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时代楷模,成就出彩人生”师德教育主题征文做心灵使者,行走于青春之间XXX区XXX小学 XXX喜欢做老师,最重要的一个原因莫过于喜欢面对着年轻的生命,看着他们一天天成长起来,心里满满的都是感动。
正是这种感动,让我以为自己永远都很年轻,让我体会到自己的价值,也让我觉得自己的生命是有意义的。
在我眼里,教师就是一朵花,一朵不娇艳却有着超强磁场力的花,总是静静的奉献着自己。
最美的花,不一定要有华丽炫彩的外表,不一定要有沁人心扉的香味,比一定要有常开不谢的毅力,最美的花,总开在最安静的地方,那么的润物细无声,却又时刻让你感受着他的存在,用他的磁场力影响着一波一波的赏花者.第一次当班主任,看着一个个可爱的孩子,内心不自觉的涌出喜爱之情。
他们刚上一年级,犹如一张张空白的纸,等待着我们把最美的景物描绘,他们是祖国的太阳,未来的蓝图则将由他们自己来描绘......对他们的喜爱之余我又深知自己自己面临工作的繁杂,同时更清楚了肩负的责任。
很喜欢这样一段话:我不能改变天气,但我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情;我不能事事如意,但我可以事事尽力;我不能改变自己的容颜,但我可以展现自己快乐的笑容。
爱可以传递,心情可以互相传染。
我们就像孩子们的晴雨表,如果被千头万绪的工作影响了愉快的心情,我们学生的心情怎么能愉快起来呢?因此我们首先要做的是要在繁琐的工作中找寻快乐。
记得有人说过:和孩子们在一起,感染的是他们的快乐和纯真,从他们的身上常常能找到自己童年的影子,这种快乐是无法用金钱买到的。
有段时间,我心里压力极大,激情被一点一点磨掉,但内心又深知这样下去不仅对自己不好,对孩子们也不公平!因此课间我会跟孩子们一起跳绳,一起做游戏,一起听他们说谜语给我听......当批评完学生,他转身亲切的叫你一声老师时;当走在马路上猛然间听到有人高喊老师好时,我真的很快乐。
工作中有烦恼,而对于我班也许烦恼会更多,但这却阻挡不了我寻找快乐的脚步。
快乐的事情点点滴滴,似一股暖流涌上心头,永生难忘。
宽容的对待学生,以情感人。
这件事我记得很清楚,有一天早上,我进班比较晚,孩子们已经打扫好卫生开始阅读,刚进教室发现地上有几片小纸片就在讲台旁很显眼的地方。
当时很生气,想批评今天值日的学生,刚要准备让孩子们停下阅读,转眼一想要用自己的爱心打动他们。
于是我就弯腰捡起了小纸片,这时本组的卫生组长走到我跟前,说:“老师,我们组打扫完卫生,我忘检查了!”孩子的一句话让我意识到了他是一个负责的孩子。
此后的时间,学生们的值日工作做得非常好,组长会很负责的检查,发现有纸屑并能主动捡起来,其他同学也养成了这样的好习惯!这件事之后,我充分意识到了对待学生要多一份宽容,少一些批评:多一些微笑,少一些严厉,给学生多一点自由的空间。
学会了宽容,在面对学生犯错误的时候,心态也平和了许多,心情自然也就好了很多。
“微笑的面对每个可爱的孩子”是我贴在办公桌上的一句话,孩子们一定最喜欢我们的笑容,每当我们冲孩子微笑时,他们总会回应我们一个大大的微笑!相信此时的孩子们也一定是快乐的。
依然记得新学期看到孩子们交上来的《小达人成长记》时的兴奋心情,翻开一本一本的看,看着看着我竟哭了,在“家长对老师想说的话”那栏,她看到了家长对我工作的肯定,他们那极其淳朴的或者说不太通顺的话语却深深打动了她。
由于身体原因不得不在家休息,孩子们纷纷打来的问候电话让我心里暖暖的。
赵宇是班里第一个打电话给她的孩子,他用不太流畅的普通话对我说:“老师,听说您生病了,你在家好好休息,愿您早日康复,我会好好听其他老师的话……”听到这些,她欣慰的笑了,同时眼眶了也浸满了泪水,多么懂事的孩子,怎能不让我喜欢?孩子们发来的问候短信更是让我感动:“老师,我想你了。
”“老师我会好好听话的。
”“老师,你快来给我们上课吧!”想着这些,我发觉我是XXX小学一名幸福的老师。
学校每年举行的运动会是孩子们最期待的,运动会上他们可以挥汗如雨,一展风采;他们可以在操场上跟着运动员肆无忌惮的一起跑;他们也可以躺在绿草坪上尽享温暖的日光浴。
