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载机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一、柴油机的故障诊断与排除1、柴油机常见异常现象柴油机故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不同的故障表现出不同的表观现象。
要查明故障的确切原因,就要充分运用实践经验,通过看、听、摸、闻等感觉,发现柴油机的异常表现。
通常柴油机异常现象有以下几种。
①声音异响如有不正常的敲击声、放炮声或吹嘘声等。
②动作异常如柴油机不易启动,工作时产生剧烈振动,工作无力等。
③外观异常如柴油机冒白烟、黑烟、蓝烟;各处漏油、漏水、漏气。
④温度异常如机油和冷却水温度过高,轴承过热。
⑤气味异常如发生臭味、焦味、烟味等。
柴油机工作时,如发现上述异常后,还必须进行周密的检查,弄清故障情况,通过仔细的分析判断后找出故障的部位和原因。
一种故障可能表现为好几种异常现象,例如油泵柱塞磨损后,既可表现为启动困难,又可表现为柴油机功率不足。
同时,一种异常现象亦可由几种故障造成,例如柴油机启动困难,既可能由于上述的油泵柱塞磨损,也可能由于蓄电池能量不足或气门、活塞环漏气等多种故障所造成。
2、柴油机常见故障原因和排除方法判断故障的一般原则是:结合构造,联系原理;弄清现象,联系实际;从简到繁,由表及里;按系分段,检查分析。
按经验找出柴油机故障常采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①异常声响判断法。
用一根约半米长的钢棒,一端磨尖,触到检查部位表面;另一端作成圆形,贴在耳旁,可较清晰的监听到异常声响产生的部位、大小和性质。
例如,主轴承间隙过大发生冲击时声响是沉闷的,气门碰活塞的声响是清脆的。
②部分停止法。
经故障分析,怀疑是某一工作部件引起的,可将该部分停止工作,观察故障是否消失,从而确定故障原因。
例如柴油机冒黑烟,分析为某缸油嘴喷孔堵塞,可将该缸停止供油,如此时黑烟消失,则可证明判断正确。
③替换法。
根据故障分析,怀疑是某一零件或部件造成的,可将该零件更换成新件,然后比较柴油机前后工作情况是否变化,从而找出故障原因。
④试探法。
改变局部范围内的技术状态,观察对柴油机工作性能的影响,以判断故障原因。
如压缩压力不足,怀疑是气缸套和活塞之间密封不良,此时可向气缸内加入少量机油,此时压缩压力增大,证明判断是正确的。
柴油机的故障现象很多,由于柴油机结构和使用环境的不同,故障原因也不同,对具体问题,应根据各种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表1列举了一般柴油机常见故障的诊断和排除方法。
表1 柴油机常见故障的诊断和排除方法二、传动系统的故障诊断与排除1、动力换档变速箱的故障诊断与排除⑴换档离合器故障产生的原因动力换档变速箱中的离合器属于易损部件。
动力换档变速箱的离合器接合时,液压力经活塞克服弹簧力并压紧摩擦片。
其过程是随着液压力的增加,摩擦片与金属盘接触并逐渐压紧。
每次换档时,摩擦片都要与钢片发生摩擦,设计中虽已考虑用冷却液散发摩擦产生的热量,但冷却的作用有限。
当变薄时,离合器就需要更多的液压油使摩擦片与钢片之间充分接合,此时就必须进一步使柴油机加速。
当发动机加速到很高的空转速度时。
摩擦片在缸片上打滑的时间也随之延长,由此而产生的摩擦热量会更大,当液压油变热时间和温度的增长足以改变变速箱中的密封特性时,变速箱就会产生内泄漏。
而内泄漏又从两个方面引起热量的增加:①高压油经损坏的密封泄漏而引起摩擦,使油温继续升高;②由于漏油会减少系统中油液的流量,为了充分结合离合器,液压泵就要输送更多的油液来产生结合离合器所必需的油压,也即需要发动机再行加速,使输油泵输出更大的流量,如此恶性循环,最终导致离合器过热或烧损,直至完全失效。
