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2018学年人教版必修三:第16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与发展(作业)

2017-2018学年人教版必修三:第16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与发展(作业)

【知识精测】(总分60分,测试时间60分钟)班级姓名得分一、选择题(每题4分,12小题,总共48分。

)1.(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7届高三考前得分训练(六)文综历史试题)1925年3月,孙中山在《致苏俄遗书》中说道:“我已嘱国民党进行民族革命运动之工作,俾中国可免帝国主义加诸中国的半殖民地状况之羁绊。

为达到此目的起见,我已命国民党长此继续与你们提携。

”孙中山晚年为了继续完成“民族革命”A. 提出了三民主义B. 倡导了三大政策C. 领导了辛亥革命D. 主张“平均地权”【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晚年倡导了三大政策,实现了伟大的转变,这是为了为了继续完成“民族革命”,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属于孙中山早年的革命,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C也属于孙中山早年的革命,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D也属于孙中山早年的革命,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2.(安徽省芜湖市2017届高三5月教学质量检测(高考模拟)文综历史题)国民党改组后,有日本记者问及孙(中山)“所主倡之三民主义”是否“再制列宁”,“踏袭列宁等之所说”时,他明确表示:“决非如此”,并详细解释说,国民党的“三民主义首渊源于孟子,更基于程伊川之说”。

据此,孙中山认为自己的思想A. 直接从传统思想发展而来B. 受到俄国革命的影响C. 没有受到西方的任何影响D. 仍依从中国文化传统【答案】D3.(山东省莱芜市2017届高三4月质量检测(二模)文科综合历史试题)1924年1月孙中山说:“我等同在弱小民族之中,我等当共同奋斗,反抗帝国主义国家之掠夺与压迫。

”又提出出民族主义主张:“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则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材料反映出孙中山的民族主义观是A. 推翻以满洲贵族为主的清朝统治B. 认识到中华民族是弱小民族C. 处理好国内民族关系,体现民族平等思想D. 反对帝国主义,废除国内的民族压迫【答案】D【解析】据材料“反抗帝国主义国家之掠夺与压迫”、“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的民族主义观是反对帝国主义,废除国内的民族压迫,故D选项正确;推翻以满洲贵族为主的清朝统治属于旧三民主义,故A选项错误;中华民族是弱小民族,是反对帝国主义的原因之一,故B选项错误;C选项只反映了国内的民族关系,过于片面,故C选项错误。

故选D。

4.(湖南省衡阳市2017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联考文综历史试题)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说:“而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吾国治民生主义者……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材料说明孙中山实行民生主义的目的是A. 奠定政治革命社会基础B. 改革社会财富分配不均C. 实现生产资料国民共享D. 推翻欧美在华殖民统治【答案】B5.(2017届浙江省名校协作体高三下学期考试历史试卷)“文明有善果,也有恶果,须要取那善果,避那恶果。

欧美各国,善果被富人享尽,贫民反食恶果,总由少数人把持文明幸福,故此成不平等的世界。

”这是孙中山发表于《民报》上的讲话,为此,他要突破欧美之恶果的主张表现在A. 推翻清王朝统治,实现民族革命B. 推翻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C. 节制资本,实现社会革命D. 平均分配土地,实现真正的均富【答案】C【解析】推翻清王朝统治,与欧美文明无关,故A项错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属于民权主义,倡导学习西方先进政治制度,与贫富分化无关,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欧美各国,善果被富人享尽,贫民反食恶果”,反映了欧美国家工业革命后贫富两极分化现象,针对该问题,孙中山提出民生主义,故C项正确;孙中山主张耕者有其田,不倡导平均分配土地,实行均富,故D项错误。

6.(湖南省衡阳市十校2017届高三第三次冲刺预测文综历史试题)在近代中国变迁过程中,民族主义成为现代化最有效的社会动员,成为最凝聚人心、整合社会意识形态的象征。

谁抓住了民族主义这面旗帜,谁就占据了领导现代化的精神制高点。

民族主义的巨大作用取决于A. 近代各个阶层的宣传鼓动 B. 推翻清政府的需要C. 中国沉重的灾难和屈辱D. 日本的侵华战争【答案】C7.(天津市和平区2017届高三第二次质量调查(二模)历史试题)当二十世纪初,反满情绪己弥漫开来,所谓种姓革命己成为人们所欢迎、了解的时候,孙中山则强调指出,“兄弟听见人说,民族革命是要灭满族民族,这话大错。

”“民族主义并非是遇到不同种族的人便要排斥他,是不许那不同种族的人来夺我民族的政权。

”(《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问题》)。

这表明孙中山主张的民族主义A. 明确反对帝国主义B. 反对满族贵族的统治C. 主张各民族一律平等D. 反对盲目排外【答案】B【解析】根据“民族主义并非是遇到不同种族的人便要排斥他,是不许那不同种族的人来夺我民族的政权。

”可知民族主义是反对夺取汉族政权的满清贵族,故B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明确反对帝国主义”,排除A;C选项材料无体现;孙中山的言论针对的是反满情绪,不是“反对盲目排外”,D错。

8.(2016-2017学年河北省冀州市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1905年,孙中山曾拜访位于布鲁塞尔的第二国际执行局,并希望成为第二国际的会员。

当时比利时的一家报纸就膏引述他的谈话:期盼中国“引进欧洲的生产模式与使用机器,但又能戒除这过程中所产生的弊端”;为防范资本主义的弊病,中国人应该“在未来建立一个没有任何质变的新社会。

