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尔赛宫——尽显奢华【摘要】凡尔赛宫是欧洲最宏大、豪华的皇宫,位于法国巴黎西南郊外伊夫林省省会凡尔赛镇。
1979年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是经过路易十三所建的狩猎宫改造而来,由著名的建筑师勒沃和天才的园林师勒诺特尔及具有天赋的画家勒布朗等艺术家精心设计建造的。
历经了300多年的历史,它所表现出的历史、园林、建筑风格等等都代表着其精美、杰出的文化艺术成就,是17世纪专制王权的象征,也是法国古典主义艺术最杰出的典范。
【关键词】法国古典主义艺术园林凡尔赛宫造园手法【正文】凡尔赛宫,始建于1661年,到1689年才得以完成。
全宫占地111万平方米。
建筑面积11公顷,以东西为轴,南北对称,包括正宫和两侧的南宫和北宫,内部500多个大小厅室无不金碧辉煌,大理石镶砌,玉阶巨柱,以雕刻、挂毯和巨幅油画装饰,陈设稀世珍宝,100公顷的园林也别具一格,花草排成大幅图案,树木修剪成几何形,众多的喷水池、喷泉和雕像点缀其间。
凡尔赛宫及其园林堪称法国古建筑的杰出代表,1833年被辟为国家历史博物馆,1980年被列入《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名录》,如今,这里是法国领导人会见外国元首和使节的地方。
对于这样一个艺术的瑰宝,凡尔赛宫的艺术成就表现在雕刻、建筑、园林多个方面。
历史文化:凡尔赛,位于巴黎西南23km,在17世纪初,被亨利四世买下时,还是一座小村庄。
1624年,法王路易十三以1万里弗尔的价格买下这里及附近面积达117法亩的森林、荒地和沼泽地区并修建一座两层红砖楼房,作为狩猎行宫,是为躲避宫廷生活时的隐居场所。
当时的这个行宫仅拥有26个房间,一层为家具储藏室和兵器库,二楼为国王办公室、寝室、接见室、藏衣室、随从人员卧室等房间。
1661年,路易十四亲政,臣子福凯在沃勒维贡特庄园的豪华盛会,被路易十四认为是对他的巨大挑战,促成了福凯的牢狱之灾。
之后,路易十四便开始筹划对凡尔赛宫的建设了。
因为路易十四对艺术、建筑、雕塑等的精益求精,他在凡尔赛宫的建设上也投入了巨大的热情,设计师们反复多次的改正,工匠们日夜兼程的做工,促成了这座宏伟的、规模巨大、奢华的凡尔赛宫苑,最终成为欧洲历史上最大、最卓越的宫苑之一。
在继承皇位之初,路易十四经历了几次动乱,使他培养出唯我独尊的坚强意志,作为权力的象征,路易十四一直喜欢成为的焦点,并且不喜欢别人对他所决定的事情再进行反对或提出建议。
选择在当时周围一片荒地和沼泽地的凡尔赛建设宫苑,曾遭到了他人的反对,作家圣西门公爵在1752年出版的《回忆录》中就曾形容凡尔赛是“无景、无水、无树、最荒凉的不毛之地。
”选择在这里建造大型宫苑并不适宜,但路易十四的决定不容更改,本着人定胜天的思想,在这片荒凉之地上建设大型宫苑也是路易十四认为他的意志能战胜自然的直接证明。
另一方面,凡尔赛是他父亲曾经的狩猎行宫所在地,路易十四在13岁的时候,第一次来到凡尔赛,在这里玩耍、打猎,这里也存在有他的记忆时光。
所以,在1661年的时候,凡尔赛宫在这里开始建造。
1682年5月6日,路易十四宣布将整个宫廷从巴黎迁往凡尔赛。
1688年,凡尔赛宫主体部分建筑工程完工。
路易十四还修建了大特里亚农宫和马尔利宫。
法王路易十五和路易十六时期又修建了小特里亚农宫和瑞士农庄等建筑。
1833年,奥尔良王朝的路易•菲利普国王下令修复凡尔赛宫,将其改为历史博物馆。
