对称同步进行。
b 每个轨道板缝中共设有6个张拉锁件。
施工时先张拉中间2个至完成,其后从内向外对称张拉左右各1个至完成,最后张拉剩余2个。
张拉力矩为450N·m。
c 纵向连接施工段中,先张拉中间的2个缝,当中间2个缝各张拉完成中间2个张拉锁时,向两端对称同步张拉2个板缝中间2个张拉锁。
总体张拉呈2块板阶梯进行。
d 当施工段中完成6个缝中间的张拉锁时,再退回张拉中间的2个缝中的左右各1个张拉锁。
e 依次类推,直到纵向连接施工段中的张拉连接完成。
轨道板纵向连接张拉顺序详见:张拉步骤图。
张拉步骤图f 各纵向连接施工段的连接或张拉连接中断72h,应分别将纵连轨道板段端部的三块轨道板和底座板或支撑层进行抗剪连接。
4.3 轨道板后浇带(宽接缝)浇筑轨道板连接缝混凝土灌注:每个板接缝需安放两个钢筋骨架,附加一根直钢筋定位,定位筋与配筋,钢筋骨架节点需要绝缘处理;利用窄接缝模板立模,板接缝使用C55混凝土灌注(配膨胀剂),混凝土采用插入式震动器捣实,混凝土表面抹至轨道板平齐。
混凝土浇筑施工工艺要求详见《NHZQ-I标混凝土施工作业指导书》。
宽接缝钢筋连接宽接缝混凝土灌注(4)填充并封闭灌浆孔:在板接缝施工的同时,用相同的混凝土填充封闭灌浆孔,并顺接压出预裂缝,与轨道板预裂缝光滑一致。
(5)新填充的混凝土应及时养护。
用薄膜覆盖并要防止滑脱。
养护期一般为三天左右。
4.4轨道板剪切连接施工(1)剪切连接的设置范围轨道板的剪切连接位置位于每片箱梁的梁缝区域、梁与台背、端刺与路基过渡段、桩板结构与路基过渡段及道岔前后处,主要作用是将轨道板与底座板连接成为一个整体,以适应端部结构变形。
每块轨道板在梁缝两端各设4根Φ28 HRB500级螺纹钢筋的剪力销,其结构下图所示;作为替代方案也可选用Φ25HRB500级螺纹钢筋,但数量增加为每块板5根。
剪力销钉的孔位按照图纸给定位置进行。
(2)剪切筋安装孔的钻孔钻孔前应在设计植筋位置使用钢筋探测雷达探明轨道板及底座板内的钢筋布置情况,标出具体钻孔位置。
钻孔使用专用电动钻孔机,钻孔完成后,使用高轨道板剪切连接结构示意图压风管(枪)将孔内霄粉吹除干净。
植筋施工应随即进行,否则应用砂丝团或软布团封堵孔口。
(3)剪切连接筋的安装为确保剪切筋与轨道板及板及底座板内钢筋处于隔离绝缘状态,剪切筋表面应事先均匀涂抹一层植筋胶,并确保表面无遗漏之处。
在已钻好的孔内注入适量植筋胶,植入剪力销钉(筋)。
剪切筋植入时应轻轻插入,并避免与板内钢筋接触。
待植筋胶硬化后将孔口清理干净,用同标号水泥砂浆封闭。
轨道板剪切连接检测项目与标准见下表。
轨道板剪切连接施工主要检测项目与标准5、侧向挡块施工根据全线无砟轨道及铺轨施组特点,常规区地段的侧向挡块可安排在铺轨后安装完成后施工。
临时端刺范围内的侧向挡块应在早期安排(因与桥面无任何连接,易产生横向移位)。
其中,曲线地段的临时端刺挡块应在底座板连接前设置临时(或过渡)侧向挡块。
5.1 侧向挡块结构侧向挡块沿线路方向长800mm;垂直与线路方向上宽下窄,其中不受底座偏移影响的侧向挡块上宽590mm,下宽400mm;高度随轨道高度的不同而变化;顶面自轨道板上边缘向线路外侧成2%的排水坡。
侧向挡块混凝土采用C35,采用HRB335。
限位板为两块钢板夹一层橡胶板结构。
其中与底座接触的钢板应选用不锈钢材质,厚度2mm;与侧向挡块接触的钢板可采用热镀锌(镀锌层厚不小于60μm)钢板,厚5mm;橡胶板厚度为11mm,如下图所示。
侧向挡块与轨道板、底座相接的非限位板区域填以硬泡沫材料,厚度分别是20mm和10mm。
侧向挡块结构示意图限位板示意图5.2 常规区侧向挡块施工(在轨道板安装完成后施工)(1)检查侧向挡块对应位置处底座平整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2)对侧向挡块接触梁面进行凿毛,清理干净并湿润表面。
(3)同时对桥上预埋套筒位置进行检查,要求内侧(靠近底座板一侧)预埋套筒中心(轴线)距底座板边缘距离为8~12cm,超过此范围要求的应进行整修。
其整修基本原则是在内侧连接筋(与桥面的)设计位置(距底座板边缘10cm)钻孔并清孔(强吹风),其后注入锚固胶并植入钢筋。
