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主题公园规划设计

主题公园规划设计

主题公园规划设计公园作为城市规划的一部分,公园在城市中已经变成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可以为城市增添一抹五彩缤纷的色彩。

随着公园的建设,主题公园现在已经作为一门旅游业来发展了。

洋人街作为中国一个新型主题公园,以洋建筑为装饰,通过商业街区的方式经营发展,开设了酒吧一条街,小吃一条街,婚庆园,乱吼一条街。

作为人们休闲娱乐的消遣。

并通过穷人经济方式扶持了一批当地群众自主经营,生意红红火火。

一方面,在各项设施的分区规划上,大胆创新,建造起了世界上最大的厕所,引发对“厕所文化”的探讨。

各式标语广告比比皆是,宣扬着现代“潮”的文化,从而鼓励大众积极面对生活。

另一方面,充分利用人体学进行了人性化的公共设施布局。

洋人街,充分满足了人们求新求异的需要。

发展起了另类的新兴文化。

在洋人街,没有雷同,只有创新。

游客将欣赏到从未欣赏到的奇异景象。

享受到刺激有趣的新生活----重庆洋人街。

顺应当今时代的发展而诞生的新型主题公园。

一、主题公园的涵义主题公园是什么?中国学者定义为“满足游客多样化休闲娱乐需求和选择而建造的一种具有创意性游园线索和策划性活动方式的现代旅游目的地形态”。

主题公园是一种人造旅游资源, 它着重于特别的构想, 围绕着一个或几个主题创造一系列有特别的环境和气氛的项目吸引旅游者。

旅游主题公园是为了满足旅游者多样化休闲娱乐需求和选择而建造的一种具有创意性游园线索和策划性活动方式的现代旅游目的地形态,一个大型主题公园的开发, 需要项目内容新颖, 个性强烈, 资金充足,用地条件好之外,还需要考虑主题公园的城市感知形象,区位选择,以及公园分区布局的集中和分散的布置。

二、主题公园规划1、分区规划所谓的分区规划就是将整个公园分成若干个小区,然后对各个小区进行详细规划。

(1)景色分区景色分区是我国古典园林特有的规划方法,在现代公园规划中仍时常采用。

景色分区是将园地中自然景色与人文景观突出的某片区域划分出来,并拟定某一主题进行统一规划。

(2)功能分区结合我国的具体实际而初步形成的一种规划理论。

这种因此公园用地是按活动内容来进行分区规划的。

通常分为6个功能区,即:公共设施区;文化教育设施区:体育活动设施区;4 儿童活动区;5 安静休息区;6 经营管理设施区。

景色分区和功能分区这两种理论各有所长,景色分区是从艺术形式的角度来考虑公园的布局,含蓄优美,趣味无穷;功能分区上从实用的角度来安排公园的活动内容,简单明确,实用方便。

一个好的公园规划应当力求达到功能与艺术这两方面的有机统一。

一座城市,也许应该有至少一个老外扎堆的地方,这座城市才能够叫做时尚都市。

但更加开放的重庆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国外人前来投资创业,为了聚集更多的国际友人,于是,重庆出现了美心洋人街,美心洋人街一方面成为了老外“创业”的地方―――老外不等于都是老板或者游客,他们也可以在重庆打工或是创业,老外已经越来越普通,他们就应该活在我们身边,在洋人街,不仅可以在这里体会到由外国人带来的异域风情,同时还可以体验到由老外提供的端茶送水的服务,没有什么比这样的感受更能体现重国际化进程;另一方面,洋人街已成为了重庆最大的“英语角”,很多老外说着各国语言反客为主在这开店,顾客外国人加上熙来攘往的重庆人,赚的是人民币,这群被我们称为老外的人就这样在洋人街上制造着洋气,在你惊叹重庆有这么多不同肤色老外的同时,重庆与世界的接轨也自然打开了一扇窗。

从运动酒吧到意大利比萨;从日本料理到韩国泡菜;从卖尼日利亚民间木雕与服饰到夏威夷风情,洋人街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投资与创业者和游客。

