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粘性流体力学

粘性流体力学


d 2g
d
,
Re umd
o
水泵 1 水池
局部损失(局部范围流动旋涡、转向或撞击引起)
h
um2 2g
—局部损失系数
阀门
2 2
z 1
o
水泵 1 水池
3.管路计算
简单管路:——查到 ,后 应用能量方程
串联管路:直径或粗糙度不同的简单管路串在一起
7.7.2 圆管内的湍流速度分布(5个区域)
1.层流底层 (y d ):
du
dy
u
y
0
(y从壁面算起)
u 0 y
u yu u
( u
0
— 壁面剪应力速度)
记 u u , y yu ,无因次速度分布:
u
u y ( y 5)
2.过渡层(5 y 30) :
u
11arctan
y 11
3.
水力光滑管湍流核心区
e
(
u
4, y
30):
e
d
Prandtl 近壁假设:核心区 0 常数,l ky
(
t )
du dy
l2 ( du )2
dy
0
对数定律:
u 1 ln yu c
u k
k 0.4 , c 5.5
(Nikuradse实验)
u 2.5ln y 5.5, ( y 30) ——水力光滑管
rh 湿润周长

a
充满
充满 面
水力半径
流体与管壁接触 的边界长度
a×a 矩形
rh
a 2
a×b 矩形
rh
ab ab
充液面积 a×b
2ab rh 2a b
非圆截面管的当量直径 d e
de 2rh ,
e e;
de 2rh
f (Re,e
de
)
(Re um 2rh )
以圆管计算或查Moody图得出非圆直管的阻力系数。
u umax
y a
1
7

Re
105
根据比值
um umax
测定管中最大流速求平均流速、流量。
管流速度剖面 层流:抛物型
Re=106
Re=104 Re<2000
湍流:指(对)数型(丰满)。Re愈大愈接近于平均速度。
4. 水力粗糙管湍流核心区速度分布 (e u 60)
Nikuradse实验:k=0.4 、c=8.5,得到
Nikuradse管流实验曲线:
f (Re, e )
d
1. 层流区 (Re 2300) 1次方阻力区
64
Re
hf um1
人工粗糙度
2.过渡区 (2300 Re 4000) 流动不稳定,可能是层流,也可能是湍流。
3.流水力光滑区
4000 Re 26.98d
e
8
7
(1.75次方阻力区)
1. 能量方程
umi Q / Ai
轴线位置
p1
1
u
2 m1
2g
z1 H T
p2
2
u
2 m
2
2g
z2 h
动能修正系数:
2 1
(层流) (湍流)
动力源的功率: N QH T
2.流动损失
h h f h
扬程
流动损失
2 2
沿程损失(管路粘性摩擦损失)
z
1
hf
l um2 , f (Re, e )
最大速度: 平均速度:
umax 2.5 ln au 5.5
u
um umax 3.75u
y a
亏损定律: umax u 2.5ln a ——水力光滑和水力粗糙管
u
y
指数定律: u
u
cn
yu
n
u y n umax a
Re 3.2106 光滑管
Blasuis
1/7次方规律:
Re
e
3.71d
(经验公式)
5.湍流粗糙管平方阻力区
Re 4160 d
2e
0.85
1 2.0 lg d 1.74
2e
hf um2 (与Re无关)
Moody图: f (Re, e )
d
7.7.4 非圆管中的摩擦阻力系数
经验方法计算:把非圆截面管化为当量的等截面圆管。
当量圆管
2A 2 过流截面积
湍流运动方程组的封闭性:
方程数:4个
未知量:ui , p, pij (6个)共10个 补充方程:湍流应力与平均速度之间的关系式——湍流模式。
7.6 Prandtl 混合长度理论(半经验)
基本思想:把湍流中微团的脉动与气体分子的运动相比拟。
层流:
l
du dy
(分子运动)
湍流: t
u v
t
du(微团脉动)
dy
湍流粘性系数
涡粘性系数
y
l' l' y1
o
v ' u+δu u
δA u-δu
x
平面平行定常湍流的摩擦剪应力:
l
t
(
t )
du dy
t
l2
du dy
du , dy
t
l2
du dy
l ——混合长度(由假定及实验确定),湍流中 t 。
7.7 圆管内的(充分发展)湍流
7.7.1 引言
1.充分发展流
u 2.5 ln y 8.5
u
e
um 2.5 ln a 4.75
e
d
u
e
7.7.3 圆管中的摩擦阻力系数
0
1 8
um2
8
u um
2
um
速度分布公式
层流:解析解
f (Re, e )
d
光滑管或粗糙管湍流:理论方法、经验或半径公式(实验)。
五个区域——层流区、临界区、光滑管区、过渡区、完全湍 流粗糙区。
7.8 管路的计算
工程管路:通常包括
• 管道
• 动力源(水泵、风机、轮机)
z
• 各种部件(弯头、阀门、突缩结构、
1
扩张结构和分叉等)。
o
2 2
水泵 1 水池
三类问题: • 给定管路尺寸和流量,确定管路压降(损失),选择动力头; • 给定管路尺寸和压降(动力头),确定流量; • 根据给定的流量和压降,设计管路尺寸(管径)。
d
层流:
L d
0.057 Re。L
114dRecr
2000
湍流:L=(25-50)d
L
2.管内湍流结构
3.水力光滑与水力粗造 “水力光滑管”d: e
“水力粗糙管”:d e
湍流核心区
过渡区
层流底层 d
d
34.2 Re 0.875
e ——管壁的绝对粗糙度
e
e ——相对粗糙度
d
de (a)
d (b)
4000 Re 105: 0.3164
Re0.25
h f
u
1.75 m
(1/7次方规律)
4000
Re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6.98
d
e
8
7

1 2.0 lg Re
0.8
(Karman-Prandtl公式)
4.湍流粗糙管过渡区
26.98 d
e 8 7
Re 4160d
2e
0.85
1
2
lg
2.51
ui
t
(ui
u
j
)
x j
p
xi
2ui
x j
(
uiuj )
2ui ——平均运动的粘性应力
uu pij uiuj vu
wu
uv vv wv
uw
vw ww
湍流应力 Reynolds应 力
pij 是p对ji 称张量,六个独立量。它源于湍流脉动引起 的动量输运。因此,湍流应力 uiu是j 和平均流关联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