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区域教育改革与发展案例库建设方案

区域教育改革与发展案例库建设方案

区域教育改革与发展案例库建设方案
案例库建设是研究院向智库转型的重要内容和基础工作。

建设区域教育改革与发展案例库是客观总结区域教育改革的典型经验,创新区域教育发展战略与政策的重要决策依据;是丰富科研人员研究视野,创新研究方法,深化调查研究的重要实践途径;是推广院校教育改革经验、扩大院校影响力的重要交流平台。

做好案例库建设是一项服务决策、服务研究、服务院校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

一、指导思想
立足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需求,以转变科研作风、深化调查研究、促进理论联系实际为目的,以服务决策、服务研究、服务院校发展为宗旨,以区域教育改革与发展综合案例、各级各类教育改革与发展分类案例、院校改革与发展案例及专题案例为主要内容,构建健全的组织体系,不断加强统筹规划,创新运行机制,力争经过2-3年的努力,初步形成具有区域特色、服务主导职能、层次清晰、覆盖全面的案例库体系。

二、基本原则
(一)工作原则
加强整体规划,调动全院力量。

案例库建设是今后2-3年全院整体推进的重要工作。

各部门从各自职能工作出发,利用媒体资源、学(协)会活动、院校评估、规划布局等渠道全面收集教育改革与发展典型案例,找准定位,发挥实效。

整合战线资源,扩宽获取渠道。

案例库建设工作要充分调动战线力量,案例获取上实现研究院搜集与撰写、规划与学(协)会征集相
结合,从不同视角充分挖掘区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典型事件与经典案例。

覆盖体系全面,梯次分步推进。

案例库建设从区域教育改革与发展大处着手,体系建构覆盖全面,省(市)教育改革发展案例、各级各类院校改革发展案例、重点专题案例层次清晰。

在推进案例建设的进程中须区分轻重缓急,由点到面,突出中心工作。

(二)案例采集原则
选材典型性。

在案例对象的地区或院校的选择上,要强调和突出代表性和典型性,抓住典型个案。

内容真实性。

所选案例一定是真实发生的,经得起推敲、检验,符合客观实际,有关数据必须实事求是,不得夸大虚报,编写过程中不得掺杂任何个人主观评价。

形式多样性。

案例以文字为主,特殊事件、案例可采用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丰富案例的表现方式。

编写规范性。

案例编写要遵循规范的逻辑与体例,避免行文冗余(详见附件1)。

尊重保密性。

案例涉及院校或个人隐私的,须经当事单位(人)确认同意,可录入案例库。

三、工作目标
(一)总体目标
经过2-3年,建设完成具有丰富的案例内容,有序的案例组织、完善的检索手段的区域教育改革与发展案例库平台,规范、典型案例达500例,不断完善案例开发的长效机制,提升案例研究在服务决策中的应用水平,力争将区域教育改革与发展案例库打造成全国性的教育改革与发展案例共享中心。

(二)阶段目标
第一阶段筹备初建阶段(2015年),启动案例库建设规划,搭建案例搜集的组织平台,建立案例检索、征集、编写、点评及入库建设的常态化管理机制。

第二阶段调试运行阶段(2016年),完成案例库平台建设,进入调试及试运行,实现按时间、地区、教育领域、专题领域等关键词检索案例;不断丰富和完善案例库,实现案例库建设的常态化管理。

第三阶段全面开放阶段(2017年起),建立案例库会员制管理,探索非会员分类有偿使用制度。

三、工作任务
(一)多措并举开发案例资源
充分利用报纸、杂志、图书、互联网等媒体已有资源,从中检索并采集区域教育改革发展的成熟案例;深入挖掘各学会评优、评奖申报,院校评估报告,科研十强县、百强校材料,提取典型案例;结合各研究领域研究活动,广泛征集各地市、院校改革实践案例;鼓励科研人员基于决策咨询项目、在研课题及个人研究领域,通过深入走访、调查研究、资料整理、经验提炼等过程完成具有知识产权的原创案例。

(二)构建案例库建设的工作体系
在案例采编渠道多元的基础上,构建以研究院为核心,以学(协)会、规划为纽带,以重点研究基地、协同创新中心、代表性会员单位为结点的案例建设工作体系。

(三)建立案例开发的长效机制
通过创新和优化机制,建立案例开发的长效机制。

院内课题管理将案例提供作为实证类研究课题结题的必要条件;规划管理将案例提供作为实证类研究课题结题的可选条件和重点研究基地的考核指标,
探索优秀科研成果单列案例类评选;学(协)会将案例征集作为年度学术活动的重要内容。

(四)提高案例编写质量,提升案例研究服务决策水平
通过培训和锻炼,不断加强科研人员案例开发的能力,提高案例编写的质量,增强研究人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案例研究在服务决策中的重要作用。

(五)建设区域教育改革与发展案例库平台
依托教育决策支持平台,搭建区域教育改革与发展案例库专题栏目(附件2),构建层次清晰、覆盖全面的案例库体系,实现案例的有序架构和便捷检索。

(六)加强宣传,扩大案例库影响
加大对案例库的宣传和推广,多层次、多形式展示案例。

通过《教育决策参考》、微信平台展示优秀案例成果,定期评选优秀案例,出版专题案例集,不断扩大案例库影响。

四、组织实施
(一)责任分工
案例库建设工作是全院统筹的重大工作,院长为案例库建设工作组长,分管领导按照分工负责主管部门的案例库建设工作;各部门负责各自职能内的案例采编,并指定专人负责案例的收集整理和上报;科研管理部作为组织协调部门要做好案例库建设的推进和督办工作;创新协作小组定期组织沙龙活动对案例进行分析点评(具体详见附件3)。

(二)工作流程
案例从采编到入库,具体实施经部门采编、收集汇总、组织审定、编码入库、分析点评等流程(详见附件4)。

案例采编:各部门科研人员通过征集、改编或原创等不同方式提供符合编写规范的案例资源。

案例收集:通过各种方式获取的案例以部门为单位整理、汇总,经部门负责人初次筛选审定后定期交科研管理部,科研管理部收集后按部门、个人统计案例完成情况。

案例审定:分管院长对所属部门提交的案例进行二次审定。

案例编码入库:经分管院长审定通过的案例按所属领域、类别、关键词完成编码入库,实现平台共享。

案例点评:创新协作组每季度组织以案例点评为主题的沙龙活动,不断提高案例分析及应用能力。

五、保障措施
注重统筹,锻炼队伍。

各部门需将案例库建设与“两真”活动和转变科研作风工作结合起来,与学(协)会活动和规划布局结合起来,与教育决策支持平台和微信公众平台建设结合起来,统筹发挥好老中青三代作用,通过案例收集和编写,打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科研队伍。

加大投入,保障质量。

设案例库建设专项经费,用于基础设备更新、办公条件改善、人员培训及先进部门(个人)、原创案例及优秀案例的奖励等。

责任约束,利益驱动。

案例完成情况将作为部门及个人年度考核、科研标兵评选的重要指标。

每年对在案例库建设中表现积极,提供案例数量多、质量好的部门和个人,将予以表彰奖励。

原创案例(除获得课题项目资助外)被案例库采纳,给予一定奖励,优秀的原创案例可推荐《教育决策参考》刊发。

附件1:案例编写规范及相关要求
附件2:区域教育改革发展案例库平台框架
附件3:案例库建设组织分工表
附件4:案例库建设工作流程图
辽宁教育研究院
二○一五年十一月四日
附件2
区域教育改革发展案例库平台框架
附件3:
案例库建设组织分工表
9
附件4:
案例库建设工作流程图
1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