侧向挡块外侧钢筋可保持现状不动,在此基础上,安装其他钢筋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连接调整。
(4)采用手持打磨机将侧向挡块前后0.5m范围的底座板与侧向挡块接触位置打磨处理,保证与限位板接触的位置光滑,然后在该位置上铺设塑料膜。
(5)锚固钢筋与梁面预埋套筒连接。
锚固钢筋与梁面预埋套筒的连接应安装到位,连接前确保梁面预埋套筒内无杂物,如预埋套筒内有杂物,需提前清理干净。
锚固钢筋旋入套筒的深度为1.5D(D为锚固钢筋直径),钢筋直径≤16mm 时,扭矩80N.M,钢筋直径18~20mm,扭矩160N.M。
(6)绑扎侧向挡块钢筋(侧向挡块钢筋下料前应先明确其位置,如直线、曲线,左线、右线等),安装限位板及硬质泡沫材料。
限位板可通过锚固连接件与侧向挡块内钢筋绑扎固定(与底座板砼紧贴),硬质泡沫材料可采用胶合剂与底座板砼粘合固定(要求与限位板紧靠),硬泡沫板间、硬泡沫板与现位板间用密封条密封,(7)硬质泡沫材料及弹性限位板应在砼灌注面用塑料薄膜覆盖,浇筑混凝土前需检查硬泡沫板间、硬泡沫板与限位板间是否已用密封条密封,确认与轨道板、底座完全隔离后方可浇筑侧向挡块混凝土,以保证新、老混凝土之间无接触。
(8)安装挡块模具。
侧向挡块施工使用成批加工制做的组合钢模,模具考虑曲线地段外侧与超高变化的适应性,同时还应考虑底座板厚度及桥面高程的不一致性需要。
施工时模具成批安装并挂线作业。
(9)混凝土灌注及养护。
砼灌注施工按规定进行振捣,振捣作业采用微型振捣棒。
混凝土浇筑后应尽早全面覆盖及保湿养护,养护措施、时间等满足相关规定,但湿润养护时间最低不应少于7天。
(10)不与混凝土接触的侧向挡块棱角采取倒角处理,大小为10×10mm。
(11)侧向挡块施工要实现外观整洁统一,并保证侧向挡块“纵、横向一条线”。
5.3 临时端刺曲线线范围内侧向挡块施工(在底座板张拉前施工)临时端刺范围内的侧向挡块应在早期安排(因与桥面无任何连接,易产生横向移位)。
其中曲线地段的临时端刺挡块在底座板连接前设置临时(或过渡)侧向挡块 (以保证铺轨机械的通行需要),如下图所示。
侧向挡块设置间距要求为:400m曲线半径段,≤3.26m。
1000m曲线半径段,≤8.15m。
1500m 曲线半径段,≤12.23m。
2500m曲线半径段,≤20.39m。
4500m以上曲线半径段≤32m。
临时(或过渡)侧向挡块示意图临时过渡侧向挡块为防止临时端刺区曲线段底座板张拉时横向位移,临时端刺区曲线段底座板在张拉前进行侧向挡块施工。
曲线外侧先施工侧挡部分(施工方法与常规区侧向挡块相同);曲线内侧采用安装临时过渡型侧向挡块,在侧向挡块设置位置,钻眼采用植筋胶植入连接套筒,利用螺栓与套筒连接将特钢支撑锚固,然后在底座板外侧及特殊钢支撑内侧铺设橡胶垫,并在两橡胶垫间挤入方木,作为临时侧向挡块。
待铺轨完毕后,开始正式施工曲线内侧侧向挡块并补做曲线外侧侧向挡块压紧部分。
6、劳动组织劳动力采用架子队组织模式。
施工人员应结合施工方案、机械、人员组合、工期要求进行合理配置。
作业人员配备见下表。
表一个工作面每班轨道板连接作业人员配备表7、材料要求(更新张拉锁)接缝及灌浆孔混凝土原材料料应满足铁建设[2009]152号文要求,骨料级配0~10mm。
接缝钢筋均采用HRB500级的Φ8钢筋。
钢筋进场时,必须全部检查质量证明文件,并按批抽取试件做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和冷弯试验,其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热扎带肋钢筋》(GB1499)》的规定和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以同牌号、同炉罐号、同规格、同交货状态的钢筋,每60t为一批,不足60t也按一批计,每批抽检一次。
8、设备机具配置每班主要工装设备见下表。
表每工作每班主要施工机械设备(机具)配备表9、质量控制及检验9.1质量控制⑴轨道板接缝混凝土用砂、石、水泥、外加剂供应应选择合格的供货方,并对所有进行原材料进行进场检验,不合格材料必须清除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