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鲁教版五四制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完整版)
鲁教版五四制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完整版)
影响范围 小 大
24. 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主要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等。我国的主要灾害性天气:寒潮、台风、洪涝、干旱。
25. 高大山地阻挡气流,造成山地两侧气候差异明显,其气温、降水量的垂直变化造成山地气候的垂直变化。青藏高原海 拔高、面积广,形成了广大的高原山地气候。
莱州市实验中学
初二三班(2018 级)
湖南、湖北、广东、广西、河南、河北、山西、山东 江西、江苏、黑龙江、浙江、新疆、宁夏、辽宁、青海、陕西、甘肃
云南、贵州、西藏、四川、北京、上海、天津 重庆、内蒙古、台湾、海南、福建、吉林、安徽
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
10.根据 2010 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我国人口为 13.40 亿,占世界人口的 1/5 以上;
3. 我国陆地地势可划分为三级阶梯(北纬 36°剖面): 第一级阶梯雄踞西南,主要是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 4000 米以上; 第二级阶梯海拔多在 1000~2000 米,以高原、盆地为主; 第三级阶梯海拔多在 500 米以下,以平原、丘陵为主。 第三级阶梯继续向海洋延伸,形成近海大陆架。
4. 阶梯分界线: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分界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 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8. 各山脉两侧的主要地形区:
山脉
横断山脉 巫山
太行山脉 大兴安岭
山脉
天山山脉 昆仑山脉 祁连山脉
西侧 青藏高原 四川盆地 黄土高原 内蒙古高原
北侧 准噶尔盆地 塔里木盆地 内蒙古高原
两侧的地形区 东侧
云贵高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华北平原 东北平原 两侧的地形区
南侧 塔里木盆地
青藏高原 柴达木盆地/青藏高原
3.中国的国土面积约 960 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三。陆上国界线 2.2 万多千米,有 14 个陆上邻 国(北面俄、蒙古,东面朝鲜,西北哈、吉、塔三个斯坦,西边是巴基还有阿富汗,印、尼和不丹,三国在西南老、缅和 越南)
4.中国四至:最北端,黑龙江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 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 最西端,新疆的帕米尔高原; 最南端,海南省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
32. 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河流
秦岭—淮河
特征
以北
原因
秦岭—淮河 以南
特征 原因
水量 小
流经半湿润和半 干旱地区
大
流经降水丰富的 湿润地区
汛期 短
雨季持续时间短 长
雨季持续时间长
含沙量 大
结冰期 有
河流上、中游植被 冬季平均气温在零摄氏
覆盖少
度以下
小
无
植被保护较好
冬季平均气温在零摄氏 度以上
33. 说说我国外流河与内流河的分布与地形、气候的关系: 受地形和气候的影响,河流在我国地域上分布很不均匀。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东南部地形平坦, 大多数河流自西向东流,所以我国外流河主要分布在东南部。外流河主要分布在季风区,受季风影响降水丰富,气候 比较湿润,河流比较多。内流河主要分布在非季风区,降水稀少比较干旱,河流相对稀少。
莱州市实验中学
初二三班(2018 级)
14.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分布很不均匀,东多西少;以黑河到腾冲一线为界,此线东南部人口稠密,西北部人口稀疏。
思考造成这种分布特点的原因(仅供孩子了解,记忆中有印象即可):
(1)自然原因,东部耕地多,气候好,西部多沙漠、草原、山地,耕地少;(2)社会经济方面,东部工商业、交通运
17. 受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共同影响,我国形成了气候复杂多样和显著的季风气候两个主要特征。
18. 导致我国气候差异大的原因 ①我国地域辽阔;②气温和干湿状况的空间差异大;③气候类型多样;④一些高大的山地,气候呈明显的垂直变化。
19. 我国主要的气候类型: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山地气候。
8.我国行政区域划分基本实行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县(市、自治县)、乡(镇、民族乡)三级行政区划。
9.我国共有 34 省级行政单位,23 个省,5 个自治区,4 个直辖市,2 个特别行政区
省级行政区记忆口诀: 两湖两广两河山
五江(疆)二宁青陕甘 云贵西四北上天 重蒙台海福吉安 还有港澳好河山
莱州市实验中学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初二三班(2018 级)
1. 地势特征:西高东低,呈阶梯状。西部以山地、高原、盆地为主,东部以平原和丘陵为主。
2. 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优势:①便于海上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有利于农业生产; ②我国众多大河滚滚东流,便利东西交通。 ③河流从高一级阶梯流入低一级阶梯时,落差很大,水能资源极为丰富。
13. 北方房屋建筑特点:①坐北朝南;②墙体较厚。南方房屋建筑特点:①高大宽敞;②注重通风和透气。
14. 东西干湿差异明显,从总体上看,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很不均匀:东多西少,南多北少。 年降水量分布的总体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原因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距离越来越远,受季风的影响 越来越小,降水越来越少。 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台湾的火烧寮,最少的地方——吐鲁番盆地中的托克逊。
