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汇翠园小区一期C区组团工程卸料平台施工方案编制单位:中建六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济宁项目部编制日期:2010年4月23日1.编制依据2.工程概况2.1.工程简介2.2分项工程难点2.1.1.该工程建筑平面面积大,楼栋号多,需要搭设的卸料平台较多。
2.1.2.工期紧迫,对卸料平台搭设的工期要求紧,不能占用单独工期。
2.1.3.该工程安全文明施工要求高,不仅安全方面必须合乎要求,外观形象也要达到较高标准,要做到各个楼协调一致。
2.2.4本工程现场狭小,要求卸料平台搭设到合理的位置,以保证卸料平台的高效使用、材料的有效周转。
2.2.分项工程概况2.2.1.本方案中所设计的卸料平台采用悬挑式卸料平台,供地上三层以上结构施工阶段临时堆放倒运材料所用。
2.2.2.16#楼16-5~16-9/16-A、17#楼17-5~17-9/17-A、18#楼18-5~18-9/18-A、19#楼19-5~19-9/19-A、20#楼20-5~20-9 /20-A、21-18~21-22/21-A、23-10~23-14/23-B、22-28~22-32/22-B设置一个卸料平台。
2.2.3.随着主体结构施工,卸料平台安装及提升楼层依次分别为三、五、七、九…层。
2.2.4.卸料平台搭设原则:安全第一,满足文明施工的要求,满足临时堆放材料所需。
3.施工部署卸料平台数量为每楼设置一个,平时使用时荷载严禁超过1t。
4.施工准备4.1.技术准备4.1.1.施工技术人员熟悉图纸,根据结构特点、施工进度要求、物资供应,施工工艺等情况确定卸料平台型式,并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指导施工。
4.1.2.施工前,由工长进行书面技术、安全交底及班前讲话,说明施工方法、卸料平台具体布置、技术要点及质量标准。
4.2.人员准备4.2.1.项目管理部设专业安全员共3名,持证上岗,对卸料平台的安装、拆除、提升等进行检查和管理;4.2.2.设安全监督检察人员若干名,持证上岗,确保卸料平台的搭设和使用符合方案要求,监督检查工人各项安全操作项目;4.2.3.外施队成立专业架子班组,由专业架子工20人组成,并设置专业工长负责管理。
4.2.4.架子工须体检合格并经《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管理规则》考核和安全教育培训,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
4.3.材料机具准备4.3.1.材料用量表4.3.2.材料部门要根据现场计划提前作好材料进场准备工作,做到及时进场。
4.3.3.卸料平台所用的工字钢、槽钢、钢管、卡扣、安全网、脚手板、φ19的6×37钢丝绳、5t卡环等必须符合国家有关规范、标准。
4.3.4.吊环由有资质的厂家加工制作,有检测报告,质量合格。
4.4.现场准备4.4.1.现场设置专用工字钢、槽钢的堆放场地,要求场地地面平整。
4.4.2.经检验合格的材料应按品种规格分类堆放整齐平稳堆放场地不得有积水。
4.4.3.现场设置卡扣库房,由材料组管理,实行领用登记制度。
5.施工方法为了缩短工期,保证施工的正常进行,提高材料周转率,加快施工进度,考虑工程施工现场实际情况,本工程采用卸料平台解决材料的临时堆放以及进、出问题。
5.1.平台的制作5.1.1平台为现场焊接悬臂式钢平台。
卸料平台长6.0m、宽3.3m(详见附图)锚入结构长度为1m,出挑5m,主楞长6.0m,采用16#工字钢;次楞长3.3m,采用12.6#槽钢间距1m(如长度不够,可采用钢板焊接连接)。
平台板采用50mm厚木板满铺,钢平台两侧各增设两根φ19的6×37钢丝绳作为安全绳,钢丝绳与水平钢平台的夹角在45°~60°之间,一头锁在钢平台主梁上,另一头固定于结构窗口处上。