一切都是那么和谐,一切又在那么井然有序的进行着……跳高比赛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孩子们的爆发力也在一次次的鼓励中为大家呈现了一场场激烈的比赛。
五年级的参赛选手一个个身手矫健,一跃而过,而此时一个小男孩停在了原地。
“该你跳了!”他后面的选手提醒他。
而他却依然不动,竟偷偷地抹起了眼泪,他低声对体育老师说:“老师,太高了,我不敢跳,我害怕……”。
我看出了他的害怕,因为初中的我也曾经因为不敢跳高而恐惧过,那种感觉只有亲身经历过才懂得。
于是我走到他跟前,拍拍他的肩膀说:“小帅哥,别害怕,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跳过去,身上向上腾起,动作连贯,别怕,相信自己,你是最棒的……”一系列安慰后,他擦去眼角的泪水:“嗯,老师,我来试一试。
”他开始助跑,纵身一跃,竟跳了过去,在场的所有人都非常惊讶,操场的这一角想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他克服了内心的恐惧,战胜了自己的内心。
跳完这一跳后,他特别兴奋的跑到我跟前:“老师,谢谢你!”我还没来得及回应,他已经跑远了,他班的几个男生已经将他团团围住,虽然没有听到他们之间交流了什么,但我却清楚的看到了男孩儿脸上灿烂的笑容,在阳光的照耀下,他是那么帅气,那么青春,那么的充满活力……接下来的几天,在校园里我总能看到他灿烂的笑脸,他会追上我:“老师,我来帮你拿东西吧!”就这样我们边说边笑,一起走到办公室,他像一个小保镖一样,把我送到就离开了……这样暖心的一幕仅仅缘于一次对我来说并没有什么的鼓励,而就是这么一次鼓励,男孩更勇敢了。
作为教师的我们,是孩子们的希望,启迪智慧的同时也不能忘记去鼓励孩子,用心去爱孩子。
也许是你温暖的一个眼神,也许是你的一个不起眼的微笑,也许是你微不足道的几句话,也许是你轻轻抚摸的一个动作,也许……这些都将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那片阳光,它会指引孩子向着阳光那方努力成长!我时常在想,有朝一日自己白发苍苍,但依然硬朗,最想预见的场景便是:白发苍苍的我,依然拥有一群可爱的学生,我站在讲台上或坐在讲台下,听他们唱最青春的歌,看他们跳最励志的舞,感受他们最心动的故事,憧憬他们最想要的未来……用一颗心,行走于青春间,是多么激动、多么幸福的事。
为人师表身正为范XXX区XXX小学邢XX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为人师表”是教师最崇高的神圣天职。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无疑是自豪的,但肩负着全面提高国民素质、青少年一代的职责,我又是压力山大的。
时代在变,对教师的要求也在变。
那么,今天,我们该怎么做一名教师呢?“教育者先受教育”。
只有最大限度地提高为人师表的水平,オ能胜任人民教师的历史使命,无愧于人民教师的称号。
这就要求数师要时时刻刻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凡要求学生做的自己务必先做到做好。
正如孔子所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正说明这个道理。
前段时间,网上的一个现象引起了我的思考:“一名教师没有满足家长的一个无理要求,于是以过节日的名义,向老师发了一个红包,而恰恰老师又不小心点开红包。
但又随即将红包返还给家长。
这样一件事情就被家长大做文章,将老师举报了。
这件事情在当时引起了舆论的轰动。
可是它并没有得到舆论的批评,反而得到很多舆论的支持。
”当看到这篇文章之后,我也不禁的为那位老师打抱不平。
可是细细想来,这位老师并没有保护好自己。
她没有自我防范意识,当看到红包那一刻时,我们应该选择不理睬。
好奇心促使它点开了红包,这触犯了师德师风的边界,所以引火烧身。
