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菌物世界

菌物世界

指与动物界、植物界相并列的一大群无叶绿素、依靠细胞表面吸收有机养料、细胞壁一般含有几丁质的真核微生物。

一般包括真菌、粘菌和假菌(卵菌等)三类。

真菌与菌物的区别和联系菌物是菌类的一种。

其包括真菌、黏菌、卵菌和丝壶菌,它们之间在形态、营养方式和生态上有诸多的相似,因此构成了一个关系十分密切的生物类群。

真菌是单细胞或多细胞异养的真核微生物,无光合色素,细胞壁含几丁质和纤维素。

真菌在菌物之下。

菌物对环境的影响应用生物技术处理环境污染物对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菌物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极其广泛。

可用于处理环境污染物的菌物种类和数量很多,它们可有效降低重金属的毒性,吸附并回收重金属;可通过分泌降解酶系降解多种难解染料;还可以处理其它污染物如农药、洗涤剂、有机氯代化合物、硝酸酯类及固体废弃物等。

笔者概述了处理环境污染物的菌物种类、作用对象、作用机制、影响因子以及研究进展等,提出今后应注重筛选培育高效菌株,并尽早实现环保菌物制剂的产业化生产及其规模运用!第四章菌物界1. 菌物界基本特征1.菌物界基本特征:异养有机体,没有光合色素,以吸收外界有机物获得营养。

菌体呈变形虫状原生质团或菌丝状等。

有明显细胞壁、细胞核。

2. 菌物界的类群2.1 粘菌门生长环境:阴暗、潮湿的地方。

动物的特征---营养体为一团裸露的原生质团。

多核、无细胞壁、可作变形运动。

植物的特征---繁殖期能产生具有纤维素细胞壁的孢子。

2.2 卵菌门细胞壁由纤维素而不是几丁质组成。

无性生殖产生游动孢子。

有性生殖为卵式生殖,产生合子为卵孢子。

卵孢子萌发时进行有丝分裂,形成双倍体的营养期。

1纲,卵菌纲,约600种。

水霉属:水霉常生活在死鱼、苍蝇等尸体上。

菌丝体白色,绒毛状。

水霉无性生殖形成长筒形游动孢子囊,孢子囊内散出游动孢子。

常存在双游现象初生游动孢子球形或梨形,顶生2条鞭毛。

经过一段时间的游动后,失去鞭毛,圆缩成为静孢子。

次生游动孢子静孢子萌发形成,具侧生鞭毛的肾形游动孢子。

水霉有性生殖菌丝的顶端形成精囊和卵囊。

由精囊生出受精管,穿过卵囊壁,放出精核,与卵结合,形成二倍体的合子,称卵孢子。

卵孢子经过休眠后,开始萌发,形成双倍体菌丝体。

双倍体时期在生活史中占极长时间。

霜霉属:常危害蔬菜和油料作物。

白锈属:形成白锈病。

2.3真菌门1)营养体大多数为分枝的丝状体,其中每一条细丝称为菌丝;分有隔菌丝和无隔菌丝。

菌丝体:组成一个菌体的全部菌丝。

高等真菌有性生殖时形成有一定形状和结构的菌丝组织体。

有根状菌索、子座、菌核等2) 营养方式异养型, 腐生(saprophytism)或寄生(parasitism)3)细胞结构有细胞壁。

由几丁质(chitin)组成。

4 )繁殖有营养繁殖、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营养繁殖---菌丝断裂、细胞分裂、形成营养性繁殖细胞①芽生孢子营养细胞出芽形成。

②厚壁孢子菌丝细胞膨大,原生质浓缩形成,壁厚,可休眠。

③节孢子)菌丝依次断裂形成。

无性生殖①游动孢子游动孢子囊中形成,具鞭毛,借水传播。

②孢囊孢子()孢子囊内形成的不动孢子,借气流传播。

③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梗上产生的静孢子,借气流或动物传播。

有性生殖①休眠孢子---低等真菌同配和异配产生的合子。

②接合孢子接合菌同形配子或配子囊接合后产生的厚壁休眠孢子。

③子囊孢子---子囊菌在子囊内产生的孢子。

④担孢子---担子菌在担子上形成的孢子。

5)生活史合子减数分裂型,无世代交替。

主要类群约1万属,12万种无真正的菌丝体,通常菌丝不具横隔。

2.无性孢子具鞭毛鞭毛菌亚门.无性孢子不具鞭毛接合菌亚门大多有真正的菌丝体,菌丝有横隔。

3.有性生殖过程已经明了。

4.有性生殖时产生子囊孢子,子囊孢子生于子囊中.子囊菌亚门4.有性生殖时产生担孢子,担孢子生于担子上担子菌亚门3.有性生殖阶段尚未明了5.半知菌亚门鞭毛菌亚门接合菌亚门) 菌丝无隔,无性孢子不具鞭毛。

