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短文阅读及答案(免费)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短文阅读及答案(免费)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短文阅读及答案(免费)短文阅读,回答问题蜗牛的秘密今天下午,我在院子的草坪里捉到了十只蜗牛。

这十只蜗牛,外壳很薄,软软的身体在地上蠕动着,两只触角一伸一缩,一旦发现有“敌人”,就把身子缩进“屋子”里。

总之,它给人的印象就是慢吞吞和反应迟钝。

我为它们准备了一个纸盒当房子,几片菜叶是它们的晚餐,我地看着它们,期待它们毫不客气、地享受我的款待。

可是,没想到它们只是碰了碰菜叶就把头掉转开来。

我好失望,心想这些小东西怎么这么不领情。

我生气地走开了。

一会儿,我忍不住又回来看它们。

咦!这回我发现,那菜叶边缺了一块儿。

哈哈,小东西,原来刚才你们是怕羞,见我在旁边不好意思吃啊!不久,菜叶全被蜗牛吃光了。

饱餐一顿之后,它们开始悠闲地散步。

就在它们走动的时候,我看到它们的身后留下了一条银带子。

我好奇地把几粒沙子撒在上面,发现沙子都被黏住了。

这些黏糊糊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呢?我赶紧查阅资料,原来这些黏糊糊的东西是蜗牛的排泄物,可以帮助蜗牛爬行。

为了知道蜗牛的眼睛和嘴巴在哪里,我把一片菜叶放在蜗牛的面前。

只见蜗牛很快地伸出一对较长的触角碰了碰,慢条斯理地吃了起来。

这下我才知道:蜗牛的大触角有眼睛的功能。

真没想到,小小的蜗牛也有那么多的秘密啊!1.分别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A.狼吞虎咽目不转睛B.目不转睛狼吞虎咽C.聚精会神心甘情愿D.狼吞虎咽聚精会神2.结合文章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蜗牛的触角有嘴巴的功能。

B.蜗牛开始时不吃菜叶是因为它不爱吃。

C.蜗牛身后的黏糊糊的东西是它的排泄物。

D.蜗牛的眼睛有触角的功能。

3.下列对文章主要内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主要写关于蜗牛的秘密的往事。

B.文章主要写“我”观察蜗牛怎样吃东西的事。

C.文章主要写“我”通过认真观察发现蜗牛非常有趣。

D.文章主要写“我”通过认真观察发现了蜗牛的秘密。

4.从作者发现蜗牛的秘密的过程中,你得到了怎样的启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课外阅读。

车把上的纸鹤毕业的那年暑假,我突然萌发独自去江南一座古城旅游的念头。

古城很美,景色很多,却都分散在各处。

我正为此犯愁,旅店的一位阿姨告诉我:“我们这里的一些修车铺里,可以出借自行车,租费极廉。

”太好啦!正合一个穷学生的心意。

于是,我当即在旅店附近的一个车行里,租借到了一辆七成新的自行车。

我兴奋地骑上自行车,在古城宽阔的大道上一溜烟似的疾驰,心里真像插上了翅膀般的自由、欢愉。

只花了一天半时间,城内的几处景点就留下了我“到此一游”的踪迹。

第三天下午,我又兴冲冲地骑车向郊外的一个著名风景区进发,到那里已是三点光景。

环顾四周,没有找到寄存自行车的地方,只有在公园对面的那片小树林里,横七竖八地停放着几辆自行车。

我图省事,便将自行车也往那里一放,返身买票进了公园。

景区的面积很大,一路上走马观花游下来已花去不少时间,然后又坐上了驶往湖心岛的游船。

心一静下来,才猛地想起自行车好像忘了上锁,一摸口袋,果然不见有车钥匙。

我顿时惊出一身大汗,啊,这下闯大祸了!游兴全消,苦苦哀求船工将我放上岸去。

船尚未停稳,我就箭一般地窜上岸,拼命朝公园出口处跑。

此时,天色暗下来。

远远地朝对面那片林子望去,不好,那里只剩下孤零零的一辆自行车了。

我按住自己那颗狂跳不已的心,奔跑过去一看——啊!不禁喜出望外,正是我租来的那辆车呢!可是车却是锁着的。

仔细一看,车把的刹车上夹着一只用纸折成的鹤。

我涌上一阵莫名的希望:那车钥匙会不会就在纸鹤里呢?取下纸鹤,一摸,硬硬的,在它的肚子里,果然藏着一把钥匙!我端详着这只可爱的纸鹤,竟发现它的尾部还歪歪扭扭地写着几个字:“叔叔,请小心。

”激动的暖流顿时传遍全身,这是一位好心的孩子干的。

我多么想当面对他真诚地道一声感谢,然而望着暮色中空寂的周围,从何处觅寻他呢?这纸鹤自然成为我的珍藏,哦,珍藏着这位好心孩子对我的一份关爱,也珍藏着我对他的一份怀念。

1.根据短文,下列正确反映作者心情变化的一项是()A.喜出望外→兴致勃勃→大惊失色→心急如焚→温暖如春→心存感激B.兴致勃勃→大惊失色→心急如焚→喜出望外→温暖如春→心存感激C.喜出望外→兴致勃勃→心急如焚→大惊失色→温暖如春→心存感激D.兴致勃勃→心急如焚→大惊失色→喜出望外→温暖如春→心存感激2.你觉得那个孩子将车钥匙放在千纸鹤里有什么好处?由此可以看出孩子怎样的形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按照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简述这个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读完全文,你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试提出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课内阅读。

