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主题征文5篇【篇一】还是在儿时,我的老师就在我的心中播下了一颗种子,一颗对“教师”这一职业期望的种子。
这颗种子在老师爱的雨露和关怀的阳光下,渐渐地在我心中,生了根,发了芽,长大了。
它终于结出果实――我也成了一位老师。
人们对教师一向的评价都很高,有人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有人说教师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蜡烛;有人说教师甘为人梯,默默耕耘;有人说教师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当我穿过它面前的这些光环,走进它的内核时,我渐渐地理解了它的内涵,教师是平凡的、普通的,犹如一颗小小的铺路石,而我只愿做那小小的铺路石,让我们的新一代在我铺就的平坦而宽阔的道路上奔向远方。
初次登上讲台,面对着这群朝气蓬勃的孩子,我总是板着脸,装出一副严肃的样子,想以“师道尊严”的传统道德威摄他们。
然而不久,他们很快地发现了我的“友善”,向我玩起了把戏。
上课时有小声说话的,有做小动作的。
对此我当然是怒不可遏,将他们狠狠地训一顿。
此后,我发现,我的训斥大有作用,上课他们正襟危坐,作业也一张不差。
可是我同时也发现,学生见了我绕着走,上课回答问题总是低着头,一言不发。
我的心不禁颤动起来,是不是我做错了?这时老教师给我送来“灵丹妙药”:与学生沟通,用心去爱他们。
慢慢地我用老教师那里得到的“灵丹妙药”去和学生交朋友。
我在每个学生身上寻找闪光点,尽量让每个学生树立起信心。
将心比心,以心换心。
不以你的真挚之情,诚挚之心是不会换取同学们纯真的心的。
很快的我们之间就建立起了一种牢固的既是师生,又是朋友的双重关系。
有这样一个故事:“智慧”、“成功”和“爱”三位天使来到人间。
一位母亲请他们到家中做客,天使们对那位母亲说:“我们只能去一个,你回家商量一下,再做选择。
”母亲最后决定把“爱”请回家。
奇怪的是,另外两位也跟着进了屋。
母亲惊讶的问:“你们两位怎么也进来了?”答曰:“那里有‘爱’,那里便有‘智慧’和‘成功’。
”有爱就有一切,在故事中如此,在生活中更是如此。
有人说过:疼爱自己的孩子是一种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
教师对学生就需要这样一种神圣的爱,她不求回报,严慈相济,这种爱是学生接受教育的感情基础。
因为,一旦学生体会到这种爱的情感,就会“亲其师,信其道”。
教师无小节,处处皆楷模,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回顾多年的从教历程,我深深地感到,要做一个学生需要并喜欢的老师,必须时刻注意修养师德,以自己的一言一行去影响学生。
每天要求学生做到的,我首先做到,业余时间我认真钻研业务,大量翻阅教育杂志,不断给自己充电。
在耕耘中拓宽视野,在执教中提炼师艺。
我们的工作是平凡的、琐碎的,也是艰辛的,这里没有令人羡慕的财富和权利,没有显赫一时的声名和荣誉,也没有悠闲自在的舒适和安逸。
可是我们有的是: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忠诚,是将青春和生命奉献给这一事业的信念和决心。
虽然工作不久,我却亲眼目睹了老师们的爱岗、敬业、奉献等作为,亲耳聆听了不畏艰苦、孜孜不倦、潜心于育人的感人事迹,亲身感受了那为了学生真诚奉献的博大情怀。
忘不了已有华发的老教师们兢兢业业的工作和对青年教师的帮助,忘不了夜晚在办公室灯下、微机前埋头苦干的青年教师,忘不了他们桌子上的教育杂志、厚厚的教案、描写教学论文的稿纸……这些是对工作的投入,更是爱学生的体现。
面对着一张张青春洋溢的脸,一颗颗水晶般纯净的心,我想:教育事业也许拥有世界上最高利润的回报,你播下的是一粒爱的种子,收获的却是整个美丽的人生。
教学中,我也许不能把爱汇聚成海,但我会竭尽我的生命把爱的水滴凝聚成一条小溪,让清澈流进每个学生的心,教育是一方充满理性的天地,也是一片饱含情感的空间。
