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流感的预防与控制PPT课件

流感的预防与控制PPT课件


流感有什么特征?
流感病毒若入侵器 官,可引发严重的并发症。 如不及时治疗,后果十分严 重。
流感的并发症
流感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肺炎。
出现高热、剧烈咳嗽、脓性痰、呼吸困难。 Reye综合征(瑞氏综合征)。主要表现为退热后出现恶心
、呕吐、继之嗜睡、昏迷、惊厥等神经系统症状。 心脏损害心脏损伤不常见,主要有心肌炎、心包炎。重症
甲型流感病毒大约每隔十几年发生1次大变异。自1933年以来甲 型病毒已经历了4次抗原转变: 1933~1946年为H0N1(原甲型,A0), 1946~1957年为H1N1(亚甲型,A1), 1957~1968年为H2N2(亚洲甲型,A2), 1968年以后为H3N2(香港型,A3)。 一般新旧亚型之间有明显的交替现象,在新的亚型出现并流行
况下可保持活力1年以上。在0~4℃能存活数周。 紫外线也是流感病毒的“克星紫外线、X射线等能灭活流感病毒。病毒对
乙醇、升汞、氯、酸、酚、福尔马林、乙醚、氯仿化学药物均较敏感, 肥皂和去污剂对流感病毒亦有灭活作用。常用消毒药如福尔马林、氧化剂、 稀酸、脱氧胆酸钠、羟胺、十二烷基硫酸钠和铵离子、卤素化合物(如漂 白粉和碘剂)、重金属离子等,都能迅速破坏其传染性。
病原学
流感病毒属正粘液病毒科,呈形性,直径80~120nm,核酸 为单股RNA,其病毒颗粒结构由外向内分为三层 外层:两种表面抗原 中层:基质蛋白(M) 内层:核衣壳,由病毒基因组和核糖蛋白(NP)组成
根据核糖蛋白抗原不同,分为甲、乙、丙三种。
病原学
甲型(A型):最常见,可广泛流行及人畜共 患,病毒因不定时的基因突变而衍生新品种。
流感是如何传播的?
流感的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传播为 主,其次是通过病毒污染的茶具、食具、 毛巾等间接传播,密切 接触也是传播流感的途 径之一。
传播速度和广度与人口密度有关。
流感的治疗 Treatment
无特效治疗,以对症和支持治疗为主
一般治疗
卧床休息、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 食或半流食,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病例可出现心力衰竭。 神经系统损伤:脑脊髓炎、横断性脊髓炎、无菌性脑膜炎
、局灶性神经功能紊乱、急性感染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 根神经病(格林巴利综合征)。 肌炎和横纹肌溶解综合征:主要症状有肌无力、肾衰竭, CK升高。
流感有什么特征?
流感特点是起病急,传 染性强,流行广泛,传播迅 速,易引起流行和大流行。
到一个地区后,旧的亚型就不再能分离到。 乙型流感病毒间同样有大变异与小变异,但未划分成亚型转变。 丙型流感病毒尚未发现抗原变异。
流感病毒的抵抗力强吗?
流感病毒在外界的抵抗力较弱,对热比较敏感。 当流感病毒被加热到65℃并持续30分钟时就会丧失活性。在室温下传染性
很快丧失,在100℃只要2分钟即被灭活。 流感病毒在低温环境中较稳定,对低温的抵抗力较强,在有甘油保护的情
哪些人对流感易感?
对于流感病毒,人群普遍易感。 感染或接种疫苗后1周出现抗体,2~3周达 高峰,1~2个月后开始下降,1年左右降至较低 水平。
流感病毒3个型别之间无交叉免疫。
哪些人对流感易感?
重症病例的高危人群
1.年龄<5岁的儿童(年龄<2岁更易发生严重并发症);
2.年龄≥65岁的老年人;
3.伴有以下疾病或状况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 高血压除外)、肾病、肝病、血液系统疾病、神经系统及神经肌肉 疾病、代谢及内分泌系统疾病、免疫功能抑制(包括应用免疫抑制剂 或HIV感染等致免疫功能低下);
流行性感冒是一个古老的、第一个实行全球 性监测的、病毒性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历史上每隔几十年会造成流感大流行,在短 时间内使很多人患病甚至死亡。
20世纪流行性感冒的三次世界性大流行
1918-1919年:由H1N1亚型流感病毒引 起,死亡人数约5000万
1957-1958年:由H2N2亚型流感病毒引 起,死亡人数约100万人
4.肥胖者[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大于30,BMI=体重 (kg)/身高 (m) 2];
5.妊娠期妇女。
流感的传染源是什么?
流感的传染源主要是病人, 其次是隐性感染者。动物亦可 能为重要贮存宿主和中间宿主。
病人自发病后5天内均可 从鼻涕、口涎、痰液等分泌物 排出病毒,传染期约1周,以 病初2~3天传染性最强。
乙型(B型):也会流行,症状较A型轻,无 再分亚型。
丙型(C型):主要以散发病例出现;无再分 亚型。
H1N1 H7N9

H2N2 H3N2
流感病毒变异
甲型流感病毒变异是常见的自然现象,主要是血凝素(H) 和神经氨酸酶(N)的变异。
流感病毒变异会有何危害?
抗原转变是造成流感全球大流行的主要原因。 由于人群对新的 亚型缺乏抗体,因此常可引起大的流行。
流感的潜伏期数小时至4天,一般为1~3天。 发病症状的严重程度与个体免疫状况有关,一般说 来,仅约50%的感染者会发展成典型流感临床症状。
流感典型症状以突然发热、头晕头痛、肌痛、 全身症状轻、同时可伴有喉咙痛和咳嗽、鼻塞、流 涕、胸痛、眼痛、畏光等症状。
发热体温可达39~40℃,持续2~3天后渐退。 一般为全身症状较重而呼吸道症状并不严重。
流行病学
流感是一种季节性疾病,它在夏季的发病率较低,好 发于冬、春季。
流感的发病时间与地理位置有关。 在温带地区,流感会在整个冬季流行,北半球通常在1、 2月份达到高峰,南半球的流行时间较晚,通常在5~9月。 在热带地区,流感病毒一年四季均存在,倾向于雨季 流行。
病原学
病原体为甲、乙、丙三型流行性感 冒病毒。尤其以甲型多见。
1968-1969年: 由H3N2亚型流感病毒引 起,死亡人数约75万
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仍然无法完全控制它的 传播和流行。
随着近年来禽流感疫情的爆发和蔓延,流行 性感冒已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什么是流感?
流感,全称为流行性感冒,它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 的经呼吸道传播的传染性疾病。
得了流感后会有什么症状?
对症治疗 退热:物理降温为主,药物降温为辅。儿
童避免用阿司匹林,易诱发雷耶综合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