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里馆》
教学重点
在诵读的基础上,借助资料,让学生对诗歌的创作背景、内容意蕴有一种丰厚的认识。
教学难点
热爱诗歌,热爱中国雅致隽永的古典文化,从而爱上诗意的美好生活。
教学方法
诵读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内
容
教师活动
课前、课中反思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苏东坡曾这样评价王维的诗歌:“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诗人王维的《竹里馆》,看看这里面为我们呈现了一幅怎样的画?
3.出示王维时代关于唐朝人生活的文献以及诗歌资料,并引导学生思考:王维的生活与其有什么不同?从中可以看出王维是一个怎样的人?
环节三:悟
1.出示《江雪》、《陋室铭》、《雅舍》等资料,让学生继续感悟与品味中国文人代代相续的高雅情怀。
2.继续诵读诗歌,以低缓而韵味的朗读声结束课堂。
作业布置
背诵
板书设计
竹里馆
环节一:读
1.师范读,生跟读。
2.教师从韵律、词义、情感等角度指导学生朗读。
3.找同学读,齐读。
4.出示问题:同学们,通过反复朗读,我们的脑海中出现了一幅怎样的所涉及的竹林、琴、诗人王维、明月等内容一一找出,以艺术板书的形式呈现。
2.补充“竹”的资料(如下),并提问:通过这些关于竹的诗歌,以及诗歌中的“明月”、“琴”等内容,思索:这幅画呈现出怎样的风格特点?
课时:
33
课题:
《竹里馆》
任课教师
欧阳洁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师领读、学生齐读等多种诵读方式引导学生进入诗歌,获得一种感性认识。
过程与方法
在诵读的基础上,借助资料,让学生对诗歌的创作背景、内容意蕴有一种丰厚的认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
热爱诗歌,热爱中国雅致隽永的古典文化,从而爱上诗意的美好生活。
景物:“幽篁”“深林”“明月”——宁静闲适
人物活动:“独坐”“弹琴”“长啸”——淡泊惬意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