这也为我以后的工作提了醒。
曾经有家长为了让对自己孩子得到特殊照顾,便向我充话费。
话费到的那一刻起,我便意识到危机感。
果真,不一会家长便发短信过来,并说明了原因。
俗话说:无功不受禄!更何况,自己身为一名教师,有责任以及义务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
家长的这种做法是对老师的不信任,以及对教师这个职业的侮辱!当即之下,我就用微信红包将钱返还给家长,并解释清楚!碍于面子,家长拒不收。
我又是做工作,又是威胁说:放学让孩子将现金带回家,孩子弄丢了,老师可不管哦!终于,一百元钱,物归原主了。
我心头的那块石头也落下了。
我没有愧对自己的良心,也对得起“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
从此,我们再见面,都是笑颜相对,以前的那种紧张感也消失掉了。
相信通过那一件事,那位家长对我多了一份信任,也更加尊重老师了!为人师表,身正为范,“身正则笔直”,教师只有行得正,做的端,才有尊严。
每年教师节来临,教师收受红包问题就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应该承认,教师利用职务之便收受红包,尤其是暗示甚至索要红包是有悖于师德的行为,不仅败坏了行业风气,对未成年人的成长也有消极影响。
其实我个人觉得老师不该收红包。
当老师收取红包的一瞬间,他们的关系就不单纯了.老师会对那位同学特别的照顾,甚至可能会偏袒。
孩子犯了错误,家长觉得送礼那就绝对可以把事情摆平,这样不单对这个孩子的成长不好。
同时对别的同学也不公平。
社会有办事送礼的风俗,学校非世外桃源,我们不可能苛求教师独善其身,但教师们也应该坚持一个起码的道德底线,更不能触碰法律红线。
至于那些明显有索礼行为、影响恶劣的教师,肯定要严惩。
学校是一方净土。
教师的本职工作就是教书育人。
那么我们更应该以身作则,从自身做起,做好学生的表率。
不让社会的不良风气来侵蚀这方净土。
教师行不正,坐不端,何谈教育学生做堂堂正正的人,祖国的未来将走向何方。
教师,是一个光辉的事业!不是一个红包,就能磨灭老师的责任!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能教育孩子。
“爱”源于高尚的师德,“爱”意味着无私的奉献。
我认为教师对学生的爱,不是出自个人的恩怨,而是出自社会的需要、教育的需要。
这种爱是稳固的、深厚的,是与教师所肩负的社会职责紧密相连的。
教师如果能用自己的高尚情操熏陶学生,不仅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而且能直接证明教师言传的真实性和可能性。
一个教师,不仅通过语言来传道,授业,解惑,而且还应该以身示范,做学生的榜样。
俗话说,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
这种无声的语言,往往会超过有声的讲课,它将会伸入到学生的思想,行为以及生活的各个方面。
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是一切美好的化身和可效仿的榜样,教师的人格理更是任何力量都不可替代的。
如果你要求学生书写端正,我们的板书就要认真,不能潦草;如果你要求学生按时完成作业,我们就要做到及时批改好作业,及时讲评;如果你要求学生精神饱满,我们就要充满激情;如果你要求学生远离坏习惯,我们就要洁身自好,严于律己。
美国著名教育家迪福说过:“如果我自己的表不准,这只是欺骗我个人罢了。
但如果城里的大钟走不准,受骗的就是整个城区的居民。
”教师注重身教,为人师表,不仅有利于促进当前社会的好转,有影响将来社会风气的优劣。
身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要永远记住自己的职责:教书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