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楼模板工程施工方案编制人:审核人:审批人:河南## 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目录一、编制依据:二、工程概况:三、模板安装的一般要求:四、模板支撑体系设计说明:五、模板设计的基本方案:5.1材料:5.2模板材料力学参数六、梁模板七、板模板1、荷载:2、多层板核算3、隔栅:八、柱模板1、荷载:2、多层板3、隔栅:九、模板的拆除十、注意事项:模板施工方案(高层)一、编制依据:1.1国家现行《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及相关现行施工规范。
1.2 ####施工图纸。
二、工程概况:####住宅区####住宅楼工程位于####交叉口东北角。
建筑规模地下一层,地上二十层,建筑高度58.45米,建筑物东西长28.1m,南北宽28.1m,呈“口”字形布置,总建筑面积1498.07m2,一层商业服务网点用房建筑面积294.39 m2,住宅建筑面积13707.57 m2。
地下室层高4.5m,地上一层住宅部分层高2.9m,商业部分层高3.30m;地上二~二十层层高2.9m,室内外高差0.450m。
建筑结构形式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结构的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建筑结构的抗震安全等级为二级;根据以上工程概况,结合实际情况特制定以下施工方案。
三、模板安装的一般要求1、安装模板时,高度在2M及其以上时,应遵守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
2、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浇捣砼的重量和侧压力及施工中所产生的荷载。
3、构造简单,装拆方便,并便于钢筋的绑扎与安装和砼的浇筑及养护等工艺要求。
4、模板接缝应严密,不得漏浆。
5、遇有恶劣天气,如降雨、大雾及六级以上大风时,应停止露天的高处作业。
雨停止后,应及时清除模架及地面上的积水。
6、楼层高度超过4米及其以上的建筑物安装模板时,外脚手架应随同搭设,并满铺脚踏板、张挂安全网和防护栏杆。
在临街及交通要道地区,应设警示牌,并设专人监护,严防伤及行人。
7、施工人员上下班应走安全通道,严禁攀登模板、支撑杆件等上下,也不得在墙顶独立梁或在其模板上行走。
8、模板的预留孔洞等处,应加盖或设防护栏杆,防止操作人员或物体坠落伤人。
9、不得将模板或支承件支搭在门框上,也不得脚手板支搭在模板或支承件上,应将模板及支承件与脚手架分开。
10、在高处支模时,脚手架或工作台上临时堆放的模板不宜超过三层,所堆放和施工操作人员的总荷载,不得超过脚手架或工作台的规定荷载值。
11、模板安装11.1、基础工程模板(1)地面以下支模,应先检查土壁的稳定情况,遇有裂纹及塌方危险时,应采取安全防范措施后,方准下人作业。
(2)基槽(坑)离上口边缘1米内不得堆放模板及支承件。
同时上下人时要互相呼应,运下的模板及支承件严禁立放在基槽(坑)土壁上。
(3)在地面上支立柱时应垫通长的木板,斜向支撑土壁应加垫板,每层主柱不多于一个接头,并上下错开,夹板应牢固。
(4)绑扎钢筋、灌筑砼等不得站立在模板上操作。
(5)支模后放置时间较长者,浇筑砼前应进行复查,并及时处理开裂、变形等不良情况。
11.2、柱模板:(1)柱模板的下端应有空位的基础和防止模板位移固定措施。
(2)模板及其支撑等的排列布置应按设计图进行,柱箍或紧固木楞的规格,间距应按模板设计计算确定。
(3)安装预拼装大块模板,应同时安设临时支撑支稳,严禁将大片模板系于柱子钢筋上,待四周侧板全部就位后,应随时进行校正,并紧固四个角步,按规定设柱,箍或紧固木楞,安设支撑永久固定。
(4)安装预拼装整体柱模时,应边就位边校正边安设支撑。
支撑与地面的倾角不能小于60°。
11.3、整体楼层结构模板:(1)安装独立梁模板应设操作平层或搭设脚手架,严禁操作人员在独立梁底模或柱模支架上操作或上下通行。
(2)楼上下层模板的支柱,应安装在同一垂直中心线上,在已拆模板的楼面上支模时,必须验算该楼层结构的负荷能力。
(3)模板的支柱间距,横纵向应按模板设计计算书进行布置。
(4)模板的主柱应选用整料,若不能满足要求时,支柱的接头不宜超过2个(包括2个),对接的支撑要用三面固定。
(5)底层模板的支撑,宜先做好地面的垫层再支模,在原地上支模时,应整平夯实,做好排水措施,支柱下端应设通长垫板,并设一对木楔并用铁钉钉牢固。
(6)在砼楼面上支模时,支柱下端就垫木板,并加设一对木楔用铁钉钉牢固。
(7)模板的支撑,双向水平拉撑从地面上来50cm设一道,在搁2米设一道。
