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案例1:某化工厂有一批货物需要临时储存在仓库中,该仓库同时储有黄磷和一些木箱,因存放地点狭小,需要挪动仓库中的一些铁架,摆放到另外一个地方。

领导指派电焊工将一铁架割开,在切割过程中,火星溅到木箱上引起木箱着火。

厂消防队的消防员立刻用水枪灭火,为了防止相邻的黄磷发生爆炸,厂领导要求同时对密封的黄磷桶进行喷淋降温。

请指出以上案例中存在的错误做法,并说明原因:参考答案:1.切割属于动火作业,在危险化学品仓库动火,需要办理动火许可证,并且应该做好现场的清理,将易燃易爆品清理干净,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等,方可作业。

以上案例中,未采取任何防护措施,也未对现场进行清理,就进行作业,因此导致事故发生。

2.木箱属于易燃品,不能与黄磷同时储存。

从案例中可知,仓库本来空间狭小,不应该再存放其他物品,因为存储的物品之间要求应该留有一定的距离。

正确的做法:发生火灾后,同时对黄磷桶进行喷淋降温。

案例2:×年×月×日,某港商独资工艺玩具厂发生特大火灾事故,死亡84人,伤45人,直接经济损失达260余万元(时价).该厂厂房是一栋三层钢筋混凝土建筑.一楼为裁床车间,内用木板和铁栅栏分隔出一个库房.库房内总电闸的保险丝用两根铜丝代替,穿出库房顶部并搭在铁栅栏上的电线没有用套管绝缘,下面堆放了2米高的布料和海绵等易燃物.二楼是手缝和包装车间及办公室,一间厕所改作厨房,内放有两瓶液化气.三楼是车衣车间.该厂实施封闭式管理.厂房内唯一的上下楼梯平台上还堆放杂物;楼下4个门,2个被封死,1个用铁栅栏与厂房隔开,只有1个供职工上下班进出,还要通过一条0.8米宽的通道打卡;全部窗户外都安装了铁栏杆加铁丝网.起火原因是库房内电线短路时产生的高温熔珠引燃堆在下面的易燃物所致.起火初期火势不大,有工人试图拧开消火栓和用灭火器灭火,但因不会操作未果.在一楼东南角敞开式货物提升机的烟囱效应作用下,火势迅速蔓延至二,三楼.一楼工人全部逃出.正在二楼办公的厂长不组织工人疏散,自顾逃命.二,三楼约300多名工人,在无人指挥情况下慌乱逃生.由于要下楼梯,拐弯,再经打卡通道才能逃出厂房.路窄人多,浓烟烈火,致使人员中毒窒息,造成重大伤亡.经调查确认以下事实:(1)该厂雇佣无证电工,长期超负荷用电,电线,电器安装不符合有关安全规定要求;(2)厂方平时未对工人进行安全防火教育培训;发生火灾时,厂长未指挥工人撤离,自顾逃生;(3)该厂多处违反消防安全规定.对于消防部门所发"火险整改通知书",未认真整改,留下重大火灾隐患,以向整治小组个别成员行贿等手段取得整改合格证.该厂所在地镇政府对此完全了解,不但不督促整改,还由镇长授意给整治小组送钱说情.一、单项选择题1.火灾发生时,厂长应()。

A.立即逃生B.立即组织工人疏散C.立即指挥灭火D.立即报告火灾情况2.根据《安全生产法》和《消防法》有关规定,追究该厂()。

A.电工的法律责任B.车间负责人的法律责任C.主要负责人的法律责任D.保卫人员的法律责任二、多项选择题3.该厂不符合安全生产的条件包括?()。

A.库房内总电闸的保险丝用两根铜丝代替B.厂房内唯一的上下楼梯平台上堆放杂物C.楼下只有1个职工上下班进出(打卡)通道D.二、三楼约300多名工人同时工作4.由上述可以看出,该厂()。

A.该厂没有履行安全生产职责B.楼房不适合于作为生产工艺玩具的厂C.平时缺乏安全管理及安全教育D.采用不正当方法取得消防整改合格证三、简答题5.试根据上述材料,分析火灾的直接原因。

6.试根据上述材料,分析火灾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

参考答案:1.B 2.C 3.ABC 4.ACD5.直接原因是库房电线短路引燃易燃物而蔓延成灾。

6.一楼裁床车间内设置库房,用可燃物(木板)隔开;加之厂房平时没有安全防火教育培训,工人自救能力差,是火灾迅速蔓延扩大的主要原因。

该厂违反消防安全一系列规定(如安全出口、疏散通道等),使得发生火灾时,工人无法迅速撤离,是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得主要原因。

案例3 1991年5月30日凌晨,广东省东莞市石排镇田边管理区盆岭村个体户(挂名集体)甲、乙夫妇办的某制衣厂(来料加工企业),发生特大火灾,全厂付之一炬,造成72人死亡,47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达300万元。

