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及对外交通规划研究区域及对外交通是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湖州市作为浙江省北部,三省交界处的重要交通枢纽,有必要对区域及对外交通进行深入研究。
本研究报告针对湖州市的公路、水运和铁路现状,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对区域及对外交通体系进行整体研究,作为城市交通规划的一个支撑报告。
一、湖州市区域及对外交通概述湖州市是浙江省西北部,三省交界处的交通枢纽,也是长三角地区与广大内陆市场联系的重要枢纽。
随着杭宁高速公路湖州段、二环西路、鹿唐线、318国道改造等一批工程的竣工通车,湖州市综合运输网络逐步完善。
公路有杭宁高速、318国道、104国道、04、09、10、11、12、13等省道;铁路有宣杭铁路,规划为华东第二大通道;航道有长湖申线,京杭运河、杭湖锡线、东宗线等主干航道,和东苕溪等支线航道;民航依托杭州萧山机场、上海机场;这些交通基础设施构成了湖州市对外交通的基本格局。
从指标层面上分析,湖州对外交通基础设施与长三角、环太湖城市群的城市相比,并不存在劣势。
但从经济圈的角度分析,其交通区位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处于“边缘化”,但随着长三角经济辐射功能的加强,其“边缘化”概念将会淡出,交通枢纽功能会得以进一步强化。
从湖州市目前现状分析,虽然公路、水路的枢纽已基本形成,但公路、铁路和水路之间的相互衔接,以及其自身的网络构成及技术指标等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许多问题,整体优势未能充分发挥。
其主要问题有:1.宣杭铁路作为华东第二大通道,未能充分发挥运输潜力,铁路站场等级低,设施陈旧,限制了铁路运输的发展,铁路运输利用率不足;2.高等级公路里程少,比例低,分布不均,东西差距较大,没有形成完善的快速交通体系,而且混合交通严重,极大的降低了公路的通行能力;3.318国道穿越市区,干扰大。
国道、省道等级不高,造成过境交通和城市交通混杂,无法满足城镇之间密切交往的需要;4.城市各方向主要出入口少,公路等级较低,交通量饱和;5.城市道路系统不完善,东西向交通拥挤;6.航道等级低,码头吞吐能力不够,难以满足快速发展的航运;7.各种运输方式的联运整合不完善,发展缓慢;随着湖州经济的发展,有必要构筑新的对外交通枢纽框架。
规划期内,铁路将由宣杭铁路和湖乍铁路构成“T”型铁路框架,铁路站场有:湖州客站、湖州货站、长兴站、妙西站、练市站、菱湖站等。
公路网主要由高速公路和国省道公路组成,在湖州市境内形成“五纵四横四连”的基本框架(“五纵”:杭宁高速、104国道、杭长高速、04省道、南新线;“四横”申苏浙皖高速、申嘉湖高速、318国道、09省道;“四连”申嘉杭高速、11省道、湖练公路、和杭公路;)。
航道则建设湖嘉申航道,提高京杭运河、长湖申线、东宗线、杭湖锡线、东苕溪等主、支线航道的通行能力,形成“四主七支”畅通的内河航运网络。
二、交通运输运量分析预测(一)现状情况湖州市的客、货运量主要由公路和水运承担,铁路的运量较小。
综合运量及逐年增长情况见下表:2002年市域与市区客货运量比较表:2002年湖州市机动车拥有量:(二)湖州市区运量预测:货运量预测客运量预测说明:本预测资料来源于《湖州市城市交通规划》(湖州市规划院),其中水运的预测值偏小,但我们认为湖州水运货类较为单一,随着建材市场需求的走低,这一数字还是可以参考的。