⑵动力换挡变速箱及其油路系统中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方法1)挂不上档故障原因:换位挡置不准确;离合器活塞漏油;变速压力低;箱体油路堵塞。
排除方法:重新挂挡或检查变速箱操纵阀;拆检更换矩形圈;变速压力低的排除方法见2);拆洗疏通。
2)变速压力低故障原因:主调压阀调整不当或弹簧折断失效;变速箱油面过低;滤网或油道堵塞;离合器漏油;变速油泵失效。
排除方法:重新调整或更换弹簧;加油至油标位置;清洗或疏通;更换矩形圈;检修或更换。
3)油温过高故障原因:作业时间长;箱内油量不足或过多;离合器片打滑;离合器脱不开。
排除方法:停车或怠速运转一段时间;加油至溢流孔位置;检查油压和密封环;检查离合器控制油路或操纵杆位置。
4)某一档变速油压低故障原因:该挡活塞矩形圈损坏;该油路密封环损坏;该油道漏油或堵塞。
排除方法:更换活塞矩形圈;更换密封环;检查排除。
5)乱档故障原因:轴端密封环泄漏。
排除方法:更换密封环。
6)系统漏油故障原因:接头松动;密封圈损坏。
排除方法:拧紧接头;更换密封圈。
2、轮式装载机驱动桥的故障诊断与排除轮式装载机驱动桥一般由主传动、差速器、半轴、轮边减速器、桥壳等组成。
为提高越野性,增大牵引力。
许多轮式装载机采用了双桥驱动甚至三桥驱动。
2.1驱动桥的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⑴驱动桥异响1)现象和危害轮式驱动桥的异响有多种表现:有的联系响,有的间断响;有的车速改变时响,有的正常行驶时响;有的上坡时响,有的下坡时响;有的响声沉闷,有的响声清脆。
驱动桥响声大多来自主传动及差速器,也有的发生在轮边减速器处。
驱动桥异响是驱动桥零部件间技术状态不正常的反映,应及时查明原因并排除,否则可能引起更大的故障甚至事故。
2)驱动桥响的原因及排除驱动桥异响的原因,多是由于后桥(包括轮边减速器)中某些零件产生碰撞或干涉所致。
由于不同零件在不同状态下所产生响声的强度、性质不同,因此可根据异响产生的条件、部位来判断异响的声源,查明异响的原因。
从异响产生的原因看,异响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由于零件间连接松动、零件损坏产生的响声,此种异响由于多属于零件间不正常的摩擦和碰撞,故响声比较清晰;二是由于轴承配合不正常、齿轮啮合不正常产生的响声。
齿轮啮合不正常是指啮合间隙过小或过大、啮合部位不正确、啮合面积不足,此时会产生连续的清晰的响声,且也随转速的增加而响声增大;轴承配合不正常是指轴承间隙过大或过小,当间隙过大会产生连续的响声,并随着车速的增高而增大。
后桥桥包产生响声时,除检查零件有无松动外,首先应检查主传动锥齿轮的啮合区是否正确。
(2)驱动桥发热1)现象和危害驱动桥发热,是指驱动桥在机械工作一段时间以后,其温度超过了正常温升的允许范围,一般手摸检查时,会有烫手的感觉。
驱动桥发热主要产生在驱动桥的桥包处(主传动及差速器外)及轮边减速器处。
驱动桥发热同样是驱动桥零部件技术状态不正常,或配合关系不正常,或润滑不正常的表现,应及时排除,以免损坏有关零部件。
2)驱动桥发热的原因及排除驱动桥发热的原因:①产生热量多;②热量不能及时的散出去。
轮式驱动桥的热源主要是摩擦热,而摩擦热又只能是相对运动件配合间隙过小所致,驱动桥的配合件一类是轴承,另一类是齿轮,所以驱动桥发热的根本原因是轴承配合间隙过小或齿轮啮合间隙过小所致。
驱动桥热量散不出去的主要原因是驱动桥(与轮边减速器)中缺油或油质低劣,缺油或油质低劣不仅使驱动桥产生的摩擦热不能及时散出,而且会使相对运动件处于干摩擦状态,使摩擦热大大增加。