1989年期间,甲、乙夫妇自筹资金建成一幢四层楼的厂房,同年11月以乙之名签领营业执照开办石排镇某制衣厂,并与香港某公司签订来料加工协议,生产塑料雨衣。

此后,存招收工人、生产、管理等方面都由甲负责。

投产后,甲,只重盈利,忽视安全,防火管理混乱,制度不严;生产车间、仓库、工人宿舍同存一幢楼;原料、成品、废料、易然物品胡乱放置;全厂没有任何消防和防护设施。

5月20日,加班工人梁某吸烟后扔下烟头引燃易燃物。

当日凌晨4时20分左右,厂一楼突然起火,存放在该楼层的大量生产原料PVC塑料布和成品雨衣7万多件着火,火势迅速蔓延并封住了这幢四层楼厂房的唯一出口。

楼内既无防火栓、灭火器等起码消防器材,亦无防火疏散通道和紧急出口,还将很多门、窗都用铁条焊死,造成工人扑火无力,逃避无门。

浓烟烈火沿着楼梯和电梯井筒道大量窜人三、四层楼的工人宿舍。

当时许多工人正在该楼层内熟睡,没等明白过来发生什么事情,就被熏死或烧死,最终造成64人直接熏昏、烧死,55人从窗口跳楼逃生。

逃生人员中,两人当场摔死,6人摔伤、烧伤过重,抢救无效死亡。

共计造成72人死亡,840平方米的厂房被烧毁。

答题要点:1、直接原因(1)物的不安全状态①"三合一":生产车间、仓库、工人宿舍同在一幢楼;②原料、成品、废料、易燃物品胡乱放置;③楼内无防火栓、灭火器等起码消防器材;④无防火疏散通道和紧急出口,很多门、窗被铁条焊死。

(2)人的不安全行为①在有很多易燃物的工作场所,加班工人梁某吸烟并乱扔烟头;②紧急情况下楼逃生时方式不对。

2、间接原因(管理原因)(1)王某一:上述直接原因都是由于王某不重视安全生产,安全管理混乱造成的。

(2)石排镇、田边管理区:该镇、该管理区很多"三资"、"三来一补"企业都存在安全管理混乱的现象:安全管理机构没有或不健全,厂房设计、建设及投产时未经安全主管部门审验,布局不合理,安全设施不齐全;没有严格的安全生产措施和规章制度,违反操作规程的现象普遍;工作场所事故隐患较多。

说明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很不到位。

3、责任者(1)直接责任者为加班工人梁某;(2)领导责任者为王某一、王某二;石排镇、田边管理区负责安全生产的领导、政府主要负责人;(3)主要责任者:王某一,石排镇、田边管理区负责安全生产的领导、政府主要负责人。

4、纠正及预防措施(1)兴业制衣厂:改变"三合一"现象;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构或设置专人或兼职人员;建立、健全安全制度和操作规程;消除工作场所事故隐患;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

(2)石排镇、田边管理区:端正对安全生产管理方针的认识,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充分重视安全生产,保证足够的人员、时间,加强各方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力度,并加强安全生产投入。

案例4 2007年7月15日,某亚麻厂正在生产的梳麻车间、前纺车间和准备车间的联合厂房突然发生亚麻粉尘爆炸起火。

一瞬间,停电停水,当班的477名职工大部分被围困在火海之中。

经及时抢救,多数职工脱离了危险区。

该厂的除尘系统采用布袋除尘,金属管道输送亚麻粉尘。

事故导致整个除尘系统遭受严重破坏,部分厂房倒塌,地沟盖板和原麻地下库被炸开,车间内的大部分机器和电气设备损坏,企业停产。

事故造成死亡35人、重伤5人、轻伤12人,直接经济损失800多万元。

1.按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的规定,该起事故属于(a)。

A.特别重大事故B.重大事故C.较大事故D.一般事故E.轻微事故2.按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该起事故类别属于(c)。

A.瓦斯爆炸B.火药爆炸C.其他爆炸D.容器爆炸E.锅炉爆炸3.该起事故中爆炸起火的粉尘属于(b)。

A.无机粉尘B.有机粉尘C.金属粉尘D.混合粉尘E.复合粉尘4.按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的规定,因该起事故对企业的罚款额度为(d)。

A.10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B.2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C.50万元以上200万元以下D.2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E.5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5.该起爆炸事故的起始原因可能有(abd)。

A.粉尘浓度超标B.布袋除尘器产生静电C.厂房内作业人员和设备太多D.金属管道输送粉尘过程中产生火花E.车间连体面积过大6.预防粉尘爆炸的安全技术措施有(abce)。

A.降低粉尘浓度B.穿防静电工作服C.生产装置接地D.严格执行规章制度E.采用防爆厂房7.下列关于亚麻粉尘的爆炸危害和后果的说法,正确的有(abce)。

A.粉尘浓度越大,爆炸威力越大B.粉尘分散度越小,爆炸威力越大C.爆炸能量与粉尘活性有关D.爆炸能量与粉尘粒度无关E.爆炸产生的后果与厂房结构有关8.该起事故调查报告的内容应包括(abde)。

A.事故发生单位概况,事故发生经过及救援情况B.事故发生的原因和事故性质C.恢复生产的要求学,易网整理D.事故责任的认定,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及事故防范措施E.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