三、发展战略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建立快速、便捷、安全、舒适的交通系统,优化交通结构,创造良好的交通环境,确立三省交界处交通枢纽的地位。
湖州区域及对外交通发展应与上海、杭州、苏州等周边城市的道路交通系统接轨,确保交通顺畅,促进湖州经济的快速发展。
1.建立一个以公共运输网络为主体,功能完善、管理先进、有足够容量和应变能力的综合交通体系。
2.建成公路运输、航运、铁路运输等多种交通方式综合、协调发展的交通体系;3.建成五纵四横四连的高等级公路网,T型铁路骨架,通达性良好的内河港口网络;4.建立公交优先体系,加强公共交通建设,规划建设与上海和杭州接轨的城际客运轨道系统(城际快速铁路)。
5.湖州带状城市各组团间以快速路连接,强化城市交通走廊与对外交通联系的便捷性和通畅性。
6.进一步整合湖州市区对外交通主枢纽。
四、区域及对外交通发展规划(一)铁路1.铁路枢纽概况宣(宣州)杭(杭州)铁路规划为华东第二大通道,目前该铁路湖州段每天的流量只有6对客车、7对货车,上下的旅客仅有300-400人。
湖州境内的站场有四个:长兴站(三等站)、湖州客站(四等站)、湖州货站(四等站)、妙西站(四等站)。
2.铁路规划(1)线路规划建设宣杭铁路复线,新建湖乍铁路,构成“T”型铁路运输骨架。
宣杭铁路虽然是华东铁路第二大通道,但是运量较低,运输潜力未能充分发挥,复线建设有助于加强宣杭铁路的交通要道地位,提高运量,加强宣州、杭州及铁路沿线城市的联系,促进经济发展。
复线建设后,沪杭铁路部分流量将会转移到宣杭铁路,宣杭铁路的客运货运量都将会大大增加。
湖乍铁路建设预可行性研究已经完成,在湖州市南部预留线位通道,并应预留和控制并轨处用地。
湖乍铁路连通湖州和乍浦港、上海,加强了湖州与外港的联系,有助于增加集装箱运输量,降低散运成本,促进湖州航运的进一步发展。
湖乍铁路在湖州妙西镇北部与宣杭铁路并轨,向东经过桐乡,接轨沪杭铁路,后至乍浦港,连通华东两大铁路通道,加强了湖州与长三角都市群的联系,也将是长三角地区和广大内地资源市场联系的重要通道。
杭宁高速铁路经过湖州,在湖州境内宣杭铁路西侧,预留高速铁路通道。
位置见市域交通规划图。
(2)站场规划·湖乍铁路沿线(湖州境内)站场规划:在菱湖、练市设置货运站场,在施家桥、石淙、善琏设立会让站或预留会让站用地。
·宣杭铁路沿线(湖州境内)站场规划:宣杭铁路复线和湖乍铁路的并轨,会对宣杭铁路的运量产生较大的影响,使运量大幅度提高,湖州现有客运、货运站场的规模很难满足要求。
规划湖州铁路货场位于铁水中转港区附近,年吞吐量600万吨。
湖州客运站位于城市西部,铁路客流量不大,站场规模较小。
规划在原来的基础上改建为客运Ⅰ级站,远期按最高聚散人数2000~3000人规模设置。
现状长兴铁路客运站为Ⅱ级,规划在现有基础上完善设施,并适当控制其发展规模,建议不再扩大规模。
目前湖州火车站的编组功能较弱,两条铁路在妙西镇北并轨,需要建设枢纽编组站。
考虑两条铁路衔接的顺畅,建议在现湖州货站位置扩建铁路编组站,或在长兴站进行火车编组。
(3)城际轨道交通规划上海近年来,大力发展轻轨交通,规划与浙江接轨的R1、R4线,接口分别在金山和枫泾。
江苏省城镇体系规划中,苏州、无锡、常州等城市规划了环太湖城际轨道,同时预留了接轨上海的城际轨道通道。
湖州应该积极配合环太湖城际轨道交通建设,规划期内,预留接轨上海、环太湖城市群的城际轨道交通用地。
湖州市域范围内,规划线路为长兴—现主城区—织里—南浔,线位应适应客流量的要求,规划在城北交通走廊内预留城际轨道通道,见规划图。
湖州至杭州城际轨道交通线位可利用织里与南浔之间的生态走廊,预留通道。
在湖州东部,根据苏州市轨道交通规划,苏州轨道交通远期连通盛泽、同里,接轨嘉兴。
