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比例》说课材料
教学内容:是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正比例》
一、说教材,
教材在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安排了比的意义、比的化简与比的应用等内容。
体会了生活中存在的变量之间的关系。
正比例关系是数学中比较重要的一种数量关系,为此,教材密切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设计系列情景,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相关联的量,他们之间的关系有共同之处,从而引发学生的讨论与思考,并通过具体的讨论,使学生认识成正比例的量以及正比例在生活中的广泛存在。
教材从不同的角度(实际生活、图形)提供了有利于学生探索并理解正比例意义的情景。
二、说学情:
学生在学习乘法的时,已经初步接触了正比例的变化规律,在六年级上册已经学习了比的意义、比的化简与比的应用等。
学生最容易掌握的是判断有具体数据的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最难掌握的是离开具体数据,判断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
三、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根据以上分析,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结合丰富的实例认识正比例,经历正比例意义的建构过程,能从变化中看到“不变”认识正比例。
2、能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相关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
3、经历比较、分析、归纳等教学活动,提高分析比较、归纳概括能力,初步体会函数思想。
教学重点:能初步运用正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相关的量是否成正比例。
教学难点:通过实例认识成正比例的量,掌握成正比例的变化规律及其特征。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节课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学法和教法上谈谈。
四、说学法、教法
学法
本节课的教学本着“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原则,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学会小组合作交流。
教学中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情景,让学生通过具体问题,具体情境认识成正比例的量,初步感受生活中存在很多成正比例的量;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等教学活动,自主发现正比例的变化规律,理解正比例的意义。
教法
本节课我运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设疑诱导法、操作发现法和自学讨论法。
五、说教学过程
我们知道“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而教师则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秉着这样的指导思想,整个设计力求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设计了以下四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我首先提出:同学们,喜欢看动画吗?今天 ,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动画,想看吗?我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动画,引导学生看动画猜成语,问是怎么想到的。
学生回答后我进行小结:也就是说船的高度随水面的变化而变化,在数学上,我们就把这样的两种量叫做两种相关联的两种量(板书)
2、接下来,我出示三道考考你,让学生说说它们是相关联的两种量吗?为新课做准备。
3、学生判断后,我又让学生举出一些生活中学习中这样两种相关联的量。
我进一步引导:两种相关联的量还有什么特殊的关系呢?它们有什么变化规律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自主合作,探究发现。
1、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教科书41页第一个问题及表格。
我先请同学读题,然后让学生打开书41页,把上面的表格填好,然后组织学生汇报。
2、我用课件出示:周长与边长,面积与边长之间的变化规律相同吗?学生讨论交流后得出:正方形的周长总是边长的4倍,也就是比值一样,而正方形的面积与边长的比值是不一样的,所以说,周长与边长、面积与边长之间的变化规律是不相同的。
3、课件出示书41页,第二个表格。
一辆汽车以90千米/时的速度行驶,行驶的路程与时间如下。
把
下表填写完整并说一说,你从表中发现了什么?
我请同学们把书41页第2个表格独立填好。
填好的同学把自己的发现和同桌说一说。
观察路程和时间这两种量,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学生经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发现了路程和时间的关系。
发现它们的比值相等,然后我指出:我们在数学领域中把比值相等叫做“一定”。
板书“一定”。
4、然后,我进一步引导学生探讨,从上面两个例题中,你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呢?有什么不同呢?学生交流后我进行小结:,像这样,路程和时间两个量,时间变化,所行驶的路程也随着变化,而且路程和时间的比值一定,人们就说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
这就是这节课我们学习的内容“正比例”,板书课题。
5、我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什么是正比例
6、学生理解后我利用课件出示:
(1)是不是所有相关联的两种量都成正比例?
(2)是不是所有成正例的两种量都是相关联的量?
7、学生回答后我进行小结:要想判断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它们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一是两个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发生变化,另一种个量也随之发生变化。
二是它对应的对值相等。
(三)运用知识,巩固提高。
1、第1题是填空题,考查学生对正比例意义的理解。
2、第2题是教科书42页第二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3、第3题是综合类的判断题,判断各题中的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并说明理由。
考查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
4、第4题请学生举出例子,说出生活中还有哪些量成正比例。
5、第5题是思维拓展题。
开发学生的智力,调动优等生的学习兴趣。
(四)总结收获
我引导学生说出学习收获,对知识进行梳理,激励孩子们探索正比例中更多的数学奥秘。
我的板书是这样设计的:
正比例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而且这两种量的比值一定,我们就说这两种量成正比例。
这样设计板书,重点突出,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以上是我的说课,恳请各位领导和老师给予批评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