”这说明孙中山的思想()A. 充满了理想主义的情怀B. 蕴涵了社会主义的要素C. 避免了西方道路的印记D. 符合了当时中国的国情【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孙中山的思想。

是从材料中“希望成为第二国际的会员”“防范资本主义的弊病”以及“在未来建立一个没有任何质变的新社会”可以看出蕴含了社会主义的因素,因此B 项正确;A 项不符合史实,材料体现了孙中山致力于解决问题,而不是理想化,故A 项排除;C项表述过于绝对,错误,故排除C;D 项不是题干的主旨,故排除。

9.(湖北省黄冈市2017届高三3月份质量检测文综历史试题)孙中山在《大总统宣言书》中宣布了合五族共建民国的思路,但1920年《在上海中国国民党本部会议的演说》中说中国不止五族,应该合各族成为一大民族。

1921年认为“不能笼统讲五族,应该讲汉族的民族主义,使其他各民族同化为汉族”。

1924年又指出,中国应通过联合各宗旅,而成为一个民族。

这一变化A. 表明孙中山仍然坚持大汉族主义的狭隘观念B. 适应了中国民族独立与国家统一的时代要求C. 推动了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第一次合作实现D. 明确了孙中山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民族立场【答案】B10.(江苏省丹阳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题)有人把中国前期近代化的各种方案比喻成“自我疗伤”“温药治疗”“猛药重治”“开颅洗脑”。

下列对应正确的是:A. “自我疗伤”——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的思想启蒙运动B. “温药治疗”——促进了民众的觉醒,激发了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C. “猛药重治”——是变革封建专制制度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D. “开颅洗脑”——确立起了民主科学为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

【答案】B【解析】材料中“自我疗伤”“温药治疗”“猛药重治”“开颅洗脑”分别指的是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

“自我疗伤”是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故A项错误;“温药治疗”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思想启蒙运动促进了民众的觉醒,激发了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故B项正确;“猛药重治” 指辛亥革命,要暴力推翻清王朝,故C项错误;“开颅洗脑”指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是新文化运动,但新文化运动后期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故D项错误。

11.(2017届吉林省吉林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摸底考试文综-历史试卷)孙中山在《三民主义·民权主义》中把人类社会的进化分为“洪荒时代”、“神权时代”、“君权时代”和“民权时代”。

他认为无论是宇宙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史,都处于进化之中。

这表明孙中山A. 倡导通过革命推动社会进步B. 力主宣传达尔文进化论C. 通过西学寻求社会发展进步D. 深刻剖析社会演进规律【答案】C【解析】12.(2017届江苏省镇江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高三历史试卷)“吾人所主张者,并非如反动派所言,将产业重新分配之荒谬绝伦,但欲行一方策,使物产之供给,得按公理而互蒙利益耳。

此即余所主张之民生主义的定义。

”材料中的“余所主张之民生主义”指的是()A. 管制经济资源以达成真平等 B. 致力劳资和谐以求社会安定C. 产业和平收归国有以厚民生D. 合理分配生产所得以求互利【答案】D【解析】根据“将产业重新分配之荒谬绝伦”,排除A、C两项。

根据“物产之供给,得按公理而互蒙利益”的信息与C选项相符,故选C。

民生主要出于经济目的,不是政治目的,排除B。

二、非选择题(每题12分,1小题,总共12分。

)13.(2017届广西区河池市高级中学高三上期摸底文综历史试卷)材料一“民生”两个字是中国向来用惯的一个名词。

我们常说什么“国计民生”,不过我们所用这句话恐怕多是信口而出,不求甚解,未见得涵有几多意义的,但是今日科学大明,在科学范围内拿这个名词来用于社会经济上,就觉得意义无穷了。

我今天就拿这个名词来下一定定义,可说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生计、群众的生命便是。

——孙中山《民生主义》演讲稿材料二 1921年孙中山在《五权宪法》中为中国设计的政治构架图(1)根据材料一,概括孙中山民生观的核心内容。

这体现了他怎样的理想蓝图?(4分)(2)材料二中的政治构架的设计体现的思想,就孙中山的民主政治设计,谈谈你的认识。

(8分)【答案】(1)核心内容:民生问题是重大的社会问题,也是国家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理想蓝图:致力于改造社会、寻求人类解放之路。

(4分)(2)思想:孙中山主张国民拥有选举权、复决权、罢免权等,体现了主权在民的思想;中央与省治县治相结合,体现了中央集权扣地方分权相结合;主张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五权分立,借鉴了美国的分权制衡思想。

认识:孙中山的民主政治设计,既承续了西方民主政体中的合理方面,又吸收了中国传统政治模式中的有效成分;这既是对外国政治制度的批判吸收,又是对中外政治学说和基本模式的创新。

(8分)【解析】(2)材料二中的政治构架的设计体现的思想主要答出民主思想和权力的制约与均衡思想即可。

孙中山的民主政治设计的认识主要突出两点,一是主权在民的民主思想,二是借鉴美国的政治制度。

前者主要强调国民拥有选举权、复决权、罢免权等民主权力,后者主要对美国政治体制的学习。

孙中山的民主政治设计其实是中西合璧的产物,不可避免的继承了中国传统政治体制的积极的成分又批判吸收了西方政治制度的精华部分,是个非常巧妙的政治设计,但随着袁世凯的北洋军阀统治一切都化为乌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