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温馨和谐的亲子关系(《家长必读》幼儿园分册第五课)淮阴实验小学幼儿园高艳教学目标:1.让家长认识到温馨和谐的亲子关系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2.掌握与子女建立和谐亲子关系的技巧。
3.构建和谐的亲子关系,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教学重点、难点:家长观念的转变教具准备:多媒体投影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尊敬的各位家长:你们好!首先欢迎各位家长在百忙中抽出时间来参加这次家长学校活动。
亲子之间有一条小河,小河里涓涓流淌着的是彼此的爱。
所有的孩子都需要父母的爱,需要经常和父母亲密接触,进行情感交流与沟通。
当我们理解孩子的时候,孩子就能按着自身的发展规律、不受压抑地自由成长,如果我们不理解孩子,孩子就会觉得受到了伤害,感到非常委屈。
其实,每个父母都想克尽职责,做个好父母,提供给孩子快乐成长的环境,但却不一定能达到目的。
每个家庭有时还是会发生一些不愉快事情的,如子女顶撞父母,嫌父母唠叨,孩子在家里经常争吵不休,为了爱子心切,父母常做出他们不能做的事,说了他们不想说的话,结果适得其反,真是难为父母了。
可见,父母管教子女只有爱心是不够的,还需讲究方式方法,才能处理亲子间的冲突与不快,建立温馨和谐的亲子关系。
今天,我就“如何建立温馨和谐的亲子关系”问题和在座各位家长进行交流,希望得到大家的配合。
二、讲授新课1.什么是亲子关系?亲子关系首先是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其次也是一种社会关系,它是法律保护下的血缘关系。
它具有三层意义:(1)生物学意义,主要表明的是血缘关系(2)社会学意义,主要表明的是法律、制度、地位关系(3)心理学意义,主要揭示特定的情感态度、行为方式等方面的联系。
2.亲子关系具有哪些性质?(1)亲子关系具有亲缘性质(2)亲子关系具有情感属性(3)亲子关系具有法律属性三、帮助家长明确亲子关系在家庭教育的重要意义首先想说,现在的家庭教育,已经跟过去几十年前的家庭教育,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几十年前,只要把小孩子养大成人,就已经算是成功的教育了。
可是,现在是完全不一样的状况了。
我们已经解决了温饱的问题,把小孩子养大已经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
但是,直到现在,我们的家庭教育,仍然忽略了一点非常重要的因素:怎样教育出一个心理健康的孩子。
为什么现在这么多的社会悲剧?一方面是资讯的发达,另外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我们的家庭教育,只关注孩子身体的发育以及孩子的成绩,却从来没有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状况。
没有良好的心理健康,就算有多么棒的身体素质,多么好的学习成绩,将来这个孩子一定不会觉得自己很幸福。
当然,如果你认为有钱有车有楼有事业=幸福的话,那另当别论。
让我们从一个刚出生的婴儿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
一个已经习惯呆在妈妈温暖的子宫里的婴儿,通过妈妈分娩的过程,来到了一个陌生的世界。
这个世界与他已经呆了九个月的世界是完全不一样的。
所以,从来到这个世界的这一刻开始,他就开始学习和适应这个新世界。
