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实验报告(三)
第1页
共2页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实验日期:
四、实验心得及体会
如果重要性水平在审计计划过程中已经过修正,则当然应以修正后的会计报表层次重要性 水平进行比较,如果发现存在对事实的重大错报,应与管理当局探讨。
第2页
共2页
浙江万里学院实验报告
成绩: 课程名称: 实验名称: 专业班级: 审计模拟实验 终结审计阶段 姓名: 学号:
实验日期:
教师:
次实验掌握审计报告出具之前所做的具体工作,包括召开项目组会议,编制审计差异调整 表和审计差异试算平衡表,评价审计结果,与被审计单位沟通和律师沟通,取得管理当局声明书和律 师回函,对工作底稿进行复核。
二、实验主要内容
编制审计差异调整表;编制审计差异试算平衡表;评价审计结果;理解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声明 书和律师回函的性质和内容;掌握如何对审计工作底稿进行三级复核制度。
三、实验步骤
1、 编制审计差异调整表和审计差异试算平衡表。 审计差异按是否需要调整账户记录可分为核算错 误和重分类错误。对审计中发现的核算误差,如何运用审计重要性原则来划分建议调整的不符事项和 不建议调整的不符事项(即未调整不符事项) ,正确编制审计差异调整表是关键。 2.获取管理当局声明书。注册会计师在出具审计报告前,应向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获取声明书, 以明确会计责任和审计责任。如果管理层拒绝提供注册会计师认为必要的声明,注册会计师应当将其 视为审计范围受到限制,出具保留意见或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在这种情况下,注册会计师应当 评价审计过程中获取的管理层其他声明的可靠性,并考虑管理层拒绝提供声明是否可能对审计报告产 生其他影响。 3.获取律师声明书。倘若律师声明书表示或暗示律师拒绝提供信息,或是隐瞒信息,或是对被审 计单位叙述的情况不加修正,注册会计师一般不能出具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4.完成质量控制复核。会计师事务所应当建立完善的审计工作底稿分级复核制度。对审计工作底 稿的复核可分为两个层次:项目组内部复核和独立的项目质量控制复核。 5. 召开总结会并编制审计总结。 总结会沟通的事项包括: (1) 审计意见的类型及审计报告的措辞; (2)账项调整分录汇总表、重分类调整分录汇总表、列报调整汇总表、未更正错报汇总表以及试算 平衡草表; (3)对被审计单位持续经营能力具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4)含有已审计财务报表的文件中 的其他信息对财务报表的影响; (5)对完善内部控制的建议; (6)执行该项审计业务的审计师的独立 性。沟通后,形成“总结会会议纪要” ,并经双方签字认可。在此基础上,编制“审计总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