2006年5月1日,一个崭新的带着洋口号的重庆洋人街主题公园诞生了。

作为重庆首个主题旅游商业公园重庆洋人街景区位于重庆市南岸区,由重庆美心集团主持规划和开发,总面积3000多亩,景区主要提供异国情调浓郁、文化鲜明的休闲、娱乐产品,迎合了现代旅游消费者追求精神愉悦的消费观念。

洋人街是以世界各国特色建筑、异域风采和酒吧文化为主体,主要分为运河酒吧区、老桥时尚精品区、民族风情演艺广场等;婚庆园里有重庆首座法式教堂、金色婚礼大厅等;广阔天地里有清明上河图、四合院、老茶馆、老酒肆等中国古典建筑群;乱吼一条街是汇集各地地方小吃,大大小小棋牌室为一体的娱乐休闲场地。

洋人街为全开放式,进入景区无需门票,景区可以独立向游客提供食、行、游、购、娱等服务项目。

1、公共设施分区洋人街的公共设施设计别出心裁,有号称世界上最大的厕所---以法老面相为标志的厕所,数十根希腊爱奥尼式的廊柱和欧洲中世纪风格的堡墙联袂构造而出的方便空间蜿蜒而上,绵延于半坡数百米,及目所至,恍然身在罗马。

