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目标导航] 1.了解战争爆发后,欧洲和北非战场的概况。
2.理解西线战事和不列颠之战(重点)。
3.英法在抵抗德国侵略过程中“一存一亡”的原因。
一、德国入侵波兰1.大战爆发(1)1939年9月1日,德军大举进攻波兰。
(2)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二战全面爆发。
2.波兰速亡(1)波军部署不当,装备落后。
(2)德军使用“闪电战”,装备精良。
(3)英法宣而不战,使波兰孤军奋战。
(4)苏联趁机向西扩展疆域,占领波兰东部地区。
[思维点拨]1.德国首先进攻波兰的目的:侵占波兰,消除东西两线作战的威胁,同时为德国提供大量粮食和劳动力。
2.“西线无战事”是绥靖政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的体现。
英法企图以妥协退让来保住自己的既得利益,同时企图祸水东引,使共产主义和法西斯两败俱伤。
3.号称强大的法国,在德国的进攻下,很快就以亡国而告终,这是法国长期推行绥靖政策,纵容法西斯的恶果。
德军的西线进攻,也宣告了英法长期推行的绥靖政策的破产。
二、法国的沦陷1.背景(1)占领波兰后,希特勒随即将战争重心转移到西线,打击德国的宿敌法国。
(2)法国军方固步自封,迷信阵地战和马奇诺防线,部署不当。
2.进程(1)确保侧翼安全:德军1940年攻占丹麦、挪威,又迫使荷兰、比利时投降。
(2)突入法国:德军主力绕过马奇诺防线,进攻法国,兵锋直指英吉利海峡,英法联军从敦刻尔克撤往英国。
(3)发动总攻:1940年6月,德军发动总攻,意大利也对法宣战。
(4)法国败亡:1940年6月22日,法国投降,贝当在维希成立傀儡政府。
戴高乐流亡英国,组织“自由法国”运动。
[易错提醒]法国是欧洲传统强国,其迅速败亡,不是军事因素,而是其长期推行绥靖政策的必然结果。
三、不列颠之战1.背景(1)德军的西线进攻,宣告英法长期推行的绥靖政策的破产。
(2)英国首相丘吉尔拒绝了德国的劝降。
2.经过(1)1940年7月,希特勒下令执行入侵英国的“海狮计划”。
(2)英国军民粉碎了德国的“空中闪电战”计划。
(3)为扭转战局,英国夜袭柏林。
3.影响(1)德国被迫不定期推迟“海狮计划”。
(2)希特勒的侵略计划第一次未能得逞。
四、北非战场的激战1.起因:意大利参战后,利用英国困守本土之际,趁机在非洲抢夺英国殖民地,企图建立“新罗马帝国”。
2.概况(1)英军反攻:意军接连败北,埃塞俄比亚复国后,东非意军投降。
(2)德军参战:1941年2月,希特勒派隆美尔率领装甲部队增援意军,与英军在北非沙漠展开拉锯战。
[史论要旨]1.入侵英国的失败,使德军面临两线作战的可能,也沉重打击了希特勒对外扩张的野心。
2.不列颠之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历时最长、规模最大的一次空战。
在丘吉尔的坚强领导下,英国军民取得了空战的胜利,迫使希特勒取消了登陆入侵计划。
3.在北非战场上,德意军队联合进攻英军,双方在北非沙漠里展开了旷日持久的拉锯战。
随着法西斯国家无止境的扩张,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
知识图示主题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史料一我们对一个在强大邻邦压境下的小国不论抱有多大同情,但总不能仅仅为了它而不顾一切地使整个不列颠帝国卷入一场战争。
如果我们不得不进行战斗的话,那也必须为了比这更为重要的问题。
——1938年9月27日英国首相张伯伦的广播演说史料二如果一旦发生显然威胁到波兰独立……行动……英王政府将认为自己有责任立即给予波兰政府以全力支持……法国政府也……明确表示,它在这个问题上与我们持相同的立场。
——1939年3月31日英国首相张伯伦在下议院的演说史料三如下图德军入侵波兰[史料解读](1)张伯伦的演说表明为避免英国加入战争,英国准备向法西斯国家妥协,出卖弱小国家,实质是推行绥靖主义政策。
(2)表明英法调整了其对外政策的立场,表示对波兰政府的支持,维持波兰的独立。
