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白蛋白及人血丙种球蛋白

白蛋白及人血丙种球蛋白

1.什么是白蛋白及人血丙种球蛋白
2..白蛋白及人血丙种球蛋白的生理作用
3.白蛋白及人血丙种球蛋白的提取工艺
4.白蛋白国内外市场分析
5.白蛋白国内外研究和发展趋势
1. 白蛋白(又称清蛋白)是由肝实质细胞合成,在血浆中的半寿期约为15-19天,是血浆
中含量最多的蛋白质,占血浆总蛋白的40%-60%。

2.
3.白蛋白的生理作用
(1)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的恒定
白蛋白是血浆中含量最多、分子最小、溶解度大、功能较多的一种蛋白质。

血浆
胶体渗透压的维持主要依靠血浆中的白蛋白,胶体渗透压是使静脉端组织间液重
返回血管内的主要动力。

当血浆白蛋白因病理条件引起下降时,血浆的胶体渗透
压也随之下降,可导致血液中的水份过多进入组织液而出现水肿。

(2)血浆白蛋白的运输功能
血浆白蛋白能与体内许多难溶性的小分子有机物和无机离子可逆地结合形成易溶
性的复合物,成为这些物质在血液循环中的运输形式。

由此可见白蛋白属于非专
一性的运输蛋白,在生理上具有重要性,与人体的健康密切相关
4.救命药白蛋白告急!
目前,白蛋白的唯一来源是人类血浆,由于血液资源有限,加上艾滋病、肝炎等血液传染病的威胁,白蛋白资源变得越来越紧缺。

近几年我国各大主要城市、医院相继出现了白蛋白告急的情况,迫使国家出台了多种限制性措施,同时也导致了救命药白蛋白进入走私和黑市高价交易等畸形现象。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血液资源的进一步紧张,白蛋白的紧缺状况将日益严峻。

5.白蛋白:目前白蛋白的价格已经纳入国家法定定价,它有国家发改委来进行制定最高的零
售价格。

如国内生产的20G(冻干粉)/瓶人血白蛋白,统一最高零售价格为609
元,白蛋白价格国内生产的10g:50ml/瓶人血白蛋白,统一最高零售价格为360元。

6.人血丙种球蛋白:别名:普通丙种球蛋白、人血丙球、免疫血清球蛋白、丙种球蛋白
7.人血球蛋白的生理作用:本品为专供静脉注射用免疫球蛋白制剂,是以低温乙醇法从健康
人鲜血浆分离制备的制品,可增加机体免疫力,有补充抗体和免
疫调节作用,从而提高机体对多种细菌、病毒的抵抗能力,主要
用于预防麻疹、传染性肝炎、脊髓灰质炎、水痘等,也可用于其
他细菌性、病毒性感染
8.丙种球蛋白的应用
丙种球蛋白中抗体含量随来源人群的免疫状态、身体素质、生活水平、饮食习惯、居住环境、遗传因素的不同而异,其适应证也是有限的,仅对下述疾病的防治有效。

1. 预防麻疹自前麻疹疫苗广泛应用以来已很少用丙种球蛋白。

2. 预防甲型病毒性肝炎在接触具有传染性的患者后7~14天内注射丙种球蛋白,保护时间4~8周,对已发病者无效,也不能预防乙型肝炎。

3. 预防脊髓灰质炎由于活疫苗糖丸的普遍应用,已基本不用丙种球蛋白。

但对未接受
疫苗接种而与病人有密切接触的儿童宜尽早给予丙种球蛋白。

注后1周内发病者症
状较轻,2~5周内不发病可认为已获得保护。

被动免疫可维持3~6周。

4. 预防风疹孕妇患风疹后胎儿可能发生先天性风疹综合症(早天及多种先天性畸形),故孕妇接触风疹后可注射丙种球蛋白有一定效果,但不能制止感染,仅使症状减轻。

9.应用中的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1. 丙种球蛋白有一定的注射反应,注射处有一定疼痛,甚至有全身发热反应,可持续1~2天。

除特别制剂外不能静注,因可能出现寒战、发热、荨麻疹、喉头水
肿、虚脱、过敏性休克等。

2. 丙种球蛋白使用不当可使急性感染变成慢性或迁延性病程。

3. 丙种球蛋白有携带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可能性,引起输入后乙型肝炎。

4. 液体状态的丙种球蛋白因含有少量蛋白水解酶,在保存过程中自行水解,效果减低。

如发生混浊、沉淀则不可再用。

5. 1岁以内婴幼儿正是自体合成丙种球蛋白、产生抗体之时,误用丙种球蛋白会抑制抗体的产生,故除非必要则不宜用。

6. 胎盘血制造的丙种球蛋白的制剂中含有少量血型特质A和B,当O型血妇女使用后可产生抗A或抗B抗体,抗体最初为IgM,以后变为Ig6,妊娠时能透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引起新生儿溶血症。

10.
11.白蛋白的工艺流程:
1.将人血浆泵入不锈钢夹层反应釜内,开启搅拌,用Na2co2 溶液调PH为8.6,再泵入
球蛋白用)与络合溶液。

2.解离溶液用无菌蒸馏水稀释,用稀盐酸调至弱酸性,加氯化钠0.15%~0.2%,不断
搅拌进行解离。

充分解离后,加热至65ºC维持1h,立即用冷却水冷却。

12. 3.分离冷却后,解离液用蓝式离心机分离,离心液在用不锈钢压滤器过滤。

4.超滤上述过滤液用超滤机超滤浓缩
5.热处理浓缩液在60ºC恒温处理10h,灭火病毒
6.澄清和除菌以不锈钢压滤器澄清过滤,再用微滤除菌
13.人血丙种球蛋白的工艺流程
1.取白蛋白制备过程中络合后剩下的上清液,在不锈钢反应釜中进行搅拌。