那么,他是怎么学习这个世界的呢?他通过感受,观察,模仿周边的人,踏出了学习这个世界的第一步,同时,也是构建心理基础以及人生观世界观最最重要的一步。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是一个充满爱,温暖的世界,还是一个冰冻冷漠的世界?我在这个世界里面,是一个什么样的定位的存在?我是被需要,被重视的一份子,还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存在?这个世界是一个安全的世界吗?我的需求能够及时得到满足吗?还是说,这是一个不安全的世界,我想要的,都没有人能够体会和理解?---婴儿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判断,很大程度就是直接来源于亲子关系。
因为,父亲和母亲,永远都是婴儿学习和模仿的首要对象。
可以说,亲子关系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婴儿的基本心理健康以及基本的对这个世界的看法。
那些认为婴儿那么小,什么都不懂,好与坏不会分辨的同学们,我想告诉你们,这个想法是错误的。
婴儿对于能量,情绪等方面的感应是十分敏锐的。
你以为他们什么都不懂,其实他们什么都懂,只是他们还不会表达而已。
上述的三个问题,对应了影响心理健康的三个最基本的因素:爱,自信心,安全感。
如果一个人的爱,自信心和安全感都比较足够的话,这个人的心理是比较健康的,内心就会比较强大,比较容易获得幸福感,遇到再大的人生挫折,也不会就此沉沦,振作不起来。
如果三者有某种缺失的话,缺失得越多,越难获得幸福感---因为爱/自信心/安全感的缺失,他们的潜意识会驱动他们不断的往外去索取和寻求爱/自信心/安全感,可是到后来他们会发现,怎么找好像也总不能得到满足和内心的平静,所以,很难获得幸福感。
那是因为,他们找错了方向---幸福感不是靠外人或者外物给予自己的。
亲子关系的重要性在于,怎么样的亲子关系,直接决定了婴儿的基本心理健康(当然,有缺失都可以在成长的阶段通过各种方式来修正,但是在最初始的阶段打下良好的基础那是最好的):1.良好的亲子关系,夫妻之间,父母亲与孩子之间,充满着爱的流动的话,那么,这个孩子心里就充满着爱和温暖。
他会认为这个世界是一个充满着爱和温暖的世界,他也能够从父亲和母亲的相处中学会如何去爱别人。
长大后,他就是一个有爱的人;如果夫妻之间关系不好,没有爱的流动,父母与孩子之间,也缺少关爱和支持的话,那么,孩子在爱的方面就会有缺失。
他会觉得这是一个没有爱的,冷漠的世界。
由于父母间关系不好,没有爱的流动,他根本就不能从父母身上学会如何去爱。
他,是一个缺爱的孩子---所以在他的成长过程中,必定会拼命的从别人身上索取爱--而一旦他索取爱的源泉消失了,他就会觉得痛苦并转移到其他人事物上面继续去索取爱-必然很难取得幸福感。
2.良好的亲子关系,父母对孩子给予足够的关注(注意,不是过度的关注),让婴儿感受到了被需要,被重视的感觉,让孩子在家庭系统中有明确的身份和定位;在与孩子沟通交流的过程中,尽可能多的肯定,赞美,鼓励和支持。
在这个良好的亲子关系中长大的孩子,会建立起足够的自信心;如果父母过度关注孩子,确实也能让孩子建立起自信心。
但是,过度的关注会带来孩子在家庭中定位错误的问题。
错误的定位通常是,孩子因为父母,爷爷奶奶的过度关注,认为自己是家庭中最最重要的部分,这就是熊孩子产生的主要原因。
如果父母对孩子缺乏关注,让孩子没有感受到被需要和被重视的感觉,就难以让孩子构建足够的自信心。
另一方面,良好的亲子关系,就是在和孩子沟通的过程中,多赞美,表扬,鼓励和支持,这也能很好的让孩子构建自己的自信心;不良的亲子关系,总是充满了批评,否定,责骂等负面的状况,孩子就很难构建自己的自信心了。
3.良好的亲子关系,因为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和谐相处,能够让孩子构建足够的安全感。
在这里要特别提一下,孩子安全感的来源,很大程度上来自于父亲(很多情况下是父亲,因为在一个家庭来说,通常父亲是比较强势的。
但是,有些家庭,母亲比较强势,这个时候,安全感的来源就是强势的母亲了)。
在孩子的心中,父亲是无所不能的超人,没有什么事情是父亲解决不了的。
所以,如果有良好的亲子关系,孩子跟父亲的关系好,那么孩子就会有足够的安全感;如果亲子关系不好,孩子与父亲关系不好(即便是关系不好,但父亲在孩子眼里仍然是无所不能的存在),那么,孩子就很难构建足够的安全感了。