老师们,我们每个人的手中,都握着无数的金种子,那便是爱,是我们的全部财富。
让我们播下这颗种子吧,相信不久的将来,等待我们的是丰硕的果实。
【篇二】有这样一首歌,绝伦无比;有这样一份爱,绝伦逸群。
你听:那一刻你无所顾忌那一刻你忘了自己你的手是如此纤细一瞬间却那么有力时间嘀嗒嘀嗒过去我们等待你的呼吸等待你心跳的声音……也许你不能够再站起,不能再穿上那白白的纱裙,但在每一个人的心里,你比从前更加亭亭玉立……歌声传遍大江南北,穿越大海彼岸,大家都在赞美着、关心着丽莉。
丽莉已经不只是一个普通的名字,她代表着一种最美的精神,代表着教师最无私的奉献。
丽莉是一名普通的教师,当危难席向学生的时候,她奋不顾身推开孩子,把生命的希望留给了孩子。
那一刻,丽莉想到了什么;那一刻,丽莉有没有想什么。
我想,她应该还没来得及想什么,一种出于教师爱的本能,一份教师美的道德,就在伸手的那一刹那间,演绎得淋漓尽致。
向张丽莉学习,彰显以教育爱为核心的教师精神,既要发扬勇于舍己的献身精神,也要努力将这种几十年如一日,默默洒向平凡讲台的教育之爱,洒进每一位学生的心田,奉献在每一项教育教学活动之中。
这种爱,犹如春天的小花,微小却依然散发迷人的芳香;这种爱,犹如大地的种子,处处生根发芽,展现勃勃生机。
美的第二篇章:我在做其实,在我们的周围,在我们的身边,处处都有这样的爱,处处都有这样的美。
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个小的片段——《后院有蛇,大家请注意》:“叮铃铃``````”园长办公室电话那头响起吵闹的惊诧声:“蛇——有蛇!”“快让孩子离开那儿!”“已经全部都走出来了!”“好,我会通知后勤人员做好搜索清理;并让网管员通知,各班级近几天不要到教室楼后边的草地上!”这是中六班教师在组织幼儿活动期间发生的事情,教师在撤离了场地后,赶紧拨打了园长室的电话,告知情况,以提醒其他班级不要进入场地,以免发生危险。
在这次事件中,教师的处理非常得当,首先以最快的速度管好幼儿的安全,并且以幼儿园主人的身份进行提醒,提醒全园注意安全防护。
我就此事件在教师会议上进行了点评,表扬了中六班的全体师生,感谢他们这种朋友、伙伴、家庭的主人翁精神。
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中,我们的教师都能以负责任的态度处理任何一件事情,如大型玩具的螺丝松动了、操场上的苗圃被人不小心踩坏了、有幼儿捡到丢失的物品了、校园里发现了蜜蜂窝了、学校禁止吸烟了等等。
把这些事情进行登记,并通过校讯通平台予以表扬,在网站上予以公布。
这种平凡工作中体现的责任心,也是一种美。
我们要浇灌美丽之花,让它遍地开放。
学前教育正沐浴着改革的春风,同时也给幼儿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家长们心目好的幼儿老师,要求满面笑容、和蔼可亲、细心照顾、能说会唱、够责任、有耐心等等,给我们这些年轻的姑娘们以严格的考验。
孩子尿湿了裤子,羞羞答答、哭哭啼啼,姑娘们耐心地安慰孩子,替他们换上干净的衣裤;孩子生病发烧,着急的姑娘变成了大力水手,抱起孩子就往医院方向跑;孩子不小心摔破了额头,心疼的姑娘和孩子们一起哭起鼻子。
爱,就是和孩子共成长,美,就是成长中散发的幽幽清香。
记得一次,有个班级的孩子突发抽搐,教师着急地哭,我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发现保健医生已经在处理,当时只听见医生说:“快拿毛巾放在孩子的嘴里。
”我的两个手指立马替上前去,当毛巾拿来的时候,我的手指已经深深留下了一排牙印,痛得钻心。
我知道,抽搐的孩子最容易咬坏自己的舌头,牙关紧闭,后果不堪设想,疼,又算得了什么呢!我已经从事幼儿教育近二十年了,从一个懵懂的青年教师,如今走上管理的岗位。
经历的事情多了,心中的感悟也更深了。
除了要引导教师,最重要的是如何提高自己的素养,加强个人师德提炼。
在工作中,我会以姐妹的身份与教职工共处,关心他们的生活、关爱他们的健康,常组织、常学习,建设一支团结的队伍。
