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物理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

物理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

浅谈物理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摘要】:“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教学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基本知识,使其掌握基本技能和方法,更要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本文拟对物理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几点拙见。

【关键词】:物理培养创新能力
物理学具有的实践性、应用性和创新性,为物理教学提供了极其丰富的创新内容,中学物理以其学科的特点,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改进初中物理教学,改革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树立新的人才观、教育观、质量观,建立为“创造性而教”的信念,在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基本技能的同时,高度重视和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当今社会发展的要求,是素质教育和新课程的重要任务。

一、操作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

动手操作不仅能促进编码知识——显性知识的获得,而且有利于非编码知识——隐性知识的获得,而隐性知识是未来发明创造的必要条件。

初中物理教学中实验课时占一定比例,它是培养和提高初中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最重要的途径之一。

教学中,教师应使每位学生都有机会仔细地看到演示实验操作过程。

使学生在实验课中既能动手、动口,又能动脑,调动其多种感官协调发挥作用。

完美的模仿,终究只是模仿。

教育的目的不是模仿,是以模仿为途径而进入创造;
学习的目的不是积累知识,而是把积累的知识转化为创造能力。

我们要努力使学生独立思考问题,使其有知识更有能力,能模仿更能创造。

二、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索性实验
中学物理中的实验,大部分是验证性实验。

验证性实验对验证理论知识是否正确,加深学生对物理规律和物理原理的理解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让学生做验证性实验,实验课的组织是比较容易的,进行得也比较顺利,巩固知识的效果也比较好。

但是,验证性实验也有它的局限性。

验证性实验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在这种模式下,结论是已知的,只是重复验证一下,学生在实验时,机械地接受教师提供的器材,按照教材或教师规定的步骤一步一步地进行操作。

实验模式的固定化,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学生智能的开发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而探索性实验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创造能力、自学能力、观察实验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

因此,物理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具体情况,把一些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让学生自主探究,去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通过自主探究得出物理规律、物理原理,使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发挥自己的创造性。

这样,既可以实现教学目标,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例如,“阿基米德原理”的教学,就可以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主探究,得出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然后自主归纳得出这一原理。

三、鼓励学生勇于质疑
纵观物理学的发展史,我们可以发现,能抢占到科学发展的前沿
阵地,做出突出贡献的物理学家,都有不迷信权威和书本的精神,都有勇于质疑、勇于提出新思想、新见解的精神。

正是这种精神,使他们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众所周知,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正是摆脱了绝对时空观的束缚,才创建起了狭义相对论,引起了人类时
空观的巨大变革。

又如,大家都知道,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

他凭着“自信的直觉”,提出了“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得快”的观点。

由于人们对亚里士多德奉若神明,把他当作真理的化身,把他的话奉为不容置疑的真理,对他的每一句话都深
信不疑,对权威盲目崇拜、盲目迷信,使他这个错误观点统治了人们的思想近两千年之久。

直到1590年,伽利略通过试验,才推翻了这个错误的观点。

如果伽利略没有勇于质疑、敢于挑战权威的精神,那么亚里士多德的这个错误观点不知还要统治人们的思想多少年。

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要鼓励学生勇于质疑,不迷信权威,敢于挑战权威,不迷信书本。

四、优化作业设置,激发学生的创造兴趣
作业是用来消化巩固课堂知识的,一般说来,作业是由教师设计
或布置的,学生处于被动状态,不敢提出异议,这样极容易抹杀学生的创造动机。

只有优化作业形式,让学生自己设计作业,创造性地完成作业,才能完全发挥作业的作用,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兴趣。

为此,教师要先扶后放,教给方法。

先让学生对教师设计的作业进行评析、讨论。

教师为什么要这么设计?是从哪方面来考虑的?还可以设计出什么不同的作业呢?然后让学生围绕课文重点,自己设计题目,自己
讨论解决。

学生设计的作业肯定是有差距的,对于一些设计立意新颖,具有独创的作业,要予以展览、褒奖,调动学生的创造积极性。

五、开展科技小制作、小实验、小发明的评比
中学物理教材中有许多小制作、小实验。

教师可以组织指导学生利用生活中容易得到的材料、物品进行小制作、小实验、小发明。

例如,自制电铃、潜望镜、小小电动机等。

定期进行评比和奖励。

在进行小制作、小实验、小发明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能力,充分挖掘学生的创新素养不断提高学生能力。

总之,当今世界各国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特别是创新型人才的竞争。

而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

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对于国家和民族的极端重要性,在物理教学中通过各种方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