20. 有人把我国长江以南地区称为“回归沙漠带上的绿洲”。阿拉伯半岛和我国长江以南地区纬度相近,但景观差异很大, 想想这是什么原因? 原因是我国江南地区受夏季风的影响,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适合水稻的种植,成为鱼米之乡;同纬度的 阿拉伯半岛受副热带高气压的影响,形成热带沙漠气候,炎热干燥,沙漠广布。
输业发达,城镇多,人口集中,西部工商业、交通运输业落后,城镇少;(3)开发历史原因:东部开发较早,西部开
发较晚。
15.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有 56 个民族,汉族人口最多,占全国人口的 92%,其余 55 个民族人口较少,称少数民 族。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人口最少的是珞巴族。 少数民族中人口超过 500 万的有 9 个(西北是蒙、回、维,东北满族,西南苗、彝、壮,土家、藏族)
9. 山区:通常把山地、丘陵,连同比较崎岖的高原统称为山区。 劣势:①地形崎岖不平,交通不便;②耕地少,不利于发展耕作业。优势:发展林业、牧业、旅游业、采矿业。
莱州市实验中学
初二三班(2018 级)
10. 受纬度位置影响,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夏季普遍高温(青藏高原等地区除外)。冬季气温大致分布规律,由南 向北逐渐降低。1 月份 0℃等温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
26. 季风对我国气候的影响 积极影响:夏季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带来的降水有利于缓解旱情。消极影响:夏季风带来大量的局部降水 可造成洪涝。夏季风来得晚,退得早可造成旱灾。冬季风带来寒潮、沙尘暴、降温天气、暴雪等灾害天气。
27. 河流的作用(贡献):河流提供了丰富的淡水资源,塑造了富饶的冲积平原,为众多动植物提供了栖息地,利于灌溉、 养殖、航运、发电和旅游等。
宜昌 湖口
主要支流
灾害/资源
上游:荒漠化、凌汛, 中游:水土流失严重, 渭河、汾河 下游:地上河、凌汛、 断流;上游水能资源丰 富,旅游资源,灌溉 雅砻江、岷 上游水土流失,中下游 江、嘉陵 洪水灾害;上游水能资 江、汉江、 源丰富,中下游航运发 乌江、湘 达 江、赣江
5.我国濒临的海洋,自北向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台湾海峡属东海
6.我国大陆海岸线长 1.8 万多千米,有 6 个隔海相望的国家(韩、日、菲、文、马、印尼)
7.东西部晨昏差异:两地经度不同,我国东西跨经度广,约 60 度,从东五区到东九区横跨五个时区,执行东八区时间 南北方季节差异:两地纬度不同,我国南北跨纬度广,约 50 度,气候差异大
21. 什么样的山区能表现出气候垂直变化?① 海拔高;②纬度低。
22. 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界限: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季风区的气候特点:雨热同期。
23. 夏季风和冬季风的特点比较:
形成原地
夏季风
海洋(太平洋、印度洋)
冬季风
亚欧大陆内部
风向 偏南 偏北
特点 温暖湿润,雨热同期 寒冷干燥,加剧北方严寒,使南北温差加大
11.我国人口的特点:人口基数庞大,增长速度快
12.为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我国实行计划生育这一项基本国策。
13.人口众多负面影响:环境污染、人均资源少、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就业困难; 人口增长率问题: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不足、养老负担加重、国防兵源不足; 人口增长应该同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莱州市实验中学
第一 章 2
第一章 从世界看中国初来自三班(2018 级)1.中国的的地理位置:东半球,北半球,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2.中国优越的地理位置
从纬度位置看,光热条件好,有利于人类生存,世界上大部分植物能够在我国生长; 从海陆位置看,海陆兼备有利于陆上和海上与别国联系,有利于发展海洋事业。东部 海洋带来丰富降水,有利于农业生产。
16.我国民族分布特点 (图 1.19): 各民族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汉族分布遍布全国各地,以东部和中部最为集中,少数民族分布相对分 散,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东北。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是——云南省。
17.我国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各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
18. 思考“大杂居,小聚居”这种分布的特点(仅供孩子了解,记忆中有印象即可): “大杂居”有利于民族的交流,促进各民族经济的共同繁荣;“小聚居”有利于保护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的文化传统。
5. 地形特征: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6. 主要地形区: ①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 ②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 ③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④丘陵—东南丘陵、山东丘陵、辽东丘陵
7. 主要的山脉走向:东西走向、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较多;南北走向、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较少。 ①东西走向:天山山脉、阴山山脉、燕山、昆仑山脉、秦岭,南岭、大别山 ②东北—西南走向: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长白山脉、武夷山脉、台湾山脉 ③南北走向:贺兰山、六盘山、横断山脉 ④西北—东南走向:阿尔泰山脉,祁连山脉、巴颜喀拉山脉、小兴安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