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司法鉴定中心内部规章制度汇编

司法鉴定中心内部规章制度汇编

司法鉴定中心内部规章制度汇编
篇一:XX仲裁委员会内部规章制度汇编
XX仲裁委员会内部规章制度汇编目录
业务管理
XX仲裁委员会立案规范
XX仲裁委员会仲裁员办案规范
XX仲裁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制度
XX仲裁委员会仲裁审限管理若干规定
XX仲裁委员会委托鉴定办法
XX仲裁委员会裁决书制作规范
XX仲裁委员会案件跟踪及信息反馈制度
XX仲裁委员会错案追究制度
XX仲裁委员会业务档案管理规定
仲裁员管理
XX仲裁委员会仲裁员聘用管理办法
XX仲裁委员会仲裁员守则
XX仲裁委员会培训仲裁员的规定
XX仲裁委员会仲裁员报酬制度
XX仲裁委员会关于对违法违纪仲裁员处理的若干规定
XX仲裁委员会违法违纪仲裁员除名暂行办法
XX仲裁委员会违法违纪仲裁员除名听证程序
秘书管理
XX仲裁委员会秘书行为规范
行政事务管理
XX仲裁委员会办公室保密工作规定
XX仲裁委员会办公室公文处理规定
XX仲裁委员会办公室印章管理规定
XX仲裁委员会办公室工作人员考勤规定
XX仲裁委员会财务管理制度
XX仲裁委员会仲裁收费和退费管理办法
XX仲裁委员会人事档案管理规定
XX仲裁委员会会议制度
XX仲裁委员会物资管理规定
XX仲裁委员会立案规范
为规范仲裁案件的立案程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和《XX 仲裁委员会仲裁规则》,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不作为人民法院或者案件当事人申请人民法院不予执行本会仲裁裁决和撤销本会仲裁裁决的依据。

第一条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当事人申请仲裁的,经审查,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及时立案。

不符合受理条件的,不受理,不立人情案,不越权立案。

第二条申请人向XX仲裁委员会(以下简称为本会)提出仲裁申请,须提交以下材料(带原件核对):
1、仲裁协议。

包括:
(1)双方当事人在所签订的合同中的表示愿意将他们之间发生的争议提交XX仲裁委员会仲裁解决的条款;
(2)双方当事人在争议发生前或者争议发生后,单独订立的愿意将争议提交XX仲裁委员会仲裁的书面协议;
(3)有表达仲裁意思并约定将争议提交XX仲裁委员会仲裁的信函或数据电文(包括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及电子邮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

(4)当事人协议选定XX市仲裁机构的,或其他不会产生歧义,可以推断为XX仲裁委员会的表述,均视为双方当事人一致同意由XX 仲裁委员会仲裁。

2、仲裁申请书。

(仲裁申请书应载明下列事项:)
(1)当事人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
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
(2)仲裁请求的所根据的事实、理由;
(3)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3、当事人的主体资格证明。

(1)申请人的资料:
①申请人是自然人的,需提交身份证或户口簿复印件一份,申请人是
港、澳、台同胞或外国籍、无国籍人士需提交有效身份证明;
②申请人是法人或其他经济组织的,需提交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和法定代表人证明书各一份;
③涉外案件申请人是法人或其他经济组织的,需提交上述第②项的公证书或认证书。

(2)被申请人的资料:
①被申请人是自然人的,提交其身份证复印件或户籍证明一份;被申请人是港、澳、台同胞或外国籍、无国籍人士的,应提交其有效身份证明;
②被申请人是法人或其他经济组织的,须提交其注册登记基本资料一份;
③被申请人是涉外的法人或其他组织,须提交以上第②项公证书或认证书。

(3)代理人的资料:
当事人需委托代理人的,须提交授权委托书,列明权限,并提交代理人的身份证复印件一份,如果代理人是律师的提交律师的执业证复印件和律师所函各一份,涉外案件授权委托书须提交公证书或认证书一份。

4、支持其主张的证据材料。

(证据有以下几种):
(1)书证;
(2)物证;
(3)视听资料;
(4)证人证言;
(5)当事人的陈述;
(6)鉴定结论;
(7)勘验笔录。

第三条申请人提交仲裁申请书及证据材料的形式要求:
1、争议金额超过20万元(含20万元)的,适用普通程序。

适用普通程序的仲裁案件,当事人需提交仲裁申请书及证据材料
一式五份,当事人人数增加,申请书及证据材料份数相应增加;2、争议金额不超过20万元的,或超过20万元,但事实清楚,当事人权利义务明确,经双方当事人书面同意,适用简易程序。

