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腹腔镜下全子宫+双附件切除及

腹腔镜下全子宫+双附件切除及


输血、输液、口头医嘱执行要点
① 液体快速滴注的前提执行医嘱,不得随意调节;指征是 大量失血失液,容量缺失;液体快速滴注、频繁更换时,务 必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包括滴注前、滴注中、滴注后,核对 药名、剂量、用法、时间),并及时做好登记,以便术后准 确统计入量,同时确保输液管道无脱落;必要时可建立两条 静脉通路,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尤其是血压、脉搏变化 ,观察单位时间尿量与输入液体量之间的关系变化,及时汇 报给麻醉医生;

6、 老年患者常合并高血压及心功能不全,代谢率差, 对麻醉药品敏感性高,少量麻醉药物就可使血管扩张,血 压下降。心理紧张患者,加上刺激,又可使血压升高,术 中易并发心脑血管意外所以术中必须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 化情况如体温、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循环、呼吸系 统的症状,随时观察出血量、尿量、血压变化并及时通报 手术医生及麻醉医生,如患者需要输血应提前备好,在室 温下放置15~20分钟后再输入,若短时间内需大量输血先 将血置入温水(37~38摄氏度)中升温,可避免输入大量 冷血而导致循环障碍。术中确保所有仪器、设备正常运作 ,配合术中定位,了解假体内置情况,熟悉、关心手术进 程,与台上医生的工作紧密衔接,避免不必要的等待,缩 短手术时间。

台下配合——巡回流程
1、认真核对并热情接待患者:把高龄患者当作自己的长辈,关心安慰患者,耐心 回答患者的提问,对患者的要求尽可能满足,以减轻患者对手术的恐惧。 2、做好保温措施: 高龄患者体温调节功能较差,抵抗力降低,容易着凉,易导 致术后并发感染。应提前调节好手术间的温度,保持在24 ℃~28 ℃,湿度保 持在50%~60%。 3、搬运患者须缓慢轻稳,尽可能避免增加其痛苦。做好静脉穿刺,高龄患者皮肤 弹性差,血管硬化,静脉穿刺有一定困难,巡回护士要有过硬的技术,常规 使用静脉留置针,静脉穿刺部位尽量选择在未受压的上肢,血流充沛、弹性 好、容易固定的血管。预防术中输液不畅影响液体的进入,严格掌握输液速 度,防止心衰。

器械护士配合要点

1.物品准备齐全,以免物品不全延长手术时间。 2.术前须熟知手术过程,了解解剖知识。 3.熟悉所需特殊器械的使用方法,检查关节的松紧性。 4.物品要严格分开,防止污染器械。 5.观察显示镜,根据手术步骤及时判断,准确传递器械。 6.及时清除操作钳上凝固的炭化组织。

d、按手术进行情况调整好输血速度,密切观察输血反应 。有特殊反应者,应保留余血备检,输血毕,保留血袋, 以备查对。 e、凡输两个以上供血者的血液时,应在两者之间输以少 量生理盐水,两者不可直接混合,输入1000ml库血应遵医 嘱给予葡萄糖酸钙1g缓慢静注。f输血起始、完毕时间及 输血量,记录于输液卡及护理记录单上。切记术中不可使 用巴曲亭等止血药。
7、 手术中关闭手术室门,避免无关人员进出手术室,减少 走动,手术人员不得有感染灶,穿全包围式灭菌手术衣。 巡回护士还应严密督查手术的安全无菌过程,包括朮野皮 肤消毒、铺巾、术中操作过程、术后包扎。
8、心理护理:术中巡回护士活动在患者的视线内,减轻 其心理恐惧感。当麻醉欠佳时采取按摩或交谈的方法转移 患者的注意力,患者口渴时用棉签醮生理盐水给患者润湿 嘴唇。注意术中不随便讲“手术做不下来”“请主任来” 等言语,以免增加患者的恐惧感,引起血压和心率的波动 。如果发现患者有不适反应,及时采取措施,因为高龄患 者对手术、创伤应激反应特点使适应能力降低,对剧烈的 刺激作出不相称的低水平的应答,病情变化快,稍一迟疑 就可能造成难以设想的后果。
“微创”的概念

