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B052医学免疫学Ⅱ》期末考试复习总结资料.doc

《B052医学免疫学Ⅱ》期末考试复习总结资料.doc

《B052医学免疫学II》期末考试复习资料一、单选题1.1型超敏反应主要特征是(C)A.再次接触变应原后反应发生慢B•不具冇明显个体差异C •对变应原易产生IgE型抗体D.IgG或IgM类抗体2靶细胞表面相应抗原绪合E.小等犬小可浴性免疫复合物沉积2・II型超敏反应主要特征是(E)A.IgG或IgM类抗体参与B.抗原位于细胞表而C•以细腕溶解或组织损伤为卞D.以上都不是E.以上都是3・ni型超敏反应主要特征是(D)A.常在几分钟内发病B.损伤过程与补体和抗体无关C.主要由位于细胞膜表而的抗原引起D.主要由「等人小可溶性免疫复合物引起E.以上都是4.IV型超敏反应主要特征是(B)A.反应发生较快B.反应发生与抗体和补体无关C •效应与乜囈细胞无关D.效应与B细胞有关E•皮肤反应与青每索戍衣一稗5.B细胞的功能有(E)A •产生抗体B•提呈抗原C.分泌细胞因子D •表达MHCII类分子E•以上都有6.B细胞发育成熟的免疫器官是(A)A.骨髓B.胸腺C.脾脏D.淋巴结E.扁桃体7.B细胞活化需要(A)A.抗原向B细胞提供第一活化信号B.抗原向B细胞提供第二活化信号 C.Th细胞CD40分子提供第一活化信号D.Th细胞CD4分子提供第二活化信号E.干扰素作用&C3a的作用是(E)A.具有粘附作用B.具有酶的作用C•参与C3转化酶的组成D•参与C5转化酶的组成E.具有过敏毒素的作用9.CD4阳性T细胞一般是(A)A.辅助T细胞B.杀伤T细胞C.不分泌细胞因子的T 细胞D.细胞毒性T细胞E.高表达MHC1I类分子的细胞10.CD8阳性的T细胞的TCR识别的是(E)A •抗原抗体复合物B.抗原抗体补体复合物C.膜攻击复合物D•抗原肽和MHCII类分子复合物E•抗原肽和何HCI类分子复合物H.HLAII类分子表达的细胞有(B)A.T细胞B.B细胞C.NK细胞D.以上都表达E•以上都不表达12.HLAI类分子是(C)A•由相同的二条u链组成的B•类似免疫球蛋白C•英1|一条链是a链D•只表达在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E. 由TCR基因编码13.HLA基因复合体位于人(A)A•笫6号染色体B•第12号染色体C•第20号染色体D•第8号染色体E•第1号染色体14.IgG的特点是(A)A.含有四肽链的单体B.由五聚体组成C.含有分泌片D.是分子的免疫球蛋口E •不含较链区15.IgG分子中能与巨噬细胞Fc受体结合的功能区是(D)A.CLB.VLC.VHD.CH3E.CH116.IgG重链绞链区位于(B)A.在CH 1链内B.在CH 1和CH2之间C.在CH2和CH3 Z间D•在CH3和CH4 Z间E•在VH和CHI Z间17.1g的类别与下列哪项有关(D)A.L链B.J链C.二硫键D.H链E.可变区18.1g根据其CH (重链恒定区)不同可分为(A)A.5类B.2类C.3类D.2型E.3型19.MHCII类分子将抗原肽提呈给(B)A.B细胞B.CD4阳性的T细胞C.CD8阳性的T细胞D.NK细胞E.红细胞20.NK细胞的功能是(A)A.杀伤某些病毒感染的靶细胞B.祚噬细菌C.分泌抗体D•提呈抗原E •特异杀伤带有抗原的肿瘤细胞21.NK细胞功能是(D)A.祚噬病原微生物B.产生IgEC.提呈抗原D•通过ADCC效应杀伤某些肿瘤E.爺助B细胞产生抗体22・Tc细胞释放胞浆内的颗粒含有(B)A •补体B.穿孔素C.组织胺D.Ig E •粘附分子23.TD抗原可以是以下哪种成分(D)A.小分子物质B.抗原决定基C.细菌脂多糖D.蛋白质E.羔佥24.TD抗原是(B)A •抗原决定基B.