说完心理健康的三个基本因素,再来说说心理创伤,其实和上述也是密切相关的。
如果有着良好的亲子关系的话,一般来说小孩受到从家庭中受到心理创伤的可能性就比较小。
当然,也有可能心理创伤来自于外界。
但是,一旦小孩子构建了足够的爱,自信心和安全感,在有着良好的亲子关系的情况下,很有可能会主动跟父母说起受伤的事件,父母就能立刻作出处理,把小孩子的心理创伤降到最低(心理创伤事件,越早处理越好);如果是不良的亲子关系,本身这种不良的关系对孩子的心理就是一种创伤,各种忽略,否定,批评,打骂等都有可能造成心理创伤事件。
这些心理创伤事件,在小孩子的心中埋下了定时炸弹,它们不会马上就爆炸,但是它们会伴随着孩子的成长,在某些时间的触发下,爆发出来。
任何心理创伤事件,都会因为事件性质的不同,极大的减少孩子的爱/自信心/安全感。
4.总结:所以,良好的亲子关系,对孩子的心理健康非常重要。
其实,有了良好的亲子关系,想要孩子听话真的不是难事。
最理想的亲子关系,是父母把孩子看成是一个平等,独立的个体,愿意去和孩子沟通,愿意去尊重和理解孩子。
亲子关系不再是名义上的父子或者母子关系,而是孩子把父母亲看成是知心朋友的关系。
不再有以父母之名对孩子的压制,有的只是平等和尊重的交流。
在这种氛围下长大的孩子,自然内心强大,幸福感满满,家庭教育自然事半功倍。
四、建议家长如何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方法1.记住自己的角色父母的职责是保护自己的孩子,同时帮助他长大成人。
比成为孩子的朋友更加重要的,是父母要成为一名领导着和一位充满耐心的老师,记住,该坚持立场的时候就要坚持立场,孩子需要管教。
2.有话慢慢说总对孩子发火,是无法解决问题的。
当情绪激动时怎么办?那就自己待会儿,平静一下。
当在孩子面前表现平和时,父母就起到了最佳的表率作用,身体力行教给孩子如何控制情绪和压力。
3.多听孩子说儿童和成人一样,都希望被尊重和重视。
作父母的能成为孩子安全的诉说对象很重要。
4.掌握好平衡父母最大的挑战就是如何平衡好于孩子保持亲密关系的同时,给予孩子一定的私人空间。
这的确不容易做到,但这对越来越独立的子女而言,是必须的。
5.说明自己的期望清楚的告诉孩子你对他的期望,并保持一致性,让孩子有法可依,同样他们就会更加明确自己应该如何去做。
6.抓住机会表扬孩子;在孩子做了正确的决定或事情时,要抓住时机表扬。
赞扬会让他们觉得自己的决定和成功是受到重视的,同时他们的能力也得到了肯定。
7.创造时机享受家庭生活;有固定的和家人一起用餐,休闲的时间,对绝大多数孩子而言是最为快乐的时光。
8.做好表率想让你的孩子成为值得信赖,有责任心和爱心的人?那就做好表率吧,让他们在生活中经常能看到你身上的这些闪光点9.做真人不是超人如果发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要承认,在适当的时候,向孩子表达自己的歉意。
告诉孩子,父母和他们一样,正在努力做一个优秀的人。
10.亲子阅读它是父母和孩子共同进行阅读的形式,可以让孩子从小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使他们从书中获得感悟,对孩子未来的学习和生活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家长要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
11.亲子生活亲子活动融于家庭的一日生活,起床、进餐、散步、郊游这些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是亲子活动的重要内容,孩子在这些看起来习以为常的活动中学会了自理、学会了自立,他们的身体变得更加灵活,他们开始能够理解成人的语言,他们越来越丰富地认识了周围的事物,并且在生活中运用这些他们感受到的、模仿到的对待事物的态度、方式、方法以及人际交往中的态度、方式、方法等等。
五、理解升华1.教师总结人生,就是一个大赛场,父母无法代替孩子面对生活,孩子必须自己参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