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试卷马鸣风萧萧初三语文模拟试题一、基础知识及运用(共17分)1、请根据拼音提示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或将词语中的错别字改正过来,并将其书写美观。
(3’)(1)义愤填(y īng ) (2)千山万(h è) (3)(qi è)而不舍(4)出类拔粹(5)人才倍出 (6)断壁残园2、从上下文连贯的要求看,选出应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语句(只填序号)(2’) 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五千多年的华夏文明史,与黄河有着血肉相连的关系。
黄河流千古,流出了 ,流出了 ,流出了 。
A 、黄皮肤人的群落 B 、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 C 、漫无边际的黄土地3、名句积累(5’)①月下飞天镜, (李白《渡荆门送别》) ② ,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赤壁》)③《次北固山下》中即景抒情又蕴含自然理趣的诗句是 , 。
④我们课内外学过的古诗文中,不少句子体现了忧国忧民的情思。
请任选两位作者写出这样的诗句各一。
A 、B 、4、阅读下面的一则消息,拟定一条恰当的标题。
(不超过15字) (2’) 10月18日,有关部门公布了北航广西招生事件处理结果。
主要当事人庞宏冰受到留党察看2年、行政开除、留用察看1年的处分,另两名主要当事人也受到处分。
学校相关责任人受到行政处分。
处理结果中称:广西招生事件是一起严重的违规收费事件,庞宏冰等人自作主张,擅自收取增招生和定向生的赞助费,严重违背了国家有关规定和学校要求。
答:5、目前,发送手机短信已成为人们喜爱的一种交流方式。
手机短信的特点是简明、得体,好的手机短信还要富有文采。
请以“风”“帆”“船”三物为喻体,给你的朋友发一条祝贺生日的手机短信。
或以“喜迎北京奥运”为内容,用排比的句式,拟一则手机短信。
(60字以内) (3’)答: 6、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下面一段话的主旨。
(20字以内)(2’) 梦想与理想是全然不同的两种境界。
梦想再美,仅仅从属于个人,它是满足自我的一己追求,精致细小地囿于狭窄的内心天地里。
理想却是一种责任,一种事业,一种用献身精神为动力的人类的共同追求。
尽管在理想的追求中也要遭到困扰和阻挠,我却喜欢它壮阔的气势,集体的荣誉感,强有力的有血有肉的硬碰硬的奋争。
无论它成功或失败,都富有同样的人生价值。
成年人未必没有梦想,但只有把梦想转化为理想,才能获得人生意义上的升华。
答:二、阅读理解与欣赏(共41分)(一)欣赏下面的诗歌,完成7~10题。
(8’)[甲] 乡愁余光中小时候长大后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而现在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外头我在这头母亲在里头大陆在那头7、这首诗中用了四种物象,“邮票”比喻的是母子分离;“船票”比喻的是;“坟墓”比喻的是慈母逝去;“海峡”比喻的是。
(2’)8、上述四种物象前都有表修饰、限制的形容词和数量词,它们在诗中起到了怎样的表达效果?(2’)答:[乙]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9、这首词是苏轼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请求外调,任密州太守时与同官会猎后所作的抒怀。
全词共上下两阙,请分别用两个字来概括各自大意。
(2’)上阙, 下阙.10、这首词通篇气概豪迈,请从词中任取一个例子(字、词、句均可),说说苏轼这种豪放词风。
(2’)答:(二)阅读《孙权劝学》,完成11~15题。
(11分)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1、解释下列文言语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2’)① 卿今当涂..掌事 ②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③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④蒙乃始就.学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文言语句。
(2’) (1)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13、本文通过记述孙权劝勉吕蒙努力致学的故事,意在说明什么道理?请用文中的原话作答。
(2’) 答:14、仔细阅读短文,请说说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至少答两点)(2’) 答:15、这篇短文选自《资治通鉴》,题目是编者加的。
请想想编者以“孙权劝学”为题,为何不以“吕蒙治学”为题?说说你的理解。
(3’) 答:(三)阅读《心中有个世界》然后回答16~20题。
(11分)①总爱一个人悄悄翻开一本诗词集,时光就极静极静地拂着面颊,流过。
心沉醉在长短句中,好舒适。
于是就有了一个好舒适的名字——境界。
②进入了“境界”,长短句就有了一种音乐流程般的美。
读来,满口噙香。
顺着音乐流出的是:如七弦古琴的低低哀诉,如吴侬软语的绵绵温柔,如朔风胡马的悲壮,如大漠风沙的豪迈。
深山古寺的空灵,天地一沙鸥的浩渺,江湖夜雨的漂泊,银鞍白马的飘逸,尽融于此境界中。
③心中印满了诗词,以至稍有触动,就要流.出来。
窗外下雨——“暮雨萧条过凤城,霏霏飒飒重还轻”“雨滴梧桐秋夜长,愁心和雨到昭阳”。
点燃一盏孤灯——“落叶他乡村,孤灯独夜人”“白发无情侵老境,青灯有味似儿时”。