胸腺依赖抗原C •免疫佐剂D •胸腺非依赖抗原E.半抗原25・Th细胞在B细胞的免疫应答中的辅助作用表现为(D)A.捉供免疫球蛋白B•摄取抗原C•递呈抗原给B细胞D.捉供B细胞活化的第二活化信号E•捉供补体26.Th细胞在B细胞免疫应答中的辅助作用是(B)A•向B细胞捉供第一活化信号B•向B细胞捉供第二活化信号C.Th细胞CD4分子捉供笫一活化信号D.Th 细胞CD3分子捉供第二活化信号E•不包括细胞因子的作用27.TI抗原的特征是(C)A•引起强的IgG应答B.通常是蛋白C.引起抗体产生不需T细胞参与D.引起抗体产生需T细胞参与E•能够与TCR 结合28.T或B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的过程不包括(C)A.效应细胞和效应分子产生B.B细胞对抗原的特异性识别C.T细胞在胸腺内分化成熟D・T、B细胞的活化、增殖和分化E.T细胞对抗原的特异性识别29.T细胞发育成熟的免疫器官是(B)A•骨髄B购腺C •脾脏D.淋巴结E.扁桃体B30.半抗原(B)A.有免疫原性和反应性B.有反应性但没有免疫原性C.有免疫原性,但没有反应性D.既没有免疫原性,也没有反应性E.多数为蛋白质31 .半抗原是(D)A •单独能够引起免疫应答B.是人分子物质C.通常是多肽D.本身不能单独刺激产生抗体E•只有与载体偶联才能与抗体分子结合32.表达HLAII类分子的细胞是(C)A.NK细胞B.静止T细胞C.B细胞D.红细胞E.浆细胞33•表达HLAI类分子的细胞是(E)A.B细胞B•单核细胞C•上皮细胞D.T细胞E•以上各细胞都有34•补体激活的旁路途径,不经过(A)A.CK C2B.C3、C6C.C5、C7D.C6、C8E.C7、C935•补体膜攻击复合物是(A)A.C5b6789 B・C4b2b3b C.C4b3b D.C3bBb E.C4b2b36.补体系统的生物学活性包括(E)A•介导的细胞溶解B.调理作用C.引起炎症反应D. 淸除免疫复合物E •以上都包括37.补体系统的生物学活性不包括(E)A.介导细胞溶解B •调理作用C.引起炎症反应D.清除免疫复合物E •特异杀伤靶细胞38.不成熟的B细胞在下列哪种免疫器官中发育成熟(A)A.骨髄B.胸腺C.脾脏D.淋巴结E.扁桃体39•不属于II型超敏反应的特征是(D)A.IgG或IgM类抗体参与B•抗原位于细胞表面C.以纽I血溶解或组织损伤为主D.冇町溶性抗原抗体复合物参与E •冇补体参与40.不属于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过程的是(D)A.T细胞识别抗原肽与MHC分子复合物B.T细胞活化、增殖、分化C•效应T细胞发挥效应D.补体介导的溶细胞作用E.T细胞释放细胞因子41 •不属于细胞因子功能特点的是(E)A •相互可以具有协同作用B.相互可以具有拮抗作用C.—•种细胞因子可以具有多效性D.—种细胞可以分泌多种细胞因子E.可以特异结合抗原42.不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组织损伤机制是(D)A.由位于组织细胞表血a身抗原刺激产生的口身抗体引起B.±l£|身反应性T淋巴细胞针对自身抗原引起C. 游离的口身抗原与口身抗体形成复合物引起 D.对外来抗原引起的I型超敏反应E.IV型超敏反应C43.参与II型超敏反应的效应细胞有(D)A.T细胞B.B细胞C.红细胞D.NK细胞E.肥大细胞44.参与II型超敏反应损伤的效应细胞是(D)A.T细胞B.B细胞C.红细胞D.NK细胞E.肥大细胞45•参与粘膜局部免疫的主要抗体是(B)A.IgGB.IgAC.IgMD.IgDE.IgE46.超急性排斥厦生于(B)A •移植手术后数周内B•移植手术后数分钟到数小时内C•移植手术后数月 D •移植手术后数年E•移植手术后反复发作47.