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抗高血压药
尼群地平(nitredipine)
P.o. 15min起效, 60~90min达高峰, 维持24h
作用与硝苯地平相似。对血管松弛作用较硝苯
地平强,降压作用温和、持久,适用于治疗各
型高血压,对高血压伴有冠心病、脑缺血者尤
其有利。
+β受体阻断剂 、利尿药、卡托普利 疗效↑ 不良反应轻微,可有头痛、眩晕、心悸、多尿、 皮疹等。长期服用病人容易耐受。
第二十三章 抗高血压药
概述
抗高血压药又称为降压药,主要用于治疗高血
压。
WHO建议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为: 成人 血压≥18.7/12.0 kPa(140/90 mmHg) 正常人血压应≤17.3/11.3kPa(130/85mmHg)
高血压的分类:
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病) 约占90%~95%
病因未明
长期治疗能逆转血管与心室重构
2.难治性心功能不全
不良反应
1.低血压 常见,与剂量有关。
2.刺激性干咳 常见,发生率10%~20%,与 缓激肽蓄积激惹支气管粘膜有关。 3.过敏反应 巯基有关。 常见皮疹、瘙痒,与结构中含
4.血管神经性水肿 偶见,表现为口唇、面部 水肿,严重者可致舌、喉水肿,应立即停药, 并紧急救治。
3)其他血管舒张药 如酮色林
目前,国内外应用广泛或称为第一线抗高血压
药物的是利尿药、钙拮抗药、β受体阻断药和
ACE抑制药四大类药物。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 断药是近几年发展的新药,临床应用时间相对 短些。但因这类药物具有许多优点,临床应用 愈来愈多,故将其置于上述四大类药物之后,
统称为常用抗高血压药物。其他抗高血压药物
2.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药
1)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抑制药 如卡 托普利、依那普利、赖诺普利等 2)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药 如氯沙坦、缬沙 坦等
3.钙通道阻滞药(钙拮抗药) 如硝苯地平、 氨氯地平、非洛地平等
4.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1)β受体阻断药 如普萘洛尔等
2)α1受体阻断药 如哌唑嗪、特拉唑嗪等
作用快,强
降压时伴有反射性心率↑、心输出量↑,也能促 进肾素的释放。
+β受体阻断剂 ——治疗轻、中、重度高血压 剂 、利尿药、ACEI 疗效↑ +β受体阻断
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头痛、眩晕、心悸、踝部 水肿等。 短效制剂因所致血压波动较大,不利于靶器官 保护,故不主张使用。建议使用控释制剂或缓 释制剂。 降压缓慢、平稳、持久(12~24h)
1.减少心输出量:阻断心肌β1受体→心肌收 缩力↓,心率↓→心输出量↓
2.抑制肾素分泌 :阻断肾近球小体的β1受体, 肾素分泌↓→血管紧张素Ⅱ形成↓ →血管扩张, 血容量↓
3.降低外周交感活性:阻断NA能神经突触前 膜的β2受体,抑制其正反馈而↓NA释放。
4.中枢降压作用:阻断中枢的β受体,抑制中 枢兴奋性神经元,使外周交感张力下降。
长期应用亦能逆转高血压所致左心室肥厚和血
管肥厚,改善心脏功能,增加血管顺应性。对
缺血心肌有保护作用,加之其抗动脉粥样硬化
的作用,亦利于高血压患者的预后。常用抗高 血压的钙通道阻滞药有硝苯地平、尼群地平、 氨氯地平等。
硝苯地平(nifedipine,心痛定)
属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
因钙拮抗而降压
口服20~30min起效, 舌下含服5~15min起效
如中枢性降压药和血管扩张药等较少单独应用。
第二节 常用抗高血压药物
一、利尿降压药
利尿药是治疗高血压的常用药物,可单用于轻 度高血压,也可与其他降压药合用于中、重度 高血压。 临床上用于抗高血压的利尿药有:氢氯噻嗪、 氯酞酮、呋塞米、氨苯蝶啶等。其中氢氯噻嗪 最为常用。
氢氯噻嗪((hydrochlorothiazide,双氢 克尿噻)
中、冠心病、心功能不全及肾衰竭等。
抗高血压药能降低动脉压,并减少脑、心、肾
等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死亡率,延长寿命。抗
高血压药是对症治疗药,要把血压降至并稳定 在正常水平(<17.3/11.3kPa即130/85mmHg), 常常需要患者终生用药。 在药物治疗过程中,若能配合综合治疗,如低 盐饮食、控制体重、限酒、多食蔬菜和水果, 少食脂肪、适当的运动锻炼等,可取得更好效
5.其他 蛋白尿,个别粒细胞↓,血钾↑,血锌 ↓ 双侧肾动脉狭窄、高血钾患者禁用。
过敏体质者、孕妇禁用。
对胎儿பைடு நூலகம்害,机制不明
依那普利(enalapril)
药理作用
本药为不含-SH的长效、高效ACEI。其降压特
点:强而持久。依那普利为前药,在体内被肝
脏酯酶水解转化为活性代谢产物苯丁羟脯酸
(依那普利拉),后者能与ACE持久结合而发 挥抑制作用。降压机制与卡托普利相似,但抑 制ACE的作用较卡托普利强10倍。