我想这点我做到了,现在我们的一班兄弟姐妹,大家有劲往一处使,都把幼儿园当成了自己的家。
在师德方面,我严格要求自己,做好教师的表率。
关心孩子的成长,与孩子们一起游戏,每次从教学楼走过,都会听见孩子们“园长阿姨”的叫声,心中甜甜的。
为了孩子,我会和我们的老师们一起做好天底下最美好的事业。
美的第三篇章:共追寻中国古人云:“师如父母”,这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尊师爱师”的传统美德,也体现了老师“爱生如子”的高尚师德。
有这样一首小诗,那是一位即将退休的教师写给她的孩子们,他道出了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共同的心声:追寻最美的足迹,做好平凡的工作,演绎完美的人生价值。
我的孩子,别看我脸上的泪珠,蓓蕾绽放在六月的花海,阳光灿烂着六月的花季,你们就是那阳光雨露中盛开的花朵,在明媚的季节了放声高歌。
我的孩子,别看我怅然的面容,青青的草地开满花朵,一条小河从草地流过,你们就是那清澈的小河,载满我的祝福流向大海的心窝。
我的孩子,无论你们走多远,都是我心湖深处的白帆,在我深情的目光中,享受阳光般的温暖。
扬帆起航吧,我的孩子——【篇三】本人骆秋雁,秋天的大雁,人如其名,有着狮子座强大内心的我从小到大的梦想只有一个——成为一名小学老师。
多少次梦里,我梦到自己像只领头雁,领着一群孩子翱翔在知识的天空,欢声笑语响彻天际。
师范毕业后,我如愿以偿地踏入了小学的校园,成为了一名小学英语教师。
年轻的我对所有的一切充满了期待,期待着自己的英语课堂是孩子们快乐的天堂,期待着每个孩子乐学、善学、勤学,期待着孩子们对我深深的爱与依恋。
然而,踏上三尺讲台的我,方才体会到“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的含义。
一、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曾让我失去教育的初心我所在学校的周边环境是片旧城区,学生生源都是周边市场小商小贩或进城务工的子弟,我任教的班级里,有一半的孩子是长期寄宿在接送班,或是父母离异,交由老人看管的留守儿童。
这些孩子由于长期得不到及时的管教和早期的教育,学习习惯、行为习惯的养成基本为零,学习成绩自然是天荒夜谭啊!面对这么一群孩子,爱,从何谈起?!我的期待,我的想象,都被现实一一击溃!我开始变得不再从容淡定。
我收起了自己天真的微笑,板起了严肃的面孔,高压、强制、留堂、叫家长成了我教育他们的手段。
这些貌似“厉害”的方法真的凑效了!全班消灭了不及格,一份两率名列前茅…….。
然而,这些貌似的“成功”并没有让我感到开心、幸福。
我深感自己失去了成为老师的初心,孩子们远远见到我,会视而不见。
在他们的目光中,我感受不到一丝的爱意和敬意。
对此,我伤心、难过、气愤而有苦苦找不到答案。
二、心灵的触动,唤醒了我教育的初心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观看了一部名为《放牛班的春天》的电影,在那里,我找到了答案!影片讲述了一位失业的音乐教师克莱蒙,在一所寄宿学校找到了一份管教工作,那里的孩子全是一些无法无天的孩子,因此,这个学校还有了“池塘之底”的外号!高压、体罚成为了司空见惯的现象。
而克莱蒙的到来,给了这批孩子不一样的春天,他用音乐一一打开了孩子们封闭的心灵。
他对冷酷的校长说了一番感人至深的话:“每一颗心都需要爱、需要温柔、需要宽容、需要理解。
每一个孩子都来自纯净无邪的地方,永远都应该是人间万分疼惜的珍宝!“每一个孩子都来自纯净无邪的地方”这句话深深触动了我的内心,是啊,我眼前的这批孩子又何尝不是来说那个纯净无邪的地方!在他们调皮捣蛋的背后,一定还有一颗柔软的心,只要有爱,就一定能换回他们的真心以待!带着这份爱与责任,我一次次敲开了这些孩子的家门,当我看到这些留守孩子的家庭环境,生活条件,我不禁潸然泪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