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京高考物理 第一道计算题 力学

北京高考物理 第一道计算题 力学

力学计算题汇编——动力学、曲线运动例1.(2016年西城期末)如图所示,斜面AC长L= 1m,倾角θ=37°,CD段为与斜面平滑连接的水平地面。

一个质量m = 2kg的小物块从斜面顶端A由静止开始滑下。

小物块与斜面、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 = 0.5。

不计空气阻力,g = 10m/s2,sin37°= 0.6,cos37°= 0.8。

求:(1)小物块在斜面上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a;(2)小物块滑到斜面底端C点时的速度大小v;(3)小物块在水平地面上滑行的最远距离x。

练习1-1、如图所示,斜面AC长L = 1m,倾角θ =37°,CD段为与斜面平滑连接的水平地面。

一个质量m = 2kg的小物块从斜面顶端A点由静止开始滑下。

小物块与斜面、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 0.5。

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取10m/s2,sin37° = 0.6,cos37° = 0.8。

求:(1)小物块在斜面上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a;(2)小物块滑到斜面底端C点时的速度大小v;(3)小物块在水平地面上滑行的时间t。

练习1-2.(2018年潞河期中)如图所示,一个质量m=10 kg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

对物体施加一个F =50N的拉力,使物体做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已知拉力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θ=37°,物体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0,sin37°=0.60,cos37°=0.80,取重力加速度g=10m/s2。

(1)求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2)求物体在 2.0 s末的瞬时速率;(3)若在 2.0 s末时撤去拉力F,求此后物体沿水平地面可滑行的最大距离。

F练习1-3、(2016东城一模)某次对新能源汽车性能进行的测试中,汽车在水平测试平台上由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

汽车所受动力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1所示,而速度传感器只传回第10 s 以后的数据(如图2所示)。

已知汽车质量为1000 kg ,汽车所受阻力恒定。

求: (1)汽车所受阻力的大小; (2)10 s 末汽车速度的大小; (3)前20 s 汽车位移的大小。

例2、(2010年北京高考题)如图,跳台滑雪运动员经过一段加速滑行后从O 点水平飞出,经过3.0 s 落到斜坡上的A 点。

已知O 点是斜坡的起点,斜坡与水平面的夹角 =37°,运动员的质量m =50 kg 。

不计空气阻力。

(取sin37°=0.60,cos37°=0.80;g 取10 m/s 2)求: (1)A 点与O 点的距离L ;(2)运动员离开O 点时的速度大小; (3)运动员落到A 点时的动能。

练习2-1、(2016年海淀二模)如图所示,一个少年脚踩滑板沿倾斜街梯扶手从A 点由静止滑下,经过一段时间后从C 点沿水平方向飞出,落在倾斜街梯扶手上的D 点。

已知C 点是一段倾斜街梯扶手的起点,倾斜的街梯扶手与水平面的夹角θ=37°,CD 间的距离s =3.0m ,少年的质量m =60kg 。

滑板及少年均可视为质点,不计空气阻力。

取sin37° = 0.60,cos37° = 0.80,重力加速度g =10 m/s 2,求: (1)少年从C 点水平飞出到落在倾斜街梯扶手上D 点所用的时间t ; (2)少年从C 点水平飞出时的速度大小v C ; (3)少年落到D 点时的动能E k 。

第22题图20 5 10 15 v /m·s -120 t /s 第22题图10 5 10 3.0 15 F /×103N 20 t /s 1.02.0 ABCDθ练习2-2、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0.10kg 的小物块以初速度υ0从粗糙水平桌面上某处开始运动,经时间t=0.2s 后以速度υ=3.0 m/s 飞离桌面,最终落在水平地面上。

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5,桌面高h=0.45m ,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 取10 m/s 2。

求: (1)小物块的初速度υ0的大小;(2)小物块落地点距飞出点的水平距离x ; (3)小物块落地时的动能E k 。

例3、(2016东城二模)如图所示为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的光滑轨道ABCD ,其中ABC 部分是半径为R 的半圆形轨道(A C 是圆的直径),CD 部分是水平轨道。

一个质量为m 的小球沿水平方向进入轨道,通过最高点A 时速度大小,之后离开A 点,最终落在水平轨道上。

小球运动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忽略不计,g 取10m/s 2。

求: (1)小球落地点与C 点间的水平距离; (2)小球落地时的速度方向; (3)小球在A 点时轨道对小球的压力。

练习3.(2018房山二模)有一个质量为800kg 的小汽车驶上圆弧半径为50m 的拱桥,重力加速度g 取10m/s 2。

(1)汽车到达桥顶时速度为5m/s ,汽车对桥的压力是多大;(2)若汽车经过桥顶时恰好对桥顶没有压力而腾空,求汽车的速度大小。

汽车对地面的压力过小是不安全的,对于同样的车速,请说明拱桥圆弧的半径大些比较安全,还是小些比较安全。

gR v A 2 第22题图vABCDυ0 xhυαLα 力学计算题汇编——功和能例1、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有一个四分之一圆弧轨道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圆心为O 点,OA 在水平方向,其半径R =0.40 m ,轨道的最低点B 距地面的高度h =0.45 m 。

