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法学》第三章
关系为标准来划分人民法院主管的民事案件范围。
第三章 民事案件的主管与管辖
民事诉讼法
(二)民事案件主管的范围
1.由民法调整的平等权利主体之间因财产关系 和人身关系发生纠纷的案件 2.由婚姻法调整的婚姻家庭关系发生纠纷的案 件 3.由商法调整的商事关系发生纠纷的案件 4.由经济法调整的平等权利主体之间因经济关 系发生纠纷的案件 5.由劳动法调整的因劳动关系发生纠纷的案件 6.法律规定由人民法院适用民事诉讼法解决的 其他案件
起诉讼。
第三章 民事案件的主管与管辖
民事诉讼法
第三章 民事案件的主管与管辖
民事诉讼法
一、民事案件管辖的概念和意义
(一)民事案件管辖的概念
民事案件管辖,是指上下级人民法院之
间和同级人民法院之间受理第一审民事案件的权 限和分工。
第三章 民事案件的主管与管辖
民事诉讼法
(二)民事案件管辖的意义
1.有利于人民法院行使审判权
2.有利于当事人行使诉权
3.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
第三章 民事案件的主管与管辖
民事诉讼法
二、确定民事案件管辖的原则
(一)便于当事人进行诉讼原则 (二)便于人民法院行使审判权原则
(三)保证案件公正审判原则
(四)兼顾人民法院的职能分工和均
衡工作负担原则
(五)确定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原则 (六)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原则
第三章 民事案件的主管与管辖
民事诉讼法
三、人民法院与其他国家机关、 社会组织主管民事纠纷的关系
(一)人民法院与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关系
人民调解委员会是群众性自治组织,其任务是调解 民间的一般纠纷,即其调解的纠纷一般属于事实清 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简单民事纠纷。 而人民法院主管的民事案件范围则比人民调解委员 会主管的范围要大得多。
第三章 民事案件的主管 与管辖
民事诉讼法
民事案件 主管概述 民事案件 管辖概述
民事案件的主管 与管辖 【案例导入】
级别管辖
地域管辖
裁定管辖
管辖权异议和 管辖恒定
民事案件主管 的概念 民事案件主管 的标准与范围 人民法院与其 他国家机关、 社会组织主管 民事纠纷的关 系
民事案件管 辖的概念和 意义 确定民事案 件管辖的原 则
级别管辖的概 念及其确定标 准
地域管辖概 述 一般地域管 辖 特殊地域管 辖
移送管辖 指定管辖
管辖权异 议 管辖恒定
各级法院管辖 的第一审民事 案件
管辖权转 移
民事案件管 辖的分类
专属管辖
协议管辖 共同管辖、选 择管辖和合并 管辖
案例分析
应用
第三章 民事案件的主管与管辖
民事诉讼法
甲省的个体户陈某从乙省的A县运化工原料到C县,途经乙省的 A、B、C三县交界处时,化工原料外漏,污染了A县村民赵某、 B县村民刘某和C县村民王某的麦田,造成三人麦苗不同程度的 枯死。受害三人要求个体户陈某赔偿损失,但因赔偿数额争议 较大而未能达成一致。 于是,A县村民赵某首先向A县人民法院提起诉讼。A县人民法 院受理后,认为该案应由被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于是将案 件移送到甲省陈某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与此同时,B县村 民刘某和C县村民王某也分别向自己所在地的人民法院起诉, 请求法院判令陈某赔偿自己的损失。B县和C县人民法院都认为 自己对该案有管辖权,因此与甲省陈某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 就管辖发生了争议,且协商解决不了。因此,甲省陈某所在地 的基层人民法院向甲省某中级人民法院报请指定管辖。
其职权和履行其职责的范围和权限。
民事案件主管,是指人民法院受理民事案
件的权限范围,即人民法院与其他国家机关、社 会组织之间处理民事纠纷的权限和分工。
第三章 民事案件的主管与管辖
民事诉讼法
二、民事案件主管的标准与范围
(一)民事案件主管的标准
民事案件主管的标准是法律关系的性
质,即以发生争议的实体法律关系是否属于民事
第三章 民事案件的主管与管辖
民事诉讼法
2.人民法院与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关系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是劳动争议民事诉 讼的前置程序,即劳动争议民事纠纷发生后, 必须先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 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法律另有规定外, 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可以向人民法 院起诉。
第三章 民事案件的主管与管辖
请问:哪个法院对此案有管辖权?A县人民法院移送管辖的做法是否正 确?甲省陈某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报请指定管辖是否正确?
第三章 民事案件的主管与管辖
民事诉讼法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三章 民事案件的主管与管辖
民事诉讼法
第三章 民事案件的主管与管辖
民事诉讼法
一、民事案件主管的概念
主管,是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之间依法行使
民事诉讼法
(二)根据民事诉讼理论进行的分类
1.法定管辖和裁定管辖 2.专属管辖和协议管辖 3.共同管辖和合并管辖
第三章 民事案件的主管与管辖
民事诉讼法
第三章 民事案件的主管与管辖
民事诉讼法
一、级别管辖的概念及其确定标准
(一)级别管辖的概念
级别管辖,是指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上下级法
第三章 民事案件的主管与管辖
民事诉讼法
三、民事案件管辖的分类
(一)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进行的分类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民事案件管辖 的可分为级别管辖、地域管辖、移送管辖和 指定管辖。其中,地域管辖还可以分为一般 地域管辖、特殊地域管辖、协议管辖、专属 管辖、共同管辖、选择管辖和合并管辖。
第三章 民事案件的主管与管辖
第三章 民事案件的主管与管辖
民事诉讼法
(二)人民法院与仲裁机构的关系
1.人民法院与仲裁委员会的关系 首先,民商事仲裁与民事诉讼相互排斥,选择了仲裁就 不得再向法院起诉,选择了向法院起诉就不得再申请 仲裁。 其次,仲裁实行一裁终局的制度。
最后,当事人在仲裁裁决被人民法院依法撤销或裁定不 予执行,又未重新达成仲裁协议的情况下,可以向人 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民事诉讼法 (三)人民法院与行政机关的关系
行政机关在履行职能时,也处理部分民事权益纠纷,
其处理方式包括行政调解、行政裁决和行政仲裁。
在人民法院与行政机关都有权对民事争议进行主管的 情况下,人民法院主管优先。
当事人均请求行政机关处理的,由行政机关主管,但
是行政机关的处理要受司法最终解决原则的支配, 即当事人对行政机关的处理不服的,一般仍可以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