大剂量时利尿作用增强,可致低血钾及体位性 低血压。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及急性脑血管病 禁用。
二、钙通道阻滞药(钙拮抗药)
钙通道阻滞药是治疗高血压的一类重要药物, 其通过阻滞钙通道,抑制Ca2+内流,松弛血管 平滑肌,降低外周阻力而降压。该类药的特点 是在降压的同时不减少心、脑、肾等重要器官 的血流量;扩张冠脉,降低冠脉阻力;降低肾 血管阻力,增加肾小球滤过率,对高血压伴有 糠尿病的患者及有实质性肾病者更为有利。此 外尚有抑制血小板聚集、增加红细胞变形能力 和降低血液粘滞度等作用,可改善组织血流。
3)α、β受体阻断药 如拉贝洛尔、卡维地洛 等
5.交感神经抑制药 1)中枢性降压药 如可乐定、甲基多巴、莫索 尼定等
2)神经节阻断药 如美加明、咪噻芬等
3)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阻滞药 如利血平、 胍乙啶等
6.血管扩张药 1)直接舒张血管药 如肼屈嗪、双肼屈嗪、硝 普钠等 2)钾通道开放药 如米诺地尔、吡那地尔、二 氮嗪等
普利和西拉普利等。它们的共同特点是长效, 每天只需服用1次。除了赖诺普利外,其余均 为前体药。作用及临床应用同依那普利。
五、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药( AT1受体 阻断药)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的分类: AT1受体:主要分布于血管平滑肌、心肌组织, 也存在于脑、肾、肺及肾上腺皮质球状带细 胞,其对心血管功能的稳定有调节作用。
常作基础降压药——用于中、重度高血压
大规模临床试验表明,噻嗪类利尿药可降低高
血压并发症如脑卒中和心力衰竭的发病率和死
亡率。
作为抗高血压药长期应用时,氢氯噻嗪可引起
低血钾、高血糖,大剂量还能影响血脂代谢, 使血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胆 固醇含量升高。但一般认为氢氯噻嗪每日 ≯25mg,不致引起这些不良反应。
初期 排钠利尿→血容量↓→心输
降压作用 量↓→降压 长期用药 小A扩张→ BP↓持久
缓慢、温和、持久 血容量、心输量已渐恢复 立位和卧位均有效 利尿排钠→小A壁C.内少Na+,Na+-Ca2+交换↓,c. 内Ca2+↓,血管平滑肌对缩血管物敏感性↓,BP↓
单用——轻度高血压 首选
尤其适用于治疗老年收缩期高血压
三、β受体阻断药
普萘洛尔(propanolol,心得安)
作用特点:降压作用缓慢、中等、持久而不易 发生耐受性 p.o.1~2w起效,3~4w降压明显,使收
缩压↓15%~20%,舒张压↓10%~15%
——用于轻、中、重度高血压 对伴有心输量 偏高和肾素活性偏高者,对伴心绞痛及心律失 常者疗效较好
机制:
有轻度潴留K+的作用,这对有高血钾倾向的患 者尤应注意。血管神经性水肿是该类药少见而 严重的不良反应。服药后患者发生顽固性咳嗽 往往是停药的原因之一。
卡托普利(captopril,巯甲丙脯酸,甲巯 丙脯酸、开搏通)
是第一个口服有效、用于临床的ACEI(1981年) 口服15min起效,1h高峰, 作用 BP↓15%~25%,持续4~6h 1.降低血压 快、强、短 降压时不伴有反射性心率↑,不产生体位性 低血压,无水钠潴留,无耐受性,↓总胆固 醇、三酰甘油 2.靶器官保护作用 减轻或逆转血管壁增厚和 心肌肥厚
拉西地平(lacidipine)
血管选择性强,降压作用缓慢而持久(每日口 服1次),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不易引 起反射性心动过速和心搏出量增加。用于轻、 中度高血压。不良反应有心悸、头痛、面红、 水肿等。 其他用于高血压治疗的钙通道阻滞药还有非洛 地平、尼莫地平、尼卡地平、尼索地平、伊拉 地平、地尔硫、维拉帕米等。
糖尿病、痛风、肾功能低下患者禁用。
吲达帕胺(indapamide)
化学结构与利尿药氯肽酮相似,利尿作用弱, 但具有扩张阻力血管作用,扩张血管明显,与 阻滞Ca2+内流有关,为一种新型的强效、长效 降压药。
口服2~3h起效,一天服药一次,降压作用可维 持24h。长期应用能减轻或逆转左室肥厚,不 干扰糖脂代谢。单独用于轻、中度高血压,不 必加用利尿药。
降压作用机制
1.抑制循环和组织中ACE 使血管紧张素Ⅱ
生成减少
2.抑制激肽酶Ⅱ 减少缓激肽的降解从而激发
NO释放和前列腺素合成
3.神经-内分泌调节作用
ATⅡ减少,使NA
释放减少,醛固酮分泌减少
临床应用
1.高血压 各种类型 约60%~70%单用能控制 在理想水平,加用利尿药则95%患者有效。尤 其适用于合并有糖尿病及胰岛素抵抗、左心室 肥厚、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的高血压患者, 可明显改善生活质量且无耐受性,连续用药一 年以上疗效不会下降,且停药不反跳。 重型 或顽固性高血压 + β受体阻断药或利尿药 疗效较好
临床应用
有报道对心功能的有 益影响优于卡托普利
用于高血压和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
不良反应
比卡托普利轻。不良反应中,咳嗽、头晕、头 痛较常见。其他尚有恶心、低血压、肌肉痉挛、 神经水肿等。偶可引起血红蛋白、白细胞减少 和转氨酶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