吊环均采用φ20的一级光圆钢筋制做。
5.1.2平台上满铺50mm厚木脚手板,外侧临空的三面设1500mm高护身栏,护身栏防护立杆及横杆采用φ48钢管,横杆两道,0.75m和1.5m各一道,并刷红白相间漆,护栏内满封多层板,多层板必须封闭严密,防止从空隙间坠落物品。
5.1.3各构件的连接均按规范要求焊接,且必须满焊,焊缝高度8mm,焊缝等级2级。
5.1.4焊接平台应派持用焊工证且技术水平较高电焊工进行焊接,以保证卸料平台的质量。
5.1.5平台的吊环应与边侧主楞焊接牢固,焊缝不小于10mm,双面焊接,长度不小于200mm,2级焊缝。
5.1.6主楞与连接梁之间应焊接牢固,焊缝不小于8mm,双面满焊,2级焊缝。
5.1.7主楞与次楞焊接两侧采用角钢连接。
5.1.8在平台安装前,对所有焊缝进行检查并形成记录,符合要求后方可安装。
5.2.平台的安装5.2.1先将正式吊绳与平台吊环连接好,然后用小一号的钢丝绳作为临时吊绳用塔吊将平台就位。
5.2.2用钢管将平台与建筑物锁死,然后用钢丝绳采用5t卡环与预制吊环连接;固定于结构窗口处,固定做法见附图。
5.2.3每个钢丝绳头用4个卡子固定,卡子间距为钢丝绳直径的6-8倍左右,即130mm左右。
钢丝绳的末端距头一个卡子至少应留有140-160mm的长度。
5.2.4使用钢丝绳卡子应将U型部分卡在绳头(活头)一边。
5.2.5卡子拧紧程度,应使钢丝绳原来高度压扁1/3左右,以保证钢丝绳受拉力后,直径虽然减小,但不会产生脱扣。
(为了便于检查接头是否可靠和容易发现钢丝绳是否有滑动,应在最后一个夹后面将绳头留出两个“安全弯”。
)5.2.6平台安装时外口应略高于内口,不可向外下倾,应向上倾7°左右(抬高540mm)。
5.2.7钢丝绳与建筑物构件接触处若有尖锐利口,可加垫物作衬托,以防钢丝绳磨损。
在使用钢丝绳卡子前后都要检查螺栓丝扣是否有损坏。
5.2.8平台内侧在主楞上焊接钢管,然后用水平钢管连接,抱柱,防止平台外移。
5.2.9钢平台的吊装要待钢丝绳接好并调整完毕,且经过现场安全部门人员检查验收后,方可松卸起重吊钩。
5.2.10平台就位后主楞端部用2个16#槽钢与主楞16#工字钢焊接,支顶在外墙窗台上,以防平台向内滑脱,此部位应防止保温板破坏,在外墙窗台外侧垫多层板。
5.2.11平台外端要高于结构内侧不小于600mm。
5.2.12卸料平台的安装详见附图。
5.3.平台的提升5.3.1先将临时吊绳与平台吊点连接好,然后用塔吊通过临时吊绳将平台慢慢提起微离建筑物。
5.3.2拆除平台与建筑物之间的连接钢管。
5.3.3将穿墙吊环卸下,连同钢丝绳一起置于平台上。
5.3.4卸料平台分层提升,用塔吊上运,用钢丝绳套住平台上的4个φ20吊环,塔吊钢丝绳绷紧后,松开悬挂钢丝绳接扣,将平台提升到上一层就位后紧固好钢丝绳。
5.3.5吊运平台时应使用卡环,不得使吊钩直接钩挂吊环。
安装时不得碰撞架子,钢平台内侧支点必须位于建筑物上。
5.3.6平台提升前必须将平台上的各种物料清理干净,起吊时平台上严禁站人。
5.3.7吊装钢平台时,待吊索受力并稳定后,方可松动钢丝绳。
6.安全注意事项6.1高空临边必须系挂好安全带,防止坠落。
6.2平台搭设完毕后,在上面平均布置2t的重物做荷载试验,30分钟后观察槽钢有无变形现象,如无变形且钢丝绳无变化,即为合格。
合格后报公司技质部、安监部一同验收合格后使用。
6.3塔吊在平台上卸料或起吊时严禁有人停留在平台上。
6.4材料码放不准超过护栏范围或码放在护栏上,且应尽量均匀堆放,不得集中码放,堆放的材料要及时由塔吊运走。
6.5 应在卸料平台内外明显位置处设置限制堆放重量标牌(均布荷载0.5KN/m2,总重不超过1.0t),对标牌具体量化见附表。
6.6在施层以下3层内严禁使用本平台。
6.7任何人不得任意拆改卸料台的基本构件或连墙件,以免影响架体的稳定。