微创:顾名思义就是尽可能减少手术对正常组织的破坏, 最大限度降低手术对全身各系统功能的影响,减少对人体 的伤害。


优势: 1.伤口小,避免了腹壁切口 2.缩短住院时间 3.降低费用
手术访视——术前访视





① 了解病人个人资料: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科室、床号、住院 号、ID号费用方式、术前诊断、拟行麻醉方式、拟行手术。 肌瘤;子 宫肌瘤;乙肝病毒携带”入院;无药物过敏史,无活动性假牙;无心 脏起搏器;神志清醒;生命体征平稳。 ③ 全身皮肤完整,预行套管针穿刺部位血管状况良好。 ④ 交代术前注意事项(清洁术区皮肤--擦拭,防止术后感染;晚 八点后禁食,晚十点后禁饮,勿随身带金属及贵重物品入手术室,以 免使用电刀时因金属导电烧伤皮肤或贵重物品受到损坏;勿穿套头衫 衣,以免影响监护) ⑤ 已备血,各项试验室检查结果正常 ⑥ 交代麻醉体位配合要求及了解病人手术诉求
适应症

1.子宫肌瘤。 2.子宫内膜癌未转移。
用物准备

1、一次性物品准备:11#刀片、吸引管、导尿包、无菌 保护套、注射器、1﹣0大“0”针可吸收线,2﹣0“0”可吸收 线,1000ml温水、美敷、小纱布、手套。

2、无菌敷料准备:剖腹包、剖腹被、盆、手术衣。
3、无菌器械准备:腹腔镜器械、腹腔镜器械包、腔镜用 超声刀、举宫杯、子宫悬切器、妇科三件套、持针器。
4、安置舒适的麻醉体位及手术体位 。翻身时,需与医生配 合进行,一人牵引患者的患肢并随着患者身体的转动慢慢 转动患肢,另一人轻轻托起患者的身体慢慢侧转。老年人 骨骼疏松,软组织钙化,脊柱缩短和后凸,给麻醉穿刺带 来一定困难,应协助病人摆好麻醉体位。高龄患者皮肤弹 性差,容易形成褥疮,故对其皮肤易受压部位进行特别的 护理。注意保护会阴部消毒时不让碘酒流入灼伤病人,做 好病人身体与金属物的绝缘工作,以防电刀灼伤病人,电 刀负极板应贴于健侧下肢肌肉丰厚处,固定好尿管,保持 尿管通畅。 5、因手术创面大、部位深易遗留细小物品,在手术前及创 口关闭前与手术护士一起清点物品,确定无误后向医生汇 报。
术中观察 尽管术前体位安置正确,但在术中往往会由于术者或助手的推挤和按压以及 支腿架固定不牢等原因使体位发生变化。因此术中应注意: 提醒助手们注意站立的位置,不要将双手或身体压在患者的腿上; 注意观察患者体位,一旦发生变化,要及时纠正; 注意观察患者下肢的血液循环、皮肤温度; 术后访视 术后随访注意患者下肢的皮肤颜色、温度、感觉、运动功能。提醒患者如出 现异常反应及时与医生联系。 由于对术中采取截石位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有充分的认识,在围手术期采取 了积极的护理措施,从而有效的杜绝了因体位护理不当而产生的不良反应。

9. 术毕:擦干净患者患肢上的血污,固定好引流管 ,包扎好切口。由巡回护士亲自护送患者回病房,途中注 意保暖,与病房护士做好交接班, 过床时托住患者的臀 部,保持患肢呈伸直位。
台下配合——体位
① 麻醉方式: 全身麻醉 ② 麻醉体位: 仰卧位。 ③ 手术体位:膀胱截石位
④ 体位安置原则:最大限度暴露好术野,方便手术医生 操作,保护病人肢体、神经不过度受压,病人感到舒适。