(3)表明德国入侵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问题思考](1)张伯伦是针对什么事件而发表广播演说的?演说反映出英国政府的态度如何?(2)史料二反映了英国政府的态度有何变化?其原因是什么?(3)依据史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是什么?二战爆发初期,英法等国是否立即放弃了绥靖政策?结果如何?答案(1)针对的事件:德国要求割占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
态度:出卖捷克斯洛伐克,避免对德开战,以换取和平。
(2)态度:英国在波兰问题上对德强硬。
原因:德国已吞并整个捷克斯洛伐克,并准备吞并波兰,这严重威胁了英法的利益和安全。
(3)1939年9月1日德军突袭波兰,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
没有。
致使盟国波兰孤军奋战,寡不敌众而亡国。
[史论总结]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规律,导致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的日益尖锐。
尤其是德、日经济的发展使其打破原来体系束缚的欲望愈加强烈。
(2)经济危机: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起到催化剂的作用。
经济危机最终促成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把世界人民拖入战争的深渊。
(3)主要原因:法西斯蓄意发动侵略战争是使局部战争扩大为全面战争的主要原因。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前夕的局部反法西斯战争因孤立少援而未能遏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4)诱导因素:西方国家的绥靖政策则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英、法、美等国纵容法西斯侵略的绥靖政策,助长了法西斯侵略扩张的嚣张气焰,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
(5)苏联的政策:苏联的中立自保政策给德国吃了一颗定心丸。
德国一直担心开战后东西两线作战,苏联在1939年与德国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客观上导致祸水西指,也促进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主题二法国迅速沦亡的原因史料一图一慕尼黑会议签字仪式图二德军占领巴黎史料二法军指挥部透过1918年的旧眼光看坦克,把坦克当作步兵的仆人,或是用作搜索部队以补步兵不足……同时,高级将领的自我陶醉也达到致命程度,马奇诺防线的固若金汤培养了他们的骄气,而其他国家也一致推崇他们的军事知识……——《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史料解读](1)图一为英法绥靖政策的顶峰——签订慕尼黑协定;图二为法国灭亡的标志,德军占领巴黎。
这表明英法长期推行绥靖政策,纵容了德国法西斯的侵略,最终导致了法国的灭亡,也宣告了绥靖政策的彻底破产。
(2)说明法军的军事思想仍然停留在一战时期,没有认识到坦克的价值并迷信马奇诺防线的坚固,这是导致法国迅速沦陷的军事原因。
[问题思考](1)史料一中图一和图二之间有何内在联系?说明了什么?(2)据史料二,分析法国迅速灭亡的军事原因。
答案(1)英法两国推行绥靖政策,助长了法西斯德国的侵略气焰,导致德国势力迅速膨胀,并使法国遭受德国的进攻而亡国。
说明纵容法西斯侵略不仅不能避免战争,而且会加速战争的爆发。
(2)军事理论落后,对大规模使用装甲兵和航空兵的新战术——“闪击战”认识不足,消极防守,迷信阵地战和马奇诺防线;对敌人的主攻方向判断失误。
[史论总结]法国迅速败亡的原因(1)根本原因:法国长期推行绥靖政策。
它使法国国内民心涣散,士气低落,严重影响了军队的战斗力,导致自食其果。
(2)主要原因:军事理论落后,消极防御,思想麻痹,迷信阵地战和马奇诺防线,对大规模使用装甲兵和航空兵的新战术熟视无睹。
(3)外部原因:《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使德国无后顾之忧,集中大量兵力于西线;德国法西斯为入侵法国做了周密的准备。