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厕所总共4层共200多个蹲位。

内部造型也别具一格。

被称为洋人街厕所文化。

整个公园内专供游人休憩的座椅也是臀部形的,造型丰满,幽默感十足。

成为园区内一道亮点。

而园区内的垃圾桶则用复古式的造型,像极了邮箱筒。

垃圾桶上注明文明扔垃圾,宣传的雷锋式吐痰法。

规范了人们的生活习性。

是一种文明精神的传递。

图 1 洋人街公共设施一览2、儿童活动区洋人街说是一个商业步行街,其实已经具有了体闲公园的一些特点。

宽松的规划条件及前卫的策划定位,为其大胆张扬的建造提供了极大的发挥空间,有些地方甚至由商家自由发挥。

笔者现场访问工人了解到,有的景观构筑物在没有施工图的情况下仅凭一张效果图就开始施工。

因此,这种建造方式一定程度上的随意和任性,吻合了儿童的心理感受。

童话般的氛围和异国情调的确让成人和儿童感到耳目一新;其大胆、张扬、前卫甚至反叛的一些设计、也让游客兴奋不已。

在洋人街儿童参与游戏和活动的内容丰富,“兴趣点”和“兴奋点”很多,多样的游乐设施可以满足儿童的不同需要以及性别和年龄的差异。

在专设的游戏场所,儿童可以在较大的范围内驾驶电动车,可以到儿童城堡里蹦跳,还可以在人工运河里划船、玩透明水球等。

在街上,设计大胆的垃圾桶、洗手器、厕所、座凳、雕塑、灯具、标识牌、门头广告都非常符合儿童的心理感受,这些东西在可能的情况就会成为一种游戏设施。

烧烤区方便成人在享受美食的同时等候和看护在游戏场地中玩耍的儿童。

儿童还可以购小吃、坐马车、乘小火车、看各式各样的改装车、登山、远眺等。

读平时从来没有念过的警示语和名人格言及故事。

了解世界各国建筑特点和风俗,学习中国古代的民俗和文化。

破损的“建筑废墟”更能满足儿童的探险心理和培养创造思维。

另类的广告语让儿童觉得似乎有一种区别于课堂教条的轻松。

粗糙的砾石铺地和原始枕木做的梯步,让他们觉得比光滑的花岗石更舒服和亲和。

总之,这些设计手法在某种程度上吻合了儿童的心理和生理特征,所以有着大量的“点”和“场”吸引着儿童。

当然,更多的儿童长时间会聚于能够全面参与的专设游戏场所或重要特色景观节点中,而在街道或其他诸如成人活动空间中的时间相对较短。

(1)游戏空间的特点洋人街主要有两条并行的观光大道,中间是引于长江水的人工运河,嚣边的建筑多数为一至三层。

游戏空间分布与其建筑风格一样自由。

目前专设的游戏场主要是入口的电动车驾驶场、儿童城堡、水上碰碰船、烧烤区的游戏场和人工运河里的游戏场所。

另外还有一些没有明显边界的游戏场,如铁轨小火车等。

在复合空间中设置了少量可供儿童休息的设施和单体的游戏小设施。

专设的游戏场与“兴趣点”错落布置。

形成游戏“块”、“场”与“点”之间的自由搭配,集中布置和分散布置相结合,是一种聚和散的关系。

这种搭配方式形成了一种良好的连接体系,延长了儿童的行进路线和游戏时间,使儿童的心理感受也有强和弱的对比。

大多数空间都会有儿童游戏活动的产生,而街道中心、一些节点广场和景观小桥等地儿童游戏活动较少,成为整个街区的“透气”空间。

否则,儿童的游戏活动加上密集的建筑会更加让人喘不过气来。

3、文化教育设施就文化教育设施来说,洋人街最突出的文化教育设施就是其娱乐性强而又不乏哲学意味的标语广告牌。

在重庆洋人街,千余米长的街区,到处贴满了各式各样很有创意的标语,甚至洋人街的工人食堂、公共厕所都未能“幸免”,洋人街正在建成全国最大的标语主题公园。

典型标语有:“有困难要帮,没有困难创造困难也要帮”;“一个人如果面对众人批评仍微笑自如,那么他可能已经找到了替罪羊”;“人不可能把钱带进棺材,但钱可能把人带进棺材”;“每个人都有狗屁不通的时候”;“我们因受到雷锋的影响,老是喜欢做好事”;“制度让想犯错的人犯不了错,文化让有机会犯错的人不愿意犯错”;“世界上本来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没了路”。

这些标语中各种让人忍俊不禁的观点和语言,很快就抓住了市民和游客的眼球。

如将鲁迅先生的名句“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自然成了路”的标语,正话反说,成了“世界上本来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没了路”,而且署名者也变成了“改革中的鲁迅”,耐人寻味;比如在人行横道处,洋人街就悬挂了一条非常“文艺”的标语——我在无人的街口默默静候红灯;而在商店门口,则非常温和地要求“小偷止步”;更让人回味的是,在洋人街的一栋房子上,一个肌肉隆起的大力士,非常强悍地告诉游人:“有困难要帮,没有困难创造困难也要帮”,这些标语,不只是为了逗乐,也有很强的公益效应,快速吸引了眼球和注意力。

4、经营管理设施区酒吧风情街是洋人街内一大特色街,这里的咖啡、红酒、洋酒等出品不仅来自于正宗的欧美原产地,而且经营者也有很多本身便是欧美籍的洋人。

酒吧和西餐馆,每天光顾者络绎不绝。

他们不仅带来了好的产品,更重要的是带来了好的服务及欧美生活文化,相互吸纳,彼此渗透,成了重庆中外朋友和谐相处的一个聚集地。

去年在哪里看到澳大利亚的美女在洋人街开了一家重庆火锅馆,生意照常做得有滋有味,一点都不比本地人差。

洋人街里活跃着洋人,倒也名不虚传5、洋人街的特色建筑园区内的某些建筑千奇百怪,造型夸张大胆,超越了人们的习惯思维。

有倾斜入地,貌似颓墙的;有回廊尖顶,悬窗而筑的;有西瓜结构,童趣盎然的;有阳台前突,等等,每栋建筑皆自成风格,形式各异;特色鲜明,神采不同;一步一景,变化无端。

林林总总看过去,有时觉得别致,有时觉得散乱;有时似精巧布局,有时似无心规划。

由于洋人街的建筑带给人们的视觉冲击反差太大,短时内往往让人有些手足无措。

即使是一般的台阶,也与众不同,它绝不会铺上满砖,总要留些大大小小的缝隙,看得见泥土和野草,鲜花与虫子,栽植的树林很随意地分布在斜坡之上,不象苗圃,总是被人拾掇得整整齐齐。

在牛仔火车轨道和大街两旁,散布着许多欧式的移动小木屋,温馨而精致,品茶、饮酒、聊天、读书、玩牌等皆可。

甬道上铺满了碎石子,人行其间,仿佛行走在历史的故道上。

这里一切师法自然,既像欧南小镇,又如古国市井。

如果只是简单的堆砌或复制,洋人街就绝不可能倾国倾城,挤满了来自四面八方的客人,大街两边也绝不会停满各色车辆,整日里熙熙攘攘,入夜方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