皓月当空——“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每天发生在身边的事何止听雨、观灯、弄月?于是都在诗词的感觉中度过。
心细腻到了极点,就会变得多愁善感,如那位林妹妹。
花开花谢,草青草黄,雁来雁往,都能惹人洒几滴泪珠。
然而就在悲伤的一刹间,又感觉到一种诗词境界的美,它的名字叫忧郁。
④在古诗词中,好像那流传千古的名句中都有一丝淡淡的忧郁。
“丁香空结雨中愁”“一江春水向东流”“人比黄花瘦”,莫不如此。
当读到这些诗词时,细细吟诵品味,于是心也沉浸到这种氛围中了,好像自己就是那位红楼怨女、天涯游子。
⑤爱品味这种忧郁的滋味,也喜爱那些悲凉的怨歌。
如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每句话都是一幅画,每幅画都能引发人的许多联想。
读它,就如同在清冷月光下长吟,幽深、清远又寂寥。
⑥常有人问我:“你工作之余的生活是什么?”我说:“读古诗词。
”于是,一种异样的眼光就无可回避地落在我身上了。
古诗词太静,太遥远,静得有些枯燥,遥远得又捉摸不定。
但可爱的就是这静,就是这遥远,静中却能激起心上的惊涛骇浪,遥远却能向你心中更深处靠近。
⑦当一本本诗集词集刻在脑中,诗词的精华也融于精神中,忽然发现:不管是在象牙塔内还是飘然于塔外,只要我爱,时光就会静静地流过,拂过面颊。
⑧身外有个世界,杂乱纷繁的世界。
心中有个世界,古诗词的世界,静静的,静静的……16、读完本文,请你说说作者心中有个什么样的世界?作者为什么充满深情地赞颂心中的这一世界?(2’)答:17、请你对第③段“心中印满了诗词,以至稍有触动,就要流.出来。
”中加点的“流”字作简单的赏析。
(2’)答:18、结合上下文,说说第⑤段作者“爱品味这种忧郁的滋味”,原因究竟是什么?(2’)答:19、第⑥段画线的句子中,“静”与“惊涛骇浪”、“遥远”与“靠近”是否矛盾?为什么?(3’)答:20、古诗词中你喜欢读谁的作品?为什么?请结合你的阅读感受自由谈一谈。
(2’)答:(四)阅读《谁让太阳变懒了?》完成21~25题。
(11分)①日益严重的大气污染,使得我们赖以生存的空间变得越来越“朦胧”。
②人造卫星传回地球的照片表明,大气污染已经使“革命圣地”延安从卫星“太空之眼”中消失了。
③科学家们的另一个警告更令人心惊: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的日照时间每天平均减少了一个小时,太阳越来越“不喜欢”地球,与地球“约会”的时间越来越短了!④太阳是一个炽热的气体球,内部不断进行着四个氢原子核聚变成一个氦原子的热核反应,从而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太阳发出的可见光线不仅给人类带来了光明和温暖,还使地球每年获得了60亿亿千瓦小时的太阳能。
⑤现在,地球上的绿色植物利用太阳光每年可以“生产”2亿亿吨碳水化合物,虽然日照的减少不至于使人类灭绝,但恶性循环却让人类呼吸到的新鲜空气越来越少,甚至已有科学家提出今后人们将戴上面罩去出门。
⑥日照时间减少,后患无穷。
不仅人类习以为常的夏季昼长夜短,冬季昼短夜长的感觉不复存在,利用太阳能建造的太阳能温室、太阳灶、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空间发电站……也会因此缩短有效工作时间,从而加剧地球的能源危机。
由于地球上的天气情况主要取决于太阳的辐射,日照时间的减少,将使到达地球磁场的太阳能辐射和带电粒子流产生变化,从而引起气压和气温的变化。
⑦阳光中的红外线和紫外线能增进人类的新陈代谢,有扩张皮肤、肌肉,杀死皮肤表面细菌,增强人类皮肤防范功能的功效。
日照时间的减少,势必缩短人类皮肤的有效日晒时间,造成人类皮肤的免疫力下降、佝偻病和骨软化症的诱发机因增多,对人类健康产生影响。
⑧由此看来,保护我们的地球和大气层不再受到污染已经是刻不容缓。
为了我们的未来,请爱护我们的环境!21、通读全文后,请指出“让太阳变懒”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答:22、“太阳变懒”其实指的是“日照时间减少”,请你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日照时间减少给人类带来了哪些后患。
(至少答三点)(3’)答:23、第③段画线句子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请说说它在说明文中产生了怎样的表达效果?(2’)答:24、第⑤自然段中“但恶性循环却让人类呼吸到的新鲜空气越来越少”,请你利用相关学科的知识解释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2’)答:25、本文的结尾段采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它起到了什么作用?(2’)答:三、综合性学习与探究(共12分)26、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自己崇敬的名人。
这些名人,可能是伟人、专家、学者,也可能是演艺明星、体育明星……他们的成功寄托了你的梦想,点燃了你的希望,《我也追“星”》就是我们曾经经历的一次难忘的综合性学习。
请依据本次综合性学习回答以下问题。
(1)请简要叙述你们班级这次综合性学习展示课的活动过程。
(3’)(2)如果请为这次综合性学习展示课上的主持人设计一段开场白,你怎么说?(3’)(3)读下面这则消息,就新时期追“星”谈谈你的感悟。
(3分)大学生追“星”5月23日,沈阳师范大学学生争相请“星”级技工许振超签名。
当日,全国劳动模范、青岛港前湾集装码头有限公司桥吊队队长许振超同志事迹报告团来到沈阳师范大学,与当代大学生面对面交流。
许振超带领桥吊队先后两次创造了世界领先的桥吊装卸纪录,为我国集装箱运输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振超精神”震撼了在场的所有大学生,激励大学生们学业有成报效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