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濮阳市油田一中九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
1.(2分)将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它们会粘在一起,说明分子间存在
;“酒
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
2.(2分)如图所示,在弹簧测力计的两侧沿水平方向各加3N的拉力,并使其保持静止。
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N,弹簧测力计所受合力为N。
3.(2分)科学家首先利用实验测定了大气压值,但大气压强并不是固定不变的,离地面越高,空气越稀薄,大气压强就。
4.(3分)对于现代生活给人们带来的紧张症,可以用“漂浮疗法”减轻它,“漂浮疗法”
是在漂浮池内加入大量的(选填“酒精”或“盐”),使池内液体的密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人体密度,当人进入池内时都会漂浮起来,从而使人放松、消减紧张感。
当重力为500N的“病人”漂浮在池中时,受到的浮力为N。
5.(3分)小丽和妈妈在超市购物,她用50N的水平力F推着重为100N的购物车,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小车在10s内移动了4m。
则在此过程中,地面对购物车的摩擦力为N,重力做的功是J,水平推力F对购物车做功的功率为W。
6.(2分)物理知识是对自然现象的概括和总结,其又广泛应用于生活和技术当中。
请根据表中的相关内容填写表中空格。
自然现象物理知识实际应用
百米运动员到达终点后不能
立即停下来
跳远时利用助跑提高成绩
雄鹰展开翅膀在空中滑翔在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
二、选择题(本题8小题,共16分.第7~12题,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
题目要求.第13~14题,每小题2分,每小题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2分,只选1个且正确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7.(2分)1911年,通过a粒子散射实验,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的科学家是()A.卢瑟福B.汤姆孙C.牛顿D.伽利略
8.(2分)如图,下列实验不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A.皮碗对吸B.瓶吞鸡蛋
C.纸拖水杯D.橡皮膜凸出
9.(2分)如图所示的容器中装有水,没有受到浮力的是()
A.物体A B.物体B C.C部分D.D部分
10.(2分)投出去的篮球在空中运动时,若篮球所受的力突然全部消失,则篮球将()A.静止B.做匀速直线运动
C.竖直下落D.先静止后运动
11.(2分)如图所示的几种杠杆类工具中,在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A.B.
C.D.
12.(2分)端午节,一只孔明灯在晴朗的夜空中匀速上升。
在此过程中,孔明灯的()A.动能转化为势能,机械能不变
B.势能增大,机械能不变
C.动能不变,机械能增大
D.动能不变,机被能不变
13.(2分)如图所示,水平的桌面上放一小球,下列几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A.小球受到的重力与桌子对小球的支持力
B.小球对桌子的压力与桌子对小球的支持力
C.小球的重力与地面对桌子的支持力
D.小球对桌子的压力和桌子的重力之和与桌子受到的支持力
14.(2分)一个木块从高空落入深水池中,先下沉、后上浮直至漂浮在水面。
则下列关于木块在水中未露出水面前所受重力与浮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水中下沉的过程中,它的重力大于浮力
B.在水中上浮的过程中,它的重力小于浮力
C.在水中上浮时比下沉时受到的浮力大
D.在水中下沉和上浮过程中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三、作图题(每小题2分,共4分)
15.(2分)在图中画出小球对墙的压力F、标出垂足
16.(2分)在图中画出力臂L1、标出垂足
四、实验与探究题(第17题4分,第18题8分,第19题6分,共18分)
17.(4分)小明在总结所做的物理探究实验时发现了如下规律:
(1)要研究的物理量不易直接测量时,可以用转换法把它们间接表示出来,如:图1的实验是通过观察木块被撞击后移动的距离,间接地知道的动能的大小;图2的实验是通过,间接地知道液体压强的大小。
(2)当要研究的物理量与多个因素有关时,需要采用控制变量法,如:在图1的实验中,使用同一个钢球是为了探究动能大小与的关系;在图2中,若为了探究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实验操作方法应该是:改变。
18.(8分)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实验前,杠杆右端下沉,则应将平衡螺母(选填“左”或“右”)调节,直到杠杆水平位置平衡,目的是为了。
(2)如图甲所示,杠杆上的刻度均匀,当在A点挂3个钩码时,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在B点挂个相同的钩码;当杠杆平衡后,将A、B两点所挂的钩码同时朝远离支点O的方向移动一小格,则杠杆(选填“左端下沉”、“右端下沉”或“保持平衡”)
(3)实验时,第一组同学按图乙进行,第二组同学按图丙进行。
则第一组同学实验过程的不足之处是(选填“不方便测出拉力的大小”、“不方便测出力臂的大小”或“不能得到正确结论”)。
你认为两组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示数F F′(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理由是。
(4)通过实验,可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19.(6分)小明同学利用完全相同的几个长方体砖块及海绵,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那些因素有关”。
实验探究过程如如图所示。
(1)图中我们要研究的是通过海绵发生的形变来体现的。
(2)通过比较甲和乙,说明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若砖块的密度为ρ,立放时的高度为h,底面积为S,请推导出砖块立放时对海绵的压强的表达式p=。
(4)在生活中,书包的背带做得又宽又大,这是利用了来减小压力作用效果的;压路机的碾子很重,这是利用了来增大压力作用效果的。
五、综合应用题(第20题8分,第21题10分,共18分)
20.(8分)港珠澳大桥是迄今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
2017年5月2日,由中国自主建造的、
世界上最大的起重船“振华30”,吊起重6000t的“最终接头”(如图所示),并沉入30m 深的海中,“最终接头”像“楔子”一样将海底隧道连为一体,这意味着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即将全线贯通。
若“最终接头”完全浸入水后,起重船吊钩对其拉力为2.0×107N.(取ρ海水=1.0×103kg/m3,g=10N/kg)求:
(1)“最终接头”下沉到位后,下表面所受海水的压强;
(2)“最终接头”完全浸入海中后,受到的浮力;
(3)“最终接头”的体积。
21.(10分)如图1所示是小型建筑工地上使用的“罐笼式”提升机,用它能将放在罐笼A 中的建筑材料提升到高处。
已知被提升的建筑材料的重力为3000N,拉力F将它以0.5m/s 的速度匀速提升到10m的高度,拉力F所做的功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2所示。
则:(1)滑轮c是(选填“动”或“定”)滑轮,使用它的优点是;
(2)拉力F的大小是多少?
(3)提升机在提升建筑材料时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河南省濮阳市油田一中九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
1.引力;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2.3;0;3.托里拆利;越小;4.盐;大于;500;5.50;
0;20;6.运动员(物体)具有惯性;飞机的机翼;
二、选择题(本题8小题,共16分.第7~12题,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
题目要求.第13~14题,每小题2分,每小题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2分,只选1个且正确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7.A;8.D;9.C;10.B;11.B;12.C;13.AD;14.BD;
三、作图题(每小题2分,共4分)
15.;16.;
四、实验与探究题(第17题4分,第18题8分,第19题6分,共18分)
17.钢球;两玻璃管中液面的高度差;速度;探头在液体中的深度。
;18.左;便于测量力臂;2;左端下沉;不方便测出力臂的大小;大于;F的力臂小于F′的力臂;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或F1L1=F2L2);19.压力的作用效果;越大;ρgh;增大受力面积;增大压力;
五、综合应用题(第20题8分,第21题10分,共18分)
20.;21.定;改变用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