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领土争端
中印:
1914年,在中英藏三方参加的解决西藏问题的“(印度) 西姆拉会议”上,英方代表亨利•麦克马洪以喜马拉雅山脊分 水岭的连接线作为界线,炮制了一条新的印藏边界线,将中国 藏南约 9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划归英属印度。麦克马洪又利诱西 藏噶夏的代表,背着中国北洋政府代表,搞了一份划界换文。 1947年印巴分治,印度从英国300多年的殖民统治下获得 独立,随后印度继承了英帝国主义在西藏的通商特权关税协定 权领事裁判权等侵略权益。 1949年后,新中国成立,继续不承认麦线。
历史进程:
1949~1959 克制忍耐
1959年8月25日爆发了第一次边界冲突,即东线的朗久事件
1960年,印度政府开始推行“前进政策”
1961~1962外交谈判
1962年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
2008年1月13日至15日,总理辛格对中国进行访问。
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
面对印军得寸进尺的入侵、蚕食和挑衅,中国领导人终于下决心进行自卫反 击。反击作战从1962年10月20日正式开始,至11月21日基本结束,历时一个月, 经历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 从10月20日开始至28日结束。这一阶段的作战,主要在中印边境东段克节朗 -达旺地区和西段的加勒万河谷、红山头地区进行。 第一阶段作战胜利后,我国政府呼吁印度重开谈判解决边界问题,但遭到 尼赫鲁拒绝。 第二阶段 从11月14日开始,至21日结束。这一阶段的反击,在东线主要分两个作战方 向,即“麦线”东端的瓦弄方向和西端的西山口-德让宗-邦迪拉方向。 至11月20日,中国军队已完全占领了边界全线上的所有争议地区。在西段, 我军清除了印军侵占的全部据点;在东段,我军前进到了非法的“麦线”以南、 靠近传统习惯线附近地区。
边界争端解决方法:
一、政治方法与法律方法相结合
二、维持现状与分步解决相结合
三、适度让步与不主动使用武力相结合
印度在边界谈判中顽固坚持自己的主张,不仅对中国 在东线合理的领土要求置之不理,甚至还妄图在西线阿克赛 钦瓜分一片土地。鉴于印度的强硬立场,解决中印边界争端 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