用1mol/L
的盐酸调PH7.0,加23%的结晶硫酸铵,充分搅拌后静置4h以上以沉淀完全。

2.虹吸上清液,将下部混悬液泵入蓝式离心机中离心得沉淀。

14. 3.将沉淀用适量无热源蒸馏水溶解,在不锈钢压滤机中进行澄清过滤。

4.用超滤机超滤浓缩,再经过微滤除菌,置于2~6ºC环境下存放1个月以上。

5.用不锈钢压滤器再一次澄清过滤,除菌分装可得成品。

15.白蛋白的储存
白蛋白的正确保存极为重要,一旦处理不当,辛辛苦苦生产的白蛋白成品就会失活
性、变质,使前面的全部制备工作化为乌有,损失惨重。

要想从溶液中除去多余水分,采用的方法是在常温或高温条件下进行蒸发,但这样会使生物活性物质加速被破坏,并且改变了这些物质的溶解度,所以不宜采用。

要想在干燥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减少生物活性物质被破坏,唯一的方法就是使溶液在低温下干燥。

但是,温度的降低不但会使溶液凝固,还会使水的蒸气压力降低从而难以挥发,这就需要大大降低气压使固态的水直接升华成为水蒸气。

冻干技术就是在这一理论基础上产生的。

16.冻干技术是先将生物大分子溶液中的水冻成冰,然后在低温和高真空的条件下使冰升
华,成为固体干粉。

当白蛋白溶液冷却至冰点时,纯水首先结冰形成初结晶。

初结晶过程中若白蛋白所处的温度低,热交换速度大时,温度下降可达每秒50oc或更高,这种冷冻方法叫速冻。

反之,当白蛋白所处的温度高,热交换速度小时,这种冷冻方法叫慢冻。

17.通过冻干得到白蛋白固体样品有许多优点:一个是由固态直接升华为气态,所以样品不起泡不报沸。

一个是得到的干粉样品不黏壁易取出。

一个是冻干后的样品是疏松的粉末,易溶于水。

一个是在低温低压的条件下干燥,白蛋白不容易氧化变质,同时压力低使得空气稀薄有灭菌或抑制某些细菌的作用。

一个是脱水彻底,适合于长途运输和长期保存。

冻干特别适用于对热敏感、易吸湿、易氧化的白蛋白。

由于白蛋白对热敏感,因此,要低温保存。

一般可根据白蛋白的用途决定其保存温度是4oc、-20oc还是-80oc或-196oc液氮中。

白蛋白解冻时勿直接由-20oc或-80oc移至37oc条件解冻,因为温度改变太大或太快,容易引起白蛋白凝结而发生沉淀。

18.正确的冻溶步骤是:将白蛋白从-20oc或-80oc转移至4oc条件下解冻1天,然后再转移
至室温下溶解,在溶解过程中要规则地均匀摇晃,使温度与成分均
匀,以减少沉淀的发生。

由于白蛋白性质不稳定,因此,要选择符
合白蛋白性质的保存方法,在保证白蛋白生物活性的条件下运输。

19.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要解决白蛋白紧缺的唯一出路是用基因工程的方法进行体外重组生产。

我国已有为数不多的几家企业在进行白蛋白的重组开发,但均属研发性阶段。

开发最早的企业是华北制药,早在1997年就作为国家重大专项开始研发重组白蛋白,由于技术等原因进展缓慢,据悉目前已达到生产表达水平,但目前的产品还只能用于工业标准的培养基级白蛋白,还未进入临床试验。

其他企业均处在早期研发阶段。

国外的重组白蛋白研究远远领先于我国。

早在1981年美国的Genentech公司就在细菌大肠杆菌中首先表达了重组人血白蛋白。

至此以后,英国Delta生物技术公司、日本绿十字和美国的默克公司相继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在酵母中成功表达了重组白蛋白,并达到了规模化生产的水平。

目前,英国Delta公司的重组白蛋白已在药物辅料领域得到了欧洲药物监管部门的审批,而作人血白蛋白替代品的注射药物重组白蛋白还都处在临床阶段,估计在今后几年内得到审批。

20.国内外现有份额和市场优势分析
白蛋白在国际市场上的蛋白药物中销量占首位,占所有蛋白药物总和的40%。

白蛋
白是急需补充营养和蛋白质的多种疾病患者不可缺少的治疗剂,更是医院临床的急救药和重症手续的必备药、救命药,每年的用药量可想而知;同样,白蛋白是生物医药必不可少的原料和辅料,如疫苗生产、医药辅料和生物培养基等行业也被大量使用,因此白蛋白的市场极为庞大。

人血白蛋白在国际市场上年销售量约600 吨,销售额
45 亿美元左右。

目前白蛋白在国际上的实际需求量在每年850吨左右,约有250吨
的年缺口。

由于血液资源日益紧张,加上药物白蛋白和工业用白蛋白的需求不断增加,每年白蛋白的缺口将不断增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