是鞭毛菌类向无鞭毛菌类(产生静孢子或分生孢子)演变出来的类群,也是从水生向陆生发展的一个过渡类群。

有2纲7目,约610种。

根霉属,毛霉属等。

根霉属(最常见的是匍枝根霉,又称黑根霉、面包霉。

多生于面包、馒头和富含淀粉质的食物上。

子囊菌亚门①酵母菌属为单细胞,卵形,有一大液泡,核小。

重要特征是出芽繁殖。

②青霉属曲霉属其分生孢子梗顶端膨大成球形,不分枝,可区别于前者。

③赤霉菌属小麦赤霉菌主要寄生于小麦、大麦、燕麦和其他禾本科杂草,是危害农作物的重要病菌,我国南北各省均很普遍。

白粉菌属)虫草属寄生于鳞翅目昆虫幼虫体内,形成菌丝体,次年子座从幼虫前端发出。

羊肚菌属实体由菌盖和菌柄组成,菌盖圆锥形,表面凹凸不平,形如羊肚,子实层分布在菌盖的凹陷处。

担子菌亚门A. 典型的双核菌丝次生菌丝进一步形成子实体,称担子果。

B.具特殊的锁状联合现象C.有性生殖产生担子和担孢子生活史(以蘑菇为例) 担子菌是一群类型多样的陆生高等真菌,900属,22000多种。

据担子果质地和有无,1973年Ainsworth将担子菌分3纲:冬孢菌纲层菌纲腹菌纲(A)冬孢菌纲有隔担子菌,不形成担子果,担子由冬孢子发生。

共有2目,174属,6000种。

锈菌目专性寄生菌,多数种类的锈菌为了完成它们的生活史,需要在分类上完全无关的两种植物体上转主寄生,且在不同寄主植物体上产生不同的孢子,因而具有数种孢子类型。

初生菌丝体,产生性孢子,性孢子接合质配先形成次生菌丝体,次生菌丝体,产生春孢(锈孢子)、夏孢子,到后期产生冬孢子,冬孢子越冬后核配再经减数分裂产生担孢子,担孢子萌发再形成初生菌丝体,再开始新一轮的循环。