建议湖州轨道交通东部接轨嘉兴,以便通过枫泾接口,连通上海轨道网络。
同时,也可以通过嘉兴连通苏州。
在湖州西部,根据无锡市轨道交通规划,无锡市的澄锡宜客运轨道交通线路南端连接宜兴,因此湖州轨道交通西部连通宜兴,接轨无锡。
还可以通过无锡的苏锡常客运轨道交通线路接通苏锡常城市群。
(二)公路湖州市现状高等级公路主要由杭宁高速、104、318国道和04、09、10、11、12、13六条省道构成。
全市公路网密度0.4815km/km2,居全省第六位。
国道平均技术等级1.1,省道平均技术等级2.4,全市公路网平均技术等级为3.37。
公路总里程2800.715km,高级、次高级路面2338.607km,占公路总里程的83.5%,高速公路里程86.064km。
随着高速公路、等级公路的建成和国、省道等级的提高,规划期内将形成(包括高速公路在内)五纵四横四连的高等级公路网格局(五纵:杭宁高速、104国道、杭长高速、04省道、南新线;四横:申苏浙皖高速、申嘉湖高速、318国道、09省道;四连:申嘉杭高速、11省道、湖练公路、和杭公路)。
1.高速公路(1)现状概况目前,湖州市境内只有杭宁高速一条高速公路,通车里程86.064km,可以直达杭州,它大大缩短了湖州与杭州之间的行程时间(缩短到1小时内)。
(2)线路规划申苏浙皖高速公路,是浙江省规划“十八连”之一,规划在2010年前全线建成通车。
浙江省内段(湖州段)起点位于南浔镇东北江浙分界处,总体走向由东向西,经长兴县南石桥乡南侧,进入安徽省。
申嘉湖高速公路线位在工程可行性研究中已予以明确,考虑到湖州市域城镇协调与整合,线位从练市北部经过。
杭长高速公路,连通杭州和长兴,开辟了湖州和杭州联系的又一通道。
线路主要经过湖州西部地区,加强了西部各镇与杭州的联系。
通过高速公路,带动各乡镇的经济发展。
申嘉杭高速公路湖州段,连通杭宁高速公路和申嘉湖高速公路,开辟了沪杭第二通道。
织里高速公路联络线连通申嘉湖高速公路和申苏浙皖高速公路。
上述规划高速公路与杭宁高速公路,构成了湖州三纵二横一连的高速公路网。
(3)对外连接申苏浙皖高速公路,接轨上海沪青平(A09)高速公路,连通上海;申嘉湖高速公路连通嘉兴,接轨上海浦东A31,两条高速公路使得湖州同上海的联系便捷顺畅。
连接上海港、嘉兴乍浦港,将形成湖州通江达海的格局。
申苏浙皖、申嘉湖两条高速公路还连通湖州东部的乍嘉苏高速和震泽-桃源高速公路,这将大大便捷湖州同苏锡常的联系。
申嘉湖高速公路经过湖州,连接杭宁高速、沪杭高速及沪杭第二通道,并与杭州跨海大桥连接。
申苏浙皖高速、申嘉湖高速,东部乍嘉苏、震泽-桃源高速,西部杭宁高速和北部的沪宁高速将形成环绕湖州和太湖的高速公路环。
湖州与太湖以北的城市联系将非常便捷,考虑到环境保护的因素,跨太湖大桥似乎没有修建的必要性。
(4)互通规划要保证现有三纵两横一连的高速公路网与湖州城市道路网的充分连接,才能给湖州带来便利的交通条件,带动湖州经济的快速发展。
经综合考虑各方面等因素,规划设置14个互通,构成湖州市区公路枢纽。
14个互通分别是:申苏浙皖高速公路与杭宁高速公路互通、申苏浙皖高速公路湖州北互通、申苏浙皖高速织里互通、申苏浙皖高速南浔互通,申苏浙皖高速与长兴北通道交叉互通,318国道南浔互通、杭宁高速与104国道湖州北互通、申嘉湖高速与杭宁高速互通、申嘉湖高速和孚南互通、申嘉湖高速与高速连络线互通、申嘉湖高速练市北互通、城南快速路南浔互通、高速连络线织里互通,高速连络线与城南快速路互通。
2.国道(1)现状概况目前G104、G318两条国道(一条南北向,一条东西向)和杭宁高速公路是湖州市对外联系的主要通道,城市四个方向的主要出入口也依赖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