一质量m =0.20kg 的小滑块从轨道的最高点A 由静止开始滑下,到达轨道底端B 点的速度v B = 2.0m/s 。

滑块离开轨道后做平抛运动,落到地上的C 点。

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10m/s 2。

求: (1)小滑块从B 点运动到C 点所经历的时间t ; (2)小滑块落地点与B 点的水平距离x ;(3)小滑块从A 点运动到B 点的过程中,滑块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W 。

练习1-1、AB 是竖直平面内的四分之一光滑圆弧形轨道,圆轨道半径R=1.25m ,其末端切线是水平的,轨道下端距地面高度h =0.8米,如图所示。

质量M = 1kg 的小物块自A 点由静止开始沿轨道下滑至 B 点沿轨道末端水平飞出,落在地上的C 点。

重力加速度g 取10 m/s 2。

求: (1)小物块到达B 点的速度大小; (2)小物块到达B 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 (3)小物块的落地点C 与B 点的水平距离。

练习1-2、“抛石机”是古代战争中常用的一种设备,它实际上是一个费力杠杆。

如下图所示,某学习小组用自制的抛石机演练抛石过程。

所用抛石机长臂的长度L = 4.8m ,质量m =10.0kg 的石块装在长臂末端的口袋中。

开始时长臂处于静止状态,与水平面间的夹角α= 30°。

现对短臂施力,当长臂转到竖直位置时立即停止转动,石块被水平抛出,其落地位置与抛出位置间的水平距离x = 19.2m 。

不计空气阻力, 重力加速度取g =10m/s ²。

求: (1)石块刚被抛出时的速度大小v 0; (2)石块刚落地时的速度v t 的大小和方向;(3)在石块从开始运动到被抛出的过程中,抛石机对石块所做的功W 。

BOxA RhCxAB CR O h例2.(2019年朝阳一模)如图1所示,游乐场的过山车可以底朝上在圆轨道上运行,游客却不会掉下来。

我们把这种情形抽象为如图2所示的模型:弧形轨道的下端与半径为R 的竖直圆轨道相接,B 、C 分别为圆轨道的最低点和最高点。

质量为m 的小球(可视为质点)从弧形轨道上的A 点由静止滚下,到达B 点时的速度为6B V gR=,且恰好能通过C 点。

已知A 、B 间的高度差h=4R ,重力加速度为g 。

求(1)小球运动到B 点时,轨道对小球的支持力F 的大小; (2)小球通过C 点时的速率C v ;(3)小球从A 点运动到C 点的过程中,克服摩擦阻力做的功W 。

练习2-1、如图11所示,光滑的倾斜轨道AB 与粗糙的竖直放置的半圆型轨道CD 通过一小段圆弧BC 平滑连接,BC 的长度可忽略不计,C 为圆弧轨道的最低点。

一质量m =0.1kg 的小物块在A 点从静止开始沿AB 轨道下滑,进入半圆型轨道CD 。

已知半圆型轨道半径R =0.2m ,A 点与轨道最低点的高度差h =0.8m ,不计空气阻力,小物块可以看作质点,重力加速度取g =10m/s 2。

求: (1)小物块运动到C 点时速度的大小;(2)小物块运动到C 点时,对半圆型轨道压力的大小; (3)若小物块恰好能通过半圆型轨道的最高点D ,求在半圆型轨道上运动过程中小物块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练习2-2、我国将于2022年举办冬季奥运会,其中跳台滑雪是其中最具观赏性的项目之一,如图所示为某一跳台滑雪的练习雪道,质量m =60kg 的运动员从长直助滑道AB 的起点A 处由静止开始以加速度a =3m/s 2匀加速滑下,到达助滑道末端B 时速度v B =15m/s ,AB 与水平方向夹角为30°.为了改变运动员的运动方向,在助滑道与起跳台之间用一段弯曲滑道衔接,其中最低点C 处附近是一段以O 为圆心,半径R =20m 的圆弧.助滑道末端B 与滑道最低点C 的高度差h =10m ,运动员在C 点时对滑道的压力大小为1800N ,取,求:(1)AB 间的距离x .(2)运动员在AB 段下滑时受到阻力的大小. (3)运动员在B 、C 间运动过程中阻力做功W .210m/s g =f F θACO Rm D hB 图11起跳台BhH OC30°例3、(2019年大兴一模)如图所示,半径为R =0.4m 的半圆竖直轨道BCD 与水平地面平滑连接,O 是半圆形轨道的圆心,BOD 在同一竖直线上。

质量m =2kg 的物体(可视为质点)以v A =7m/s 的速度从A 点沿水平面向右运动,冲上圆弧后从D 点水平抛出,落在水平地面上,落点与B 点的距离x =1.2m 。

忽略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 =10m/s 2。

求: (1)小物块从D 点抛出时的速度大小; (2)小物块运动到D 点时,对轨道压力的大小;(3)小物块从A 点运动到D 点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练习3-1、如图所示,BCD 是半径R = 0.4m 的竖直圆形光滑轨道,D 是轨道的最高点,水平面AB 与圆轨道在B 点相切。

一质量为m = 1kg 可以看成质点的物体静止于水平面上的A 点。

现用F = 7N 的水平恒力作用在物体上,使它在水平面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物体到达B 点时撤去外力F ,之后物体沿BCD 轨道运动,物体到达D 点时的速度大小v D = 4m/s 。

已知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 0.3,取重力加速度g = 10m/s 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