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试题
考试说明:
1.首先下载试题及《标准答卷模版》,完成答题后,答卷从网上提交。
2.答卷电子稿命名原则:学号.doc。
如:11031020512002.doc。
3.网上提交起止时间:2015年11月20日8:00—12月26日18:00。
试题:(每大题50分,共100分)
一、1961年,当一名记者问约翰·F·肯尼迪总统,为什么他主张减税时,肯尼迪回答:“为了刺激经济。
难道你不记得你学过的经济学基础了吗?”当肯尼迪总统提出的减税最终在1964年实施时,他促成了一个高速经济增长的时期。
试用你学过的宏观经济模型,分析减税对宏观经济会有怎样的影响?
二、通货膨胀对经济产生怎样的影响?你认为在现实中如何有效规避通货膨胀风险。
《宏观经济学》答卷
本人承诺:本试卷确为本人独立完成,若有违反愿意接受处理。
签名: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专业:__________________学习中心:_________________
一、简答题:本大题2个小题,每小题50分,共100分。
1.1961年,当一名记者问约翰·F·肯尼迪总统,为什么他主张减税时,肯尼迪回答:“为了刺激经济。
难道你不记得你学过的经济学基础了吗?”当肯尼迪总统提出的减税最终在1964年实施时,他促成了一个高速经济增长的时期。
试用你学过的宏观经济模型,分析减税对宏观经济会有怎样的影响?
从宏观经济层面看,减税重在调结构、促投资和保出口。
1、调结构
一是调整税收收入结构。
增值税转型改革后,从长远看,享受该政策的企业在新购入设备的折旧期内会增加其企业所得税。
这是因为原来执行的生产型增值税,企业新购设备的进项税额虽然不能抵扣,但可以进入固定资产的原值计提折旧,减少折旧期间应纳的企业所得税。
实行消费型增值税后,企业新购设备的进项税额虽然可以抵扣销项税额,却无法再计入折旧额,会增加购入设备折旧期内的企业所得税。
因此,增值税转型虽然减少了固定资产购买当期的增值税额,但增加了固定资产折旧期内的企业所得税,有利于改变目前我国税收收入结构中流转税占比过大的局面,进一步优化税收收入结构。
二是调整成品油价格结构。
此次成品油价税费改革一次性取消公路养护费等六项道路交通收费,规范了地方政府部门收费行为,逐步取消了政府还贷的二级公路收费,暂不取消一级路和高速路的收费,体现出渐行渐看的改革思路。
汽油、柴油等成品油消费税实行从量定额计征,有利于促进节能减排,优化经济结构,形成“多用多缴,少用少缴”的公平调节机制。
由于其征收方式不受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还有利于形成稳定的消费税税源,避免国际油价大幅上涨对消费者造成过重的负担。
通过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国内成品油价格实现与国际市场原油价格有控制的间接接轨,也有利于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的进一步完善。
2、促投资
与生产型增值税不同,消费型增值税允许抵扣固定资产投资所产生的进项税额。
增值税转型改革作为实行结构性减税的一项重要内容,改变了试点时“增量抵扣”的方案,允许一次性全额抵扣,降低了企业的投资成本,有利于刺激企业投资,尤其是促进缴纳增值税的装备制造业、电力、采矿、化工等行业的投
资力度。
3、保出口
较大幅度地提高了部分产品的出口退税,取消和降低了部分产品的出口关税,这一系列政策调整与当时宏观调控政策转向有密切关系,目的是为了保出口。
出口退税政策日益成为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
出口退税是被世贸组织认可的没有争议的贸易促进措施。
其主要作用是避免国际间重复征税,中性的增值税也决定了出口退税的中性本质。
虽然调整出口退税可以在短期内起到刺激或抑制出口的效果,却往往以牺牲效率为代价。
我国出口退税制度频繁调整的主要原因,一是没有意识到稳定出口退税政策的重要性,将出口退税政策作为相机抉择调节经济发展的宏观政策工具;二是出口退税制度立法层次较低,政府有关部门即可对退税制度进行调整。
减税对微观经济的影响
减税可以降低企业成本
增值税转型的另一直接后果是企业减少了固定资产基数,从而减少了生产单位产品应负担的固定资产折旧额,降低了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这一方面有利于减轻对通胀的预期,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出口型产品提高国际竞争力。
