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比例》说课设计
卫溪区西街学校李志英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上午好!我刚执教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正比例与反比例》中的第二课时《正比例》。
为了和学生共同探究好这一课,并结合我参与的市级课题《“生命课堂”理念下构建学习活动中的学生评价策略研究》的实施研究,下面就自己的一些教学理念以及教学设计的思路和大家交流一下: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比和比例的基础上学习的,正比例是比较重要的数量关系,也是今后学习数学和其他学科知识的重要基础。
通过对正比例知识的学习,还可以加深对数量关系的认识,通过感知数量间的变化规律,获得初步的函数观念,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正比例关系是重要的数量关系,渗透了初步的函数思想。
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难懂,好在学生对比例的知识有了一定的理解,并且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探究、合作、交流、自主学习的能力。
相信在老师的组织和引导下,学生们一定能突破重、难点知识,从而完成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的确立
依据《课标》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及年龄特征,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结合丰富的实例,认识正比例。
2、能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
3、利用正比例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
由于正比例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但对小学生来说正比例的意义的理解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
因此,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正比例的意义。
教学难点是: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
下面,为了讲清重点、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四、教学策略和方法
本节课的设计,我采用了“四字六步”教学法。
“四”字,即“趣、实、活、新”。
其基本内涵是:“趣”,就是课堂教学要生动有趣;做学生喜欢的老师,教学引人入胜。
“实”,就是课堂教学要扎实,讲求实效:做博学的老师;把教学目标落实到位。
“活”,就是课堂气氛要活,学生思维要活;做智慧的老师,教会学习变通“新”,就是要运用新思维、新手段打造新型课堂,做超越自我的老师,实施教学创新。
上课做到“趣”、“实”、“活”、“新”,是一种教学艺术,是一种教学境界,也是我一直追求的一种教育理想。
“六步”是课堂教学的基本操作流程,具体如下:
第一步:督预示标
课前预习安排学生预习本节课内容并尝试做练习题。
有预习就要有检查反馈,这样做,不但是对学生这次预习的肯定,也是学生下次更积极预习的动力。
因此我先检查了学生的预习情况,然后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来确定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第二步:自学梳理
学生有了预习做基础,在这一环节学生在老师出示的自学提纲的引领下就能很轻松地把这节课的知识点进行梳理。
第三步:小组答疑
我让小组组长主持,讨论解决自学提纲中的所有问题和在自学过程中仍然存在的疑惑。
把自己的想法讲给小组成员听并把遇到的问题在小组内讨论解决,这样做不但可以节省时间,提高课堂效率,还可以帮助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生帮生”比“师帮生”效果更好。
同时小组分工有序,不仅锻炼了每个学生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
第四步:展示评价
小组答疑后对有收获的学生来说,他们都有展示自己“战利品”的欲望。
我就抓住这个契机,让学生充分“显摆”一下。
并且我们有奖励办法,每一小组答对一题,要根据题的难易程度、小组成员的水平差异奖励不等的分数。
这样会促使优秀生主动帮助后进生,让后进生也有回答问题的机会。
第五步:联系拓展
我围绕这节课的学习目标设计了三类题,一是我会做,二是我能行,三是我会判。
旨在由浅入深,要求逐步提高,学生的思维也得到了提高。
第六步:总结导预
这一环节中让学生通过谈收获使学习目标得到再落实,使知识点得到进一步升华。
下一节内容是通过“画一画”的活动,初步认识正比例图象,因此我布置的预习作业是:用读、思、做、标的方法预习《画一画》。
为了更好的实施课题的研究,在每一环节我都注重运用激励性评价语,如你们小组预习的都很认真,你真是一个爱动脑的孩子,你表达的这么清晰流畅,真棒!……
结束语:以上,我仅从说教材、说学情、说重点难点、说教法学法、说教学流程上说明了我这节课“教什么”和“怎么教”,阐明了“为什么这样教“。
很多想法并不完美,很多理念并不成熟。
所以真诚地恳请大家对我这节课和说课提出宝贵的意见。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