建筑风格凡尔赛宫宫宫殿长400米,为古典主义风格建筑,立面为标准的古典主义三段式处理,即将立面划分为纵、横三段,建筑左右对称,造型轮廓整齐、庄重雄伟,被称为是理性美的代表。
其内部装潢则以巴洛克风格为主,少数厅堂为洛可可风格。
凡尔赛宫在建设之初,路易十四不打算完全的拆毁父王的旧城堡,建筑师勒沃对城堡的扩建局限在水壕沟内,将长度仅50m的旧城堡“包裹”起来。
然而,勒诺特尔却确有先见之明,认为宫苑必将会突破旧城堡的束缚,果然在1668年对宫苑的第二次扩建,使花园和宫殿形成珠联璧合,比例协调的整体。
主体建筑构架由卢浮宫首席建筑师勒沃规划,室内的雕塑、家具、壁画由崇尚罗马艺术风格的画家勒布伦任总设计和总监。
凡尔赛宫的大规模扩建由芒萨尔负责,著名的“镜廊”和大特里亚农宫是他最杰出的作品。
镜廊长76米,宽10米,由578面镜子组成。
绘画、雕塑、大理石、水晶、青铜、丝绸饰品均是宫廷装饰的不朽之作,尽显路易王朝的奢华。
如果凡尔赛宫的外观给人以宏伟壮观的感觉,那么它的内部陈设及装潢就更富于艺术魅力,室内装饰极其豪华富丽是凡尔赛宫的一大特色。
500 余间大殿小厅处处金碧辉煌,豪华非凡:内壁装饰以雕刻、巨幅油画及挂毯为主,配有17、18世纪造型超绝、工艺精湛的家具。
宫内随处陈放着来自世界各地的珍贵艺术品,其中还包括有中国古代的精品瓷器。
路易十四对艺术品的疯狂追求也造就了如此奢华绚丽的室内装饰和摆设,投入了大量的财力、物力、人力,所有的一切都是创造一个世界奇迹而准备。
园林景观凡尔赛宫的花园部分有将近100㎡,构成了凡尔赛宫的主要园林部分,大体分为三个部分:一是主苑园部分,二是动物园部分,第三是特雷农宫部分。
一般人们常说的凡尔赛宫苑主要指的是主苑园部分。
在凡尔赛宫殿的正面是一个巨大的庭院广场,广场中央是安放在高大基座上的路易十四骑马的雕像,面向东方,广场前面有三条辐射状大道向前延伸,象征着王权的至高无上和接受八方朝拜的寓意。
相比于宫殿的设计,苑园的设计工作主要有勒诺特尔主持,面对不断翻新花样,改造苑园,以满足国王和宫廷无休止的寻求新奇的嗜好的任务,所以,他所承担的压力是巨大的。
整个苑园基本上是采取规则式设计手法,这是西方园林设计中常用的手法,也是西方园林设计的一个特点。
苑园的主轴线是宫殿的中轴线,然后以不同形式的纵横轴线和若干条放射状轴线,将苑园划分成若干小区,随着建设规模的逐渐扩大,主轴线也不断得到扩宽和延长,在园中的统领和支配作用也不断突出。
主苑园可分为四个部分:花坛区,拉通娜泉池,国王林荫道和运河区1、花坛区花坛区是苑园中最为精美的地部分,这也是曾经让勒诺特尔十分头疼的一块地区。
其中水花坛是园中最先兴建的,是宫殿西面的一对刺绣花坛,后改为“水花坛”。
原设计有一大四小5座泉池,打算以五彩缤纷的水束,组成花坛般的景象,最终未能实现。
来自意大利的大理石做池壁,装点着爱神、山林水泽女神,河神的青铜像。
为了与平展的水花坛相协调,青铜像都采用卧姿。
从宫中望去,倒映着天空的水花坛。
与远处明亮的大运河交相辉映。
2、拉通娜泉池“拉通娜泉池”位于水花坛西侧大台阶的下方,南北两边以环形坡道围合,并点缀着各种神像。
传说拉通娜是太阳神阿波罗和月神阿尔忒密斯之母,因被朱庇特之妻诅咒,在精疲力竭的漂泊途中停留于里西的池塘边,但农人们不仅不让她饮水解渴,还把水污染了。
拉多娜一气之下把他们变成了青蛙。
1670年建造的拉通娜像站在一块岩石上,面对宫殿,周围是六只变成青蛙的里西农人。
1687-1689年间作了重新设计。
水池里,一座四层大理石圆台上立起扶儿携女的拉通娜像,里西农人变成的青蛙葡伏脚下,洒在人们身上的水会使亵渎神灵的人变形,有的变成野兽,有的变成昆虫。
