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社会学概论新修(精编版第二版)第一章
社会学概论新修(精编版第二版)第一章
社会学在20世纪30—40年代产生,决定性的因素 是时代实践的要求。
工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对社会的影响巨大而深远。 农 业社会走向工业社会。急剧的社会变迁,带来了巨大的 物质财富,同时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如农民破产、工 人失业、阶级矛盾、环境污染、犯罪等。为克服当时面 临的种种危机,资产阶级和他们的知识分子开始关注这 些社会问题,试图运用新的方法和理论重新组织和安排 社会生活秩序,以适应社会发展,西方社会学应运而生 。
韦伯的理解社会学传统
创立时期社会学的特点
与哲学关系密切,还没有完全从哲学的怀抱 中解放出来;
受实证主义思潮的影响很大,力图用自然科 学的方法考察社会;
创立社会学的目的在于维护、协调现存的社 会关系。
社会学的思想源泉
古希腊思想家的社会观 近代启蒙思想家的观点,如社会学社会调查、统计科学的发展
们更易于自杀。
第一节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作为专门的具体社会科学,社会学是关于社 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 性具体社会科学。我们把这个定义代表的观 点称为“社会运行论”。
社会学的一个特点是它研究别的社会科学都 涉及但不做专门研究的问题,即“社会良性 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
一、社会学研究对象的历史时代根据
新编21世纪社会学系列教材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 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教材 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
社会学概论新修精编本 (第二版)
郑杭生
第一章 什么是社会学
目录
第一节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第二节 社会学的学科地位 第三节 社会学的功能
把社会看成是不断冲突与变
迁的,他指出,每一个社会 都包含有“毁灭自己的种子 ”。马克思相信社会主要是 由经济力量决定的,他将人 类历史看成是经济上的各阶 级不可避免的相互冲突的过 程。 马克思的社会阶级观和关于 经济因素在我们的生活中具 有重要作用的观点被人为对 于社会科学的主要贡献。
迪尔克姆的实证主义社会学传统
何为社会?
➢ 一社会的含义:涵盖人类生活的一切领域/区别于政治、
经济、法律、文化的小社会? “社”和“会”:具有制度和礼仪的群体生活形式(语
义学) 社会学——群学(中国) 古典社会学:社会哲学 现代社会学:重视经验 三分法:政府规则、市场规则、社会规则——政治学、
经济学、社会学
社会学的想象力
1、咖啡不只是一种提神的东西,具有象征价值。社会的饮食行为都是 为社会交往以及仪式展现提供场合,是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2、某人一旦喝了一杯咖啡就等于卷入了遍及世界的一种复杂的社会与 经济关系,生活中的许多方面都受到世界范围的社会交流的影响。
3、推定过去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全过程。 咖啡产于中东,成为普通消费品是18世纪晚期以后的事,西方国家 的殖民扩张使其成为西方人的大众消费品。
大多数人依据自己生活中所熟悉的特征解释这 个世界,社会学要求我们以更为宽阔的视角说 明我们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以及我们为什么 会这样行动。社会学教育我们去了解认为是理 所当然,但实际上可能并非如此的东西。
学习从社会学的角度思考问题,就是用更加开 阔的视野去观察,意味着对社会学想象力的培 养。社会学家是能够自如地跳出个人情境的即 时性,同时又能将事情放在一个更广泛背景中 加以思考的人。
社会学的基本假设
人类行为由社会和社会环境所塑造。个人决定 反映的是你在大社会背景中的位置。社会学向 我们提供塑造我们生活的那些社会力量的信息 。
我们都受到所处的社会背景的影响,但是没有 任何一个人的行为仅仅为这些情境所决定。我 们拥有并且要创造我们自己的个体性。
研究社会对我们的塑造以及我们对自己的塑造 之间的联系就是社会学的任务。我们的行为既 在构建、塑造着我们周围的社会世界,同时又 在被社会世界所构建、所塑造。
看似只与个体有关的事,实际上是更大的社会问题,如离婚、失业 等。
社会学知识和日常知识的差别
以自杀现象的解释为例。 1、因为妇女具有依赖性,受压抑,所以比男性的自
杀率高; 2、年轻人比老年人自杀率高,因为一个人年轻时,
生活的压力和不确定性最强; 3、很多人在节日自杀,因为这时候人最容易感到寂
寞、沮丧; 4、当传媒中不断谈到其他人自杀时,受其影响,人
➢ 以喝咖啡为例:symbolic value, as social ritual/ use as a drug / social and economic relationships / history / political…..
➢ 以泰坦尼克为例: “优先救助妇女儿童”: 69%的妇女儿 童获救,男乘客中17%生还,但从分层角度来看生还率:三 等舱26%,二等舱44%,头等舱60%。
坚持社会唯实论和社会整体观, 以社会事实为研究对象,并将功 能分析和因果分析区分开来。他 的社会学理论观点以社会团结为 主线展开,团结有两种类型:机 械团结和有机团结。社会团结的 基础是集体意识,集体意识与分 工之间有复杂关系,真正对社会 团结起破坏作用的不是分工本身 ,而是反常的分工。他又是以研 究社会反常现象(自杀)著称的 。
孔德的社会学学说
孔德把社会学界定为研究社会秩 序和社会进步的科学,他的社会 学分为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 。孔德从“工业社会”这个概念 出发,强调社会必须协调一致。 社会学的中心问题是“社会秩序 ”。孔德直接承袭了圣西门的“ 三阶段论”,并提出,人类知识 的发展分为神学、形而上学和实 证三个阶段。与之相应,人类社 会的发展也分三个阶段:军事社 会、宗教社会和工业社会。
斯宾塞的社会学思想
斯宾塞热衷于创立进化论的 社会学,著有《社会学原理 》(1855年)、《第一原理 》(1862年)、《社会学研 究》(1873年)等一系列著 作,试图建立宏大的社会学 体系。他提出了社会既是系 统又是个人集合体的学说, 主张社会学侧重于研究社会 结构和制度的发展演化。
马克思的社会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