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武汉市江夏区七年级上质检语文试卷

武汉市江夏区七年级上质检语文试卷

武汉市江夏区七年级上质检语文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 (2018七上·惠来期末)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 . 众多市民纷纷呼朋引伴,上山赏雪。

B . 春华秋实,没有那海藻的春风,又那里会有这满野秋色和大好收成呢?C . 谈起电脑、互联网,这个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使在场的专家也惊叹不已。

D . 他得罪了我,当我说要告诉老师时,他变得暴怒无常,开始向我求情。

2. (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经过三年的努力,他对自己能否考上高中充满信心。

B . 我市通过开展“清洁乡村”活动,农村环境卫生状况有了很大改变。

C . 这部电影,对我很熟悉,它是一部反映中学生学习生活的励志片。

D . 伦敦奥运会上,我国男子乒乓球队再次获得团体冠军。

3. (2分) (2017九上·东莞月考) 2014年3月1日21时20分左右,在云南省昆明火车站发生了一起由新疆分裂势力组织策划的无差别砍杀事件。

10余名统一着装的暴徒蒙面持刀在火车站广场、售票厅等处砍杀无辜群众,此次暴力事件造成29死143伤。

政治课上,老师让同学们用一句话来评价这一事件。

评价最恰当的一句是()A . 学生甲:如此恶性事件真是骇人听闻!B . 学生乙:如此恶性事件怎能不让人深恶痛疾。

C . 学生丙:如此恶性事件真可以说是骇人听闻啊!D . 学生丁:这难道不是一件让人深恶痛疾的恶性事件吗?二、书写 (共2题;共9分)4. (5分) (2017八上·富顺月考) 用行楷书写下面的句子。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5. (4分) (2017九下·高港月考)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拼音提示在田字格中正确规范书写汉字。

神州美景何其多,眼花liáo ________乱如何择?明媚春天何处游?要我来说选泰州。

“祥泰之州”,它是沉静guī________丽的,它更是jiàng ________心独运的,它zhāng ________显了处在幸福生活之中的泰州人民的自豪感与幸福感。

三、默写 (共1题;共6分)6. (6分)(2018·随州) 补写下列古诗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 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2) ________,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3)乱花渐欲迷人眼,________。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4) 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5)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6)鸢飞戾天者,________;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吴均《与朱元思书》)四、其他 (共1题;共11分)7. (11分)解释下边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死国可乎________②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________ ________③固以怪之矣________④大楚兴,陈胜王________⑤皆指目陈胜________⑥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________⑦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________ ________⑧将军身被坚执锐________ ________五、诗歌鉴赏 (共1题;共4分)8. (4分)(2017·兰州)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小题。

金城北楼①高适北楼西望满晴空,积水连山胜画中。

湍上急流声若箭,城头残月势如弓。

垂竿已羡磻溪老②,体道③犹思塞上翁。

为问边庭更④何事,至今羌笛怨无穷。

【注释】①此诗作于作者赴边途中经过金城时。

金城,在现今的兰州。

②磻(pán)溪老:指姜太公吕尚③体道:是指体悟道理。

④更:经历。

(1)诗歌前四句写了晴空万里、________、湍上急流、________的金城美景。

(2)下面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不正确的一项是()A . 诗歌前两联以景入诗,融情于景;后两联借用典故,抒写情怀。

B . “声若箭”,以呼啸而过的利箭做比,写出了黄河急流的非凡声势。

C . 颈联借姜太公钓鱼和塞翁失马的典故,抒发能一展雄才的豪迈之情。

D . 尾联写对边关形势的担忧,体现了诗人关心国家安危的深沉情感。

六、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22分)9. (22分)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回答问题。

晏子将使楚。

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

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

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

楚王赐晏子酒。

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

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

”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盜,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 《晏子使楚》齐大旱逾时,景公召群臣问曰:“天不雨久矣,民且有饥色。

吾使人卜,云,祟(鬼怪)在高山广水。

寡人欲少赋敛,以祠灵山(山神),可乎?”群臣莫对。

晏子进曰:“不可。

祠此无益也。

夫灵山固以石为身,以草木为发,天久不雨,发将焦,身将热,彼独不欲雨乎?祠之何益?”公曰:“不然,吾欲祠河伯,可乎?”晏子曰:“不可。

河伯以水为国,以鱼鳖为民,天久不雨,水泉将下,百川将竭,国将亡,民将灭矣,彼独不欲雨乎?祠之何益?”节选自《晏子春秋》(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

①齐之习辞者也()②其实味不同()③夫灵山固以石为身()④圣人非所与熙也()(2)下列划线字的意义与例句相同的是()例句:以草木为发A . 吾欲辱之,何以也?B . 何以都不闻消息C . 以祠灵山D . 以虫蚁为兽(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②不然,吾欲祠河伯,可乎?(4)用自己的话说说楚国君臣采用了怎样的计谋来侮辱晏子的?(5)齐大旱逾时,晏子为何再三劝阻景公不要祭祀灵山和河伯?七、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5分)10. (25分)(2012·宁德)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那些卑微的母亲①晚上,和朋友一起去吃烧烤,我们刚坐下,就见一个老妇人提着一个竹篮挤过来。

