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川大学制造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课程《流体力学》教学大纲

四川大学制造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课程《流体力学》教学大纲


Course offered by: Department of Mechanical Eng.
适用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授课教师:
Intended for: Mechanical Design, Manufacturing Instructor: and Automation
大纲执笔人: 傅波、熊瑞平
的流体力学问题 用于简单的流体力学
的描述中;基本能 问题的描述中;不能
够运用流体力学 够运用流体力学的基
的基本理论和基 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本方法,建立描述 建立描述流体运动和
流体运动和平衡 平衡的基本方程和模
的基本方程和模 型。
型,并能够对所建
立的基本方程和
模型进行求解。
2. 能够运用流体 能够灵活运用流体 能够运用流体力 基本能够运用流 不能够运用流体力学 力学的基础理 力学的基础理论, 学的基础理论, 体力学的基础理 的基础理论去分析管
对所建立的基本 本方程和模型进行 建立的基本方程
方程和模型进行 求解。
和模型进行求
求解。
解。
基本能够理解流
体的基本物理属
性、流体静止及运 不能够正确理解流体
动时的规律以及 的基本物理属性、流
流体与固体之间 体静止及运动时的规
的相互作用,基本 律以及流体与固体之
能将以上基础理 间的相互作用,不能
论知识用于简单 将以上基础理论知识
学习目标 2
第七章 流体在管路中的流动 第八章 孔口出流 第九章 缝隙流动
教学方法
考核方式
多媒体讲授 工程案例分析
期末考试 课堂测验 课后作业 考勤
多媒体讲授 工程案例分析
期末考试 课堂测验 课后作业 考勤
第一章 绪论 流体力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和方法;流体力学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
第二章 流体的主要物理性质 流体的概念及连续介质假设;流体的密度、比体积与相对密度;流体的热膨胀性和可压缩性;
二、学习目标
1、能够正确理解流体的基本物理属性、流体静止及运动时的规律以及流体与固体之间的相互 作用,能将以上基础理论知识用于简单的流体力学问题的描述中;能够运用流体力学的基本理论 和基本方法,建立描述流体运动和平衡的基本方程和模型,并能够对所建立的基本方程和模型进 行求解;
2、能够运用流体力学的基础理论,分析管流、孔口出流、缝隙流动典型流动问题,明确影响 流动特性的相关机械零部件的结构参数。
期末考试占比%
80
20
考勤占比%
50
50
3.学习目标达成度计算方法
学习目标达成度=期末平均成绩*0.5+过程考核平均成绩*0.5
九、评分标准
学习目标
90-100 优
75-89 良
评分标准 60-74 中/及格
0-59 不及格
1. 能够正确理解
能够正确理解流
流体的基本物理 能够全面理解流体 体的基本物理属
Fluid Mechanics 32/2 32/2
Audience: 授课语言: Language of Instruction
Junior 中文 Chinese Mandarin
先修课程: 微积分、大学物理、理论力学 开课院系:
机械工程系
Prerequisite:
Calculus, College Physics, Theoretical Mechanics
动特性的相关机 相关机械零部件的 性的相关机械零 动特性的相关机 结构参数。
械零部件的结构 结构参数。
部件的结构参 械零部件的结构
参数。
数。
参数。
十、教学参考书与其他相关教学资源(如网上教学资源等)
[1] 高殿荣编著. 《工程流体力学》. 化学工业出版社,2014 [2] 杜广生编著. 《工程流体力学》. 中国电力出版社,2014 [3] 孔珑主编.《工程流体力学》. 中国电力出版社,2014 [4] 欧特尔编著.《普朗特流体力学基础》.科学出版社,2008 [5] E·约翰芬纳莫尔编著.《流体力学及其工程应用》.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问题的描述中; 题的描述中;能够 的描述中;能够
能够运用流体力 熟练运用流体力学 运用流体力学的
学的基本理论和 的基本理论和基本 基本理论和基本
基本方法,建立 方法,建立描述流 方法,建立描述
描述流体运动和 体运动和平衡的基 流体运动和平衡
平衡的基本方程 本方程和模型,并 的基本方程和模
和模型,并能够 能够对所建立的基 型,并能够对所
3
要求学生: 了解流体在管路中的流动特性,理解其中所涉及的流体力学知识,能进行基本的管路计算。 毕业要求对应关系: 本章学习内容对应学习目标 1、2,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 1.2、2.1 第八章 孔口出流 孔口出流的分类;薄壁小孔口恒定自由出流;厚壁孔口恒定自由出流。 要求学生: 了解流体孔口出流的特性,理解其中所涉及的流体力学知识,能进行基本的分析和计算。 毕业要求对应关系: 本章学习内容对应学习目标 1、2,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 1.2、2.1 第九章 缝隙流动 两平行平板缝隙间的层流流动。 要求学生: 了解流体在缝隙间的流动特性,理解其中所涉及的流体力学知识,能进行基本的分析和计算。 毕业要求对应关系: 本章学习内容对应学习目标 1、2,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 1.2、2.1