②术中输血执行要点: a、凡术中需输血者,主管医师应于术前备好血标本,填 好输血申请单,注明手术输血日期和备血量送血库。如需 血量大或有特殊要求(如成分输血等),主管医师均应提 前与血库直接联系妥当。 b、术中需输血时,应由手术配合人员携带病历及时联系 取血。取血人员每次只许取1名病人所需的血液,以免发 生差错。 c、输血前应仔细查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科别、住 院号、ID号、血型及输血申请单,取血时核对病人姓名、 性别、年龄、科别、住院号、ID号、血型及输血申请单、 交叉配血单、血袋号、有效期、血液成分、血液量、血液 质量、血袋外包装完好与否,取血人在血库双人查对1遍 ,取回后麻醉医师与巡回护士查对1遍,有任何交接均需 重新查对。
子宫解剖


子宫位于骨盆腔中央,呈倒置的梨形,前面扁平,后面稍凸出,是产生月经和孕育 胎儿的空腔器官。其大小和形态依年龄或生育情况而变化。成人的子宫约重50g,长约 7-8cm,宽4-5cm,厚2-3cm;宫腔的容积约5ml.子宫上部较宽,称子宫体,其上 端隆突部分,称子宫底。子宫底两侧为子宫角,与输卵管相通。子宫的下部较窄,呈 圆柱状,称子宫颈。成人子宫体与子宫颈的比例为2:1;婴儿期为1:2。子宫体与子 宫颈之间形成的最狭窄部分,称子宫峡部,在非孕期约长1cm.子宫峡部的上端因解剖 上较狭窄,称为解剖学内口;下端因粘膜组织在此处由宫腔内膜转变为宫颈粘膜称为 组织学内口。子宫颈主要由结缔组织构成,亦含有平滑肌纤维,血管及弹力纤维。子 宫颈内腔呈梭形,呈子宫颈管,成年妇女约3cm,其下端称为子宫颈外口,开口于阴道 。宫颈下端伸入阴道内的部分称宫颈阴道部,在阴道以上的部分称宫颈阴道上部。子 宫颈管粘膜上皮细胞能分泌碱性粘液,并受性激素影响,也有周期性变化。子宫颈外 口柱状上皮与鳞状上皮交界处,是子宫颈癌的好发部位。未产妇的子宫颈外口呈圆形 ;已产妇的子宫颈外口受分娩的影响呈大小不等的横裂口,并将子宫颈分成前后两唇 。 子宫壁的外层为浆膜层,最薄,覆盖在子宫底及子宫的前后面,与肌层紧贴。中层 为子宫肌层,是子宫壁最厚的一层,肌层由平滑肌束及弹性纤维组成,大致分为3层; 外层多纵行,内层环行,中层多为各方交织如网。肌层中含血管,子宫收缩时可以压 迫贯穿肌纤维间质血管起到止血作用。子宫内层为粘膜层,即子宫内膜,它分为功能 层(包括致密层与海面层)和基底层两部分,基底层与子宫肌层紧贴,功能层从青春 期开始,受卵巢激素影响,发生周期性变化。
⑤体位安置方法:




了解患者有无影响摆截石位的骨关节疾病,有无下肢的静脉血栓、感觉或运 动障碍、皮肤病变。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与医生取得联系。 坐骨结节应超出背板下缘5-6cm同时在骶后垫一软垫。 支腿架的高度应与大腿在仰卧曲髋时的高度相等;支腿架的两个关节,即支 架高低角度调节关节和腿托角度倾斜角度调节关节在摆好体位后要牢固固定 。 腿托应托在小腿处与小腿平行,在腿托上要加海绵衬垫,注意平整无皱褶, 以防止皱褶导致局部组织压伤。 大腿与躯干的纵轴应呈90~100°,此角度过小不利于腹部手术操作,过大 则会加重腿托的负荷。 大腿与小腿纵轴应呈90~100°角,此角过小会使腘窝受压,过大则不符合 生理条件,还会加到小腿远端所受的力。 双下肢之间的角度应为80~90°,过小不利于手术操作,过大易导致腓骨小头 压在腿托上;足部应尽量外展以防止腓骨小头与腿托紧密接触; 使用约束带时,不要直接系在膝关节上,而应固定在小腿,并保持约束带平 整,松紧适宜。 置头架,隔离麻醉区和手术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