6.8严禁超载使用,堆放的材料要及时由塔吊运走,材料应放置稳妥,绑扎牢固,各种材料应及时清理,运至指定地点码放整齐。
6.9遇大雨、大雾、5级以上大风天气时,停止卸料平台上的作业。
在大风、大雨等恶劣天气过后,施工人员要全面检查卸料台的稳定情况,以保证安全使用,平台上清理干净后方可上人作业。
6.10卸料平台就位后,必须将钢丝绳拴接紧固后,再摘钩。
6.11脚手板对接平铺,接头处以下两侧排木间距不得大于200mm,不得有150mm以上的探头板,板两头用铅丝盘头,与排木绑牢。
6.12拆除及搭设平台防护栏杆时必须划出安全区,设警戒标志,并设专人警戒。
6.13拆除平台防护栏杆前必须将平台架上的材料杂物等清理干净,否则不许拆除,拆除时应按规范程序拆除。
6.14搭设钢平台防护栏杆的施工人员必须持有特殊工种操作证且具备搭拆高大脚手架的经验。
6.15平台使用前,吊环焊接一次到位。
6.16钢平台使用时,操作人员应精力集中,作好自身防护,严禁交叉作业,严禁吊物碰撞架子。
6.17钢平台及其防护栏杆未经检查验收前,除架子工以外严禁其它人员攀登,验收后任何人不得擅自拆改。
6.18大风雨后,施工负责人要及时组织有关人员对平台架进行检查,对有松动的及不符合要求的立即进行加固。
6.19在进行平台防护栏杆搭设施工时,施工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不许穿带钉、易滑的鞋上架操作。
6.20墙体混凝土强度达到7.5MPa时才允许通过钢丝绳与钢平台拉接。
6.21平台每层设置,严禁从上一层向下传料。
7.验算悬挑卸料平台计算书卸料平台限量标示如下:表内“限量”一栏数值为单一材料堆放时平台最大承载数量。
目录1.编制依据 (3)2.工程概况 (3)3.施工部署 (4)4.施工准备 (4)5.施工方法 (6)6.安全注意事项 (8)7.验算 (9)下面为附送毕业论文致谢词范文!不需要的可以编辑删除!谢谢!毕业论文致谢词我的毕业论文是在韦xx老师的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完成的,他渊博的知识开阔的视野给了我深深的启迪,论文凝聚着他的血汗,他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敬业精神深深的感染了我对我的工作学习产生了深渊的影响,在此我向他表示衷心的谢意这三年来感谢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工程系的老师对我专业思维及专业技能的培养,他们在学业上的心细指导为我工作和继续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这里我要像诸位老师深深的鞠上一躬!特别是我的班主任吴廷川老师,虽然他不是我的专业老师,但是在这三年来,在思想以及生活上给予我鼓舞与关怀让我走出了很多失落的时候,“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对吴老师的感激之情我无法用语言来表达,在此向吴老师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真诚的谢意!感谢这三年来我的朋友以及汽修0932班的四十多位同学对我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的支持和关心。
三年来我们真心相待,和睦共处,不是兄弟胜是兄弟!正是一路上有你们我的求学生涯才不会感到孤独,马上就要各奔前程了,希望(,请保留此标记。
)你们有好的前途,失败不要灰心,你的背后还有汽修0932班这个大家庭!最后我要感谢我的父母,你们生我养我,纵有三世也无法回报你们,要离开你们出去工作了,我在心里默默的祝福你们平安健康,我不会让你们失望的,会好好工作回报社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