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拖延量表
一般拖延量表(学生版)为单因素结构量表,共20个项目,内容涉及学业活动、日常生活行为,如“我通常匆匆忙忙才能按时完成作业”、“我更喜欢提前赴约”等,采用Liker5点式评分法。
该量表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和再测信度。
Ferrari(1992)在检验其心理测量效度后认为,在不同情境中,一般拖延量表(GP)都是测量拖延行为的有效工具。
一般拖延量表(General Procrastination Scale,GPS)由Lay于1986年编制[6],共20个项目,采用Likert5点式评分法。
研究表明此问卷在我国大学生中有着良好的适用性[7],本研究采用以往应用于大学生的问卷条目,其的Cronbach’s a系数为,分半系数,同样表现出良好适用性。
评分标准:
计算量表得分按高低分排序,以拖延分值的高低15%作为被试筛选标准,确定出高、低拖延者,通知其在另外时间参加行为实验与问卷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