减税对财政收入的影响
减税对税收收入有一定影响
减税加大了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难度
减税不否定结构性增税
有利于扩大内需、调整结构的结构性增税政策可以缓解财政收入下降的压力,不仅必要而且可行。
一是可以适时开征环境税,扩大现有消费税的实施范围,尤其是把一些高能耗、高污染的产品纳入消费税征收范围,从而降低环境污染,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
二是扩大资源税的征收范围,提高资源税税率,合理体现资源的稀缺性,促进节能减排。
通过理顺资源产品的价格结构,增加资源丰富的中西部地区的财力,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通过性减税加大对个人消费的刺激力度
从长期看,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目标是建立起综合和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从短期看,对于个人所得税的改革和完善,不应把重点放在税前扣除标准的不断提高,而应考虑适当调整个人所得税的税率结构,切实提高个人收入水平,增强个人消费意愿。
首先,应降低工资、薪金所得适用的最高边际税率,并配合以消费税制改革。
中、高收入者在基本生活需要满足之后,会更多地购买高档消费品,因此,可适当扩大消费税课税范围,提高消费税税率,以配合个人所得税制调整。
其次,可考虑拉大工资、薪金九级超额累进税率级距,减少税率档次。
降低中、低收入者的个人所得税税负。
再次,提高劳务报酬所得、稿酬等收入的税前扣除标准。
建议对主要收入来源于劳务报酬和稿酬的独立就业者,提高其税前扣除标准,增加其可支配收入。
完善出口退税制度
从近期看,优化现行出口退税制度可从四个方面着手:第一,进一步完善增值税制度,减少增值税优惠政策,扩大增值税征收范围,解决目前增值税优惠政策较多、征收范围较窄的问题;第二,提高出口退税税率,简并出口退税率的档次,建立起规范、稳定的出口退税政策;第三,平衡不同贸易方式的出口退税水平;第四,改进出口退税负担机制,中央政府全额负担出口退税。
2.通货膨胀对经济产生怎样的影响?你认为在现实中如何有效规避通货膨胀风险。
通货膨胀对经济产生的影响:
(1)、再分配效应
不利于依靠固定货币收入维持生活的人。
如领取救济金、退休金、依靠转移支付和福利支出的人最显著。
依靠工资生活的长期被雇佣者,工资变化缓慢。
依靠变动收入的人获得收益。
其货币收入与通货膨胀同步增长,甚至要早于通货膨胀
对于储蓄者不利。
各种形式的储蓄、存款的实际价值下降。
有闲置现金的人损失最大。
牺牲债权人的利益,债务人获利。
发行公债的国家,获利丰厚。
(2)、产出效应
有3种情况
(1)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产出增加。
存在闲置资源、通货膨胀未被预期且较温和的情况下:促进了产出增加。
物价上涨扩大了厂商的利润空间,促进投资扩大再生产,减少失业。
(2)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引起失业,产出不增。
产出可能不变,可能下降。
不存在闲置资源。
(3)超级通货膨胀,产出减少,经济趋于崩溃。
人们对于信用货币失去信心,货币交易和储藏等作用丧失,交换难以实行,投机盛行。
(3)、通货膨胀的有利论与有害论
有利论:温和通胀利于经济发展不可缺少。
幻觉:短期内,当名义工资不变、但实际工资下降时,人们感觉不到工资下降。
货币幻觉:Monetary illusion
人们不是对收入的实际价值作出反应,而是对用货币表示的名义价值作出反应。
有害论:通货膨胀政策是饮鸩止渴。
治理通货膨胀的对策
(1)货币政策。
减少货币供应量,压总需求;提高利率,抑制投资,刺激储蓄,使总需求与总供给达均衡。
(2)财政政策。
增加税收,使企业利润和个人收入减少,投资和消费支出减少。
削减财政支出,减少转移支付,抑制个人收入增加。
(3)收入政策。
工资物价管理政策,阻止轮番上涨趋势。
(4)收入指数化政策。
工资、利息、各种证券收益以及其它收入一律实行指数化,同物价变动联系而作出调整。
(5)人力政策。
改善劳工市场,谋求降低与通货膨胀率联系在一起的失业率。
(6)对外经济政策。
减轻国际收支失衡对国内物价的不利影响,阻止国外通货膨胀的输入。
(7)其它政策。
增加有效供给,反托拉斯和垄断,币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