我弯下身子向前爬,老师在一旁不断地提示向前爬(再在)向前爬快站起来你没看见他们吗向他们扑过去唉你怎么不叫哇嗓门要大别忘了你不是猫你是一只老虎我还以为扮老虎是最容易不过的了,不用说话,不用露(lòu lù)脸,没想到也这么难。

看来老师对我的演技并不满意,她倒没说什么。

那位演哥哥的小朋友话可多了。

他说我这只老虎太窝(wō wē)囊,连豁(huō hōu)虎跳也不会,只会在地上爬。

还说他从没见过不会豁虎跳的老虎他说去吧,我这个配角(juéjiǎo)虽然配不上他,可是老师没把我撤换,他也只好将就。

终于到了星期六,到了下午,到了我们班演出的那个时刻。

我套上老虎皮,(带戴)上老虎头罩,紧。

随张地等候在后台的上场口。

忽然背后有人轻轻推了我一把。

我知道推我的是老师,立刻弯下身子爬上场去,嘴里啊呜啊呜直叫。

只听见台下一阵哄(hōnɡ hǒnɡ)堂大笑,笑得我脸上一阵热。

我已经明白,我笨拙(zhuó zhuō)的表演,把全场的老师同学都逗乐了,他们从没见过这样窝囊的老虎。

1.从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读音或字。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写在括号里。

困难()放松()糊涂()灵巧()3.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

窝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第()段写的是我表演老虎的过程,运用了()描写和()描写。

5.请给老师的话加上标点。

并写写你对老师话语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用“”画出一个排比句。

这个排比句用在这里起到了什么作用?四、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海啸一个有九十多户人家的小村子,坐落在海滨。

前面的海滩是孩子们戏耍的地方。

有位老爷爷和他的小孙子,住在山上,从那里可以俯视村子、庙宇和大海。

一天,天气闷热,大地微颤,房屋轻摇,发生地震了。

海水刹那间变成墨色,迅速从岸边退去。

村民们未加注意,都跑到海滩上去了。

老爷爷知道,一场灾难即将来临,必须立即向村民报警。

他急忙叫孙子拿来火把,亲自点燃了自家即将收获的稻子。

一片熊熊大火把天空映红了。

孙子急得大声哭喊:“爷爷,你怎么能把自家的稻子给烧了呢?”可是,老爷爷没有时间解释,只想到拯救四百多村民的生命。

庙里的和尚看见了山上的大火,忙把警钟敲响,海滩上的人们发现山上起火了,都蜂拥上山来灭火。

第一批上山的青年要灭火,可是老爷爷制止了他们,说:“让它烧吧!全村人都应到这儿来,山下危险。

”人们疑惑不解,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

孙子哭着说:“我爷爷发疯了,是他自己点燃了稻子。

”老爷爷此时向四周望了望,问:“全村人都来了吧?”他指着大海说:“你们看!”人们朝大海望去,只见海水像一座高耸的峭壁,正向村子扑来。

一阵天崩地裂的吼声,海水以排山倒海之势,铺天盖地而来。

大地在颤抖,人们不禁惊呼:“海啸来了!”海水咆哮着,席卷大地,经过几阵巨浪的冲刷,村子变成了一片汪洋。

老爷爷低沉地说:“这就是我烧稻田的原因。

”人们恍然大悟,流着泪,跪倒在老爷爷的面前……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老爷爷的功绩,在重建家园时,还修建了一座庙宇。

据说,这座庙宇至今还屹立在海滨的山上。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拯.救(zhěn zhěng) 闷.热(mēn mèn) 即.将(jìjí)2.照样子,写一写。

熊熊大火(AABC式)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铺天盖地(含反义词)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3.海啸是什么样子的?短文有多处对海啸的描述,用“____”画出两处。

4.老爷爷为什么要点燃自家即将收获的稻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收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九曲溪漂流大凡去过武夷山的朋友,回来后都会滔滔不绝地介绍九曲溪漂流之奇趣,当我也如愿踏上九曲溪的竹筏时,也立即沉醉其中,并被九曲溪特有的风光所震撼。

九曲溪,顾名思义,九曲十八弯,因宋代大理学家朱熹游览而写出脍炙人口的《九曲棹歌》而闻名于世。

端坐竹筏,只觉得两岸青山耸峙,其间一溪碧水穿谷绕峰而过,那些刚刚登临过的天游峰、虎啸岩、一线天等景区,全都倒映在九曲十八弯的溪水里,随风荡漾,扑朔迷离,如梦似幻,成就了一番特有的动静结合、山随水动的景致。

再看两岸群山,有的似虎跃龙腾,(A);有的则雄踞一方,(B);有的像玉女插云,(C);有的则直耸云霄,俯瞰群山。

乘上小竹筏,船工们或轻点石岸,或用力撑篙,或干脆就收篙顺水漂流,但小小的竹筏依然随清波而流淌,飘飘然而前行。

众多游客众多竹筏自觉形成一线,时而迎着耸立的峭壁,冲过湍急的险滩;时而又折入深邃的峡谷,滑向澄碧的深潭。

曲曲山回转,峰峰水抱流,抬头可观景色,俯首可视清流,侧耳可闻水声,伸手可嬉浪花。

那种悠然,那种闲情,那种亲近自然、融入自然、放逐心灵的感受油然而生。

心随景动,景随舟移。

此刻,我仿佛听到了来自遥远时空里的朱熹的声音:“武夷山上有仙灵,山下寒流曲曲清,欲识个中奇绝处,棹歌闲听两三声。

”1.给文中括号处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威武凛然亭亭玉立风骨刚健A.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2.九曲溪因“________”而得名。

相关主题