迟发型超敏反应的特点除外(C)A.対抗原发生反应的是T细胞B.出现反应需24小时以上C.妙参与反应D.细胞因子起关键作用E.巨噬细胞有重靈作用48.迟发型超敏反应的主要特征是(D)A •补体在动脉壁大戢沉着B.动脉周围嗜中性粒细胞浸润C •表皮水肿D.单个核细胞浸润和组织细胞损伤的炎症反应E •小血管周围红细胞浸润D49•对Ig类别转换的正确理解是(C)A.不接受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调节B.-・般不需要抗原诱导产生C•由IgG向IgE转换D.转换后的Ig其V 区不变E•转换后的Ig其V区发生变化50.对半抗原的正确理解是(B)A.能够肓接刺激机体产生抗体B.是小分子物质C •通常是多肽D•本身有免疫原性E.不能与抗体分子结合51.对单克隆抗体的正确理解是(B)化由多种B细胞分泌的抗体B.由一个B细胞克隆分泌的抗体C •与对多种抗原表位反应D.含有多种抗体的混合物E.特异性不高,易出现交叉反应52•对免疫耐受基本概念错误的理解是(A)A •对免疫系统普遍的抑制B•只对特定的抗原不应答C.表现为特异的免疫不应答D •具冇免疫特异性E.T、B细胞都可以引起耐受53.对免疫耐受基本概念错误的理解是(A)A •对免疫系统普遍的抑制B.只对特定的抗原不应答C.表现为特异的免疫不应答D •具冇免疫特异性E.T、B细胞都可以引起耐受54•对细胞因子的错误理解是(C)A •是低分子量的蛋白B •具有多效性C.能够与抗原结合D.自分泌的方式发挥作用E.具有拮抗或协同效应55•对于C3的理解,下列哪项是正确的(D)A.不参与补体激活的旁路途径B.只参与补体激活的经典途径C.能够被C1酯酶裂解D.苴片段参与补体激活旁路途径的C3转化酶的组成E.其片段参与补体激活经典途径的C3转化酶的组成56•对于C5转化酶的错误理解是(B)A.lW条激活途径的C5转化酶组成成分不相同B.两条激活途径的C5转化酶的功能不司C.两条激活途径的C5 转化酚组成成分不同,功能相司D.旁路激活途径的C5 转化酚可以裂解C5 E.经典激活途径的C5转化酶不可以裂解C457•对于HLAI类分子的正确理解是(D)A•是山相同的二条Q链组成的B.具有补体功能C•只表达在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 D.11J重链(u链)和B 2M 组成E.L L I ig基因编码5&肥大细胞颗粒内预先形成储备的介质有(A)A.组织胺B. 口三烯C•细胞因子D•免疫球蛋白E.IgE受体59.肥大细胞释放胞浆内的颗粒含有(C)A.补体B.穿孔素C.组织胺D.IgE.MHC分子60.分子量最大的免疫球蛋白是(D〉A.IgGB.分泌型IgAC.IgED.IgME.血清型IgA61.辅助B细胞产生抗体的细臨是(D)A.CD1阳性细胞B.CTLA-4阳性细胞C.CD8阳性T 细胞D.CD4阳性T细胞E.CD2阳性T细胞62.辅助抗原增强免疫原性的物质被称为(B)A.抗原B •佐剂C.调理素D.半抗原E.变应原63•固有免疫细胞不表达(A)A.特异性抗原识别受体B.MHCII类分子C.CD分子D.黏附分子E.细胞因子受体64.关于T细胞介导的免疫,下列哪点是错误的?(C)A.Th细胞参与B.需有抗原刺激C•不需要巨噬细胞参与效应功能D.释放淋巴因子E •特异杀伤靶细胞r65.机体抗肿瘤的免疫效应机制不包括(E)A.NK细胞的抗肿瘤作用B.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C.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D.巨噬细胞的抗肿瘤作用E. 