她头发枯黄,身材瘦小而单薄,衣衫暗淡,但十分干净。

她弓着身,表情谦卑地问:“五香花生要吗?”彼时,朋友正讲一个段子,几个人被逗得开怀大笑,没有人理会她的问询。

她于是将身体弓得更低,脸上的谦卑又多了几分:“五香花生要吗?……”②她一连问了几遍,却都被朋友的说笑声遮住。

她只好尴尬地站在一旁,失望和忧愁爬满了脸庞。

我问:“是新花生吗?怎么卖呀?”她急慌慌地拿出一包,又急慌慌地说“新花生,三块钱一包,五块钱两包……”我掏了五块钱,她迅速把两包花生放在桌子上,慢慢退回去,奔向下一桌。

③每一次去逛超市,都会看到那个做保洁的女人。

有五十多岁了吧,头发灰白,晒得黑红的脸膛上布满细密的汗珠,有几缕头发湿湿地贴在脸上。

她总是手脚不停地忙碌,在卫生间,在电梯口,在过道。

她弯着腰用力檫着地,超市里人来人往,她刚檫过的地,马上就被纷至沓来的脚步弄得一塌糊涂。

她马上回过头来,重新檫一遍。

④有一次,我上卫生间,正好碰到她。

她的头垂得很低,看不到脸上的表情,只看见她的两只骨骼粗大的手,捏着衣角局促不安地绞来绞去。

那双手是红色的,被水泡得起了皱,有些地方裂开了口子,透着血丝。

她的对面站着一个年轻的男人,看样子是超市的主管,那人语气凛凛地训斥:“你就不能小心点?把脏水洒在人家衣服上,那大衣好几千块呢,你赔得起吗?这个月的工资先扣下……”她就急了,伸手拉住那人的衣袖,脸憋得通红,泪水瞬间涌得满脸都是。

她语无伦次地说:“我儿子读高三,就等着我的工资呢,我下次一定小心……我慢慢还,行吗?可不能全扣了呀……”她几乎是在低声哀求了。

⑤逛街回来,遇上红灯。

我们被交通协管员挡在警戒线外,等待车辆通过。

这时,马路中间正在行驶的车上忽然有人扔出一只绿茶瓶子。

瓶子里还有半瓶茶,在马路上骨碌碌转了几个圈,眼看就要被后面的车辗上。

忽然,就在我身旁一个女人猛地冲过去,几步跳到马路中间,探手捡起那个瓶子,迅速塞进身后的蛇皮袋里。

她的身后,响起一大片汽车尖厉的刹车声,司机气急败坏地冲她嚷:“抢什么抢,不要命了!”⑥她一边陪笑着往后退,一边扬起手中的瓶子冲着我们这边微笑。

我回头,这才看到,我身后还有一个衣着破烂的男孩儿,也竖着两根手指在冲她笑。

母子俩的笑容融在一起,像一个温暖的磁场,感染了所有的人。

我明白了,她是一个贫穷的母亲。

那个瓶子,不过一两毛钱,可对她而言,可能是一包供孩子下饭的咸菜。

⑦生活中,常常能看到这样的女人。

天不亮就满城跑的送报工,满面尘土的垃圾工,摇着拨浪鼓收破烂的师傅,被城管撵得到处跑的水果小贩……她们身份卑微,为了一份微薄的收入兢兢业业。

她们又无比高尚,为了孩子,胸腔里藏着震惊世界的力量。

⑧她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母亲!(1)概括文章第③④的主要内空。

(不超过30字)(2)文章第①段“她头发枯黄,身材瘦小而单薄,衣衫暗淡,但十分干净”这句话运用什么描写方法?刻画了一位怎样的母亲形象?(3)通读全文,文章标题“那些卑微的母亲”中的“卑微”有哪几层含义?(4)本文的语言富有表现力,请品析。

①她只好尴尬地站在一旁,失望和忧愁爬满了脸庞。

②母子俩的笑容融在一起,像一个温暖的磁场,感染了所有的人。

(从修辞角度品析句子)(5)通读全文,作者为什么写这些“卑微的母亲”?11. (20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最美的善举①从第一次踏进这间病房时起,我便有些讨厌3号床的那个陪床的男人。

②男人姓苏,四十多出头的样子,穿一件皱皱巴巴的短衫,浓眉凹目,络腮胡子,看上去挺吓人的。

“络腮胡子”大大咧咧的。

说话时声带上像是安了喇叭,从不掩饰自己的喜怒哀乐。

他非常爱吃肉,羊排、猪杂儿、红烧牛肉是他食谱上的主角。

尤其是到了中午,他总是喜欢买回五六个酱紫色的猪蹄儿,啃得啧啧作响,弄得那张原本就腻乎乎的脸像是刚从油锅里浸过一般。

③每天中午只要一吃完饭,“络腮胡子”便毫不客气地把挨着窗台的那个空床据为己有,人往上面一躺,两分钟不到便鼾声四起,给人的感觉这儿不是病房倒是他的家。

④同“络腮胡子”形成鲜明对比的是1号床的那对母子,极少说话,总是安安静静的。

⑤1号床女人患乳腺癌,刚刚做了手术。

她有两个孩子,女儿读高三,儿子上小学。

她的男人只靠种地和养些鸡鸭挣生活。

正值夏播季节,男人极少来探望,更多的时候只有那个十二三岁的男孩守候着母亲。

男孩很懂事,主动包揽了整个病房里的热水供应。

每次有人帮他扶着母亲去做检查,男孩总忘不了说声“谢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