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八章 城市对外交通系统规划

第八章 城市对外交通系统规划

• 场站的数量与形式 • 大城市可布置数个场站,均匀布置,组成枢纽站 • 大城市可布置专业场站 • 小城市可布置客货混合站 • 各种场站形式简介
• 2、与城市或市中心的距离
• 客运站:小城市距边缘、大城市距市中心约1—3 公里
吐鲁番50公里,酒泉、敦煌70公里 • 客运站应方便旅客的出行,靠近居住区,与城市
• (1)以城市为目的地的到达交通,要求线路直通市区, 与干道直接衔接。
• (2)过境交通或作短暂停留的车辆,一般由城市边缘 通过
• (3)联系市郊各区的交通一般以环城干道解决
公路与城市联结的几种方式
• 长途汽车站的位置选择
原的水陆枢纽,明末清初20万人,超过开封、洛阳。但是,京 汉、陇海铁路建成后,加上河流阻塞,沦为小村。
• 廊坊由于京津高速公路而发展
• 世界随对外交通的发展而变小
• 空间距离与时间距离 • 信息的传播
• 3、对外交通方式的选择要根据实际情况
• 合理组织城市对外交通运输体系
不必都建机场
• 满足各种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要求和发展可 能性
国家 长度(万公里) 占运输量 % 占运输公里 %
美国
33
32.1
39.7
苏联
26
15.9
65.0
法国
12.9
39.9
日本
4.7
18.7
加拿大
7
印度
6
中国
8
• 铁路建筑与设备分为二类
• 与城市直接有关的 客运站、货运站、工业站、专业站
• 与城市无直接关系 编组站、车辆段、列车段、客车整备场
• 二、铁路线路规划
三、铁路枢纽与城市的关系
关键是铁路不能包围或分割城市, 最好将城市置于一个象限内。
P306图7-3-22
第三节、公路交通规划
• 1、公路交通的特点和现状
• 汽车运输的特点
• 机动灵活 可以直接运输到用户门口 • 装卸方便 • 短途速度较快
• 我国公路建设现状
• 以北京和各省会城市为中心,形成全国性的公路网 国
2、铁路线路规划
• 主要考虑线路与城市的关系
• 二、铁路站场规划 • 1、铁路场站的分类
• 按使用性质分:
客运站、货运站、工业站、专业站、编组站、 枢纽站
• 按在线路中的位置分:
尽端站、中间站、混合站
• 2、铁路场站在城市中的布置
• 1、铁路场站在城市中的布置
铁路场站的数量和位置与城市的性质、规模、地形、 总体布局、铁路方向等因素有关
第八章 城市对外交通规划
2020/9/22
主要内容提要
★ 城市铁路交通规划 ★ 城市公路交通规划 ★ 城市航空交通规划 ★ 城市交通综合规划 ★ 道路竖向规划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于学文
1
第一节、城市对外交通概述
• 1、城市对外交通的概念
• 概念 以城市为基点,与城市外部空间(其他 城市、乡村)进行联系的各种交通运输的总称。 交通工具主要包括铁路、公路、航空、水运
• 各种对外交工具的比较
运输方式 运价低 速度快 运载量 连续性 灵活性



铁路
2
2
2
1
2
备注
公路
4
3
5
2
1 短途高速可高于
铁路
航空
5
1
4
3
3
内河
3
5
3
5
4 运价可低于铁路
海洋
1
4
1
4
5
• 2、城市与对外交通的紧密联系
• 城市随对外交通的发展而兴衰
• 北京市是交通要道 • 大运河与津浦铁路沿线的城镇兴衰 • 石家庄由于正太铁路、京汉铁路交汇而发展 • 河南朱仙镇的兴衰 原为我国四大名镇,联系淮河与中
各种运输方式都有各自的技术要求和用地要求
• 尽量减少对城市道路交通和环境的干扰
尽量在城市的外围安排
• 充分利用现有设备,节约投资和用地
第二节、铁路交通规划
• 一、铁路运输的特点和现状
铁路运输是我国的重要运输方式之一。虽然近年来航空与高速公 路有了很大发展,但还不能取代铁路的地位。
• 各国铁路的比较

• 各省域内,各城市间形成区域性公路网 省道 • 全国高速公路网已形成基本骨架 ,2009年6月,中国已
建成的高速公路就已经达到7.5万公里左右。
• 2、公路的分类
• 汽车专用公路
• 高速公路 • 一级公路
全封闭、专供汽车高速形式、昼夜交通量25000辆以上 专供汽车分道行驶、部分控制出入、10000—250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0辆
按客运站一年中乘车人数较多的时段,日最高聚集人数 分类:
客运站等级 特大型站 大型站 中型站 小型站
日最高聚集人数 4000 人以上
1500—4000 人 400—1500 人
400 人以下
北京站1959年设计14000人,现仍不敷使用
• 客运站是城市的大门,应突出城市的地方特色
切忌追求形式 北京站、北京西站、长沙站、京都站
主要干道连接,直接通达城市中心及车站、码头 等其他联运点
• 货运站根据货运性质选择布置地点,应与城 市道路系统紧密配合,货运占引入线应与城 市干道平行(见图7-3-9)
• 工业站或专业站应靠近运输源
• 编组站应远离城市
• 3、解决与城市交通的关系
• 站前广场的规划设计 长途汽车、港口、站前 停车、人流、城市干道、站前公共建筑
• 1、铁路线路的分类
• 按铁路等级分:
按照其在铁路网中的作用、性质和远期客货运量确定。
• Ⅰ级铁路
铁路网中起骨干作用的铁路,远期年客货运
量大于或等于15Mt 者;行车最高时速120公里/时;最小转弯半
径1000米;
• Ⅱ级铁路
米;
骨干作用,7.5Mt—15Mt,100公里/时,800
• Ⅲ级铁路
区域运输,小于7.5Mt,80公里/时,600米。
• 二级公路
• 一般公路
专供汽车行驶、(中型载重车)4500—7000辆
• 二级公路 • 三级公路 • 四级公路
昼夜交通量(中型载重车)2000—5000辆 昼夜交通量(中型载重车)2000辆以下、沟通县以上城市 昼夜交通量(中型载重车)200辆以下、乡村道路
• 3、公路与城市的关系
• 高速公路与城市的关系 • 过境道路与城市的关系 • 入城道路与城市道路的关系 • 公路与机场、铁路、港口的关系 长途车站的位置
• 采用立体交叉解决与城市交通的干扰 • 平交路口的设计、管理要求 • 铁路线路两侧的隔离绿化带
• 4、考虑场站的发展
从城市发展的角度安排场站位置,不要被城市限 制住,也不要将城市限制住。
• 5、铁路场站在城市中的形象
• 充分利用自然地形,规划设计不同的场站形式
地平式、地上式、地下式
• 客运站的等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