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异形高层建筑模板支撑体系

异形高层建筑模板支撑体系

浅析异形高层建筑的模板支撑体系摘要:随着我国建筑工业化的不断发展,尤其是高层建筑的迅猛发展,采用现浇混凝上施工工艺的结构工程也越来越多。

模板、脚手架已成为工程建设的重要施工工具,它直接影响到工程建设的进度顶量和造价,也直接关系着施工人员的安全和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

本文以椭圆型、圆型等不规则弧形梁、板、墙的施工为例,对模板及支撑系统搭设等施工技术、施工难度、材料损耗、工日损耗等方面进行分析与控制,旨在提高建筑施工模板支撑体系整体稳定性、安全性,确保施工安全。

关键词:模板支撑体系稳定性安全性
近年来,建筑施工领域现浇混凝上、泵送混凝上的使用越来越广泛,模板支撑体系也得到大量的应用。

但随着现代化建筑工程规模体量的逐渐增大,模板支撑体系失稳造成的安全事故也时有发生,建筑施工模板支撑体系安全问题越来越值得关注和重视。

本人经过近几年实践,结合工作中的实际情况,提几点建议,供大家探讨。

一、材料质量方面
1.工程模板材料
目前建筑施工普遍采用胶合木结构模板、木模板、组合钢模板和定型大模板,因此对于模板的采购和租赁以及模板的周转使用寿命一定要严格把关,坚决避免劣质和不合格模板材料在工程建设中的使用。

2.模板支撑体系材料
建筑施工中现浇混凝上梁板构件模板支撑系统普遍采用扣件式钢管支撑体系,该体系主要由钢管和扣件两种材料组成。

目前由于钢管、扣件生产及流通领域存在诸多问题,材料进场又没有相关检验检测程序,导致施工现场使用的钢管和扣件多为质量不合格产品,如钢管壁厚达不到规范要求,钢管的平直度较差,一些钢管已明显弯曲等,致使模板支撑承载能力明显降低。

钢管应采用现行国家标准《直缝电焊钢管》(gb/t13793)或《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 ( gb/t3092)中规定的3号普通钢管。

其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 ( gb/t 700)中q235-a级钢的规定。

单根钢管的最大质量不宜大于25kg ,应采用48x3.5钢管。

钢管表而应平直光滑,不应有裂缝、结疤、分层、错位、硬弯、毛刺、压痕和深的划道,钢管上严禁打孔,并涂防锈漆。

扣件应采用可锻铸铁制作的扣件,其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的规定。

根据《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建质[2009]254号)的规定:凡高度超过8m、或跨度超过18m,或施工总荷载大于15kn/m2或集中线荷载大于20kn/m的现浇混凝上梁板构件模板支撑系统,应采用钢柱、钢托架或钢管门型架的组合支撑体系或采用扣件式钢管支撑系统,局部加固补强,以保证整个体系满足设计施工方案中刚度,强度和稳定性、安全性等要求。

二、支撑体系设计及施工方案
1.模板支撑体系施工方案的设计与编制
除工程建设标准有明确规定外,模板支撑体系专项施工方案主要应包括工程概况、周边环境、理论计算(包括简图、详图)、施工工序、施工工艺、安全措施、劳动力组织、以及使用的设备、器具与材料等内容。

一般的工程模板支撑体系专项施工方案的设计与编制应由工程项目技术负责人负责编制,编制时应采用现行技术规范标准作为编制依据。

应有详细的设计计算过程和计算图表.不能单纯依赖计算机软件并不加调整,荷载计算时既要考虑静荷载也不能忽略动荷载,应按最不利原则考虑。

静荷载计算时可参照《混凝上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的规定进行详细计算,动荷载除了考虑风荷载外,还应将泵送混凝上对模板的侧压力、砼局部堆积高度、硅倾倒和振动、设备及操作人员的重量等产生的荷载计算进去,使方案切合实际,具
有科学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2.施工方案的审批
模板支撑体系施工方案的审批应严格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应由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组织施工技术、设备、安全、质量等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审核。

工程监理单位应组织木专业监理工程师对施工单位提报的专项施工方案进行审核,审核合格,报监理单位总监理工程师和建设单位审批。

凡高度超过8m、或跨度超过18m,或施工总荷载大于10kn/m2
或集中线荷载大于15kn/m2的现浇混凝上梁板构件模板支撑系统,严格执行《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及专家论证审查办法》,在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审核通过后,施工单位应当组织不少于5人的专家组对方案进行论证审查,或者委托具有相应资格的勘察、设计、科研、大专院校和工程咨询等第三方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审查。

专家组必须提出书而论证审查报告,施工企业应根据论证审查报告进行完善,施工企业技术负责人、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后,方可实施。

专家组书而论证审查报告应作为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的附件,在实施过程中,施工企业应严格按照安全专项方案组织施工。

二、模板支撑体系的搭设
(1)方案实施前,应由方案编制人员或技术负责人向工程项目的施工、技术、安全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施工作业人员应严格按照专项施工方案和安全技术交底进行搭设。

在专项施工方案的实施过程中,施工单位或工程项目的施工、技术、安全、设备等有关部门应对专项施工方案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专职安全员应对方案的实施情况进行现场监督,发现不按照专项施工方案施工的行为要予以制止。

(2)现场施工人员应严格按照模板支撑体系施工方案和支撑体
系的构造要求进行选材、搭设,不合格材料严禁使用。

搭设时不能随意减少剪刀撑和扫地杆,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接头在高度方向上错开不小于50cm,严防立管对接竹点处于同一个平面,以保证支撑体系的整体稳定性。

(3)架体搭设中立杆接高避免采用搭接,应采用对接以保证立杆处于轴心受压状态。

立杆最顶部的架体需要调节长短尺寸时,严禁采用十字扣件与横杆扣接的方式来调整架体高度,这样会改变设计意图使立杆变为偏心受压状态。

(4)对于立杆对接中计算扣件抗滑承载力不足3.2kn时,应在对接处使用局部钢管加固(见图1),加强杆的型号亦采用小48x3.5钢管,上下旋转扣件与对接扣件中心间距30cm。

(5)施工现场作业人员还应重视模板支撑立杆底部的构造处理,雨季施工地基产生明显的不均匀沉降,导致模板支撑产生较大的次应力,杜绝垮塌事故发生。

四、模板支撑体系的验收
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技术人员、安全员组成的验收小组,在混凝上浇筑之前进行严格的模板支撑体系的验收并履行签字手续,验收资料及时归档留存;每搭设3步,由班组、项目部分别检查验收后请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重点检查立杆垂直度及是台悬空,纵距、横距及步距,剪刀撑设置位置,扣件拧紧程度等。

五、混凝上浇筑的过程监控
在混凝上浇筑之前现场技术负责人要组织现场砼工班组,在安全员的监督执行下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履行签字手续;要求现场硅工严格按照《混凝上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及}q工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施工;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技术人员组成的技术小组
应进行现场旁站监督,并派2名安全员专职观察硅浇筑过程中承重架有无异常情况;如有异常立即停止浇筑,并迅速撤离施工人员,
组织加固处理;对发现的隐患及时监督整改,有效遏制事故发生。

参考文献:
[1]胡健.转换层超大梁支模设计及施工要点[j].山西建筑2009, 3
[2]建筑施工计算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