1.下列事实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覆亡无关的是()A.法国政府长期执行绥靖政策B.德军主力突破了马奇诺防线C.英法在对德开战后坐失时机D.法国贝当政府实行卖国政策答案 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B、C三项都是法国沦亡的原因,而D项发生在法国投降之后,所以与法国覆亡无关。
2.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法国迅速败降的主要原因有()①军事思想保守,指挥失误②推行绥靖政策,准备不足③敌我力量悬殊,兵力短缺④意军对法宣战,趁火打劫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 B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二战初期法国败降的基本状况。
①和④是法国迅速败降的直接原因,②属于法国败降的根本原因,故B项符合题意;二战初期,德军与英法盟军兵力相当,不存在军事力量对比悬殊的问题,故排除含③的选项。
3.不列颠之战最为激烈的时刻,丘吉尔说:“在人类发生冲突领域中,从来没有这么多的人如此感激这么少的人。
”文中的“这么少的人”是指()A.英国政府领导人B.英国广大人民C.英国海军战士D.英国皇家空军飞行员答案 D解析丘吉尔上台后,实行抵抗政策。
在不列颠空战中,英国军民不畏强暴,皇家空军飞行员是这场空战中的“少数人”,为民众的热情所感染而英勇作战。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40年下半年的不列颠战役是人类战争史上首次空战,证明了战略性的大规模空袭将直接影响战争的进程,显示出制空权在现代化战争中的重要地位,并证明了防空的战略意义。
由于不列颠战役的胜利,英国得以保存下来,而英国的坚持抗战,把德军拖入了致命的长期持久战,而且成为日后英美反攻欧洲大陆的跳板,使德军陷入了两面作战的困境。
在不列颠战役中,德国始终抱有诱使英国媾和的幻想,在外交和政治上展开了诱降活动,军事准备明显不足,一直都没有一个比较成熟完善的方案。
——整理自《不列颠战役》(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不列颠战役发生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不列颠战役的结果及其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答案(1)背景:德国在西线不断取胜;德国希望与英国和谈以集中力量侵略苏联;法国投降;英国远征军败退回国;丘吉尔坚持与德国作战。
(2)结果:德国未能达到逼迫英国与其和谈的目的。
影响:由于西线一直处于战争状态,德国在进攻苏联之后处于东西两线作战的不利态势;加速了德国的失败。
[基础达标]1.阅读下列图片,波兰在德国的进攻下,迅速灭亡的原因有()①德国军队装备精良,战术先进②英法继续推行绥靖政策③波兰军队装备陈旧,战术落后④意大利趁火打劫,攻打波兰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答案 C解析从三幅图片反映的信息可知①②③符合题意,④的叙述不符合史实。
故正确选项为C。
2.德国进攻波兰之前,英国政治家反复强调“不值得为波兰而战”,同时又发表声明说,“波兰作为一个殉难者比作为一个主权国家更有利于英国”。
英国的考虑是()A.帮助波兰维持独立会消耗英国的国力B.波兰的存亡对英国的利益无关紧要C.波兰的独立会破坏欧洲大陆的均势D.波兰灭亡之后有利于德国进攻苏联答案 D解析题干信息表明英国希望牺牲波兰换取对自己有利的处境,联系其绥靖政策可知,英国是希望德国在灭亡波兰后去进攻苏联。
3.丘吉尔说:“我们不要把这次援救说成是胜利。
战争不是靠撤退(敦刻尔克大撤退)而赢得,但是,这次援救中孕育着胜利。
”此句话中“这次援救中孕育着胜利”的含义是()A.粉碎了德国法西斯天下无敌的神话B.加强了英法间的联系和合作C.为日后英国的防御和反攻保存了实力D.鼓舞了英法两国军队反法西斯的斗志答案 C解析敦刻尔克大撤退将33万多名联军官兵撤退到英国,这就为以后的反击保存了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