这座拉通娜泉池面向西方与阿波罗喷泉池遥遥相望,让人联想到幼年的路易十四随母亲逃亡时所受的屈辱。
3、国王林荫道国王林荫道是从拉通娜泉池向西的一条长330m,宽45m的大道,在大革命时改名为“绿地毯”。
它既是苑园宽阔的主轴线,也是苑园眺望远处景物的视景线。
它在两侧高大茂密树林的夹称下,再加上最初从水镜面两侧经拉通娜坡道的两侧,一直排列延伸到阿波罗泉池半圆形开阔地林园边上的雕像,形成了一道独特的景观。
24座大理石雕像与瓶饰间隔30m,交替排列在林荫大道的两侧,在高大的欧洲七叶树及绿墙的衬托下,显得典雅而肃静。
4、运河区阿波罗泉池后,便是法尔赛宫最壮观的景色——大运河,它是为解决沼泽地的排水而设计的,也是全园水景用水的蓄水池,同时延长了花园中轴的透视线。
大运河面呈十字型,中轴长1650m,宽62m,横臂长1013m,并在十字型交点上拓宽成轮廓优美的水池。
这个具有实用性的大运河不仅增加了水景的娱乐性,而且还在于它使整个苑园顿时增加了恢弘的气魄和气势。
十字型的设计夺得了路易十四赞赏和青睐。
值得一提的是,在运河的建设中,路易十四耗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用了三万兵士在两年时间内开掘运河,开展了声势浩荡的巨大工程。
在凡尔赛宫苑中,最独特和可爱的部分是隐藏在丛林之中的多个小林园,当人们进入小林园中的时候,会发现进入了另一个世界,林木笼罩,亲切宜人。
勒诺特尔在设计上也耗费了不少心思。
全园中共拥有14个小林园,其中构思最为巧妙的是“迷宫丛林”,建成于1674年,取材于伊索寓言故事。
迷园中,错综复杂的路径上,每个交叉点上都有一个喷泉和与寓言故事中一种动物有关的雕像。
美丽而且非常独有乐趣。
虽然在这之前,有众多关于迷宫的园林设计,迷宫的形式也逐渐被人所熟悉。
然而想要在这里设计出一座新式的迷宫是勒诺特尔所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当然他的成功也展示出他惊人的才华,造就了辉煌的成就。
除此之外,小林园中还包括有“沼泽丛林”、“水剧场丛林”、“水镜丛林”等,这些内容形式变化多样的小林园成为凡尔赛宫中不可多得的亮点,为凡尔赛宫增添了不少乐趣。
奢华的风范,让凡尔赛宫的园林也变得如此艳丽迷人。
凡尔赛宫园林几乎是世界上最大的宫廷园林,其奢华几可与凡尔赛富相媲美。
由勒诺特尔设计的园林,园内道路、树木、水池、亭台、花圃、喷泉等均呈几何图形,有统一的主轴、次轴、对景,构筑整齐划一,透溢出浓厚的人工修凿的痕迹,亦体现出路易十四对君主政权和秩序的追求和规范。
园中道路宽敞,绿树成荫,草坪树木都修剪得整整齐齐;喷泉随处可见,雕塑比比皆是,且多为美丽的神话或传说的描写。
呈十字交叉的大、小运河,为多人文色彩,少自然气息的皇家花园增添了几多天然氛围。
故凡尔赛宫花园可以堪称是法国古典园林的杰出代表。
【结尾】凡尔赛宫在历史的辉煌成就是一个奇迹,它是一个强大的国家和强大君主的纪念碑。
它的主题思想是为了表彰法兰西皇帝的至尊伟大和华美而表现壮丽的意义,正如科贝尔写给路易十四的信中说道:除了战争,唯有大型的工程才能更好地体现出伟大君王的精神与价值。
为了反映上层统治阶级的穷奢极欲的生活,盛大的集会宴会,以丛林区为基础,创作了各个不同活动内容的区域。
奢华的建造,将这样一座宏伟的凡尔赛宫展现在世界的面前。
【参考文献】1、《西方园林史—19世纪之前》朱建宁编著中国林业出版社2、《外国园林史纲要》汪菊渊著北京林学院 1981年3、《外国园林史》杨滨章编著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