适用简易程序的仲裁案件,当事人需提交仲裁申请书及证据材料一式三份,当事人人数增加,申请书及证据材料份数相应增加;
3、申请人提交的证据材料须用a4纸复印,并装订编页且附证据材料目录。

证据材料目录应写明证据来源、证据内容及证明对象。

第四条立案工作人员审查材料:
1、审查该纠纷是否属于《仲裁法》规定的受理范围;
2、审查仲裁协议的效力;
3、审查有无明确的仲裁请求,所请求的事项是否超出仲裁协议规定的仲裁范围;
4、核对当事人的主体资格;
5、工作人员审查材料后,发现当事人提交材料不齐的,告知当事人补齐;
6、申请日期以当事人补齐材料之日起计算。

第五条经初步审查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的,由工作人员将案件呈报负责领导审批。

经批准受理的,工作人员通知申请人办理立案手续;不批准受理的,通知当事人不予受理,并说明理由。

以上审查、批准期限不超过5个工作日。

第六条工作人员按标准计算仲裁费,并向申请人发出“预
篇二:兰州司法鉴定机构内部管理制度
兰州司法鉴定机构内部管理制度
一、鉴定机构风险提示制度
第一条司法鉴定实行鉴定风险提示制度。

第二条鉴定风险是指当事人不依法履行其在鉴定中的义务,则要承担对其不利的后果。

第三条司法鉴定立案时,负责立案的工作人员应向当事人提示可能出现的鉴定风险。

第四条鉴定风险提示主要内容如下:
(一)不按时缴清鉴定费用,要承担举证不能的风险。

(二)不提供鉴定材料,或提供的鉴定材料不全或提供的鉴定材料虚假,要承担鉴定结果与己不利的风险。

(三)鉴定活动是一项科学技术工作,因此,鉴定意见与当事人的愿望可能并不一致。

(四)因鉴定要求,需要对有些鉴定材料进行破坏、耗损甚至灭失处理。

(五)被鉴定人应配合检查,如有疑问,可按规定程序向委托单位提出,
如不配合检查,会影响鉴定工作的正常进行,应承担导致鉴定不能的法律责任。

二、收接案制度
第一条本机构统一受理司法鉴定的委托。

第二条本机构接受鉴定委托,应要求委托人出具鉴定委托书,提供委托人的身份证明,并提供委托事项所需的鉴定材料。

委托人委托他人代理的,应要求出具委托书。

鉴定委托书应当载明委托人的名称或者姓名、拟委托的司法鉴定机构的名称、委托鉴定的事项、鉴定事项的用途以及鉴定要求等内容。

第三条经审核委托书、鉴定材料,对符合受理条件应当即时作出受理的决定;不能即时决定受理的,应当在七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并通知委托人;对通过信函提出鉴定委托的,应当在十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并通知委托人;对疑难、复杂或者特殊鉴定事项的委托,可以与委托人协商确定受理的时间。

第四条本机构不受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鉴定委托:
(一)委托事项超出本机构司法鉴定业务范围的;
(二)鉴定材料不真实,不完整,不充分或者取得方式不合法的;
(三)鉴定事项的用途不合法或者违背社会公德的;
(四)鉴定要求不符合司法鉴定执业规则或者相关鉴定技术规范的;
(五)鉴定要求超出本机构技术条件和鉴定能力的;
(六)不符合《司法鉴定程序通则》关于重新鉴定有关规定的;
(七)其他不符合法律、法规、规章规定情形的。

对不予受理的,本机构应向委托人说明理由、退还其提供的鉴定材料。

三、鉴定过程内部审批制度
第一条鉴定过程中遇到下列情形之一,需报本机构负责人批准:
(一)委托方或当事人提出要求鉴定人回避的;
(二)需延长鉴定期限的;
(三)遇到复杂、疑难的技术问题申请会鉴的;
第二条司法鉴定需要耗尽检材或者毁损原物的,需报本机构负责人批准,并征得委托方书面同意。

第三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经本机构负责人批准,接受补充鉴定委托,进行补充鉴定:
(一)委托人增加新的鉴定要求的;
(二)委托人发现委托的鉴定事项有遗漏的;
(三)委托人在鉴定过程中又提供或者补充了新的鉴定材料的;
(四)其他需要补充鉴定的情形,必须是原委托鉴定的组成部分。

第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经本机构负责人批准,接受鉴定委托,进行重新鉴定:
(一)原司法鉴定人不具有从事原委托事项鉴定执业资格的;
(二)原司法鉴定机构超出登记的业务范围组织鉴定的;
(三)原司法鉴定人按照规定应当回避没有回避的;
(四)委托人或者其他诉讼当事人对原鉴定意见有异议,并能提出合理依据和合理理由的;
(五)法律规定或者人民法院认为需要重新鉴定的其他情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