学习目标 1 学习目标 2
课堂测验 1 占比%
100
课堂测验 2 占比%
90
10
课堂测验 3 占比%
50
50
课堂测验 4 占比%
50
50
课后作业 1 占比%
100
课后作业 2 占比%
100
课后作业 3 占比%
100
课后作业 4 占比%
80
20
5
课后作业 5 占60
40
根据授课内容布置相应的课后作业。
八、成绩评定方法
1.总成绩
期末考试成绩 50%,过程考核成绩 50%。其中过程考核成绩包括:课堂测验、课后作业、考
勤。
总成绩=期末考试卷面成绩*50% +过程考核成绩*50%
过程考核成绩=课堂测验平均成绩*40%+课后作业平均成绩*40%+考勤*20%
2.各环节学习目标的考核占比
七、考核方式
4
期末考试,课堂测验,课后作业,考勤。 其中期末考试 1 次,课堂测验 4 次,课后作业 6 次。 1.期末考试考核要点 (1)流体力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和方法;流体的密度、比体积、相对密度、粘性; (2)绝对静止或相对静止流体的压强分布及其对固态壁面的作用力进行分析和计算。 (3)流体运动学中的基本概念和方法,运用连续性方程分析和计算流体的运动特性; (4)流体动力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运用伯努利方程和动量定理分析和解决基本的流体动力 学问题; (5)相似理论和量纲分析的概念; (6)流体在管路中的流动特性,基本的管路计算;流体孔口出流的特性,缝隙间的流动特性。 2.阶段测试考核要点 (1)运动粘度、动力粘度、压缩性系数、体积弹性模量的计算;粘性阻力和功率的计算; (2)静止和相对静止流体等压面、形心、总压力及其作用点的分析计算; (3)管路中流体的流速的计算,欧拉法的定义,动量定理的应用; (4)力学相似的定义;沿程阻力的计算;相似理论和量纲分析的应用。 3. 课后作业
大纲审核人: 专业负责人
Edited by:
Fu Bo, XiongRuiping
Inspected by:
Course Leader
一、课程简介
流体力学是研究流体平衡和运动规律的一门科学,是力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流体力学课程是 学习相关专业课程和专业发展不可缺少的一门技术基础理论课,课程学习的主要内容包括: 流体的 基本物理属性、流体静力学、流体运动学、流体动力学、相似理论和量纲分析、管流损失、孔口 出流和缝隙流动。通过课程学习,学生初步掌握流体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能 够对机械工程领域中简单的流体力学问题进行分析和求解。
属性、流体静止 的基本物理属性、 性、流体静止及
及运动时的规律 流体静止及运动时 运动时的规律以
以及流体与固体 的规律以及流体与 及流体与固体之
之间的相互作 固体之间的相互作 间的相互作用,
用,能将以上基 用,能将以上基础 能将以上基础理
础理论知识用于 理论知识灵活用于 论知识用于简单
简单的流体力学 简单的流体力学问 的流体力学问题
流体力学
四川大学制造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课程 《流体力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302255020 Course Code: 302255020
课程类型: Course Type:
必修课 Compulsory
课程名称: 流体力学
授课对象:
本科三年级学生
Course Name: 学时/学分: Credit Hours/Credits
1
三、学习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指标点
学习目标
(1)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机械工程基 1.2 具有解决机械工程领域设计、制 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机械工程领域 造、运行等过程中的复杂工程问题所 设计、制造、运行等方面的复杂工程问题。 需的工程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
学习目标 1
(2)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机械工程 科学的基本原理,通过信息检索、文献研 究,对机械工程领域设计、制造、运行等 方面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识别、表达、分 析、评价,并获得有效结论。
论,分析管流、 准确分析管流、孔 分析管流、孔口 论,简单分析管 流、孔口出流、缝隙
孔口出流、缝隙 口出流、缝隙流动 出流、缝隙流动 流、孔口出流、缝 流动典型流动问题,
6
流动典型流动问 典型流动问题,明 典型流动问题, 隙流动典型流动 不清楚影响流动特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