四、模板支撑体系设计说明:2.1 ####住宅区####住宅楼工程模板支撑采用“满堂红” 体系:排架间距1000×1000,步距1800;2.2验算:立杆稳定性验算(取1m²计算面积)1.相关参数:扣件:直角,旋转扣件(抗滑)为8.0KN钢管:φ48 t=3.5mm A=4.89cm²2.按不组合风荷载时:N/φA≤f其中N:模板支架立杆轴向力设计值;N=1.2∑NGK +1.4∑ NGK(1)按最高梁900考虑,其中∑NGK——模板及支架自重、新浇砼自重、钢筋自重轴向力的总和∑ NGK =0.9+24×1*0.9+1.5=24kN∑NGK——施工荷载及振捣荷载轴向力总和∑NGK =1.0+2.0=3.0kN则N=1.2∑ NGK +1.4∑ NGK =1.2×24+1.4×3=34 kNφ——轴心受压构件稳定系数,应根据长细比入值表求得λ=l/i=1.8÷(1.58×10-2)=113.92查表得φ=0.489N/φ*A=(34×103)÷(0. 489×4.89*10-4)=1.42*108<f=2.05×109kN因为1.42*108<f=2.05×109kN所以该梁底部1000*1000钢管支撑符合要求,满足稳定性要求。
五、模板设计的基本方案:4.1材料:1.支架,纵横楞采用φ48(t=3.5)钢管及相配扣件。
2.模板搁栅木方采用粗料50*100方料,经刨削加工厚为50*90。
3.板制采用900*1800*18木质多层板。
4.对拉螺栓M14。
4.2模板材料力学参数φ48*3.5钢管,考虑锈蚀因素按φ48*2.5计算A=357.4mm²I=π(48²*48²-45.5²*45.5²)/64=50191mm4W=2I/ =2091mm³ F=205Mpa E=2.06*100000Mpa扣件:直角旋转扣件8.0kN木方:A=50*90=4500mm² Ix=50*90*90*90/12=3037500 mm4Iy=90*50*50*50/12=937500 mm4Wx=67500mm³ Wy=37500 mm³ f=10MpaE=1.0*10²*10²Mpa板材厚18,由于材质关系按15厚木板计算,按每米求力学参数:I=1000*15³/12=4218750mm Wx=562500mm³ f=10Mpa E=1.0*10²*10²Mpa对拉螺栓M14净截面按φ12计算Ao=113.1mm² f=205Mpa Ao*f=23.18kN六、梁模板梁宽按300,梁底3根垫50*90木方,上钉18厚胶合板,排架按1.2间距考虑1.板免于核算2.木方Wx=67500 mm³f=10Mpa [M]=0.675*3=2.025 kN*mq=8*2.025/1=16.2kN/m取1米计算长度则允许梁L`=16.2/24.5KN/0.5/1=1.32m而设计最大梁高为900mm故满足要求。
3.对拉螺栓验算(横楞间距800)梁侧模所受压力:F1=0.22Vc*to*β1*β2 * VF2=rcH 两者取小值F1=0.22*24*5*1.2*1.15*6=218.592F2=24*1.05=25.2故取25.2为侧模所受最大压力普通螺栓抗拉强度设计值170kN,M14净面积为A=113 mm2一个螺栓受拉承载力设计值N=19210N模板对对拉螺栓间距拉力计算值N=qA=25.2*0.525*1=13.23<19.21kN满足要求。
七、板模板1、荷载:模板0.3kN/m³ 砼24 kN/m³钢筋1.1 kN/m³ ∑qL=25.4 kN/m³*1.2=30.48 kN/m³施工荷载:2.5 kN/m² 计算木楞时为1.5 kN/m³砼振捣荷载2.0 kN/m² ∑qL=3.5*1.4=4.9kN/m²2、多层板核算δ=18mm按15mm计算并按跨度0.3m计算Wx=562500mm³ f=10mpa[M]=562500 N•mm= 5.625kN•m按M=0.1qL²计=10M/L²=5.625 kN•m/0.3/0.3=6.25kN/m²砼板厚按20cm ,则每平方米:f=0.2*1*24.5=4.9<6.25 kN 故满足要求.3、隔栅:50*90@30M支撑间距1000时,板厚200计α=(0.2*30.48*1.0+4.9)*0.3=3.3kN•m按单跨时核算:Mmax=1/8*3.3*1²=0.4125 kN•m木材承载能力:M=67500*10=0.675 >0.4125 kN•M按挠度计算:Wmax=5qL²*L²/384EI=[5*(2567/1000)*14]/384*10000*3037500=0.11MM<1/400*300=0.75mm结论:(1)立杆间距1000*1000 Lo≤1.8m(2)木方间距0.3m八、柱模板按木方50*90@20M螺杆间距450布置1、荷载:模板0.3kN/m³ 砼24 kN/m³钢筋1.1 kN/m³ ∑qL=25.4 KN/M³*1.2=30.48 kN/m³施工荷载:2.5 kN/m² 计算木楞时为1.5 kN/m²砼振捣荷载2.0 kN/m² ∑qL=3.5*1.4=4.9 kN/m²2、多层板免于核算3、隔栅:50*90@20M螺杆间距450时,F1=0.22Vctoβ1*β2 * VF2=rc*H两者取小值F1=0.22*24*5*1.2*1.15*6=218.592knF2=24*7=168 故取168kn按挠度计算Wmax=5qL²*L²/384EJ=(5*0.168*0.45²)/(384*10000*3037500)=0.1458MM<1/400*200=0.5普通对拉螺栓强度设计值170KN/MM²,M14净面积113MM²,一个对拉螺栓承载力设计值N=113*170=19210N模板对对拉螺栓间距450拉力计算值N= qA=168*0.45*0.45=34.02<19.210*2=37.162KN满足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