驱动桥发热可根据发热的部位判明发热的原因,如轴承出过热时,可判明是轴承引起的,整个驱动桥壳体发热时,可能是齿轮啮合不正常或因缺油引起的,要及时加注符合标准的润滑油。
(3)驱动桥漏油1)现象和危害驱动桥漏油大多发生在桥包处及轮边减速器处,且大多通过密封处与接合面处外漏。
2)驱动桥发热的原因及排除驱动桥漏油,主要是由于密封件损坏与密封垫损坏所致,前者如最终传动油封损坏引起的漏油等,后者如后桥壳、轮边减速器接合面的漏油等。
2.2驱动桥主要零部件的故障诊断与排除(1)故障部位:桥壳1)桥壳的常见故障诊断驱动桥壳作为轮式装载机基础件之一,受力大而复杂,因此要求有足够的强度与刚度,故大多采用整体式桥壳,经铸造或锻造后焊接而成。
桥壳的主要缺陷:一是壳体产生变形与裂纹;二是配合面磨损,如桥壳两端的轴承安装处磨损等。
驱动桥壳是轮式装载机的基础件。
桥壳除本身安装有主减速器、差速器、半轴、轮边减速器外,还有车架、车轮的支承件等,在机械行驶、作业、制动的过程中,承受着弯曲、扭曲等多种应力,因而容易变形。
桥壳制造时如未彻底进行时效处理,使用中更容易产生变形。
从对桥壳使用性能影响看,桥壳的弯曲变形危害最大,桥壳变形后将改变桥壳上零件间的相对位置精度及齿轮间的啮合关系。
桥壳的裂纹多产生在应力集中之处,如桥壳与端轴焊接处等,因为当这类装载机行驶在不平的路面上及紧急制动时,此部位会产生冲击载荷及峰值应力,因而易产生裂纹。
2)桥壳的故障排除驱动桥桥壳是否已经变形,可通过测量桥壳主要安装面间的位置精度进行检测,如可通过测量桥壳两端轴颈(安装轮毂轴承用)间的同轴度进行检验,一般支承桥壳两端内轴颈时,外轴颈的径向跳动量应小于0.30~0.50mm。
驱动桥桥壳变形后应进行校正,变形较小时可冷压校正,变形较大时应热压校正。
热压校正时应注意加热部位及加热温度,加热部位选择原则:一是应选在对变形影响较大的部位;二是应选在非重要部位;三是应选在不易产生应力集中的部位。
加热温度一般为300~400℃,最高不得超过700℃,以防因材料组织改变而影响其强度与刚度。
驱动桥桥壳是否裂纹,可用磁力探伤等无损探伤法进行检验,由于桥壳较大,可将探伤机探头引出,对桥壳进行分段检验。
无探伤设备时,亦可用敲击听声音法或渗油法进行检验。
裂纹检查时不必在所有部位上进行,而应着重在可能产生应力集中与可能出现裂纹的部件上进行。
驱动桥桥壳产生裂纹时,应用高强度低氢焊条进行焊接修复。
为了增加焊接强度,减少焊接应力和变形,焊接时应采取一般的工艺措施:①焊接前应在裂纹端部钻直径为5mm的止裂孔;②应沿裂纹开成60°~90°的深为壁厚1/2~1/3的破口;③应采用直流反接分段焊,而每焊20~30mm后,敲去焊缝消除内应力,当温度降至50~60℃时再焊下一段;④为了增加修复强度,可在重要焊缝处增焊4.6mm厚的外板(加外板时应注意使其与桥壳中心对称)。
当裂纹严重,使桥壳产生严重变形时,则应报废。
裂纹焊修后应对焊缝进行探伤并检查有无焊接变形。
桥壳两端轴颈磨损后可镀铁修复,与油封配合处轴颈磨损后也可镶套修理。
(2)故障部位:半轴半轴的主要缺陷是:半轴产生弯曲和扭曲变形;花键磨损或损坏等。
半轴的弯曲变形,可在用顶尖将轴顶起来,用百分表检查轴的径向跳动量,来判断其弯曲变形程度,当其弯曲跳动量大于0.50mm时,应进行冷压校正。
半轴产生少许扭曲变形后,对使用无影响;但严重扭曲的半轴应予以报废,以防止使用中半轴扭断。
半轴轴端花键磨损后,其键齿侧间隙大于0.50mm(键齿本身磨损量大于0.20mm)时,可用堆焊法填平齿间,然后重新铣制花键。
铣花键时为了保留原齿,可在堆焊前于齿端做出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