(B)层菌纲)具发达的担子果(子实体)。

约有15 000余种,分为9目。

主要有:银耳目、木耳目、伞菌目、非褶菌目等。

银耳目(几乎全是木材上的腐生菌。

担子果平伏状、扁平、带状、棒状、匙状、珊瑚状或花瓣状等,通常胶质。

木耳目(Auriculariales)大部分为木材腐生菌,担子果胶质,干后呈坚硬的壳状、耳状或垫状。

伞菌目(Agaricales) 层菌纲中的一个大目;现已知约有3250种。

担子果多肉质。

伞菌目常见的有:蘑菇属毒伞属(鹅膏属,Amanita)毒蝇伞鹅膏菌科,鹅膏属,别名蛤蟆菌、捕蝇菌、毒蝇菌。

菌盖红色或桔红色,菌肉白色,靠近表皮处红色。

夏秋季生于林中地上,往往群生,与树木形成菌根。

是著名毒菌。

香菇属(为木材腐生菌。

非褶菌目)(又称多孔菌目,担子果无菌褶。

该目种类繁多,常生于活立木、枯立木,导致木材腐朽。

(C)腹菌纲(Gasteromycetes)担子果很发达,为典型的被果型。

5目,150属700余种。

鬼笔目(Phallales)白鬼笔(担子果呈粗毛笔状,高10-15厘米。

菌柄柱形,基部有白色菌托。

菌盖钟形,表面有大而深的网格。

马勃目尖顶地星(菌蕾球形,有突出的嘴部。

外包被的基部呈浅袋形,上半部分裂为5-8个尖瓣,裂片反卷。

半知菌亚门(多以分生孢子进行无性生殖,自然条件下有性生殖阶段尚未发现。

约有1,800余属,26,000多种稻瘟病菌是水稻中最严重的病害,可引起水稻的稻瘟病。

棉花炭疽病菌可引起棉花炭疽病,是我国棉花苗期和铃期量重要的病害。

2.4地衣藻类和真菌共生的复合体。

约有500属,25,000余种。

通常一种地衣由一种真菌和一种藻所组成。

地衣的形态1) 壳状地衣状体很薄,以菌丝牢固地紧贴在基质上,有的甚至伸入基质中,因此很难剥离。

壳状地衣约占全部地衣的80%。

2) 叶状地衣状体以假根或脐较疏松地固着在基质上,易与基质剥离。

3) 枝状地衣个体呈树枝状,直立或下垂,仅基部附着于基质上。

地衣的结构异层地衣上皮层、藻胞层、髓层和下皮层。

藻胞层类细胞聚集成1层。

髓层藻胞层和下皮层之间,由一些疏松的菌丝和藻细胞构成。

如梅衣属。

藻细胞进为整个植物体制造有机养分;类则吸收水分和无机盐,为藻类提供光合作用的原料。

地衣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经济意义地衣是自然界的先锋植物,对岩石风化和土壤形成可起促进作用。

b. 有些种类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蕊、松萝-----药用。

石耳、石蕊、冰岛衣----食用。

冰岛衣、脐衣、梅花衣-----天然染料。

染料衣---提取石蕊试剂。

外,多种地衣对SO2反应敏锐,可作为城市大气污染的监测指示植物。

2.5 菌物界的起源和亲缘关系粘菌是介于真菌与原生动物之间的一群生物。

卵菌与真菌平行演化,可能起源于鞭毛生物。

鞭毛菌亚门:游动孢子,水生。

接合菌亚门:与前者菌丝形态相似,产生不动的静孢子,并以接合生殖进行有性生殖,表明了由水生向陆生演化的历程。

子囊菌亚门:不产生游动孢子,子囊来源于两个细胞的接合,并形成子囊孢子,更适合陆地生活。

可能是由接合菌亚门的某一分支演化而来。

担子菌亚门:陆生性,次生菌丝为双核,生活期较长。

有性生殖过程中保留了很多与子囊形成相似的特点。

故可能由子囊菌亚门发展而来。

目前中国药用及包括试验有药效的大型真菌有500余种,除了传统药用的茯苓、冬虫夏草、灵芝外,还有竹黄古尼虫草云芝鳞皮扇菇树舌灵芝粪生黑蛋巢菌尖顶地星黄裙竹荪裂褶菌灰包菇头状秃马勃大秃马勃梨形马勃白鳞马勃冬虫夏草又称虫草、冬虫草、雅扎贡布(语藏,即长角的虫子)。

自然分布在海拔3000-5000米之间的高山草甸和高山灌木丛带冬虫夏草为名贵中药,性温、味甘,后微辛、补精益髓、保肺、益肾、止血化痢、止血化痢,止痨嗽。

茯苓性温热、生津止渴、退热安胎、宁心益气、降血糖。

灵芝赤芝、紫芝常见,是传统的药用真菌,又称仙草,瑞草,菇王,《本经》中列为上上只药可治疗神经衰弱、头昏、失眠、肝炎、支气管哮喘等,还可治积年胃病和用做蘑菇中毒的解毒剂。

尖顶地星:外伤消肿、解毒、止血猴头菌又称猴头蘑、刺猬菌治疗胃部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及食道癌有一定疗效。

猴头菌对消化不良、神经虚弱、身体虚弱等均有医疗作用,被视为宜药膳食的食用菌。

木耳黑木耳、耳子、黑菜为棉麻、毛纺织工人的保健食用。

性平,味甘,补血气,止血活血,有滋润,强壮,通便之功能,可用于治疗痔。

银耳白木耳、银耳子可食用和药用。

传统认为银耳具有“补肾、润肺、生津、止咳”之功效,可以治疗肺热咳嗽、肺燥干咳、久咳喉痒,咳痰带血等疾病。

长裙竹荪菌中皇后可治痢疾,有抗癌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