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三语文《修改润色》教学设计

初三语文《修改润色》教学设计

初三语文《修改润色》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晓修改文章兼顾“言”与“意”。

2.把握修改“言”的基本要求和修改内容。

3. 掌握修改润色的一般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讲解、示例引导,学生能够掌握修改文章的要求和技法。

2.通过修改润色使自己的文章升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修改润色、精益求精的审美素养。

2..帮助学生养成修改润色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1、掌握修改润色的一般方法。

2、通过自主学习,了解修改润色的基本要求、方法。

教学难点:
1、低分作文的升格
2、让学生通过修改示例文稿中的错误,提高让作文出彩的能力。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修改润色的重要性
同学们,进入初中以来,你们写过很多作文。

你们可能觉得写是你们的事,而修改是我们老师的事情。

其实不然。

俗话说:“文章不厌百回改”“善作不如善改”,一篇好的文章不仅是“写”出来的,而且是“改”出来的。

曹雪芹写《红楼梦》就自言:“批阅十载,增删五次。

”再如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前后经过十二次精心修改才完成。

修改是写作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步骤,是提高文章质量的有效途径。

那么,作文修改,有哪些基本要求和方法呢?今天老师带领同学们一起学习写作“修改润色”。

1.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2.“文章不厌百回改”文章写成后,多读几遍,做些修改,直到满意为止。

这样长期坚持,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3.使作文升格。

修改润色可以是文章在原文基础上的升格,也可以是在原有写作水平基础上的升格。

二、怎样修改润色
(一)对文章的“意”进行修改。

“意”,指立意和思想内容。

1.关注全篇,看文章立意是否正确。

2.分析观点是否鲜明,看立意是否深刻新颖。

建议文章开头简短明了,要有清晰的点题句。

结尾再次点题、总结、升华并且独立成段。

一篇文章的立意是否深刻、新颖,和开头的点题句以及结尾的主题升华句有直接的关系。

3.关注文章所选材料,看内容是否深刻且富有新意。

所选材料应该是新颖的典型材料,且能很好的揭示主题。

对所选材料要适当地进行增删调换,
4.关注文章文体。

首先,文体要符合题干的要求;
其次,文体会受立意和材料限制,应依立意和材料确立文体;
第三,文体必须明确,不能“四不像”。

(二)对文章的“言”进行修改润色。

“言”指言辞和表达。

词不达意、语句不连贯,布局不合理等,要从“言”上进行修改。

第一层次:改对
1.对错别字、标点、词语、病句逐一修改。

通过修改,使标点、字词正确,使词语使用准确恰当,使句子通畅连贯,读起来顺口入耳。

2.对文章段落进一步调整和加工。

段落安排是否合理,段与段之间是否衔接,详略安排是否恰当,都是修改时应重点关注的。

第二层次:改好
3.补充内容,使材料丰盈。

比如写一篇记叙文,如果只是平铺直叙,粗线条勾勒,就很难打动人心;可以适当补充一些描写性语句,如描写人物、描绘场面等。

又如写景,除了从视觉角度进行描写,还可以从听觉、味觉、嗅觉、触觉、幻觉等多角度进行描写;有了静态描写,不妨增加一些动态描写;还可以从远近、上下、左右等不同角度进行描写。

如果写议论文,可以考虑增加几个事实论据,或多引入几句名言,或增加一两种论证的方法,使论据更充分、论证更严密。

如果写说明文,可以增加几种说明方法、使说明对象的特征更鲜明。

4.恰当使用一些修辞方法,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更有感染力。

如:比喻、拟人、扩张、排比等常见修辞手法的使用。

5.适当引用古诗词。

在文章中恰当引入几句古诗词,可以丰富文章内容,增添文章的文学气息,为文章增色不少。

6.恰当使用特殊句。

根据内容表达的实际需要,可以使用一些特殊的句式,如排比句、对偶句、短句,或者骈散结合的句子,使句式灵动、优美、变幻多姿。

7.适当炼字、炼句。

比如郭沫若写剧本《屈原》,有句台词初稿为“你是无耻的文人”,在排演时接受演员的建议,改为“你这无耻的文人”,一字之差,力度迥然有别。

这就是炼字的功效。

三、修改润色的注意事项
(一)兼顾“意”和“言”,不能顾此失彼。

(二)既要改对,更要改好。

(三)以自我修改为主,以互助修改为辅。

(四)修改要有明确的方向,不能漫无目的胡乱修改。

(五)不能满足于一次修改,要进行多次修改。

(六)改好后大声朗读,自我感知,自我评定,精雕细琢。

四、示例引路
读下面语句,指出错误缺点,并进行修改。

①进入二十一世纪,人们对电脑已不在陌生,电脑使用率逞上升趋势。

等我们这一代步入社会时,如果不会用电脑,很可能会被视为文盲。

可是,电脑究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呢?
生:第一句话有两个错别字,分别是“逞上升趋势”中的“逞”,应改为“呈”;还有一个是“已不在陌生”中的“在”,应改为“再”。

②“我爸爸是位老师,对我的要求很严烈。

”“他人老心不老,表示一定要为人民多服几年务。


生:我认为第二句中“严烈”用词不当,应改为“严格”;“为人民多服几年务”中的“服务”不能拆开用,此句应该改为“为人民多服务几年”。

③“到达目的地有三条路可走,即左路、中路和右路。

左路和右路,路途较远,走中路最近,所以左中右三路中,我们决定走中路。


生:这段文字啰唆重复的地方不少,但如果能对其稍作加工锤炼,将其变成“到达目的地有左中右三条路可走,中路最近,所以我们决定走中路”,那就简洁多了。

师:修改文章的语言,首先去看有没有错别词,再去看有没有用词不当的地方,最后读一读句子有没有啰唆。

五、写作实践
(一)阅读上一单元《布局谋篇》的习作,寻找习作存在的问题。

(二)学生陈述自己习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小组讨论修改方案。

(三)学生从“意”和“言”两个方面对文章进行自我修改。

(四)学生互评互改作文。

(五)誊抄修改好的作文。

【写作提示】
1.仔细阅读文章,发现其长处与不足,不足之处就是需要修改的重点。

2.从内容和语言两个角度修改文章,使内容更充实,语言更流畅、有表现力。

3.无论是改动还是增删,动笔前都要反复斟酌,以防“点金成铁”。

板书设计
修改润色
“意”
1.关注全篇,看文章立意是否正确。

2.分析观点是否鲜明,看立意是否深刻新颖。

3.关注文章所选材料,看内容是否深刻且富有新意。

4.关注文章文体,看文体是否明确。

“言”
1.改对
对错别字、标点、词语、病句逐一修改。

对文章段落进一步调整和加工。

2.改好
补充内容,使材料丰盈
恰当使用一些修辞方法,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更有感染力适当引用古诗词
恰当使用特殊句
适当炼字、炼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