肿瘤细胞MHC分子表达降低66•既是过敏毒素又是趋化因子的补体片断是(C)A.C5bB.C4aC.C5aD.C3bE.C3d67•将免疫球蛋白分为五类的依据是(E)A.分子量不同B.VH不同C.Fc段不同D.Fab段不同E.CH不同68.较链区位于(A)A.CH1和CH2之间B.CH2和CH3之间C.V区和C 区之间D.H链利L链之间E.CH和CL之间69•接种抗毒素的免疫是(B)A.人工主动免疫B.人工被动免疫C.效果与死疫苗相同D •效果与活疫苗相同E常常引起免疫耐受70.接种疫苗属于(A)A.抗原特异免疫B •抗原非特异免疫C.人工被动免疫D.与接种抗毒素效果一样E与接种细胞因子制剂效果一样71 •经典补体激活途径中各补体成分的活化顺序是(B)A.C124356789B.C142356789C.C145236789D.C124536789E.C12345678972•巨噬细胞作用是(B)A •产生抗体B.吞噬、消化抗原C.具冇典型树突状形态D.不分泌细胞因子E •上述全部73•具有调理作用中的免疫球蛋白(E)A•能够和巨噬细胞特异结合B.能够和B细胞特异结合C.主要是IgMD.主要是IgEE.主要是IgG74•具有过敏毒素作用的补体片段是(C)A.C3bB.C4bC.C3aD.C5bE.C2b75•具有抗原特异识别受体的细胞是(B)A.巨噬细胞B.T细胞C•树突状细胞D.NK细胞E. 上皮细胞76.具有四肽链结构的Ig是(E)A.IgGB.IgEC.IgAD.IgM E •以上都是77•具着五个曲肽链结新的Ig基(D)冬 A.IgG B.IgE C.IgA D.IgM E.IgD78•抗体的抗原结合部位的特殊区域是(B)A.可变区B •高变区C・恒定区D.绞链区E.二硫键79.抗体与抗原结合的部位是(E)A.Fc片段B.轻链的V区C.重链的V区D.重链的C 区E.重链和轻链的V区80•抗体再次应答特点的是(D)A •潜伏期长B•产生的抗体量少C.缓慢到达半台期D.产生的抗体主耍为IgG E•产生的抗体主耍为IgM81 •抗体直接结合抗原的特殊区域被称为(B)A.可变区B.高变区C.恒定区D.绞链区E.二硫键82•抗原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的强度取决于(D)A •抗原分子化学性质B •抗原分子量大小C •抗原结构的复杂性 D.以上都是E.以上都不是83•抗原决定基被认为是(B)A.人分子蛋白质分子B.TCR/BCR及抗体特异结合的基本单位C.不能与抗体结合D.不能与TCR结合E•可增强机体对抗原的免疫应答84航原是(E)A.可以是蛋白B •可以是多肽C •能够与抗体结合D. 能够与抗原识别受体结合E •以上都是85.可以引起免疫耐受的细胞是(C)A.NK细胞B.巨噬细胞C•肥大细胞D.T细胞E.树突状细胞86•可引起继发性免疫缺陷病的原因包括(E)A.营养不良B •恶性肿瘤C •感染D.免疫抑制药物E. 以上都包括87•赖抗原是(C)A.必须在胸腺中产生B.不刺激机体产生抗体C.TD抗原D.TI抗原E.通常是多糖M88 .免疫调节包括以下哪项?(E)A.抗原.抗体的调节B.各种免疫细胞的调节作用C. 神经■内分泌对免疫功能的调节D•独特性网络调节E. 以上都包括89.免疫球蛋白四条肽链应该是(C)A.分子量一样大B.分子量各不和同C.分子量两条轻链和同、两条重链和同D•只有重链能够结合抗原E. 只有轻链能够结合抗原90•免疫缺陷病的临床特点不包括(D)A.患者可出现反复的、持续的、严重的感染B•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增岛 C.自身免疫病的发病率增高 D.经常没有临床症状E.感染的性质和严重程度主要取决于免疫缺陷的成分及英程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