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八年级物理全册第六章熟悉而陌生的力阶段专题复习课件新版沪科版
八年级物理全册第六章熟悉而陌生的力阶段专题复习课件新版沪科版
2.(2012·铜仁中考)人踢球时,对球施力的物体是
,同
时
也受到球的作用力,这一事例说明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力的作用特点。人踢球,脚对球施加一个踢
力,使球由静止变为运动,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球又
给脚一个反作用力。
答案:人(脚) 人(脚)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③想验证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是否有关,即需选择表面粗糙 程度、速度相同,但压力不同的实验进行比较即可,故选1、 2两次实验。 答案:(1)匀速直线 (2)①不能 ②1、4 ③1、2
2.(2012·武汉中考)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 关的实验中,某同学提出下列猜想: Ⅰ.与物体速度的大小有关 Ⅱ.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表面状况)有关 Ⅲ.与压力的大小有关
(1)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采用了图甲所示的装置进 行实验。实验中应拉着弹簧测力计使木块沿水平方向做
运动。 (2)实验时他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稳定,便对实验装置进 行改进,如图乙所示,他用双面胶将弹簧测力计固定在长方 体木块的上表面,用细线连接弹簧测力计的挂钩和电动机。 在木块上放置不同的砝码,当电动机以不同的转速工作时, 通过细线水平拉动木块以不同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实验 记录如下。
2.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系”的实验 中,按照如图所示把钩码逐个挂在弹簧测力计上, 分别测出它们受到的重力,并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质量m/g 100 200 300 ______ 500
G/N
1
2
3
4
5
(1)把表格中的空格填写完整。
(2)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N。
(3)如图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钩码,使测力计的弹簧伸长的力
考点2 力的示意图的画法
【跟踪训练】 1.(2012·潜江、仙桃、天门、江汉中考)如图所示,小红站在 竖直墙壁旁。当她水平向右推墙时,墙对她产生一个作用力F 使她向左运动。在图中作出墙对小红作用力F的示意图。
【解析】本题考查力的示意图的画法。小红推墙的力和墙对小 红的作用力是相互作用力,大小用F表示,注意力的作用点在 小红身上,方向水平向左。 答案:如图所示
考点3 重力 1.作用点:重力的作用点一定不在地球上,但也不一定在受 重力的物体上。常见的圆环,其重心在它的圆心上,而不在 圆环上。 2.方向: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不是垂直向下。 3.大小:理解物理学上的正比例关系,重力与质量成正比, 但质量与重力不成正比,因为物体的质量不随它所受重力大 小的改变而改变。
阶段专题复习 第六章
参考答案:①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②相互的 ③改变物体的形 状 ④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⑤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⑥牛顿 ⑦在受力物体上沿力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 ⑧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⑨测量力的大小 ⑩刻度 盘、弹簧、指针 ⑪量程、分度值、校零等 ⑫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⑬G=mg ⑭竖直向 下 ⑮重心 ⑯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滑动时所受 到的阻碍物体间相对运动的力 ⑰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 程度 ⑱增大压力和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⑲减小压力、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变滑动为滚动
两次的实验记录,可初步验证猜想Ⅲ。
【解析】本题考查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1)因为只有木块 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摩擦力和拉力才会相等,因此,实验中 应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 (2)①在3、4两次实验中,其压力、表面粗糙程度和运动的速 度都是不相同的,故不能研究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运动速度 的关系; ②想验证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表面状况)是否 有关,即需选择压力、速度相同,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同 的实验进行比较即可,故选1、4两次实验;
2.作用效果: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速度大小的改变和运动 方向的改变。若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或形状改变,则物体必然 受到了力的作用。
【跟踪训练】
1.(20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和
有关。
【解析】本题考查力的三要素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由题图可 知,大人和小孩的作用点不同,大人施加的力大,但力的作用 点靠近门轴,不容易打开门;小孩施加的力小,但力的作用点 远离门轴,容易打开门,所以才会出现父子俩相持不下的状况。 答案:作用点
考点1 力的理解 1.正确理解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需明确以下几点: (1)力是一种作用。具体表现为推、拉、提、压、吸引和排斥 等多种不同形式。只有物体间存在以上作用时,才会产生力。 (2)力的物体性。力不可能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如果找不到 其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则这个力是不可能存在的。 (3)力的相互性。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两个力称为相 互作用力。
(4)根据表中数据可知,物体所受的重力跟质量的比值是一个 定值,满足正比例函数关系,由此可知物体所受的重力跟质 量成正比。 答案:(1)400 (2)2.0 (3)C (4)正比
考点4 探究摩擦力 1.摩擦力的方向
2.根据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 判断摩擦力是否发生变化。
实验次数
1 2 3 4
表面状况
木块-木板 同上 同上
木块-砂纸
压力/N
2.0 4.0 4.0 2.0
摩擦力/N
0.6 1.2 1.2 1.0
木块的速度 /m·s-1
0.1
0.1 0.2
0.1
①分析3、4两次的实验记录,
(选填“能”或
“不能”)验证猜想Ⅰ。
②分析
两次的实验记录,可初步验证猜想Ⅱ。
③分析
是( )
A.钩码的重力
B.钩码和测力计的总重力
C.钩码对弹簧的拉力
D.弹簧对钩码的拉力
(4)由此可知物体所受的重力跟质量成
。
【解析】本题考查重力跟质量的关系。
(1)由m=G 4 N 400 g; (2)观察题g图发10现N,/ k弹g 簧测力计的量程是5 N,弹簧测力计的
分度值是0.2 N,弹簧测力计指针指示的数字是2,故题图中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0 N; (3)当弹簧测力计和钩码处于静止时,弹簧测力计对钩码的拉 力与钩码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为相互作用力,使弹簧测力计 的弹簧伸长的力是钩码对弹簧的拉力;
2.(2012·资阳中考)如图所示,图甲是某人沿斜坡滑雪的示意 图,请在图乙中画出该人所受重力G、弹力N和阻力f的示意图。
【解析】本题考查多个力的示意图的画法。人受到的重力方向 竖直向下,作用点在重心,所受弹力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作 用点画在重心,阻力f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故方向沿斜面 向上,作用点画在重心上。 答案:如图所示
【跟踪训练】 1.(2012·盐城中考)自行车是生活中最常见的交通工具,以 下认识中错误的是( ) A.脚踏上印制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 B.车轮做成圆形是为了减小摩擦 C.车把手紧套在钢管上是为了减小摩擦 D.用力勒刹车把是为了增大摩擦
【解析】选C。本题考查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A项中,脚 踏上印制花纹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B项 中,车轮做成圆形是用滚动代替滑动来减小摩擦;C项中,车 把手紧套在钢管上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而不是减小 摩擦;D项中,用力勒刹车把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
【跟踪训练】 1.(2012·长春中考)在图中画出质量为300g苹果的重力的示 意图(O为重心,g=10N/kg)。
【解析】本题考查重力示意图的画法。苹果的重力大小为G= mg=0.3kg×10N/kg=3N。力的示意图可以表示出力的三要素。 重力的作用点在点O,即重心;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重力的 大小用G表示。 答案:如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