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阶段研究计划

第二阶段研究计划

利用本土资源开展民间手工活动的研究
第二阶段研究计划
鲍集中心幼儿园课题组(2011年9月)
为了使孩子们快乐的进行手工游戏,促使幼儿各个方面的能力及良好的心理品质的培养与锻炼,促使他们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幼儿园的益智游戏除了体现它的益智作用外还应当体现幼儿参与游戏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并给幼儿自由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

具体目的如下:
1.通过民间手工活动的开发与利用,改善幼儿园游戏与课程的内容、方法与途径,实现幼儿园文化的建设与发展。

2.在研究中提高教师素质及能力,切实转变观念:即教师不仅是教育资源的使用者、实践者,更是开发者和研究者。

3.整合幼儿园、家庭和社区的教育资源,实现其协同发展。

一、、研究假设:
1.通过手工活动的开展,幼儿思维得到恒好的发展和锻炼。

2.幼儿热衷于下中国象棋、拼摆七巧板,通过编中国结感受中国民间文化的魅力。

3.幼儿的竞争意识会增强,合作能力不断加强,遇到困
难、敢于战胜的勇气和力量会不断加强,其意志也会更加坚强。

二、研究内容:
1.以趣味性、愉悦性、动态化为标准,按照年龄段特点,确定不同的研究内容:
大班:传统民间益智游戏如:中国象棋、翻绳
中班:传统民间益智游戏如:中国结、七巧板
小班:传统民间益智游戏如:以童谣为主线并不断增加新的游戏内容
2.试图通过幼儿在园的一日活动及家庭、社会生活中进行民间益智游戏的尝试,探讨适合幼儿身心特点的民间益智游戏。

三、研究对象及方法:
研究对象:大、中、小班全体幼儿
研究方法:
1.讲解示范法:通过课件和教师之间的游戏,讲解游戏的玩法与规则。

2.游戏法:幼儿集体、分组进行游戏。

3.观察法:通过幼儿每月的素质展示进行观察了解幼儿的真实情况并及时进行总结反思交流。

四、课题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制定出教研计划,本组教师进行研究并交流
修改。

第二阶段:在《民间传统手工活动》搜集整理的基础上,按照计划循序渐进的进行课题研究,在实践中摸索改善课题研究方法,继续不断学习追踪研究、集体心理案例,撰写教研札记、活动方案设计及反思表格、心理个案分析并结合每月幼儿素质展示进行当月的教研活动总结逐步探讨民间益智游戏与课程资源的有机整合。

第三阶段:
1.期末幼儿素质大赛。

2.撰写教研组及各班《民间传统手工活动》的总结。

大家互相交流,取长补短,便于教师积累宝贵的经验。

具体安排:
第一次:2011.9.18 第三周
1.传达讨论教研组计划。

2.交流讨论各年龄段教研计划,并进行修改。

制定每月两篇活动方案设计、两篇心理个案分析(集体心理案例、心理个案分析)。

3.布置下次:进行月末幼儿素质展示。

第二次:2011.10.9 第六周
1.对月末幼儿展示进行总结、反思。

2.学习有关反思、成长的文章,提高教师反思能力。

3.布置下次:讨论益智游戏活动方案设计反思表格的设
计。

第三次:2011.10.16 第七周
1.讨论益智游戏活动方案设计反思表格的设计。

2.交流讨论集体心理案例。

3.布置下次:进行月末幼儿素质展示。

第四次:2011.10.30 第九周
1.进行月末幼儿素质展示。

2.布置下次:交流总结每班展示情况,探讨益智游戏与课程资源的整合。

第五次:2011.11.13 第十一周
1.交流总结每班展示情况。

2.探讨益智游戏与课程资源的整合。

3.布置下次:月末幼儿素质展示。

第六次:2011.11.27 第十三周
1.月末幼儿素质展示。

2.布置下次:为幼儿素质大赛提前做好设计、音乐、背景等各方面准备。

第七次:2011.12.11 第十五周
1.交流如何为幼儿素质大赛提前做好设计、音乐、背景等各方面准备。

2.布置下次:进行幼儿素质大赛的彩排。

第八次:2011.12.25第十七周
1. 进行幼儿素质大赛的彩排。

2.布置下次:总结本学期的教研工作、写出反思及心得。

第九次:2011.1.8 第十九周
1.总结本学期的教研工作、写出反思及心得。

2.为下学期工作提前做好打算。

五、阶段性成果和成果展示:
1.民间手工活动的分类整理与分析改造。

2.教师教研札记、案例、活动方案设计、心理个案分析等文字成果。

3.探讨益智游戏与课程资源的整合。

4.幼儿素质大赛。

(幼儿成果、教师成果)
六、保证措施:
1.严格保证教研时间,不无故请假。

双周周四上午十点半到十一点半为教研时间。

2.认真完成教研的各项任务。

定期进行展示活动,促进教研活动的开展。

3.组内成员团结协作,共同完成教研任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