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指导书和工作要素表
• 作业指导书的编写依据是工艺资料、控制计划、特殊特性 清单及其他相关质量、技术标准,同时也引入了设备维护 检查、国家安全法规(含职业健康)、环境等多方面的必 要信息。
作业指导书的编写
✓ 技术人员在现场操作者的协助下,寻求所在工序的最佳 作业状态,并记录下工作内容及步骤顺序;
✓ 技术人员会同班组长确定操作者每个步骤的作业时间, 并在作业指导书上标示出来,根据确定的作业时间计算 并填写周期时间;
• 加盖“受控”章后张贴或存放在容易取到的地方;
• 工作要素表应与其对应的作业指导书一起观测、评审及更 新,具体流程参照《作业指导书编制规程》中7.2作业指 导书的定期观测、评审及更新;
工作要素表和作业指导书的关系
工作要素表和作业指导书的关系
工作要素表与作业指导书的编写方法基本一致:
• 技术人员在现场操作者的协助下编制工作要素表,工作要 素表应与作业指导书的内容保持对应,并使用操作者熟悉 的文字和直观的可视化图片来描述作业指导书上标注有要 点标识(尤其是安全、质量方面标识)的动作步骤;
• 要得到操作者、班组长、工段长、车间CCPS工程师、安 全与健康代表等所有相关人员的签字认可,才能作为指导 操作者操作的正式资料发布;
注; ✓ 安全、质量、环境、 CTPM等符号标示(需要
时使用); ✓ 所用工具; ✓ 作业时间; ✓ 操作者、工班长、安全、设备、技术等所有参与
人员的共同签署;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有作业指导书的不足
缺少对必要的操作步骤的描述,不能很好地指导 生产;
缺少对产品品质的明确要求,无法满足越来越高 的质量要求;
没有明确关键质量要点的检查内容和检查方法, 不利于过程质量控制;
写《作业指导书改善申请表》,相关人员认可改善方案, 并验证符合安全及品质要求后,方可对作业指导书进行 修正和更改 。
工作要素表和作业指导书的关系
工作要素表和作业指导书的内容是一致、互补的:
• 作业指导书明确了详细的零件名称和件号、操作步骤、作 业时间、使用工具和劳保用品,并用符号标示指出了有关 安全、质量、环境、 CTPM等各项需注意的关注点;
作业指导书和工作要素表
本次培训的目的
• 目前,公司在推进CCPS(中国长安精益生产管 理体系)的同时,还导入了TS16949,以提升公 司的管理水平,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需求,增强 企业核心竞争力。
• 借次机会,生产技术处计划以长安版的作业指导 书和工作要素表为模板,将公司现有的作业指导 书全面换版,以加强对生产过程的监控,满足 CCPS的推进和TS16949的导入的需要,实现精益 管理和精益生产。
作业指导书的发布
• 作业指导书编制完成后要得到相关人员的签字认可,才能 作为指导操作者操作的正式资料发布;
• 作业指导书加盖“受控”章后张贴或存放在容易取到的地 方;
• 作业指导书作为标准,指导操作者按最佳作业状态进行生 产作业;
• 作业指导书作为班组的培训教材和工具,指导新进人员的 学习和实际工作;
• 如果实际操作与作业指导书的标准一致,维持现有操作; • 如果实际操作与作业指导书不一致,检查现有操作,列出
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改善方案,纠正操作者的操作 或修正作业指导书;
作业指导书的更新
• 当下列情况之一发生时,必须对作业指导书进行审核或 更新:
a) 过程和产品改变时。 b) 工位调整或人员变更时。 c) 事故或高风险虚惊事件发生时。 d) 产品特性(关键特性、特殊特性)改变时。 e) 定期评审时发现不适当的工作程序。 f) 操作人员的改善提案被批准时。 • 如果需要对作业指导书进行修正和更改,由小组成员填
• 工作要素表作为作业指导书的补充,用语言和图像更细化 的介绍了作业指导书中影响安全、质量的作业步骤,内部 和外部质量反馈指标、安全法规以及企业已找出的其它关 键质量控制点等重要信息,并对其作业要领和要点进行说 明,同时加入了控制方法和反映计划;
• 作业指导书和工作要素表的配合使用,明确了要达到最好 效率和最高质量所必须按执行的作业内容,能够指导操作 者高效率的生产出低成本、高品质的产品,实现精益生产。
本次培训的目的
本次培训为了能让大家了解: ✓ CCPS对作业指导书的要求 ✓ 现有作业指导书的不足 ✓ 新版作业指导书各种内容的含义和来源 ✓ 作业指导书的编制、发布、观测和更新 ✓ 工作要素表和作业指导书的关系
CCPS对作业指导书的要求
✓ 详细的工序或工位名称、零件名称、车型等信息; ✓ 工作步骤、工作顺序草图、与工作步骤相关的批
✓ 确认动作记录无误后,将零件、工具、工艺资料、控制 计划、特性清单、设备检查维护、国家安全法规(含职 业健康)、环境等与作业内容有关的信息填写在作业指 导书上,并注明对应的要点标识和工作要素表编号 ;
✓ 技术人员根据作业内容完成工作顺序配置图的图画或图 案,也可配置可视化教具来显示工作顺序;
✓ 生产安全处对车间每个班组、工位进行安全风险评估 (SRA编号) ,确定各工位劳保用品的穿戴要求;
没有每个操作步骤的时间;
需要重新设计作业指导书的格式和内容
新版作业指导书各种内容的含义和来源
作业指导书的编写、发布、观测和更新
• 为了给作业指导书的编写、更新和控制管理提供指南,让 作业指导书反映最佳的生产作业现状,指导班组成员进行 标准化的操作,并保证作业指导书成为有价值的班组培训 工具和目视化管理工具,生产技术处编写了《作业指导书 编写规程》,明确规定了作业指导书的编写、发布、观测 和更新的具体流程。
作业指导书的观测
• 班组长每两周根据作业指导书观测工位的实际操作,将观 测结果记录在班组的《作业指导书观测记录表》上并签名;
• 班组长及相关工程师根据安全数据及内外部质量反馈数据 确定的问题按月对作业指导书进行审核;
• 生产技术处会同车间按季对作业指导书进行评估,看实际 生产操作过程是否与作业指导书的标准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